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合成结冷胶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丽圆 李宛莹 +3 位作者 喻林兵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较少。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结冷胶研究现状,总结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期望为结冷胶生产菌株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调控
下载PDF
“虚实结合”模式在“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杨昳津 夏永军 +2 位作者 王光强 宋馨 艾连中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34-137,142,共5页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标尺。传统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思政元素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标尺。传统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缺乏思政元素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深入理解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意义,采用“虚实结合”模式,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平台、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等实践教学方法,并对该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食品标准与法规 课程思政 教学应用 实践能力
下载PDF
非酿酒酵母在酒类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海峰 李砷 +7 位作者 牟志勇 陆思予 艾连中 夏永军 王应洋 赵志伟 王雨馨 杨昳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323,共11页
不同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发酵能力弱,乙醇耐受性低,难以充当酒精发酵的主要菌株,但其代谢产物及分泌的酶类能促进酿酒酵母降解葡萄糖等发酵底物,产生醛、酯、酸等芳香化合物,对... 不同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yeasts)发酵能力弱,乙醇耐受性低,难以充当酒精发酵的主要菌株,但其代谢产物及分泌的酶类能促进酿酒酵母降解葡萄糖等发酵底物,产生醛、酯、酸等芳香化合物,对最终酒产品的风味产生积极影响。非酿酒酵母与酿造环境中其他微生物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如有利于双方共同生长的协同作用,或是两者相互抑制的营养竞争等,都可改变体系中的发酵环境和微生物稳定性,增加风味复杂性,对酿酒酵母的生存和酒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该文综述了酿造酒中非酿酒酵母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酒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利用非酿酒酵母及提高利用效率进行展望,以期为优质酒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微生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AR307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4
作者 衡利冰 夏永军 +1 位作者 艾连中 刘欣欣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OD_(600)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优碳源为麦芽糖,添加量为3.5%;最优氮源为酵母浸粉、酪蛋白胨与牛肉浸出粉,比例为1∶1∶1,添加量为2.21%;最优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添加量为0.75%。在此优化条件下,静置发酵24 h,植物乳杆菌AR307的OD_(600)值达到了6.4,菌体密度得到了提升,为AR307工业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AR113利用碳源情况研究
5
作者 王佳 郑诗琪 +3 位作者 冯鑫 夏永军 艾连中 王光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以植物乳植杆菌AR113为供试菌株,利用在线工具dbCAN,根据Diamond、HMMER以及Hotpep模型预测AR113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CAZyme),并以光密度值(OD_(600))及最大比生长速率作为指标,验证植物乳植杆菌AR113对多种... 以植物乳植杆菌AR113为供试菌株,利用在线工具dbCAN,根据Diamond、HMMER以及Hotpep模型预测AR113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CAZyme),并以光密度值(OD_(600))及最大比生长速率作为指标,验证植物乳植杆菌AR113对多种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AR113中CAZymes按功能分为有6大类,分别为糖苷水解酶家族(GHs)基因54个、糖基转移酶家族(GTs)基因37个、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s)基因6个、碳水化合物酯酶家族(CEs)基因2个以及1个辅助活性酶家族(AA)基因。根据生长实验发现,AR113可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糖、低聚果糖、果糖、蔗糖、低聚半乳糖、甘露醇、山梨醇、低聚木糖、乳糖,但不可利用阿拉伯糖、肌醇,与碳水化合物酶预测结果一致,说明AR113可利用的碳源范围非常广泛。并且从碳源利用情况看,AR113培养基最适碳源为麦芽糖,MRS培养基相较于CDM培养基更有利于AR113生长。该研究解析了植物乳植杆菌AR113可利用的碳源谱,同时为植物乳植杆菌培养基的碳源选择和益生元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碳源 生长曲线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下载PDF
应用微生物制剂缓解高草酸尿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明月 谭卓铭 +6 位作者 王光强 熊智强 宋馨 杨昳津 张汇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297,共10页
草酸在人体内过度积累会导致高草酸尿症且易引发肾结石,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缓解高草酸尿症。肠道中存在草酸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解人体内的草酸。肠-肾轴途径表明,正常个体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草酸降解菌的丰度显著... 草酸在人体内过度积累会导致高草酸尿症且易引发肾结石,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缓解高草酸尿症。肠道中存在草酸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解人体内的草酸。肠-肾轴途径表明,正常个体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草酸降解菌的丰度显著高于高草酸尿症患者,所以增加患者肠道中的草酸降解微生物是缓解该症的潜在方法。具有降解草酸功能的产草酸甲酸杆菌、乳杆菌、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菌株已广泛用于人体内。文章总结了治疗高草酸尿症的微生物制剂及其缓解机制,包括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益生菌、基因工程菌等,以期为利用微生物制剂缓解高草酸尿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菌群 高草酸尿症 肾结石 草酸降解率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AR495通过降低关节组织炎症水平改善大鼠骨关节炎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佳 杨丰建 +6 位作者 于婧 王光强 熊智强 宋馨 张汇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150,共9页
植物乳杆菌AR49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R495)具有良好的抗炎、缓解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探讨L.plantarum AR495缓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本实验建立了OA大鼠模型,考察L.plantarum AR495对OA大鼠骨关节... 植物乳杆菌AR49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R495)具有良好的抗炎、缓解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探讨L.plantarum AR495缓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本实验建立了OA大鼠模型,考察L.plantarum AR495对OA大鼠骨关节炎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关节部位病理学染色和Micro-CT检测以验证软骨基质和骨质恢复情况。结果显示,L.plantarum AR495能够显著缓解OA大鼠因活动量减少而导致的体质量过度增长(P<0.05);病理分析表明,L.plantarum AR495能够显著降低OA大鼠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P<0.05),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软骨基质降解物II型胶原C端肽(C-telopeptideoftypeIIcollagen,CTX-II)的生成(P<0.05),从而缓解大鼠关节软骨基质的降解;Micro-CT成像显示,L.plantarum AR495能够明显缓解OA大鼠骨关节部位的骨质流失,有效保护大鼠软骨和滑膜的完整性。此外,L.plantarum AR495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P<0.05),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结果显示,L.plantarum AR495可以刺激肠道杯状细胞黏蛋白(MUC-2)及闭合蛋白(occludin-1)基因的表达,修复肠屏障功能。综上可知,L.plantarum AR495可以通过缓解OA炎症水平,创造有利于软骨细胞发挥自身功能产生胶原基质的内环境,从而缓解和恢复关节损伤,改善O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植物乳杆菌AR495 炎症因子 软骨基质 骨密度
下载PDF
乳酸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内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韫慧 夏永军 +2 位作者 宋馨 艾连中 王光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3-202,共10页
乳酸菌作为一种表型和系统发育多样化的群体,存在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在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发酵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乳酸菌具有长期的食用历史,由于其安全性、益生特性和遗传系统的可操作性,已被认为是定向递送促进健康或治疗性生物... 乳酸菌作为一种表型和系统发育多样化的群体,存在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在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发酵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乳酸菌具有长期的食用历史,由于其安全性、益生特性和遗传系统的可操作性,已被认为是定向递送促进健康或治疗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合适载体。本文总结最新的关于乳酸菌作为体内递送载体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乳酸菌的基因表达系统、生物活性物质的表达形式以及乳酸菌递送载体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疗法 生物活性物质 递送系统
下载PDF
蓝纹牦牛干酪成熟特性及其风味分析
9
作者 杨万龄 沈兴旺 +7 位作者 崔凤怡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张汇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4,共13页
牦牛乳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的营养特性以及较好的抗疲劳等功能特性。然而,由于牦牛乳产量较低,且产地分散,其在干酪产品开发等精深加工方面研究较少。采用娄地青霉为次级发酵剂,开发蓝纹牦牛干酪,并对其成熟特性以及风味物质进行分析。... 牦牛乳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的营养特性以及较好的抗疲劳等功能特性。然而,由于牦牛乳产量较低,且产地分散,其在干酪产品开发等精深加工方面研究较少。采用娄地青霉为次级发酵剂,开发蓝纹牦牛干酪,并对其成熟特性以及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娄地青霉能够在牦牛干酪中迅速生长,促进蛋白质的降解并形成大量的多肽、氨基酸等。牦牛干酪成熟末期游离氨基酸,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利用SPME-GC/MS技术在牦牛干酪中共检测出53种风味物质。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分析显示,与成熟初期相比,蓝纹牦牛干酪风味物质构成在成熟未期发生显著变化,挥发物总含量显著增加(P<0.05)。牦牛干酪中酯类风味物质主要以脂肪甲酯类为主,且在成熟后期(25、46 d)含量相对稳定;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在成熟中期最高,但是在成熟末期显著降低(P<0.05);酮类化合物尤其是甲基酮类,在成熟后期含量显著增加(P<0.05)。2-壬酮、2-庚酮、辛酸甲酯、2-戊酮、癸酸乙酯、癸酸甲酯、己酸、2-辛酮、丁酸等风味化合物是蓝纹牦牛干酪的主要风味物质。研究表明,娄地青霉能够良好地促进牦牛干酪的成熟,且对牦牛干酪的营养特性以及特征风味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牦牛乳等特色乳品的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特色乳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干酪 娄地青霉 成熟特性 风味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低分子质量及寡聚透明质酸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宛莹 郑丽圆 +4 位作者 喻林兵 宋馨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308,共7页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的天然线性黏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HA生物活性与分子质量高低密切相关,尤其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low molecular weight hy...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的天然线性黏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HA生物活性与分子质量高低密切相关,尤其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low molecular weight hyaluronic acid,LMW-HA)和寡聚透明质酸(oligomeric hyaluronic acid,o-HA)具有促进骨和血管生成、增强免疫调节和改善皮肤屏障受损等功效。尽管目前HA生产菌株的筛选和改造、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大量报道主要是关于提高HA生产效率和高分子质量HA生产,较少关注LMW-HA和o-HA的生产。文章总结了两者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工业应用,并探讨生物合成过程中分子质量调控策略,以期为LMW-HA和o-HA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生物合成 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 寡聚透明质酸 分子质量调控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卜子晨 郑诗琪 +3 位作者 王佳 夏永军 艾连中 王光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1-265,共5页
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主要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被认为是肠道内环境稳定和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生物样品中最常用的短链脂肪酸谱分析方法。三甲基硅基(TMS)衍生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是... 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主要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被认为是肠道内环境稳定和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生物样品中最常用的短链脂肪酸谱分析方法。三甲基硅基(TMS)衍生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常用的提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试剂,采用BSTFA对粪便、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SCFAs进行GC-MS分析,并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短链脂肪酸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在37℃条件下,用BSTFA衍生的SCFA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回收率86%~96%,精密度RSD<4%。结论:采用GC-MS和BSTFA衍生化结合的方法可应用于粪便中SCFAs的定量分析,是一种准确、通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粪便样品 衍生化
下载PDF
解脂耶氏酵母产赤藓糖醇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砷 牟志勇 +7 位作者 严鑫 艾连中 夏永军 宋馨 田延军 张辉 倪斌 杨昳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96-203,共8页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因具有热量低、稳定性好、食用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业。解脂耶氏酵母作为赤藓糖醇的高效发酵菌株,被广泛用于赤藓糖醇的工业生产中。但目前解脂耶氏酵母生产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因具有热量低、稳定性好、食用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业。解脂耶氏酵母作为赤藓糖醇的高效发酵菌株,被广泛用于赤藓糖醇的工业生产中。但目前解脂耶氏酵母生产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发酵过程控制与代谢途径调控等方面,还存在产量与技术上的瓶颈。基于此,本文从发酵基质利用、发酵过程控制及基因工程改造代谢途径3个方面对解脂耶氏酵母生产赤藓糖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突破解脂耶氏酵母产赤藓糖醇的产量与技术瓶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耶氏酵母 赤藓糖醇 发酵 代谢途径
下载PDF
高糖、高脂饮食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13
作者 邵君琳 田苗新 +4 位作者 王富康 孙奕炜 王光强 艾连中 夏永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8,共10页
目的:研究高糖、高脂饮食(HSFD)对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C57BL/6J鼠进行HSFD干预4周,以低糖、低脂饮食(LFD)作为对照,测定血脂相关指标、肠道通透性、炎症水平以及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LFD相比,H... 目的:研究高糖、高脂饮食(HSFD)对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C57BL/6J鼠进行HSFD干预4周,以低糖、低脂饮食(LFD)作为对照,测定血脂相关指标、肠道通透性、炎症水平以及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LFD相比,HSFD喂养下,小鼠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分别升高74%,34%,105%(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36%(P<0.01),肝脏病理染色显示脂肪细胞异常聚集,表明HSFD干预造成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对小鼠结肠炎症症状分析显示,HSFD小鼠粪便有带血情况,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提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ELISA)法测得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表达显著提高(P<0.05),说明HSFD小鼠肠道处于轻度炎症状态。对肠道屏障功能分析显示,HSFD小鼠结肠上皮组织发生炎症性细胞浸润,隐窝结构被破坏,杯状细胞减少,闭合小环蛋白(ZO-1)、咬合蛋白(Occludin)、黏液蛋白(MUC-2)等屏障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SFD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n)分析显示HSFD小鼠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结论:HSFD会导致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促使肠道处于炎症状态,从而可能引起肠道慢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饮食 肠道炎症 肠道屏障功能 慢性结肠炎
下载PDF
乳酸菌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泳靓 赖凤羲 +4 位作者 艾连中 熊智强 夏永军 王光强 宋馨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3期66-73,共8页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具有多种益生功能。目前关于其代谢功能改造、蛋白功能鉴定和挖掘优良功能基因等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同源重组技术,但该技术效率低下,耗时且操作繁琐,严重制约了乳酸菌在基因水平的改造。因此建立稳定...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具有多种益生功能。目前关于其代谢功能改造、蛋白功能鉴定和挖掘优良功能基因等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同源重组技术,但该技术效率低下,耗时且操作繁琐,严重制约了乳酸菌在基因水平的改造。因此建立稳定、高效的乳酸菌基因编辑方法,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挖掘功能基因、解析代谢途径、改良工业菌株等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综述了乳酸菌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原理,并对这些技术在乳酸菌基因组上的应用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展望了乳酸菌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乳酸菌功能基因鉴定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基因编辑 同源重组 CRISPR 位点特异性重组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植物乳杆菌AR195在亚油酸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15
作者 窦慧 衡利冰 +4 位作者 王光强 熊智强 夏永军 艾连中 刘欣欣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3期127-135,共9页
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共轭亚油酸(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均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保健功能。目前人们已经明确了植物乳杆菌CLA生物合成的途径,但仍然缺乏对底物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响应机制的研究... 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共轭亚油酸(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均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和保健功能。目前人们已经明确了植物乳杆菌CLA生物合成的途径,但仍然缺乏对底物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响应机制的研究。文章基于转录组学分析了LA对植物乳杆菌AR195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LA能够抑制AR195的生长,添加LA后AR195中157个基因上调,67个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等KEGG通路中富集。LA毒性主要来自于生长抑制和氧化还原失衡,而AR195可通过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生物转化CLA、增强碳源摄取及代谢、全局转录调控等生理响应过程缓解LA毒性。文章首次提出植物乳杆菌AR195应对LA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植物乳杆菌对LA的应激响应及CLA合成的内在动因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分析 亚油酸(LA) 植物乳杆菌 氧化应激 共轭亚油酸(CLA)
下载PDF
原核启动子文库构建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喻林兵 郑丽圆 +4 位作者 李宛莹 夏永军 王光强 艾连中 熊智强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启动子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元件,启动子文库广泛应用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专业中,主要用于调节基因表达和优化代谢物生物合成。运用启动子对多基因通路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合理和精确控制,可显著影响代谢通量分布,优化特定... 启动子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元件,启动子文库广泛应用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专业中,主要用于调节基因表达和优化代谢物生物合成。运用启动子对多基因通路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合理和精确控制,可显著影响代谢通量分布,优化特定目标代谢物的合成。因此,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鉴定天然启动子,构建和设计组成型、诱导型、杂交启动子或人工合成启动子文库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原核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对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启动子预测和识别及人工构建启动子文库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原核微生物的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 启动子 识别和预测 文库构建
下载PDF
樟芝固态发酵产品活性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永军 李炜疆 许赣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0,共5页
对樟芝固态发酵产品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富含马来酸和琥珀酸衍生物、核苷类化合物、甾醇、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与子实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含有护肝活性极好的两种... 对樟芝固态发酵产品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富含马来酸和琥珀酸衍生物、核苷类化合物、甾醇、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与子实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含有护肝活性极好的两种化合物Antrodin B和Antrodin C。除此之外还含有腺苷、虫草素和Ergostatrien-3β-ol,含量分别为5.15 mg/g、0.178 mg/g和11.02 mg/g;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富含樟芝多糖,其中活性β-1,3-D-葡聚糖含量为102.4μg/g;此外,产品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1.96%,主要为亚油酸、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固态发酵 腺苷 Ergostatrien-3β—ol 多糖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din C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永军 张贤芳 许赣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189,共5页
分析樟芝液态发酵菌丝体中的活性代谢产物Antrodin C,并以此化合物为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对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tin C培养基进行统计学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黄豆粉和MgSO4对Antrodi... 分析樟芝液态发酵菌丝体中的活性代谢产物Antrodin C,并以此化合物为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对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tin C培养基进行统计学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黄豆粉和MgSO4对Antrodin C的合成影响最为显著。在葡萄糖72.0g/L、黄豆粉5.91g/L、MgSO40.614g/L时,樟芝液态发酵产Antrodin C最大预测值为178.59mg/L。验证实验Antrodin C实际产量达到(177.83±0.32)mg/L,表明实验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实际发酵产Antrodin C情况。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樟芝液态发酵Antrodin C产量比优化前(95.72mg/L)提高了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液态发酵 Antrodin C 鉴定 PLACKETT-BURMAN 响应面
下载PDF
红曲菌9903A转化体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永军 牛丹丹 +1 位作者 王正祥 许赣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2,共4页
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研究了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MP-Hygro转入红曲菌9903A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转化最佳条件为:1.0mol/L的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含有50mmol/L的Ca2+和最终质量分数为40%的PEG4000为... 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研究了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MP-Hygro转入红曲菌9903A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转化最佳条件为:1.0mol/L的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含有50mmol/L的Ca2+和最终质量分数为40%的PEG4000为转化介质;最佳原生质体浓度和载体DNA用量分别为1×108个/mL、1μg/100μL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采用不含无机盐的培养基,再生方式采用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基平板法。得到的平均DNA转化率可达160个/μgDNA。本文所研究的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可以较好的向红曲菌细胞导入外源DNA,并使外源DNA在红曲菌细胞内大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原生质体转化 PEG介导 潮霉素抗性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对煤的冲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永军 文光才 孙东玲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4-6,共3页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数值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水射流冲蚀煤体机理进行了研究,为适用于煤层钻孔的高压水射流喷嘴及射流参数的选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论述了高压水射流对煤体的破坏作用、前期应力波的破坏作用及后期射...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数值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水射流冲蚀煤体机理进行了研究,为适用于煤层钻孔的高压水射流喷嘴及射流参数的选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论述了高压水射流对煤体的破坏作用、前期应力波的破坏作用及后期射流准静态压力和滞止压力梯度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 高压水射流 应力波 准静态压力 冲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