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与南戏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国康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46-49,共4页
南戏是流行于湘鄂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剧种。在鄂西八县、市曾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当年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有何关系?它与汉戏又有怎样的源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 南戏是流行于湘鄂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剧种。在鄂西八县、市曾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当年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有何关系?它与汉戏又有怎样的源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一、南戏的特点、源流“南戏”一名,一般认为是取“施南”之南,故南戏又叫“施南调”,“施南”的来历,是指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改鄂西十八个土司世袭制为流官制,设六个县,成立府。并“沿用施南土司”(司治设在宣恩县)叫施南府。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南戏 戏曲活动 戏剧活动 鄂西 地方特色 土家族地区 楚调 桃花扇 南剧
下载PDF
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国康 田永红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0-74,共5页
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出时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在湘、鄂、川、黔边区,都有这种戏,贵州、四川称之为傩堂戏或傩坛戏;湖北、湖南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虽然叫法不同、... 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出时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在湘、鄂、川、黔边区,都有这种戏,贵州、四川称之为傩堂戏或傩坛戏;湖北、湖南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虽然叫法不同、表演上有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点是粗犷、古朴、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鄂川黔流传的土家族傩堂戏,是在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祖活动、原始歌舞的基础上产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响;后期在元、明、清小戏发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戏剧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堂戏 活化石 土家族 中国戏剧史 巴楚文化 民间戏剧 傩愿戏 发展高潮 剧种 傩戏
下载PDF
鄂西抗战文化斗争的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国康 葛圃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7-76,共10页
湖北鄂西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在抗日战争中,是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是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的陈诚,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活动,鄂西的... 湖北鄂西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在抗日战争中,是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是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的陈诚,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活动,鄂西的共产党员同广大群众,对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能够冲破了反动派的压迫,击垮了一切反动的文艺活动”。鄂西这段进步文化斗争的历史篇章,在现代文学史中,理应占有庄严的一页。为了给现代文学史的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史料,我们编写了这篇《鄂西抗战文化斗争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 陈诚 建始 新湖 演剧 剧团 国民党 书店 抗日 进步青年
下载PDF
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与南戏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国康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97-101,共5页
南戏是流行于湘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剧种。在鄂西八县、市曾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当年容美(鹤峰)土司的戏剧活动有何关系?它与汉戏又是怎样的源渊?本文就是... 南戏是流行于湘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剧种。在鄂西八县、市曾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当年容美(鹤峰)土司的戏剧活动有何关系?它与汉戏又是怎样的源渊?本文就是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活动 南戏 容美土司 民族特色 鄂西土家族 群众基础 剧种 戏曲活动 鹤峰 《桃花扇》
下载PDF
踏着时代的鼓点前进
5
作者 夏国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3,共2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创刊已有十年,过去的十年是我院学报健康发展的十年、茁壮成长的十年。值此纪念学报创刊十周年之际,回顾与前瞻,办学报的指导思想,仍然有必要重提和强调。这就是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战斗性、具有特色的民族地方性。
关键词 鼓点 民院 战斗性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 回顾与前瞻 茁壮成长 潮急 地方性 战鼓
下载PDF
川东戏曲园地的一朵奇葩——秀山花灯
6
作者 夏国康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81-83,92,共4页
灯戏,是流行于湘鄂川黔边的一个较为古老的地方剧种,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小戏,早在明清之际就已流传。这在明清两代地方志中颇多记载。如:明崇祯《湖南嘉禾县志。艺文志》中有竹枝词:”元宵佳节鼓隆隆,歌... 灯戏,是流行于湘鄂川黔边的一个较为古老的地方剧种,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小戏,早在明清之际就已流传。这在明清两代地方志中颇多记载。如:明崇祯《湖南嘉禾县志。艺文志》中有竹枝词:”元宵佳节鼓隆隆,歌舞台前兴欲腾;正月新春无个事,大家同去看花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灯 秀山 川东 戏曲 花灯戏 园地 小戏 丑角 歌舞 方桌
下载PDF
画意诗情如幻梦 未有桃源可避秦——读《边城》有感
7
作者 夏国康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39-43,共5页
重读《边城》,反复品味,掩卷深思,颇有所感。谈谈一管之见,就教于大方。 一、清新、隽永、含蓄、和谐的抒情氛围。 《边城》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即是笼罩全篇的抒情氛围。作者不论是对湘西这座偏僻小山城——茶峒的山川自然景物的描写,还... 重读《边城》,反复品味,掩卷深思,颇有所感。谈谈一管之见,就教于大方。 一、清新、隽永、含蓄、和谐的抒情氛围。 《边城》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即是笼罩全篇的抒情氛围。作者不论是对湘西这座偏僻小山城——茶峒的山川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这里风俗民情的叙述,还是对这里的农民、兵士、船夫、水手、船总、商人、姑娘、少妇甚至妓女的刻划,无一不饱和着作者深厚的感情。然而这种感情又是含蓄的、内在的。通观全篇,很少见到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避秦 画意 桃源 酉水 抒情氛围 沈从文 人性美 鸭子 药方
下载PDF
抗战时期鄂西地区两种文化斗争的概述
8
作者 夏国康 《恩施师专学报》 1982年第2期16-21,共6页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抗战时期鄂西地区两种文化斗争的概述》,这篇短文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资料缺乏,内容必然不全面,事实也会有漏误和不准确之处。之所以不揣冒昧,公开发表,目的在于能得到对当时情况比较熟悉的...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抗战时期鄂西地区两种文化斗争的概述》,这篇短文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资料缺乏,内容必然不全面,事实也会有漏误和不准确之处。之所以不揣冒昧,公开发表,目的在于能得到对当时情况比较熟悉的同志们的指正和补充有关珍贵史料,以便将来能尽可能比较全面正确地把鄂西地区抗战时期两种文化的斗争概况,反映出来。如蒙赐教,不胜感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国民党 两种文化 抗战时期 剧团 进步青年 湖北日报 反动派 地下党 宣传抗日救亡
下载PDF
记一堂讨论课——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一次课堂讨论
9
作者 夏国康 毛正田 《恩施师专学报》 1982年第2期78-79,共2页
《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倾向性与时代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给学生以应有的专业知识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外,还应特别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关键词 讨论课 课堂讨论 人到中年 中篇小说 人性美 思想教育 专业知识教育 培养学生能力 超时空 当代文学
下载PDF
民族魂——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10
作者 夏国康 《恩施师专学报》 1982年第1期2-7,共6页
一九八一年是一代文化伟人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在这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自然地想起了一九三六年的十月。当鲁迅逝世,在上海万国公墓下葬的时候,上海的一万多群众曾在鲁迅先生的棺上,给他盖上了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一面大旗。“民族... 一九八一年是一代文化伟人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在这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自然地想起了一九三六年的十月。当鲁迅逝世,在上海万国公墓下葬的时候,上海的一万多群众曾在鲁迅先生的棺上,给他盖上了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一面大旗。“民族魂”这三个字的盖棺定论,对于鲁迅先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阿Q 国民性 一百周年 民族 诞辰 精神胜利法 国民精神 民魂 灯下漫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