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通过CTA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通过CTA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成组t检验对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的年龄、血流角度、血管角度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高度、垂直高度、瘤颈宽度、动脉瘤高度/血管管径比值、垂直高度/瘤颈宽度比值、动脉瘤角度、入院时的WFNS分级及Fisher分级进行统计;两组间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过去卒中史、治疗方式、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学及CTA图像上所示血管痉挛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以确定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319例患者中非脑梗死组253例、脑梗死组66例。非脑梗死组和梗死组年龄分别为(53±11)、(57±12)岁;入院时Fisher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3(9.1%)、27(10.7%)、74(29.2%)、129例(51.0%),1(1.5%)、7(10.6%)、13(19.7%)、45例(68.2%);治疗方式中栓塞和夹闭分别为155(61.3%)、98例(38.7%),23(34.8%)、43例(65.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5,P=0.016;Z=-2.541,P=0.011;χ2=14.8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颅夹闭术的治疗方式(OR=3.28,95% CI 1.84~5.86,P〈0.001)及Fisher分级Ⅳ级(OR=10.36,95% CI 1.34~80.29,P=0.025)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可能与Fisher评分及治疗方式相关,年龄在两组间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尚不能用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通过CTA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成组t检验对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的年龄、血流角度、血管角度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高度、垂直高度、瘤颈宽度、动脉瘤高度/血管管径比值、垂直高度/瘤颈宽度比值、动脉瘤角度、入院时的WFNS分级及Fisher分级进行统计;两组间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过去卒中史、治疗方式、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学及CTA图像上所示血管痉挛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以确定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319例患者中非脑梗死组253例、脑梗死组66例。非脑梗死组和梗死组年龄分别为(53±11)、(57±12)岁;入院时Fisher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3(9.1%)、27(10.7%)、74(29.2%)、129例(51.0%),1(1.5%)、7(10.6%)、13(19.7%)、45例(68.2%);治疗方式中栓塞和夹闭分别为155(61.3%)、98例(38.7%),23(34.8%)、43例(65.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5,P=0.016;Z=-2.541,P=0.011;χ2=14.8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颅夹闭术的治疗方式(OR=3.28,95% CI 1.84~5.86,P〈0.001)及Fisher分级Ⅳ级(OR=10.36,95% CI 1.34~80.29,P=0.025)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可能与Fisher评分及治疗方式相关,年龄在两组间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尚不能用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