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夏祥河 《职业技术》 2009年第7期84-85,共2页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而老年痴呆则是老年人群尤其高发的一类疾病。由于此类疾病患者常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医疗费用相对较高,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本文综述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中医对该病的辨证论治...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而老年痴呆则是老年人群尤其高发的一类疾病。由于此类疾病患者常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医疗费用相对较高,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本文综述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中医对该病的辨证论治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现状。提出在继续加强老年痴呆症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走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道路,切实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祥河 杨文明 《职业技术》 2006年第1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效果 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
下载PDF
影响初起点高职学生学习因素的分析
3
作者 夏祥河 《职业技术》 2006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习因素 起点 中医药人才 班主任工作 高职高专 学生学习 高职教育 学生管理 多因素
下载PDF
鲜地龙外敷抑制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俊荣 宫英勃 +2 位作者 黄长军 夏祥河 祝红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4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鲜地龙外敷 实验研究 瘢痕形成 实验动物中心 日本大耳白兔 佳木斯大学 实验材料 积雪草甙
下载PDF
鲜地龙外敷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俊荣 刘宝密 +2 位作者 王海波 李英姿 夏祥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5年第6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鲜地龙 药物外敷 抗炎作用 中医药疗法 耳肿胀
下载PDF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景鑫 夏祥河 张忠奎 《职业技术》 2006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教师教学质量 评价 监控 知识连接 传授知识 人才质量 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 主导 学生
下载PDF
对中医药高职高专技能培养的探讨
7
作者 张忠奎 朱景鑫 夏祥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 高职高专 技能
下载PDF
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8
作者 杨文明 夏祥河 吴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9期79-79,共1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其在医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教学中怎样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较好地掌握必要的知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效果 体会
下载PDF
高职中医美容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
9
作者 杨文明 夏祥河 王英勤 《职业技术》 2006年第1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解剖学 办学质量 中医美容专业 教材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中药熏洗配合中西药外涂等治疗肛门湿疹82例
10
作者 夏祥河 吴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4-34,共1页
笔者近期应用自拟“白鲜皮汤”熏洗,并配合局部外涂青黛粉、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肛门湿疹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门湿疹 中药熏洗 西药外涂 治疗 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白鲜皮汤 局部外涂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七治疗和改善瘢痕增生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敬文 韩雪 +5 位作者 赵旭 李续博 董兴中 安丽凤 季顺欣 夏祥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353-1359,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三七治疗和改善瘢痕增生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获取三七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https://www.genecards.org/)和OMIM数据库(ht...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三七治疗和改善瘢痕增生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获取三七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https://www.genecards.org/)和OMIM数据库(https://omim.org/)搜集瘢痕的相关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https://string-db.or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三七中筛选出7个化学成分,包括β-谷甾醇、槲皮素、豆甾醇等;108个相关靶点,包括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1)、c-Jun氨基端激酶、重组人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ecombinant human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IL-6等,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和改善瘢痕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预测了三七治疗瘢痕的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瘢痕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