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有预测价值
1
作者 靳丽丽 任伟曼 夏松云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96,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血压、单侧肢体无力和言语障碍、持续时间、糖尿病(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mi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48例头晕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分为IS组(109例)和非IS组(39例)... 目的:探讨年龄、血压、单侧肢体无力和言语障碍、持续时间、糖尿病(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mi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48例头晕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分为IS组(109例)和非IS组(39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和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晕患者发生IS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对评估头晕患者发生IS的预测价值。结果:IS组年龄、高血压史比例、ABCD2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泛连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IS组,miR-20b水平明显低于非IS组(P均<0.05)。LDL-C升高(OR=2.575,95%CI:1.497~3.353)、ABCD2评分>3分(OR=3.069,95%CI:2.242~5.408)、泛连接蛋白升高(OR=1.089,95%CI:1.018~1.187)为头晕患者发生IS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miR-20b为独立保护因素(OR=0.351,95%CI:0.220~0.559,P<0.05)。3个指标联合预测头晕患者发生IS的曲线下面积(AUC=0.859,95%CI:0.791~0.926)明显大于ABCD2评分(AUC=0.759,95%CI:0.669~0.849)、泛连接蛋白(AUC=0.656,95%CI:0.554~0.759)、miR-20b(AUC=0.821,95%CI:0.750~0.893)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ABCD2评分和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为头晕患者发生IS独立影响因素,3个指标联合对头晕患者IS风险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缺血性卒中 ABCD2评分 泛连接蛋白 微小RNA-20b
下载PDF
微小RNA-129-5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任伟曼 靳丽丽 夏松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5p(miR-129-5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5p(miR-129-5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19例。根据90 d随访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29例。检测血清miR-129-5p、HMGB1水平,并收集观察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129-5p和HMGB1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9-5p和HMGB1对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29-5p和HMGB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24.863,P<0.05)。观察组血清miR-129-5p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降低,HMGB1水平随之升高(F=83.466、8.42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miR-129-5p和HMGB1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梗死体积、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miR-129-5p和HMGB1水平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6、4.034、11.618、19.522、8.063、6.17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29-5p和HMGB1水平对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HMGB1、miR-129-5p是I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5.361、4.465、7.245、0.806,P<0.05)。结论IS患者血清miR-129-5p低水平、HMGB1高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且对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微小RNA-129-5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夏松云 许笑彬 +1 位作者 张兰梅 王蔼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对84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中、术后1小时、术后2小时及总出血量进行观察。出血量的测量采用称重法,于剖宫产术后及产后血浸透的敷料...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对84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中、术后1小时、术后2小时及总出血量进行观察。出血量的测量采用称重法,于剖宫产术后及产后血浸透的敷料、单、巾称重,减去初称重即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换算为毫升数。结果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1小时、2小时及总出血量方面比硬膜外麻醉出血增多(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增多,比硬膜外麻醉抑制子宫收缩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持续硬膜外麻醉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哺乳期妊娠药物流产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松云 王蔼明 程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 :对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探讨较为有效的流产方法。方法 :对 1 4 6例哺乳期妊娠妇女 (包括剖宫产及自然分娩 )和 1 4 6例正常早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出血量、流产失败率及不全... 目的 :对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探讨较为有效的流产方法。方法 :对 1 4 6例哺乳期妊娠妇女 (包括剖宫产及自然分娩 )和 1 4 6例正常早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出血量、流产失败率及不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哺乳期子宫松驰度大 ,用药后子宫收缩差 ,胎囊及残留物不易排出 ,出血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妊娠 药物流产 妇女 对照组 流产方法 流产失败 胎囊 有效性
下载PDF
间苯三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松云 王蔼明 李秀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173-173,179,共2页
人工流产是目前应用于避孕失败最常见的补救措施,扩张子宫颈是手术的关键,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院对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于人工流产前15min应用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取得较好的松弛宫颈作用,且明显减轻患者麻醉过后痉挛性下腹疼痛,... 人工流产是目前应用于避孕失败最常见的补救措施,扩张子宫颈是手术的关键,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院对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于人工流产前15min应用间苯三酚静脉注射,取得较好的松弛宫颈作用,且明显减轻患者麻醉过后痉挛性下腹疼痛,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无痛人工流产 腹痛
下载PDF
女性月经周期与运动病易感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夏松云 王蔼明 朱智明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67-168,F0003,共3页
介绍了女性月经周期与运动病易感性的关系,女性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运动易感性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月经周期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围排卵期及围月经期运动易感性增强,口服避孕药能减少运动病的发生。本文可为女性参加航天、航海及陆地军事... 介绍了女性月经周期与运动病易感性的关系,女性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运动易感性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月经周期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围排卵期及围月经期运动易感性增强,口服避孕药能减少运动病的发生。本文可为女性参加航天、航海及陆地军事活动减少运动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病 月经周期 前庭功能
下载PDF
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4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松云 程鸾 王蔼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110-3111,共2页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方法:对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46例患者行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加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测定女性体内FSH、LH、P、E、T、PRL6种激素。结果:有28例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60.8%),内分泌失调7例(15.2...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方法:对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46例患者行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加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测定女性体内FSH、LH、P、E、T、PRL6种激素。结果:有28例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60.8%),内分泌失调7例(15.2%),宫腔息肉5例(10.8%),其它原因6例(13.0%)。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内分泌改变和宫腔息肉也有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继发不孕 内分泌失调 宫腔息肉
下载PDF
舰队远航对女学员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松云 王蔼明 朱智明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对初次参加舰队远航的女学员月经情况、经前期综合征及女性激素水平进行研究,以了解远航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女学员共20人在航海前3个月、航海过程中3个月及返航后后3个月的月经情况、经前期... 目的对初次参加舰队远航的女学员月经情况、经前期综合征及女性激素水平进行研究,以了解远航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女学员共20人在航海前3个月、航海过程中3个月及返航后后3个月的月经情况、经前期综合征及女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女学员航海过程中较航海前月经紊乱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水平降低人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航后较航海过程中月经紊乱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水平正常人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航后与航海前女学员月经紊乱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在航海前、航海过程中及返航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航对女性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大部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果加强饮食和心理调节,大部分女性月经紊乱可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 月经紊乱 经前综合征 痛经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妊娠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松云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女性生殖方面 ,贯穿了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 ,且对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 胎盘
原文传递
雌、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徐丽娜 王蔼明 +1 位作者 夏松云 其木格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1期51-5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雌、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病因之间的关系,探讨雌、孕激素水平在稽留流产病因学中的价值,为进一步阐明稽留流产发病机制、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6例稽留流产患... 目的通过研究雌、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病因之间的关系,探讨雌、孕激素水平在稽留流产病因学中的价值,为进一步阐明稽留流产发病机制、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6例稽留流产患者选为实验组,选同时期以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42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妇女雌、孕激素水平。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雌、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之间的关系。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有无人流史比较,差别无显著性。2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雌激素、孕激素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较正常早孕患者血液中检测到的雌、孕激素水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稽留流产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蕾 路平 +2 位作者 尹善德 夏松云 王蔼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不同分化级别(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0例)... 目的:观察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不同分化级别(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0例)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进行AMH及AMHR-Ⅱ的检测,并对其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分化级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AMH及AMHR-Ⅱ的阳性表达,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腺癌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AMH在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30.0%)低于高分化腺癌(87.5%)和中分化腺癌(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R-Ⅱ在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20.0%)低于高分化腺癌(81.3%)和中分化腺癌(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H及AMHR-Ⅱ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而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二者的表达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样腺癌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3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蕾 夏松云 +3 位作者 高金芳 杜昕 包迎来 王蔼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7-799,共3页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24岁,G2P0。因孕33^+3周,妊娠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道流液3小时于2009年10月14日由我院血液科转入我科待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22日。停经后40余天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妊娠。6月2日...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24岁,G2P0。因孕33^+3周,妊娠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道流液3小时于2009年10月14日由我院血液科转入我科待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22日。停经后40余天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妊娠。6月2日患者出现皮肤散在瘀斑,7月1日出现牙龈出血,鼻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妊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09年 病例报告 阴道流液 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妊娠
13
作者 夏松云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年第5期215-218,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 ,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 ,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 胎盘
下载PDF
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晶 夏松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将妊娠8~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6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A组每12小时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共4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B组每24小时口服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将妊娠8~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6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A组每12小时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共4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B组每24小时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共2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口服米索前列醇后4小时无组织物排出,则重复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口服,每天不超过5次,48小时无妊娠物排出定义为药流失败。结果 A组完全流产率87.5%;B组完全流产率81.3%;差异无显著性(P=0.732)。A组和B组服用米索前列醇至胎盘娩出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0小时和4.8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03)。A组和B组的米索前列醇加药例数分别为7例和1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36);需加药2次及以上者分别为5例和10例;两组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总量分别为21.0mg和26.6mg,差异有显著性(P=0.018)。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无子宫破裂、输血病例。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8~16周妊娠流产成功率高。增加复方米非司酮剂量可以缩短流产时间、减少米索前列醇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复方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8~16周妊娠
下载PDF
“和谐使命”-2013任务中女舰员生理周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学渊 张兰梅 +2 位作者 郑路平 沈晶晶 夏松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调查和谐使命-2013任务中女舰员生理周期变化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探寻女舰员长航后生理周期变化的规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女舰员在长航前、长航3月后月经情况,对不同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业的女舰员月经情况进... 目的调查和谐使命-2013任务中女舰员生理周期变化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探寻女舰员长航后生理周期变化的规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女舰员在长航前、长航3月后月经情况,对不同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业的女舰员月经情况进行分析。任务结束3月后,对发生生理周期紊乱的女舰员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其月经恢复情况。选取20名年轻女舰员,分别于长航前及长航3月后抽血行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长航3月后女舰员月经紊乱发生率为18.1%,机关女干部组月经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战士及医务人员组;年龄、学历、婚姻状态对月经周期无明显影响;所有长航中发生月经紊乱者在任务结束3月后月经均恢复正常。长航后女舰员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女舰员在执行长航任务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月经周期紊乱,任务结束后短期内月经即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舰员 长航 医院船 生理周期 性激素 和谐使命
下载PDF
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在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燕海亚 曹小荣 夏松云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对女性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观察256例子宫内膜过薄导致不育症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 目的观察并评价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对女性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观察256例子宫内膜过薄导致不育症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并随访2组患者1年内的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排卵日子宫内膜血流情况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流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阴道摄入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薄型子宫内膜不育症,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受孕率,其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戊酸雌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阴道给药 薄型子宫内膜 不育不孕症 妊娠
下载PDF
“和谐使命-2013”开展妇科手术情况分析
17
作者 张兰梅 杜昕 +2 位作者 孙桂英 吴海波 夏松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70-271,共2页
2013年6月~10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东南亚执行“和谐使命-2013”任务,期间为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印尼及柬埔寨六国提供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经严格筛选患者,笔者共完成妇产科手术12例,其中妇科手术10例,剖宫... 2013年6月~10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东南亚执行“和谐使命-2013”任务,期间为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印尼及柬埔寨六国提供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经严格筛选患者,笔者共完成妇产科手术12例,其中妇科手术10例,剖宫产2例,现将妇科手术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妇科手术 海外 人道主义 医疗服务
下载PDF
基于NSSTTAs下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
18
作者 夏松云 张玲玲 +1 位作者 于利娇 王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将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非特异性ST-T异常改变(NSSTTAs)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方法 在进行对象的选择中,有缺血性脑卒中,也有非缺血性脑卒中,而且都是老年人,都是以100例为准,选择时间是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通过对... 将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非特异性ST-T异常改变(NSSTTAs)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方法 在进行对象的选择中,有缺血性脑卒中,也有非缺血性脑卒中,而且都是老年人,都是以100例为准,选择时间是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通过对比和分析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方式筛选缺血性脑卒中出现的各类导致原因,并对其中NSSTTAs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人员临床表现进行探析,据此得到引发NSSTTAs的相关因素。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出现的因素还是很多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有血脂上的以上、是否患有高血压,还有是否吸烟等都有可能成为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和Hcy则是导致NSSTTAs的关键。结论 基于缺血性脑卒中和NSSTTAs危险因素的分析,二者同时出现有很高的几率,高血压及Hcy可能为心电图发生NSSTTA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NSSTTAs 心电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TP光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松云 黄颖 +2 位作者 商微 李秀琴 陈蕾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ATP光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ATP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外阴上皮非瘤样变2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鳞状上皮增生107例,硬化苔藓68例,... 目的研究ATP光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ATP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外阴上皮非瘤样变2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鳞状上皮增生107例,硬化苔藓68例,硬化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型90例。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2.2岁。平均病程5.7年(3个月至18年),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评价其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以治愈例数及有效例数计算有效率)。结果265例患者中233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治疗后6个月2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7.0%。临床治愈140例(占60%),有效86例(占37%),无效7例(占3.0%)。治疗后6个月有32例患者再次出现症状,再次行ATP治疗,其中30例再次有效。治疗12个月有效率为96.1%。所有ATP光无创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对外阴上皮非瘤变患者的瘙痒症状及皮损恢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ATP光 红外生物效应技术
下载PDF
计划性剖宫产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松云 陈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分析计划性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470例,将23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设为计划性剖宫产组,将240例临产后剖宫产患者设为临产后剖宫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仰卧位综合征、新生... 目的分析计划性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470例,将23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设为计划性剖宫产组,将240例临产后剖宫产患者设为临产后剖宫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仰卧位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计划性剖宫产组产后出血、仰卧位综合征发病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高于临产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产后剖宫产在一定程度能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仰卧位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临产后剖宫产优于计划性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仰卧位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