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F7L2基因多态性、HbA1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刘洁 丁玲 +3 位作者 夏春勇 缪洪芸 滕金凤 贺小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冠心...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67例(观察组),未合并冠心病患者133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HbA1c、AIP、TCF7L2基因多态性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狭窄程度患者HbA1c、AIP及TCF7L2基因多态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吸烟患者比率、空腹血糖、HbA1c、糖尿病病程、AIP和甘油三酯分别为(68.82±8.10)岁、49.25%、(9.28±2.12)mmol/L、(8.89±1.82)%、(12.54±2.11)年、1.01±0.32、(2.10±0.6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1.19±9.40)岁、28.57%、(8.33±2.03)mmol/L、(7.50±1.60)%、(9.93±1.96)年、0.60±0.27、(1.89±0.6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s290481位点AG+GG基因比例为67.16%,明显高于对照组(3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rs7903146位点多态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患者HbA1c和AIP分别为(10.30±1.56)%和1.30±0.26,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8.20±1.45)%,0.87±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患者TCF7L2基因rs290481位点AG+GG基因型比例为86.36%,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HbA1c、糖尿病病程、AIP及TCF7L2基因rs290481位点多态性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CF7L2基因rs290481位点多态性、HbA1c、AIP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同时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 糖化血红蛋白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PAI-1 4G/5G基因多态性及药物预防
2
作者 夏春勇 丁玲 +5 位作者 贺小艳 黄莉娟 常秋红 秦丽娟 曹珍铭 刘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为临床尽早识别VTE高风险人群并预防VTE提供参考。方法①基因差异性比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阅病历,对纳入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为临床尽早识别VTE高风险人群并预防VTE提供参考。方法①基因差异性比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阅病历,对纳入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静脉血栓组30例和非静脉血栓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均行PAI-14G/5G基因筛查,并对两组进行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性比较及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②基因干预研究:将纳入的非VTE的肿瘤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因指导组30例和非基因指导组30例,基因指导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采取VTE预防措施,非基因指导组无基因筛查未采取VTE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数与发生率。结果静脉血栓组与非静脉血栓对照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基因指导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数0例,非基因指导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数4例(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可作为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判别因子,同时,能为临床尽早识别出VTE高风险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聚吡咯-铟锡氧化物微电极的细胞阻抗生物传感器构建及细胞生物学行为信息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远 袁国林 +1 位作者 夏春勇 于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4-1850,共7页
采用光刻技术蚀刻感光干膜绝缘层制备铟锡氧化物(ITO)微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ITO微电极表面电沉积聚吡咯(PPy)膜制备PPy-ITO微电极。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考察PPy膜厚度对PPy-ITO微电极阻抗特征的影响,人肺癌细胞株A549粘附增殖实验考察P... 采用光刻技术蚀刻感光干膜绝缘层制备铟锡氧化物(ITO)微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ITO微电极表面电沉积聚吡咯(PPy)膜制备PPy-ITO微电极。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考察PPy膜厚度对PPy-ITO微电极阻抗特征的影响,人肺癌细胞株A549粘附增殖实验考察PPy-ITO电极细胞生物相容性。以PPy-ITO微电极为传感电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和等效电路拟合技术对A549细胞粘附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变(EMT)过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裸ITO微电极相比,在最优参数下制备的PPy-ITO微电极(电沉积5个循环)具有更优的电化学阻抗性质和细胞生物相容性。基于PPy-ITO微电极的细胞阻抗生物传感器能够解析A549细胞粘附增殖及EMT过程中细胞质膜电容、细胞-细胞间隙电阻、细胞-聚吡咯膜间隙电阻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阻抗谱 聚吡咯 铟锡氧化物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春勇 《科技创业月刊》 2012年第12期76-78,共3页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公民社会对于企业的期望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重视。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行在我国却举步维艰,一是企业由于急于发展壮大,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公民社会对于企业的期望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重视。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行在我国却举步维艰,一是企业由于急于发展壮大,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履行社会责任;二是作为企业的监督主体——政府,基于GDP的压力往往与企业达成共谋。因此,应该积极的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政府、企业、NPO的互动合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 促进作用
下载PDF
HPLC法检测兔胫骨及骨髓中的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琦 黄伟 +7 位作者 梁熙 胡宁 周年 赵辰 孙泽绪 于超 张晶 夏春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兔胫骨及骨髓中左氧氟沙星的方法,用于评价纳米微球载左氧氟沙星可控降解骨修复材料中的左氧氟沙星在兔局部骨组织及骨髓中的缓释特点。方法:分别将不同...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兔胫骨及骨髓中左氧氟沙星的方法,用于评价纳米微球载左氧氟沙星可控降解骨修复材料中的左氧氟沙星在兔局部骨组织及骨髓中的缓释特点。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左氧氟沙星加入空白胫骨、骨髓,以环丙沙星作为内标,采用Sepax BR-C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0.5 mol/L四丁基溴化铵(75∶25∶4),流速:1.0 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290 nm。评价指标为:专属性、检测线、定量线、回收率、稳定性、精密度。结果:当胫骨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在0.05μg/ml^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8.81±1.14)%、(96.85±3.64)%、(114.38±0.27)%;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0.92±0.42)%、(110.48±0.97)%、(80.39±0.08)%;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30%、0.23%、5.51%;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7.09%、3.71%、2.55%,样品稳定性良好。骨髓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在0.01μg/ml^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1.67±3.73)%、(101.77±0.26)%、(87.72±0.72)%;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2.97±0.81)%、(87.00±0.62)%、(99.97±1.15)%;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49%、1.06%、0.11%;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5.61%、2.56%、2.37%,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稳定、回收率高,适用于检测新型载药骨修复材料中的左氧氟沙星在兔局部骨组织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氧氟沙星 胫骨 骨髓
原文传递
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被引量:1
6
作者 甘亚 廖洪利 +2 位作者 吴也 夏春勇 王武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38-39,共2页
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关键词 微波法 合成 熊果酸 衍生物
下载PDF
出院带药流程优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卓玉娟 丁玲 +4 位作者 王鹤 肖晴 刘琳 刘阳文樱 夏春勇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开展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活动。首先梳理出院带药流程,找出导致患者出院带药时间长的关键环节和真因,然后针对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最后通过活动前后100例患者平均出院带药时间... 目的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开展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活动。首先梳理出院带药流程,找出导致患者出院带药时间长的关键环节和真因,然后针对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最后通过活动前后100例患者平均出院带药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患者出院带药时间长的3个真因“手续繁琐”、“患者取药时间集中”、“药师调配时间长”,采取“送药到病区”出院带药新模式,实现了患者“零跑路”;加强系统信息化,让带药更便捷;优化路线、专人专岗,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加强“医护患药”沟通,实现了全院推广;床旁用药教育,完成了科学指导患者用药。出院带药时间由活动前的75.6 min缩短为活动后的24 min。结论PDCA循环法能持续优化患者出院带药流程,缩短患者出院带药时间,有助于提升药学服务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带药 PDCA循环 流程优化 住院药房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夏春勇 张作文 +6 位作者 贺小艳 刘洁 李小亚 常秋红 秦丽娟 曹珍铭 丁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根据CYP2C19代谢分型进行的个体化用药调整对于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行CYP2C19基因检测分为经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指导组40例和非基因检测的对照... 目的:探讨根据CYP2C19代谢分型进行的个体化用药调整对于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行CYP2C19基因检测分为经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指导组40例和非基因检测的对照组40例。个体化用药指导组根据CYP2C19代谢分为: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及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及超快代谢型按照常规使用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中间代谢型采用双倍氯吡格雷剂量150 mg,每天1次。慢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或停用氯吡格雷,改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天1次;对照组按照常规使用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对所有入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两组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改良Rankin量表(mRS)(0-1)发生率。结果:个体化用药指导组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RS评分(0-1)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YP2C19基因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个体化用药,能显著降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能力改善也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 个体化用药 CYP2C19
下载PDF
派姆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肝损害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小艳 丁玲 +6 位作者 李小亚 常秋红 秦丽娟 刘洁 夏春勇 曹珍铭 王璇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5期906-907,92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食欲下降,未引起重视,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2017年1月来医院就诊。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无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病变,病理提示:印戒细胞癌。PET-C... 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食欲下降,未引起重视,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2017年1月来医院就诊。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无吸烟、饮酒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病变,病理提示:印戒细胞癌。PET-CT结果提示:(1)胃壁不均匀增厚,以胃体小弯侧稍明显,代谢活性轻度增高,考虑恶性肿瘤;(2)盆腔占位性病变,代谢活性轻度增高,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姆单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青少年的补钙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洁 丁玲 +6 位作者 李小亚 常秋红 秦丽娟 贺小艳 夏春勇 程玉柱 李文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P)青少年患者的补钙策略,总结这类患者药学监护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HP青少年患者的诊治,从青少年患者补钙剂量与血钙关系、序贯治疗、长期补钙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和远期安全性等方面协助医... 目的探讨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P)青少年患者的补钙策略,总结这类患者药学监护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难治性HP青少年患者的诊治,从青少年患者补钙剂量与血钙关系、序贯治疗、长期补钙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和远期安全性等方面协助医生及时优化调整方案,并对患者开展院内院外全程化个体化用药监护。结果临床药师提供合理化建议,医生采纳,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血钙稳定。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难治性HP青少年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并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HP青少年患者补钙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难治性 低钙 青少年 用药监护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小艳 夏春勇 +1 位作者 滕金凤 丁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3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测定PA...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3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的4G/5G的多态性。结果PAI-1基因4G/5G三种基因型4G/4G型、4G/5G型、5G/5G型在恶性肿瘤合并VTE组的分布频率为31.25%、50.00%、18.75%,恶性肿瘤组分布频率为11.43%、40.00%、48.57%,2组4G/4G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4G/4G可作为恶性肿瘤发生VTE的高危因素之一,在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预防、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知母皂苷B-Ⅱ通过激活cAMP/PKA/CREB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损伤
12
作者 刘洁 胡毅 +6 位作者 丁玲 贺小艳 夏春勇 曹烈臻 李小亚 范颖 张作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B-Ⅱ(TB-Ⅱ)通过抑制cAMP/PKA/CREB途径减轻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CIRI)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B-Ⅱ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后,检测...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B-Ⅱ(TB-Ⅱ)通过抑制cAMP/PKA/CREB途径减轻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CIRI)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B-Ⅱ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脑埃文斯蓝(EB)含量测定;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脑神经元结构损伤及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ELISA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及相关通路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B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脑含水量、EB含量、脑梗死面积等均降低(P<0.05,P<0.01),中、高剂量组脑含水量降低(P<0.05),各剂量组EB含量、脑梗死面积均降低(P<0.05,P<0.01);TB-Ⅱ各组均不同程度地下调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P<0.05),并通过PKA/CREB通路,降低AQP-4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TB-Ⅱ通过cAMP/PKA/CREB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知母皂苷B-Ⅱ 尼莫地平
原文传递
iTRAQ结合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贝沙罗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刘洁 刘胜伟 +2 位作者 任忠洋 丁玲 夏春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306-3310,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和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及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分析贝沙罗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并对关键通路中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随机将39只小鼠分组:13只假手术组,13只... 目的联合应用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和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及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分析贝沙罗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并对关键通路中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随机将39只小鼠分组:13只假手术组,13只模型组,13只实验组。实验组和模型组小鼠建立CIRI模型。实验组小鼠给予贝沙罗汀5 mg·kg^(-1)·d^(-1),腹腔注射,模型组则腹腔注射等量溶剂,造模后72 h,获取检测标本。各组取3只,联合应用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和iTRAQ技术,用Proteinpilot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取“模型组vs实验组”与“模型组vs假手术组”的交集差异蛋白,即为贝沙罗汀作用于CIRI的潜在靶点,在STRING 11.5平台上,构建靶点交联互作网络,用Cytoscape 3.8.2软件制图,利用R语言,对贝沙罗汀抗CIRI的潜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通路分析,预测潜在机制。各组取10只,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贝沙罗汀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结果筛选出贝沙罗汀抗CIRI的潜在靶点214个,通过PPI网络分析,获取度值排名前十的关键靶蛋白有Hspa8、Alb、Dlg4、Hsp90aa1、Hsp90ab1等。GO结果显示,细胞成分主要涉及髓磷脂、神经元间的突触等,分子功能主要有肌动蛋白丝绑定、伴侣蛋白绑定等,参与突触的组织、蛋白交联等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显示,潜在作用通路有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结论贝沙罗汀干预CIRI小鼠后脑组织蛋白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涉及多靶点、多通路,为进一步探索、筛选贝沙罗汀作用于CIRI治疗新靶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沙罗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CYP1B1*3药物基因检测在紫杉醇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夏春勇 陈小林 +5 位作者 贺小艳 黄莉娟 丁玲 黄仕琴 滕金凤 刘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CYP1B1*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同时检验该基因指导安全用药的效果,为紫杉醇在临床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①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12月接受紫杉醇化疗的肿瘤患者104例作为...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CYP1B1*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同时检验该基因指导安全用药的效果,为紫杉醇在临床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①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12月接受紫杉醇化疗的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CYP1B1*3(1294 C>G)基因型,观察、收集、记录其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通过药品关联性评价找出紫杉醇导致的ADR,分析ADR和CYP1B1*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②选取我院2022年1~4月接受紫杉醇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给药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个体化给药组行CYP1B1*3(1294 C>G)基因检测并根据基因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常规治疗组无基因筛查,直接按照标准剂量给药,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基因相关性研究中,CYP1B1*3野生型基因的肿瘤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突变型基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给药研究中,个体化给药组紫杉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B1*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具有关联性,CYP1B1*3基因检测可提升肿瘤患者紫杉醇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CYP1B1*3 基因多态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洁 任忠洋 +6 位作者 丁玲 贺小艳 夏春勇 黄永佳 滕金凤 黄仕琴 胡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成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向大鼠大脑右侧中动脉插入线栓模拟缺血2 h后缓慢...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成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向大鼠大脑右侧中动脉插入线栓模拟缺血2 h后缓慢拔出制备CIRI模型。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构建CIRI模型,正常组大鼠仅切开颈部皮肤暴露右侧中动脉。术前30 min,实验组灌胃100 mg·kg^(-1)淫羊藿苷,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用Zea-Longa’s 5级标准评分法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的缺损性评价,测定脑组织的干湿重评价脑含水量,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进行神经元凋亡检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患侧脑组织PI3K/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00±0.00),(2.53±0.36)和(2.04±0.31)分;这3组脑含水量分别为(61.33±5.69)%,(89.34±5.24)%和(75.34±3.19)%;这3组TUNEL染色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00±0.00)%,(87.11±13.48)%和(48.98±11.28)%;这3组p-P1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03,0.11±0.02和0.36±0.03;这3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7±0.19,0.91±0.08和1.35±0.06。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或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淫羊藿苷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细胞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