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药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
作者 崔明超 邵中一 +4 位作者 夏苗芬 阮洪生 潘萍 周军 钱旭武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216-220,共5页
“中药文化基因”的概念是在“中医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提出,是对前者的完善和补充。中药文化基因核心在于富有特色的有关中药采收、加工、炮制、制剂、防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包括整体思维、象思维、中和思维、功用思维、变... “中药文化基因”的概念是在“中医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提出,是对前者的完善和补充。中药文化基因核心在于富有特色的有关中药采收、加工、炮制、制剂、防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包括整体思维、象思维、中和思维、功用思维、变易思维的思维基因和“爱国济世、仁心仁术、贵和尚中、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价值基因。中药文化基因维系着中药从业者的情感归属于自身认同,保证了中药的传承,影响了中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文化基因 中医文化基因 思维基因 价值基因 中医思维 传承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白术治疗腹泻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5期969-975,共7页
目的:探讨白术治疗腹泻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对原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腹泻且含白术的方剂... 目的:探讨白术治疗腹泻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对原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腹泻且含白术的方剂进行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分析,运用整合药理学平台(V 1. 0)挖掘并分析白术调节腹泻失衡网络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腹泻的方剂共213首,其中含白术的方剂98首;含白术腹泻方对应的证候主要为虚证特别是脾胃气虚证。这98首含白术腹泻方中使用频次高于15的有22味药,其中高频用药的核心组合前3位分别是白术、甘草,白术、茯苓,陈皮、白术。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V 1. 0)建立的白术治疗腹泻的"核心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多维网络关系图分析显示,其主要机制为影响水盐代谢、功能性氨基酸衍生物的代谢和尿素循环。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腹泻的含白术方剂主要从直接调节水盐平衡和影响神经调节两方面来治疗虚证特别是脾胃气虚证型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白术 腹泻 中药成方制剂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夏苗芬 董珂 朱锵林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建立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固定相为硅胶H,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测定波长为632nm。结果:酸枣仁皂苷A在0.594~3.5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 目的:建立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固定相为硅胶H,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测定波长为632nm。结果:酸枣仁皂苷A在0.594~3.5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1.64%,n=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控制酸枣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皂苷A 含量测定 薄层扫描法
原文传递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夏苗芬 程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7-98,共2页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职...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醇提工艺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苗芬 史志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颗粒的制备工艺,优选酸枣仁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酸枣仁皂苷A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筛选。结果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1次加8倍量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60min,第2次加6倍... 目的研究酸枣仁颗粒的制备工艺,优选酸枣仁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酸枣仁皂苷A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筛选。结果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1次加8倍量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60min,第2次加6倍量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40min,第3次加6倍量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4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颗粒 酸枣仁 酸枣仁皂苷A 醇提工艺
下载PDF
眼用即型凝胶基质的成胶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苗芬 封玲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8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研究眼用原位凝胶基质的成胶性,并建立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和pH敏感型眼用原位凝胶的基质处方。方法:使用人工泪液,模拟眼部生理条件综合考虑黏度、突跃点等因素来考察各类基质处方的成胶性并筛选基质处方。结果:眼部生理条件下... 目的:研究眼用原位凝胶基质的成胶性,并建立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和pH敏感型眼用原位凝胶的基质处方。方法:使用人工泪液,模拟眼部生理条件综合考虑黏度、突跃点等因素来考察各类基质处方的成胶性并筛选基质处方。结果:眼部生理条件下,0.02%卡波姆P934、0.02%卡波姆P940和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合用、0.45%的去乙酰结冷胶、24%泊洛沙姆P407与10%泊洛沙姆P188合用等三种情况下有合适的成胶性。结论:pH敏感型、离子敏感型、温度敏感型眼用原位凝胶的适用基质处方分别为0.02%卡波姆P934+0.02%卡波姆P940+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合用、0.45%的去乙酰结冷胶、24%泊洛沙姆P407+10%泊洛沙姆P188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用原位凝胶 温度敏感型 离子敏感型 pH敏感型 成胶性 基质处方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香丹注射液中水溶性酚和酚酸的总含量 被引量:8
7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9-551,共3页
建立了香丹注射液中水溶性酚和酚酸总含量的测定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80nm处测定,水溶性酚和酚酸总含量在0.005~0.025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0.73%(n=5).本方法可靠、简单、无干扰... 建立了香丹注射液中水溶性酚和酚酸总含量的测定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80nm处测定,水溶性酚和酚酸总含量在0.005~0.025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0.73%(n=5).本方法可靠、简单、无干扰,能够有效的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香丹注射液 水溶性酚和酚酸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复方新斯的明眼用凝胶中牛磺酸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夏苗芬 李士敏 袁京群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11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新斯的明眼用凝胶中牛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液经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 nm... 目的:建立复方新斯的明眼用凝胶中牛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液经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牛磺酸的线性范围为4.92~98.40μg·ml^(-1)(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16%(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眼用凝胶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HPLC测定复方新斯的明眼用凝胶中甲硫酸新斯的明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夏苗芬 李士敏 袁京群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5期703-704,共2页
目的:建立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Eclipse XDB-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铵溶液-水(20:50: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4~3.84μg·ml^(-1),r=0.999 9(... 目的:建立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Eclipse XDB-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铵溶液-水(20:50: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4~3.84μg·ml^(-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4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重复性好、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酸新斯的明 眼用凝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白带胶囊中黄柏醇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9-1230,共2页
关键词 白带胶囊 黄柏 小檗碱 醇提工艺
下载PDF
“有良方缺良药”困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盛晓波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中药的品质,获得"良药",为中医"良方"做好服务。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经验访谈、专家咨询等对"有良方缺良药"的现象、本质和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中药行业...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中药的品质,获得"良药",为中医"良方"做好服务。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经验访谈、专家咨询等对"有良方缺良药"的现象、本质和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中药行业传承与创新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中医思维的中药人才的培养;药品监督部门与卫生部门必须联动,尤其是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由中药从业人员和中医从业人员联合制定。结论:当前存在中药饮片名称混乱,中药炮制品不规范,中药"调配"剂量不准、"煎制"不得法等4个方面的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医药分家、思维西化、传承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方 良药 现状 对策 人才培养 标准制定
下载PDF
基于“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的产教融合培养高职中药制药应用型特色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崔明超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以"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理念,以专业实践平台与产业服务对接、专业师资与产业人才的融通共享、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为3条重要突破途径,促进优质产教资源双向转化,探索构建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培养高职中... 以"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理念,以专业实践平台与产业服务对接、专业师资与产业人才的融通共享、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为3条重要突破途径,促进优质产教资源双向转化,探索构建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培养高职中药制药应用型特色人才,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同时促进专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产教融合 中药制药 应用型特色人才 高职教育
下载PDF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3
作者 夏苗芬 陆元勋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馏-滴定法检测。结果:二氧化硫平均回收率为95.98%,RSD为1.04%。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二氧化硫残留 含量测定 方法改进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系统药理学的斑蝥药理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苗芬 周双林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0期60-65,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药理学方法、数据库和工具初步探讨斑蝥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斑蝥中有效成分及其有效成分的潜在靶标,并进一步获取这些靶标对应的疾病;运用网络...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药理学方法、数据库和工具初步探讨斑蝥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斑蝥中有效成分及其有效成分的潜在靶标,并进一步获取这些靶标对应的疾病;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斑蝥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工具进行斑蝥靶标群作用的生物学功能(GO分析)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KEGG分析),并运用OmicShare网络工具进行可视化;制作并分析斑蝥靶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将其GO分析结果可视化。结果:斑蝥主要相关疾病有癌症/肿瘤、炎症与感染、神经系统类、心血管类和代谢类;GO分析结果表明斑蝥主要通过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等作用发挥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斑蝥主要作用蛋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斑蝥靶标还可以影响来自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起始、细胞内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结论:本研究结果与已有的斑蝥药理机制和应用是一致的,且更丰富。这能为进一步揭示和完善斑蝥的分子药理作用机制、开发新药和发现可能的新用法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系统药理学 斑蝥 药理分子机制 GO分析 KEGG分析
下载PDF
白带胶囊水提工艺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苗芬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1期1587-1588,共2页
目的:研究白带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水提工艺筛选。结果: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20min,第2次加7倍量的水煎煮90min,第3次加7倍... 目的:研究白带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水提工艺筛选。结果: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20min,第2次加7倍量的水煎煮90min,第3次加7倍量的水煎煮90min。结论:该条件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胶囊 白芍 芍药苷 水提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CDIO”理念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苗芬 (通讯作者)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4期125-127,共3页
依据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和课程培养目标,根据中药制药专业的特点,构建工程实践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将项目化的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制定了符合中药制药高职教育现状的基于工程项目的中药制药《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及配套... 依据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和课程培养目标,根据中药制药专业的特点,构建工程实践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将项目化的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制定了符合中药制药高职教育现状的基于工程项目的中药制药《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及配套的软硬件环境,为该课程基于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工程实践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物质条件,为相关专业、相关课程项目化工程实践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中药制药 《综合技能训练》 课程开发
下载PDF
厚德强技,文化育人——高职中药制药人才的职业素养养成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苗芬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根据厚德强技、文化育人的理念,探索了谦诚勤奋、德艺双馨的高职中药制药人才职业素养的养成路径。主要在于立足专业技能,按照中药制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与行业对其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全方位运用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渗透的方式... 根据厚德强技、文化育人的理念,探索了谦诚勤奋、德艺双馨的高职中药制药人才职业素养的养成路径。主要在于立足专业技能,按照中药制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与行业对其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全方位运用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渗透的方式将文化与技能深度融合于核心课程体系、打造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在课外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延伸。并总结了探索的成效和后续实践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中医药文化 职业素养 中药制药人才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中药制剂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苗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2期69-70,共2页
通过《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果。着重对课程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支撑条件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双林 夏苗芬 +2 位作者 崔山风 龙正海 何军邀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通过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提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硬件条件上应该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在软支撑方面,要有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专门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管理队伍;良好的运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 通过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提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硬件条件上应该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在软支撑方面,要有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专门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管理队伍;良好的运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以及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 生产性实训基地 支撑条件 建设研究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二次开发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明超 徐茂华 夏苗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中药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对现有中药制剂技术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旨在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强化传统制剂操作技能,渗透中医药传统文化,体现中药制剂... 中药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对现有中药制剂技术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旨在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强化传统制剂操作技能,渗透中医药传统文化,体现中药制剂技术的传承性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药制剂技术 二次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