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特征及院内结局研究
1
作者 郭巍鸿 尹春琳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01-905,共5页
目的比较未合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standard modifi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SMuRF)患者和合并SMuRF患者的特征和院内结局,探索导致差异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 目的比较未合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standard modifi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SMuRF)患者和合并SMuRF患者的特征和院内结局,探索导致差异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收集临床资料。SMuRF指以下任一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吸烟。未合并SMuRF的患者也被称为“SMuRF-less”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MuR-less和SMuRF患者的结局差异。结果共纳入1211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女性占24.5%,SMuRF-less患者占7.3%。相较SMuRF群体,SMuRF-less群体的体重指数更低,较少合并冠心病病史,左主干病变比例更高。SMuRF-less组的病情严重程度、再灌注治疗率、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8.4%比33.8%,P=0.299)均与SMuRF组相似。多因素校正后,两组的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仍无差异(OR=0.83,95%CI 0.43~1.62)。结论在NSTEMI患者中,SMuRF-less群体约占1/5,其左主干病变比例较高。SMuRF-less与SMuRF患者在诊疗及院内结局方面无明显差异。其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方面是否有差异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者特征 院内结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重指数与院内死亡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王秀玲 尹春琳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并评估代谢和炎症在此关联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应用lo...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并评估代谢和炎症在此关联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不同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进一步纳入代谢和炎症因素,评估其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28例患者,其中男性2289例,女性63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2.5)岁。校正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类型、再灌注治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数量、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后,肥胖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高于正常体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4,95%CI 1.30~9.63,P=0.01),超重患者与正常体重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校正代谢因素后结果和校正前一致,进一步校正高敏C反应蛋白后,肥胖患者与正常体重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未能发现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相反,肥胖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正常体重患者更高,应重视肥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管理,抗炎治疗对不同BMI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 炎症 代谢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特征分析
3
作者 敬馥宇 尹春琳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各分期的患者比例及相关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AMI患者,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对CKM综合征定义将患者分为0~4期,并根据不同年龄(&l...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各分期的患者比例及相关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AMI患者,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对CKM综合征定义将患者分为0~4期,并根据不同年龄(<55岁、55~74岁、≥75岁)、性别分组,描述各组CKM不同分期的患者比例及临床特征。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或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评估CKM分期与各临床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线性趋势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80例AMI患者,CKM综合征0~4期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9例(2.7%)、201例(7.8%)、512例(19.8%)、970例(37.6%)以及828例(32.1%)。女性AMI患者发病前CKM3~4期的患者比例相较于男性更多(72.5%比68.9%,P<0.01)。与55岁以上各年龄组相比,<55岁组AMI患者在发病前CKM3~4期占比最少(50.3%,P<0.01)。随着CKM综合征分期升高,患者发生AMI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水平更高,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趋势P均<0.01)。结论AMI患者发病前超半数为CKM 3~4期人群。CKM分期能有效筛选AMI发病高危人群,但仍需加强对CKM 0~2期人群中AMI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肾脏-代谢健康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天行 冯淑惠 +2 位作者 张豪 韩雪雪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究入院新型炎症标志物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MI患者2694例。通... 目的探究入院新型炎症标志物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MI患者2694例。通过分析ROC曲线确定本研究入院SIRI、NLR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93和5.56。分别以上述最佳界值将纳入患者分组:按SIRI分为低值组(<2.93,n=1960)和高值组(≥2.93,n=734),按NLR分为低值组(<5.56,n=1886)和高值组(≥5.56,n=808)。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确定SIRI及NLR对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SIRI和NLR分组中,低值组院内死亡率均为0.7%,高值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5.4%和4.8%,均显著高于低值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IRI和NLR分组中高值组院内室速/室颤、心房颤动、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亦均显著高于低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入院Killip分级、GRACE评分、空腹血糖水平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外,SIRI也是AMI患者发生院内MACEs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80,95%CI 1.067~7.243,P=0.036)。结论SIRI可以独立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标志物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豪 周天 +8 位作者 马畅 李钦雪 刘俊侗 张振 任全鑫 刘亚云 韩雪雪 张天行 夏经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 目的:探讨并比较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AMI患者2164例,采用ROC曲线确定入院NLR、SII和FAR的最佳界值并以此分组。按NLR最佳界值5.53分为低值组(<5.53,n=1552)和高值组(≥5.53,n=612),按SII最佳界值1417.73分为低值组(<1417.73,n=1598)和高值组(≥1417.73,n=566),按FAR最佳界值13.53×10-2分为低值组(<13.53×10-2,n=1845)和高值组(≥13.53×10-2,n=3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变量调整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风险预测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LR、SII和FAR分组中,高值组院内MACE、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SII和NLR分组中,高值组心原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值组,NLR和FAR分组中,高值组院内心房颤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是A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15,95%CI:1.312~2.7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风险预测检验结果显示,在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基础上联用SII可为AMI患者院内MACE风险评估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C指数(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SII)=0.7700 vs.C指数(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0.7605,P=0.041]。对MACE各组成事件进行的多变量调整模型显示,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SII(OR=4.937,95%CI:1.259~19.365,P=0.022)和NLR(OR=15.066,95%CI:1.875~121.048,P=0.011)最高四分位数均为院内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SII和NLR还与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SII可以独立预测A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风险,并且在入院GRACE评分的基础上,SII可以提供额外的院内MACE风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炎症标志物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糖代谢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亚云 夏经钢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糖代谢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99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既往糖尿病病史、入院糖... 目的研究糖代谢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99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既往糖尿病病史、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和入院48h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分为四组:入院前已确诊糖尿病的331例患者为既往糖尿病组;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且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FPG≥7.0mmol/L和/或HbA1c≥6.5%)的170例患者为新诊断糖尿病组;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6.1mmol/L≤FPG<7.0mmol/L和/或5.7%≤HbA1c<6.5%)的253例患者为糖尿病前期组;既往无糖尿病史,且入院时血糖在正常范围(2.8mmol/L<FPG<6.1mmol/L且HbA_(1c)<5.7%)的243例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与院内MACE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既往糖尿病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男性比例低,年龄大,甘油三酯水平较高,心功能较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既往糖尿病组和新诊断糖尿病组既往发生心肌梗死及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比例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院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例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既往糖尿病、新诊断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时院内MACE及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显著升高,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院内MACE及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最高,且新发心房颤动风险显著升高。结论糖代谢紊乱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及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诊断糖尿病是其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糖代谢紊乱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中期随访 被引量:44
7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4-498,共5页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至1...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至10月收治的96例发病12 h以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替格瑞洛组(48例)和氯吡格雷组(48例)。术前及术后分别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第5天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氯吡格雷组发生8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发生2例不良心血管事件,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ACE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强化调脂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在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前2 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顿服,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而后进行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术后强化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指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出现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前降支介入再灌注治疗)和7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出现1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的炎症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化组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特别是无症状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外科手术 猝死 心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1 位作者 华琦 徐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缺血30min,分别再灌注1h、3h、5h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对照组(1组,n=5)用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但不结扎...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缺血30min,分别再灌注1h、3h、5h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5只,对照组(1组,n=5)用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心室支但不结扎;MI/R组(2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左旋卡尼汀治疗组(3组,n=15;再均分为3个亚组),MI后将左旋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2)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3)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mm处左右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1)2组和3组均出现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2)在对应的时间点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增高;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利用游离脂肪酸进行β-氧化,优化能量代谢,可能是左旋卡尼汀保护心肌的机制之一;左旋卡尼汀可能是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发挥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左旋卡尼汀 热休克蛋白70 家兔
下载PDF
左旋卡尼汀对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抗氧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经钢 王丽娟 胡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5只,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 in,再灌注3 h。1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室支但不结扎;2组M I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3组M I后给...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5只,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 in,再灌注3 h。1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室支但不结扎;2组M I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3组M I后给予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包括: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 mm处左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2组和3组均造成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SOD、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基本保护机制可能是左旋卡尼汀诱导产生了大量的HSP70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左旋卡尼汀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经钢 许骥 +2 位作者 郝恒剑 尹春琳 徐东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PCR扩增技术...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PCR扩增技术对研究对象的ApoE进行测定,并根据表型进行分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入院即刻GRACE评分,以及随访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 (1)ApoE4表型25例、E3表型45例、E2表型18例。(2)与E2组相比,E4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例数,入院即刻GRACE评分显著增多(P<0.05)。(3)与E2组相比,E4组随访1个月的MACE显著增加(P<0.05)。结论 ACS患者近期预后与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中ApoE4可能对ACS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载脂蛋白E 基因 预后
下载PDF
左旋卡尼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经钢 胡健 +1 位作者 曾定尹 曲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左旋卡尼汀组心肌缺血30 min后给予左旋卡尼汀。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左旋卡尼汀组心肌缺血30 min后给予左旋卡尼汀。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以及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肌酸激酶的含量和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 mm处左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的含量。结果盐水对照组和左旋卡尼汀组均造成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左旋卡尼汀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左旋卡尼汀组分别与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游离脂肪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增多(P<0.05),肌酸激酶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心肌热休克蛋白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能诱导产生热休克蛋白70,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WESTEM BLOT 心肌缺血再灌注 左旋卡 尼汀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2 位作者 尹春琳 郝恒剑 徐东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总结左主干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复习我院2年内246例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均为男性,年龄36~83岁,... 目的:总结左主干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复习我院2年内246例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均为男性,年龄36~83岁,所有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心源性休克,均立即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接受急诊造影检查。结果:7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5例患者同时存在V1-V6导联ST段抬高及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中4例入院时即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6例急诊置入支架,另1例仅行球囊扩张,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死亡3例(42.9%),存活患者4例均完成1年随访。其中2例于1月随访时对其LAD进行PCI,1例于3月随访时进行了LAD和LCX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所致的AMI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特点早期识别梗死部位,早期评估,并且无论是否出现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早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再灌注治疗,加强术后监护,提高随访质量,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主干 心电图
下载PDF
心脑同时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和介入治疗时机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经钢 郝恒剑 徐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同时发生患者的临床现状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并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合适时间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由急诊科、心脏科、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同时...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同时发生患者的临床现状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并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合适时间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由急诊科、心脏科、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同时发生患者的临床现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介入治疗情况,并对其进行一年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随访观察。结果 712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脑梗死者为24例(3.37%),院内存活11例,6例患者于脑梗死后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造影示前降支单支病变4例,1年随访介入治疗者无死亡,非介入治疗者死亡2例;1582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心肌梗死者为18例(1.14%),院内存活6例,4例于脑梗死后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示3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例,介入治疗者3例,1年随访介入治疗者死亡1例,非介入治疗者死亡2例。结论心脑同时梗死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在脑梗死急性期后尽早行冠脉介入治疗可能提高其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8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经钢 徐东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现状,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生存率。方法:对8例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急性脑梗死6例,急性脑出血2... 目的: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现状,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生存率。方法:对8例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急性脑梗死6例,急性脑出血2例,易患因素主要为长期卧床,高龄,肥胖,充血性心力衰竭,吸烟;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不明原因烦躁,心悸,咳血;治疗方面仅2例给予抗凝治疗并且症状好转,4例未予抗凝治疗,症状无好转且其中2例出院1月内死亡,2例年轻患者发病1h内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合并肺栓塞易患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肺栓塞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与心肌药物后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经钢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下降,且减弱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再灌注前以挥发性麻醉剂、腺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后处理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便于临床应用等特点。糖尿病心... 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下降,且减弱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再灌注前以挥发性麻醉剂、腺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后处理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便于临床应用等特点。糖尿病心肌的药物后处理现象及其机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糖尿病时心肌对于药物后处理反应的改变及其分子机制,为临床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药物后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