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7例听神经瘤听力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翠翠 王现蕾 夏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学特征,为筛查听神经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4月诊治的397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言语识别率(SDS)、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学特征,为筛查听神经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4月诊治的397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言语识别率(SDS)、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和颅脑增强MRI。结果 以典型症状就诊者312例,非典型症状就诊者85例。以突发性聋就诊者25例;患耳听力正常者54例,包含大型甚至特大型肿瘤,99例全聋者亦包含内听道和中型肿瘤。5例全聋者言语识别能力未完全消失。DPOAE一致型245例,耳蜗型72例,蜗后型79例。ABR阳性率98.0%(389/397),8例ABR波形正常者中3例为双侧非对称听力损失。结论 非典型症状就诊者占比21.4%,以突发性聋就诊、听力正常或ABR正常者不能排除听神经瘤;DPOAE和ABR可作为筛查听神经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听力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下载PDF
颞骨次全切除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强 薛玉斌 +3 位作者 张文阳 王璞 严旭坤 夏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颞骨次全切除术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收治的8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5.6岁。耳痛7例,外耳道肿块、耳溢液、听力下降各6例,面瘫1例... 目的 探讨颞骨次全切除术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收治的8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5.6岁。耳痛7例,外耳道肿块、耳溢液、听力下降各6例,面瘫1例;从最初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为2.75年,5例曾被误诊,3例曾被误治手术;6例行颞骨次全切除+腮腺浅叶切除术,2例行颞骨次全切除+全腮腺切除术。结果 围手术期内1例患者出现局部切口感染,1例出现脑脊液漏。全部患者平均随访4.34年;6例患者无瘤存活;1例复发患者于我院二次手术后3年再次出现局部复发伴肺转移,接受放射治疗,目前带瘤生存;1例患者术后随访3.5年死于其他疾病。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确诊后应实施颞骨次全切除术以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目的,术中应同时处理腮腺;术后放疗也是一种可选择的补充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次全切除术 外耳道 腺样囊性癌
下载PDF
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对面神经减压术后恢复效果的预判价值
3
作者 王璞 张文阳 +1 位作者 王咏峰 夏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 探究贝尔面瘫患者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与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天坛医院行面神经减压术的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并准确记录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以及... 目的 探究贝尔面瘫患者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与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天坛医院行面神经减压术的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并准确记录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以及至少有术后1年详细随访记录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HB分级)定义为术后恢复良好,恢复至Ⅲ级及以上定义为恢复不良,并按面神经反应兴奋性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直接刺激阈值≤1.5 mA,B组直接刺激阈值>1.5 mA或刺激量增加至3 mA仍未记录到神经反应波形,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的关系。结果 共36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贝尔面瘫患者入选本研究,均在发病1~3个月内接受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4例(66.7%),恢复不良组12例(33.3%)。仅20例(55.6%,20/36)患者术中记录到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且均≤1.5 mA(0.1~1.5 mA),16例(44.4%,16/36)即使在面神经刺激量增加至3 mA也未能记录到面神经反应波形。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恢复不良组在年龄、性别、面瘫侧别、手术时机、术前面神经电图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09)。结论 对于行面神经减压术的贝尔面瘫患者,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可能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预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面神经减压 面神经监测 面神经刺激阈值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丁玉静 郭翠翠 +3 位作者 王璞 苏录 王咏峰 夏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程度,探讨脑白质高信号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143名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治...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程度,探讨脑白质高信号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143名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0分组72例(50.35%),1分组63例(44.01%),2分组8例(5.59%)。各组患者的患侧初始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分组与1分组、0分组与2分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听力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分组、1分组、2分组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患侧初始听阈是影响痊愈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高信号及伴随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影响突发性聋对治疗的反应。控制突发性聋患者的心脑血管异常,有助于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脑白质高信号 预后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秦陵土遗址中无机阴、阳离子含量
5
作者 杜维莎 景博文 +3 位作者 付菲 李华 夏寅 周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研究发现,可溶盐在土遗址内反复溶解重结晶产生的体积膨胀,是导致其产生酥粉、脱落、盐析病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遗址类文物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土遗址可溶盐组成、分布的系统性研究是判断文物病害成因、病害发展趋势的基础性工作... 研究发现,可溶盐在土遗址内反复溶解重结晶产生的体积膨胀,是导致其产生酥粉、脱落、盐析病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遗址类文物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土遗址可溶盐组成、分布的系统性研究是判断文物病害成因、病害发展趋势的基础性工作。建立离子色谱技术快速测定秦陵土遗址中无机阴、阳离子的方法,有利于对土遗址或埋藏文物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从而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以3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用于5种阴离子(F^(-)、Cl^(-)、SO_(4)^(2-)、NO_(3)^(-)、PO_(4)^(3-))的分离及20 mmol/L甲烷磺酸(MSA)溶液作为淋洗液用于5种阳离子(Na^(+)、NH_(4)^(+)、K^(+)、Mg^(2+)、Ca^(2+))的分离,测定中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结果表明,几种离子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F^(-)、Cl^(-)、SO_(4)^(2-)、NO_(3)^(-)、PO_(4)^(3-)等5种阴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2、0.001、0.001、0.003 mg/L,Na^(+)、NH_(4)^(+)、K^(+)、Mg^(2+)、Ca^(2+)等5种阳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4、0.004、0.005、0.010 mg/L,阴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1%,阳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91.0%~99.0%。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秦陵土遗址中常见无机阴、阳离子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秦陵土遗址 阴离子 阳离子
下载PDF
西安出土唐代墓葬壁画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郭瑞 冯健 +4 位作者 赵凤燕 杨文宗 夏寅 王展 朱建锋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西安南郊发现了4座时代序列明显的唐代墓葬,分属初、盛、中、晚唐。墓葬中绘有精美壁画,是研究唐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壁画制作工艺和设色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采用超景深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PLM)、拉曼光谱分析(RamanSpectra)、傅里... 西安南郊发现了4座时代序列明显的唐代墓葬,分属初、盛、中、晚唐。墓葬中绘有精美壁画,是研究唐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壁画制作工艺和设色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采用超景深显微分析、偏光显微分析(PLM)、拉曼光谱分析(RamanSpectra)、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多种手段,分析确定4座唐墓壁画颜料层材质相似,红色为铁红或朱砂,黄色以土黄为主,黑色为炭黑,颜料层应为矿物颜料与动物胶混合而成。制作工艺具有时期特征,初唐壁画无泥质地仗,为白灰、颜料层2层工艺,白灰层采用石灰加砂的无机“三合土”配方作为打底层;中、盛、晚唐壁画为泥质地仗、白灰层、颜料层3层工艺,以麦草泥层为地仗层、石灰层为底色层。在晚唐壁画中发现了少见的钒铅矿作为黄色颜料,是继西安理工大西汉墓壁画、盛唐韩休墓壁画外又一应用实例,表明该材料使用时间至少延续至晚唐,为该颜料的应用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次分析研究也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葬壁画 材质与工艺 钒铅矿
下载PDF
耳部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高立明 夏寅 +4 位作者 薛玉斌 叶婷 王璞 严旭坤 曲晓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耳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例耳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状细胞癌6例,腺样囊性癌6例;10例为初诊患者,根据改良匹兹堡分期标准,10例初诊患者中T1者1例,T3者3例,T4者6例,2例... 目的探讨耳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例耳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状细胞癌6例,腺样囊性癌6例;10例为初诊患者,根据改良匹兹堡分期标准,10例初诊患者中T1者1例,T3者3例,T4者6例,2例复发患者无法分期;4例手术切除,8例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手术方式包括颞骨外侧切除术1例,颞骨次全切除术10例,颞下窝B型入路1例。利用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随访8~53个月,3年生存率73%;单因素分析提示切缘阳性(P=0.033)与不良预后相关。结论耳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且病程隐匿,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 中耳 恶性肿瘤 手术 放疗 预后
下载PDF
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本体可溶盐和霉菌危害预防与治理的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夏寅 李蔓 +6 位作者 张尚欣 付倩丽 黄建华 严淑梅 孙志超 徐俊 周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在博物馆建筑的保护下,尽管避除了由于风蚀、雨淋、日晒等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土遗址裂隙、崩塌等病害现象,但是可溶盐迁移及霉菌滋生导致的表层风化等一系列危害会造成土遗址本体破坏和信息损失,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要且迫切。本... 在博物馆建筑的保护下,尽管避除了由于风蚀、雨淋、日晒等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土遗址裂隙、崩塌等病害现象,但是可溶盐迁移及霉菌滋生导致的表层风化等一系列危害会造成土遗址本体破坏和信息损失,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要且迫切。本文主要综述了可溶盐、霉菌的破坏作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并探讨了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防治可溶盐及霉菌危害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可溶盐 霉菌
下载PDF
岩骨次全切除术在侧颅底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文阳 王璞 夏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岩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多种侧颅底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9年9月行岩骨次全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38例;平均年龄(37.3±14.1)岁。其中岩骨胆脂瘤28例,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20例,颞骨... 目的 探讨岩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多种侧颅底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9年9月行岩骨次全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0例,女38例;平均年龄(37.3±14.1)岁。其中岩骨胆脂瘤28例,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20例,颞骨良性肿瘤19例,脑脊液耳漏11例。术前患者均行纯音测听、颞骨CT、内耳MRI,面神经功能评价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25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Ⅴ级5例,Ⅵ级4例;全聋21例,余者平均听力52.2 dB。术后复查颞骨CT、内耳MRI并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5.51年,术后无死亡、颅内出血、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症。岩骨胆脂瘤、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患者术后复发各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颞骨良性肿瘤均完全切除肿瘤,其中14例面神经鞘瘤患者中9例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价:Ⅰ级28例,Ⅱ级20例,Ⅲ级17例,Ⅳ级7例,Ⅴ级2例,Ⅵ级4例;所有患者均无实用听力。结论 岩骨次全切除术适用于广泛的岩骨胆脂瘤、慢性中耳炎术后感染及颞骨良性肿瘤的切除,也可用于防治脑脊液耳漏;此术式无法保留或重建听力,故仅适用于无听力重建条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次全切除术 面神经功能 脑脊液耳漏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壁画制作工艺和颜料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夏寅 郭宏 +2 位作者 王金华 巴图吉日嘎拉 王伟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了解阿尔寨石窟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剖面分析,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对6个洞窟的23个样品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阿尔寨石窟壁画颜料,还通过偏光显微法对其他地区和年代的壁画颜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阿尔寨石窟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剖面分析,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对6个洞窟的23个样品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阿尔寨石窟壁画颜料,还通过偏光显微法对其他地区和年代的壁画颜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绘制方法是先用加有麦秸的粘土将洞窟壁面抹平,然后用石灰涂白。再施以彩绘。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多为绿、白、红、蓝色等。其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碳酸钙,红色颜料为朱砂和铅丹,蓝色颜料为石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寨 石窟壁画 偏光显微镜 X射线衍射 颜料分析
下载PDF
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壁画颜料显微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夏寅 王伟锋 +4 位作者 刘林西 齐扬 张芳 张家峰 张尚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了解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潜分析对6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多为绿,白、红、蓝色等。其绿色颜料为人造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碳酸... 为了解甘肃省天水伏羲庙壁画的制作工艺和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潜分析对6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多为绿,白、红、蓝色等。其绿色颜料为人造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碳酸钙,红色为朱砂和铅丹,蓝色颜料为青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伏羲庙 壁画 颜料分析
下载PDF
乙状窦后进路内窥镜手术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寅 李希平 韩德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乙状窦后进路相关内窥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30例干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准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利用10具甲醛固定成年头标本模拟内窥镜下乙状窦后进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1)以星点至乳突点连线中点为中心作直径... 目的:为乙状窦后进路相关内窥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30例干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准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利用10具甲醛固定成年头标本模拟内窥镜下乙状窦后进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1)以星点至乳突点连线中点为中心作直径2.0 cm的骨窗适于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结构;(2)内镜下乙状窦后进路可在尽量减少压迫小脑的情况下充分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精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牵拉小脑,对临床开展锁孔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内镜 手术入路 脑桥小脑角
下载PDF
填料对不同膨胀型阻燃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寅 金芳芳 +3 位作者 毛纵文 丁逸飞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对比了聚丙烯(PP)基体中,不同填料对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与磷酸胍(GP)-PER膨胀型阻燃(IFR)体系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以填料Si O2、Ca CO3、Sb2O3以及Al2O3为代表,进行了研究。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填料与APP-PER体系复配后,LOI... 对比了聚丙烯(PP)基体中,不同填料对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与磷酸胍(GP)-PER膨胀型阻燃(IFR)体系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以填料Si O2、Ca CO3、Sb2O3以及Al2O3为代表,进行了研究。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填料与APP-PER体系复配后,LOI提高,并产生协同作用,但与GP-PER体系复配后,LOI降低,产生拮抗作用。SEM-EDS结果表明,填料加入APP-PER体系后改善了炭层致密性,炭层中的填料被大量可溶性含磷降解产物(PDPs)包覆、粘结,而填料加入GP-PER体系后却富集在炭层表面,破坏炭层致密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GP-PER体系的炭层表面富集的粒子为填料本身或相应磷酸盐以及聚磷酸盐。热失重、离子色谱等测试表明,在2种IFR体系产生的炭层中,PDPs的含量和性状差异较大,应是填料对炭层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膨胀型阻燃体系 聚丙烯 炭层 含磷降解产物
下载PDF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夏寅 吴双成 +4 位作者 崔圣宽 兰玉富 张治国 王伟锋 付倩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危山 西汉 彩绘陶器 偏光显微分析 显微拉曼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颜料 中国紫(汉紫 BaCuSi2O6) BaCu2Si2O7
下载PDF
软带Baha应用及相关听力学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寅 张文阳 张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Baha(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是一种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1977年,瑞典教授Tjellstrom及其同事率先将Baha应用于3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研究,这种新的听觉植入技术可以使患者的助听听阈降低约15bB。
关键词 听力学评估 慢性中耳炎 助听装置 助听听阈 植入式 患者
下载PDF
噪声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生长相关蛋白-43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寅 龙海珊 +6 位作者 龚树生 雷雳 冯娟娟 范尔钟 李颖 赵庆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3-506,共4页
目的通过噪声引起4周龄昆明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和永久性阈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观察听觉通路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of cochlea,CG)中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 目的通过噪声引起4周龄昆明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和永久性阈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观察听觉通路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of cochlea,CG)中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变化,探讨听觉损伤后内耳突触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32只昆明小鼠制作噪声性聋动物模型,进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听力检测,用免疫组化法对耳蜗听觉通路中GAP-43在神经损伤刺激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噪声性聋引起PTS后CG的GAP-43表达在损伤后第7天出现增加,第14天仍增加明显,而TT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噪声性聋听觉通路神经性损伤作用后7天,GAP-43出现增高说明内耳开始出现突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物 实验 噪声 耳蜗 创伤和损伤 螺旋神经节
下载PDF
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颞骨切除术主要应用于颞骨恶性肿瘤,岩骨次全切除术主要应用于颞骨良性肿瘤。两种术式有相似之处,但在选择处理对象、是否切除腮腺、是否实施颈廓清术、是否切除下颌关节囊、是否保留面神经等方面均有不同标准。
关键词 颞骨切除术 恶性肿瘤 岩骨次全切除术 良性肿瘤 比较
下载PDF
外耳道成形术与鼓膜成形术-House与Fisch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外耳道成形术是鼓膜成形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鼓膜成形术是修补鼓膜的技术。实施外耳道成形术时House与Fisch在耳后切口、耳后骨膜瓣、外耳道内切口、外耳道后壁及前壁皮肤的处理等方面均有差异;实施鼓膜成形术时House与Fisch在内植与外植... 外耳道成形术是鼓膜成形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鼓膜成形术是修补鼓膜的技术。实施外耳道成形术时House与Fisch在耳后切口、耳后骨膜瓣、外耳道内切口、外耳道后壁及前壁皮肤的处理等方面均有差异;实施鼓膜成形术时House与Fisch在内植与外植概念、常用植入筋膜方式、颞肌筋膜处理方式、鼓环的处理、外耳道皮瓣制作、筋膜放置方式、皮瓣复位等方面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成形术 鼓膜成形术 外植 内植 比较
下载PDF
显微镜探知中国古代颜料史 被引量:20
19
作者 夏寅 《文博》 2009年第6期342-346,共5页
2003年到2008年期间,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来自全国11个省和自治区超过30处的考古工地和文博单位的彩绘文物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勾勒出中国古代颜料应用的历史轮廓:本文将中国颜料应用史分成三部分论述,先秦至两汉、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中期... 2003年到2008年期间,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来自全国11个省和自治区超过30处的考古工地和文博单位的彩绘文物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勾勒出中国古代颜料应用的历史轮廓:本文将中国颜料应用史分成三部分论述,先秦至两汉、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每个时期颜料的应用和彩绘的工艺均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配有大量精美的显微照片配合说明。先秦至两汉以中国蓝中国紫为代表,表现出当时科技活动的活跃,秦代骨白的应用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中期是颜料发展史的平和期,这一时期构建起中国传统颜料的体系,未有太大的变化,惟有元代开始应用的苏麻离青颜料是一个关注点;清代晚期,西方工业合成颜料大量涌入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颜料 中国蓝 中国紫 苏麻离青颜料 青金石 巴黎绿
下载PDF
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治疗策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寅 严旭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又称颈静脉球体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疾病之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单侧耳鸣和(或)听力下降等,早期易被忽视,确诊往往较晚,因病变范围较大可侵及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甚至颅内结构。此瘤多... 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又称颈静脉球体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疾病之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单侧耳鸣和(或)听力下降等,早期易被忽视,确诊往往较晚,因病变范围较大可侵及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甚至颅内结构。此瘤多为良性病变,但可呈侵袭性生长,侵蚀中耳、乳突、面神经、颈内动脉、后组颅神经甚至脑组织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手术切除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策略需根据患者年龄、病变范围、全身情况及患者意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有复发风险,需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治疗策略 随访观察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