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1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7 位作者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李红燕 夏耘 田晶晶 龚望宝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7,共14页
构建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C)下该系统的反硝化性能,为丝瓜络作为水产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丝瓜络(LS)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reactor,DR... 构建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探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C)下该系统的反硝化性能,为丝瓜络作为水产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丝瓜络(LS)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reactor,DR)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16、20、24和28 h)和INC(50、75、100和125 mg/L)下反硝化系统对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丝瓜络反硝化反应器(LS-DR)在运行初期和末期时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当INC为50 mg/L,HRT为24h时,LS-DR对NO_(3)^(-)-N和T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8.97%±0.52%和97.84%±0.94%,此时出水NO_(2)^(-)-N浓度也达到较低水平(小于0.5 mg/L);在HRT为24 h的基础上,当INC增加至75、100和125 mg/L时,其NO_(3)^(-)-N去除率和NO_(3)^(-)-N去除速率(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出水COD则随INC的增加而降低,但均未实现完全反硝化,然而,LS-DR在整个实验期间均能完全去除NH_(4)^(+)-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丝瓜络表面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LS-DR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弯曲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被鉴定的优势菌属中热单胞菌属(1.46%)、陶厄氏菌属(0.55%)、固氮螺菌属(3.32%)、Simplicispira(1.01%)、假黄色单胞菌属(0.39%)、草螺菌属(3.02%)和Uliginosibacterium(0.9%)主要参与反硝化的进行,Cytophaga xylanolytica(1.61%)和Cloacibacterium(2.69%)主要参与了丝瓜络的降解,黄杆菌属(1.17%)和Diaphorobacter(0.64%)既能进行反硝化,也能降解丝瓜络。LS-DR的最佳HRT为24 h,最适宜的INC为50 mg/L。本研究为丝瓜络固相反硝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发新型缓释碳源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固相反硝化 水力停留时间 进水硝酸盐浓度 丝瓜络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脑室注射葡萄糖对翘嘴鳜摄食和糖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曾妍芝 李红燕 +7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田晶晶 龚望宝 夏耘 张凯 李志斐 郁二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5-266,共12页
为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和对摄食的影响,实验以翘嘴鳜为研究对象,对鳜分别进行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DG(葡萄糖代谢拮抗剂,100 mg/kg)和葡萄糖(10 mg/kg),探究注射后3、6和12 h不同时间点鳜摄食及糖代谢的响应机制... 为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和对摄食的影响,实验以翘嘴鳜为研究对象,对鳜分别进行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DG(葡萄糖代谢拮抗剂,100 mg/kg)和葡萄糖(10 mg/kg),探究注射后3、6和12 h不同时间点鳜摄食及糖代谢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抑制鳜的摄食,而不同时间点鳜血浆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诱导下丘脑葡萄糖激酶基因gk(glucokinase,6 h),表明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体系的存在。且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促进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基因cart(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3 h)的表达量,这可能与鳜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在下丘脑(12 h)和肝脏(6 h)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有关。另外,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诱导鳜肝脏gk(6 h)和pk(pyruvate kinase,3 h)的表达,促进糖酵解,表明脑室通过感知的葡萄糖水平促进分解代谢为机体供能。综上,本研究首次通过脑室注射葡萄糖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同时发现鳜下丘脑对葡萄糖脑室注射存在响应。且脑室注射葡萄糖可能通过对gk的调控影响AMPK/mTOR通路,调控机体食欲相关基因表达进而抑制摄食。研究结果为翘嘴鳜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高效利用和摄食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葡萄糖感知 脑室注射 摄食调控 糖代谢
原文传递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刘雅荣 夏耘 +6 位作者 魏东 张凯 谢骏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孙金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质量130.34±0.26 mg)为试验材料,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CK),B、P和MIX组分别投喂饲料B(1‰BBR)、饲料P(1‰PHB)和饲料BP(1‰BBR+1‰PHB),BP5、BP7和BP14组分别以每5、7和14 d的频率交替投喂饲料B与饲料P,养殖30 d,测定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生化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结果】在生长性能上,与CK相比,除P和MIX组外,其余处理组终末总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BP5、BP7和BP14组增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K;BP7组终末总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在肝脏中,B、P、BP5、BP7、BP14和MIX组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高于CK,同时GOT和GPT活性均显著低于CK。在肠道中,与CK相比,其他处理组MDA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CAT和LZM含量均显著提高;BP5和BP7组TNF含量均显著低于CK。肠道菌群物种在门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BP7和MIX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和BP7组无色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代谢通路和环境信息处理通路显著富集。【结论】饲料中添加BBR可提高大口黑鲈秋苗的生长性能,BBR和PHB的添加或混合添加均能有效提高鱼体免疫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损伤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以每7 d的频率交替投喂含BBR的饲料与含PHB的饲料效果最好;推测是由于BBR和PHB改变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改善了肝脏及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BBR)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大口黑鲈 生长 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两种养殖蛙类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学及微生物构成比较分析
4
作者 王志龙 夏耘 +5 位作者 谢骏 舒锐 王广军 郁二蒙 雷小婷 龚望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为分析泰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和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构成,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这两种养殖蛙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结合肌肉质构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两者肌肉品质进行... 为分析泰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和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构成,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这两种养殖蛙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结合肌肉质构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两者肌肉品质进行评价,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国虎纹蛙和牛蛙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牛蛙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此外,牛蛙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均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泰国虎纹蛙的Shannon、Ace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牛蛙(P<0.05);门水平上,牛蛙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而放线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属水平上,泰国虎纹蛙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著高于牛蛙(P<0.05),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研究表明,泰国虎纹蛙和牛蛙肌肉品质存在差异,但营养价值均较高;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虎纹蛙 牛蛙 营养评价 质构特性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5
作者 夏耘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8期93-96,共4页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45例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45例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症状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能使患者颈肩疼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个性化护理 疼痛程度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贾丽娟 王广军 +6 位作者 夏耘 张凯 谢骏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田晶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并对水体、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大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武汉地区的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及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均相似,其中水体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底泥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武汉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10.85%)、气单胞菌属(Aeromonas,9.88%)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8.43%)等。永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菌属为ZOR0006 (9.78%)、拟杆菌属(Bacteroides,5.41%)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3.98%)。韶关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9.31%)、拟杆菌属(4.29%)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4.58%)等。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总悬浮颗粒(TSS)和总磷(TP)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磷酸盐(PO3-4-P)和化学需氧量(CODcr)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水体与底泥的微生物结构更相似。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对于稳定养殖系统有利。不同地区养殖系统微生物的优势菌门种类没有变化,但是会改变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养殖环境中的营养盐含量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稻虾综合种养 水体 底泥 肠道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对鳜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树辉 李红燕 +4 位作者 潘厚军 谢骏 王广军 夏耘 龚望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较高(P<0.05)。在两种饲喂模式下鳜肌肉中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化学评分(CS)和F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该结果可为鳜人工饲料配方优化提供指导。人工饲料组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极显著高(P<0.01),其中C20﹕5(EPA)和C22﹕6(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表明人工饲料可通过营养素的均衡配比以提供更优质的脂肪酸营养。人工饲料组鳜肌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及回复性均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P<0.01),而黏性极显著低于鲜活饵料组(P<0.01),表明人工饲料饲喂提升了鳜的肌肉质构特性。综上所述,相比于鲜活饵料组,人工饲料饲喂鳜对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估无显著性影响,但在脂肪酸组成如EPA、DHA含量上表现出优越性,并且提升了鳜肌肉的质构属性。研究结果对比了两种饲喂模式下的肌肉品质属性,展示了鳜人工饲料的推广潜力,有利于鳜绿色健康养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鲜活饵料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硝酸盐浓度下香蕉杆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7 位作者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李红燕 夏耘 郁二蒙 田晶晶 龚望宝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6,共14页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_(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_(3)^(-)-N去除率为(96.71±1.36)%,且无NO_(2)^(-)-N积累。在最佳HRT的基础上,反应器的出水硝酸盐浓度(ef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ENC)和硝酸盐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出水COD随INC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反应器在整个实验期间能完全去除NH_(4)^(+)-N。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经过长期运行后,反应器内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增至31.20%、6.67%、3.08%和4.26%,保证了反应器的高效运行。此外,在属水平上,反应器初期和末期的优势菌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硝化 水力停留时间 进水硝酸盐浓度 硝酸盐去除率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抗氧化指标、肝肠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杨惠慈 夏耘 +6 位作者 张凯 田晶晶 李红燕 谢骏 郁二蒙 孙金辉 王广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素作为试验组,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饲喂大口黑鲈50 d,测定比较其生长指标、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学及内容物微生物种群组成差异。【结果】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血清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糖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可显著提升肝脏糖酵解、糖异生关键酶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肠道微生物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降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降低;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使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空泡化明显改善,细胞脂肪减少,肠道绒毛长度较长,肠壁较厚,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嗜酸性颗粒细胞较少。【结论】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能够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大口黑鲈的糖代谢,改变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胆汁酸 黄连素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4
10
作者 夏耘 邱立疆 +4 位作者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吉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3,共9页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tta)养殖系统中维持碳氮比为20:1、水温(26.0~2.3)℃、pH7.2-7.8,24h不间断供氧以形成生物絮团,监测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总氮(TN)、总固体悬浮物(TSS)浓度、碱度的动态变化及分析生物絮团的...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tta)养殖系统中维持碳氮比为20:1、水温(26.0~2.3)℃、pH7.2-7.8,24h不间断供氧以形成生物絮团,监测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总氮(TN)、总固体悬浮物(TSS)浓度、碱度的动态变化及分析生物絮团的营养组分,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生物絮团的原核及真核微生物组成和动态变化。养殖水体TN变化范围为6.65-11.15mg/L,第9天达到峰值(10.11±1.05)mg/L,第12天后和第0天时的T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SS浓度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419.67±11.5)mg/L,第15天后TSS稳定维持在244.67mg/L;碱度变化范围为136.68-239.20mgCaCO3/L,第6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生物絮团的粗蛋白含量为30%(干重)。生物絮团原核微生物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um)、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某些未知不可培养的细菌组成,蓝细菌(Cyanobacterium)只存在于生物絮团培养前期(第0、5、10天),产碱菌科细菌(A1caligenaceae)存在于生物絮团形成的整个过程,且是第5、10、15天的优势菌。组成生物絮团的真核微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的斜叶虫属(Loxophyllum)、隐藻纲的隐鞭藻科(Cryptomonadaceae)及Goniomonas属、硅藻纲的双头菱形藻属(Nitzschia)。其中双头菱形藻属为絮团培养初始第0天到15天特有;斜叶虫属在絮团培养后期分布较多。结论认为,生物絮团系统在养殖的15d左右达到稳定运行的状态,能有效调节养殖系统菌藻分布,控制养殖水质,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PCR-DGGE 草鱼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总氮
下载PDF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35
11
作者 夏耘 郁二蒙 +5 位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李志斐 王海英 龚望宝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63-1571,共9页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水体C∶N为20∶1以培养生物絮团,通过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构成进行种类鉴定来评价生物絮团中功能微生物的组成。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生物絮团形成第5、10和15天的细菌群落结构。...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添加碳源(葡萄糖)维持水体C∶N为20∶1以培养生物絮团,通过对生物絮团细菌群落构成进行种类鉴定来评价生物絮团中功能微生物的组成。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生物絮团形成第5、10和15天的细菌群落结构。DGGE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表明:第5天和第10天的相似性最高,达67.4%;第5天和第15天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40.5%。第10天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第15天时多样性最低。对DGGE指纹图谱特征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隶属于以下6个纲: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其中α-、β-及γ-变形菌占据主要位置。α-proteobacteria为3个阶段的共有优势菌,第5天时特异菌包括食酸菌属(Acidovorax)、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第10天和15天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红球菌属(Rhodococcus)。研究首次发现,生物絮团应用于淡水养殖系统时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都极其丰富,通过结合分析这些微生物的功能特点,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细菌群落结构 α-变形菌属 PCR-DGGE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4 位作者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王海英 龚望宝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整个过程血清NOS活性水平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可增强机体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机体血清溶菌酶活性水平。此外,抗菌肽对花鲈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具有诱导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 抗菌肽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与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夏耘 吴亚群 +6 位作者 张林 李小兰 袁惠玲 何小军 陶德定 龚建平 裘法祖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5-81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mfn2过表达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外源性mfn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以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mfn2cDNA的质粒... 背景与目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mfn2过表达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外源性mfn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以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mfn2cDNA的质粒在阳离子聚合物的介导下体外转染MCF-7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的表达,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mfn2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周期分布及喜树碱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mfn2基因的MCF-7细胞可以稳定高表达GFP。MTT实验提示转染mfn2cDNA后,MCF-7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DNA直方图显示细胞停滞于S期,转染mfn2cDNA组S期细胞比率为(42.7±1.3)%,高于转染空质粒组的(17.2±2.0)%和空白对照组的(19.6±1.7)%(P<0.05)。mfn2基因转染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从(3.6±0.6)%升高到(16.0±0.3)%;加入喜树碱4h后转染mfn2基因的细胞凋亡率为(69.6±4.3)%,高于转染空质粒组的(31.0±1.8)%和空白对照组的(23.4±2.8)%(P<0.05)。结论:转染mfn2基因可以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增强MCF-7细胞对喜树碱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MCF-7细胞 细胞增殖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生态基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及水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夏耘 王一飞 +4 位作者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吉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0-1420,共11页
将无纺布生态基应用于草鱼养殖生产中,研究生态基对草鱼生长、免疫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草鱼肠道和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 将无纺布生态基应用于草鱼养殖生产中,研究生态基对草鱼生长、免疫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草鱼肠道和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了在第30天时实验组T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过程挂设无纺布生态基对养殖水质参数影响不明显(P>0.05)。PCR-DGGE检测结果显示:Cetobacterium somerae是对照组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维氏气单胞菌是养殖水体和对照组草鱼肠道特异细菌,对照组养殖水体的分布明显比实验组丰富,在生态基中不存在;生态基的细菌群落构成和挂设生态基的实验组养殖水体相似性较高,最高时达到63%;绿弯菌占生态基细菌总量的10%左右,而在养殖水体中仅为5%。研究表明,生态基的应用有效促进了草鱼的生长,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养殖水体TSS浓度。生态基的应用改变了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减少了养殖水体和草鱼肠道中一些条件致病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生态基 微生物群落 生长 组成
下载PDF
短期饥饿对草鱼肌肉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3 位作者 谢骏 张凯 蔡欢欢 朱志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研究短期(15 d)饥饿对草鱼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及质构参数的影响,为养殖生产实践中草鱼品质改善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选取达到上市规格的普通草鱼和普通草鱼连续饥饿15 d的瘦身草鱼各10尾,分别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理化参数、脂... 研究短期(15 d)饥饿对草鱼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及质构参数的影响,为养殖生产实践中草鱼品质改善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选取达到上市规格的普通草鱼和普通草鱼连续饥饿15 d的瘦身草鱼各10尾,分别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理化参数、脂肪酸组成、肌纤维直径和主要质构指标。并根据短期饥饿后草鱼情况延长饥饿时间到50 d测定营养组成和质构参数。结果显示:短期饥饿(15 d)后,草鱼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而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显著下降,灰分p H和电导率显著上升,短期饥饿使PUFA(碳二十烷酸)的含量显著增加。短期饥饿(15 d)后,对鲜味有影响的特征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上升,而对甘味有影响的特征性氨基酸(丙氨酸和甘氨酸)下降。草鱼饥饿50 d的补充数据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其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硬度、咀嚼性、胶着性相比饥饿15 d的草鱼均显著升高,但硬度和胶着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咀嚼性与对照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从草鱼肌肉脂肪含量、硬度、胶着性及咀嚼性等常规营养及质构指标综合考虑,如果以降低肌肉脂肪含量为饥饿处理的目标之一,由于短期饥饿(15 d)并不能有效降低草鱼肌肉脂肪含量,饥饿处理50 d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短期饥饿 肌肉质构 常规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线粒体融合素-2对裸鼠移植瘤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耘 罗智勇 +2 位作者 郑启昌 龚建平 吴亚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vivo-jetPEITM/pEGFP Mfn2复合物对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质粒pEGFPMfn2的构建及检测,将MCF-7细胞异种移植到裸鼠体内,建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用vivo-jetPEITM试剂制备vivo-jetPEITM/DNA复合物,实验共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vivo-jetPEITM/pEGFP Mfn2复合物对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质粒pEGFPMfn2的构建及检测,将MCF-7细胞异种移植到裸鼠体内,建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用vivo-jetPEITM试剂制备vivo-jetPEITM/DNA复合物,实验共分为实验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瘤内多点注射,RT-PCR检测肿瘤组织线粒体融合素-2(Mfn2)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EGFPMfn2构建成功并测序证实,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值为(1.12±0.05)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6±0.05)和空白对照组(0.17±0.07)(P<0.05),Ki-67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25±0.06)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1±0.02)和空白对照组(0.12±0.03)(P<0.05),而VEGF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09±0.01)低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4±0.08)和空白对照组的(0.13±0.03)(P<0.05)。结论:vivo-jetPEITM试剂能成功将Mfn2基因转染进瘤体细胞,Mfn2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成瘤后的Ki-67和VEGF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3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谢瑞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微生物菌群种类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发展鳙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生物絮团组、施肥组和网箱吊养组3种养殖方式,经过8周的饲养周期后,运用PCR-DGGE对不同养殖方式下鳙肠道定植菌进行比较... 【目的】评价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微生物菌群种类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发展鳙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生物絮团组、施肥组和网箱吊养组3种养殖方式,经过8周的饲养周期后,运用PCR-DGGE对不同养殖方式下鳙肠道定植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鳙肠道细菌多样性排序为生物絮团组>施肥组>网箱吊养组,其中,生物絮团组与施肥组、生物絮团组与网箱吊养组、施肥组与网箱吊养组的DGGE图谱相似性依次为53.8%、39.4%和42.8%。生物絮团组鳙肠道的特异条带代表α-亚群的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绿弯菌(Chloroflexi)和几类不可培养细菌(EU585886.1、FN824844.1、GU498473.1、GU486235.1和JN399992.1);施肥组和网箱吊养组鳙肠道的特异条带代表梭菌属(Clostrid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及不可培养细菌(EU376178.1)。【结论】生物絮团的应用能有效增强养殖鳙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多样性,降低气单胞菌在鳙肠道的分布,可作为高蛋白饵料类型被鳙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细菌群落 生物絮团 养殖方式 PCR-DGGE
下载PDF
养殖水体添加嗜酸小球菌对鳜发育过程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2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6,共6页
从鳜(Siniperca chuatsi)出膜仔鱼阶段开始向养殖水体添加5×10~7CFU/L的嗜酸小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利用PCR-DGGE技术对鳜受精卵、出膜仔鱼、仔稚鱼和其开口饵料白鲢仔稚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 从鳜(Siniperca chuatsi)出膜仔鱼阶段开始向养殖水体添加5×10~7CFU/L的嗜酸小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利用PCR-DGGE技术对鳜受精卵、出膜仔鱼、仔稚鱼和其开口饵料白鲢仔稚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DGGE图谱的条带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组成鳜鱼苗各阶段的细菌主要隶属于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其中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鳜受精卵特有细菌;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红杆菌属(Rhodobacter)和菊苣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chorii)是受精卵和仔鱼共有优势细菌,但在仔稚鱼中没有或只有极少分布;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是鳜仔稚鱼和开口饵料白鲢仔稚鱼的共有优势细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和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在对照组仔稚鱼的分布明显比试验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小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鳜(Siniperca chuatsi)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耘 林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对软件系统的集成和测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软件集成测试的重要性,将整个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成了软件单元质量度量和评测、软件运行单元级集成测试和软件系统级集成测试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 对软件系统的集成和测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软件集成测试的重要性,将整个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成了软件单元质量度量和评测、软件运行单元级集成测试和软件系统级集成测试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相应的环境建立进行了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集成 集成测试 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 软件开发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频阈指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耘 涂静 +2 位作者 宋智慧 居维竹 杨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阈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变化在AF发作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阵发性AF患者...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阈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变化在AF发作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阵发性AF患者共17例满足分析条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离线分析,分别选取AF发作前5min和发作后1h的5min时段进行HRV的频阈指标分析。结果:共有27阵AF满足分析条件。总体上AF发作前后频阈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将AF发作时间分成日间组15阵和夜间组12阵,统计表明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别。但是AF发作前后的HRV频阈指标变化可分为2种类型:第1种A型为LF以及LF/HF增加,而HF下降(LF12.3±9.6vs22.4±14.1,P=0.0002;LF/HF0.9±0.5vs2.5±2.0,P=0.004;HF15.9±13.9vs12.1±11.7,P=0.003);第2种B型为LF及LF/HF下降,而HF增加(LF29.5±26.7vs7.4±6.1,P=0.04;LF/HF4.4±3.1vs0.6±0.5,P=0.02;HF6.5±1.5vs16.3±9.3,P=0.02)。这种神经张力改变的类型有一定的发作时段特异性,即A型更多发生于夜间,而B型更多发生于日间,但是未达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AF发作前后均伴随HRV频阈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可能分别代表了交感和迷走两神经系统张力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显示出一定的时间特异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