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射式外环流反应器的液-液传质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夏荣安 刘植昌 +3 位作者 周建军 孟祥海 张睿 刘梦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0-2327,共8页
利用水-醋酸-煤油体系,研究了喷射式外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得到了反应器结构参数与物料流率等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反应器中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将反应器划分为底部区域、预混区、混合区、环流区和分离区。反应器底部区域几乎为水... 利用水-醋酸-煤油体系,研究了喷射式外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得到了反应器结构参数与物料流率等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反应器中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将反应器划分为底部区域、预混区、混合区、环流区和分离区。反应器底部区域几乎为水相,其传质性能可以忽略。首先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醋酸在水相中的平衡浓度与其在油相中初始浓度的经验关系式,之后分别研究了反应器内其他4个区域的传质性能。反应器各区域的传质性能均随油相表观进料速率和水相表观进料速率的增大而提高,在混合区内设分配管可显著提高反应器各个区域的传质性能,且分配管进料速率越大,传质性能越好。相同实验条件下,各区域的体积传质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预混区、混合区、环流区、分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传质 分配管 表观速率
下载PDF
引发剂对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正戊烷异构化的作用
2
作者 夏荣安 刘植昌 +2 位作者 孟祥海 孟嘉莹 张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6-188,共3页
在离子液体Et3NHCl-2AlCl3催化正戊烷异构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叔丁醇、叔丁基氯和1-己烯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正戊烷转化率,加快反应速率,其中带有叔碳结构的叔丁基氯和叔丁醇的引发效果显著,优选引发剂为叔丁基氯。随叔丁基氯用量的增加... 在离子液体Et3NHCl-2AlCl3催化正戊烷异构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叔丁醇、叔丁基氯和1-己烯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正戊烷转化率,加快反应速率,其中带有叔碳结构的叔丁基氯和叔丁醇的引发效果显著,优选引发剂为叔丁基氯。随叔丁基氯用量的增加,正戊烷转化率快速上升,但液收和异构烷烃选择性明显下降;当叔丁基氯用量大于1%质量分数后,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化 离子液体 引发剂 戊烷
下载PDF
干气预提升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勃 夏荣安 郭健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催化干气代替过热蒸汽作为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预提升介质 ,可以降低催化剂的失活速率 ,有利于保持催化剂活性 ,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对劣质原料的适应能力 ,降低干气收率和能耗 ,提高液体产品收率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催化干气 预提升
下载PDF
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唐晓东 王豪 +3 位作者 税蕾雷 申建华 夏荣安 陈昌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49,共3页
开发出一种新型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在TS 2催化剂、空气氧化剂作用下 ,对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 ,可有效地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在评选出的实验条件下 ,处理后的柴油硫质量分数从 15 0 0~ 160 0 μg/g降至 15 0μg/g以下 ,脱硫率和... 开发出一种新型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在TS 2催化剂、空气氧化剂作用下 ,对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 ,可有效地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在评选出的实验条件下 ,处理后的柴油硫质量分数从 15 0 0~ 160 0 μg/g降至 15 0μg/g以下 ,脱硫率和柴油收率分别达到 90 %和 97%以上 ,达到世界燃料规范Ⅱ类柴油硫含量标准。该法常压低温操作、无需氢源和H2 O2 氧化剂 ,克服了柴油加氢脱硫和H2 O2 氧化脱硫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脱硫率 燃料 装填系数 原料
下载PDF
直馏柴油液-液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豪 唐晓东 +2 位作者 吴雁 申建华 夏荣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6-49,共4页
针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柴油H2 O2 氧化脱硫技术又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 ,开发了一种新型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方法。采用液相TS 2催化剂和空气氧化剂 ,在常压低温下对直馏... 针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柴油H2 O2 氧化脱硫技术又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 ,开发了一种新型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方法。采用液相TS 2催化剂和空气氧化剂 ,在常压低温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 ,辅以EA 1复合萃取剂萃取和白土吸附脱除氧化柴油中硫化物。实验结果表明 ,在 6 0℃、0 .1MPa、反应时间 5min、催化剂和柴油体积比 0 .1条件下可将柴油硫含量从 16 5 8μg·g-1降至 133μg·g-1,柴油收率达到 97.5 % ,脱硫柴油硫含量符合世界燃料规范Ⅱ类柴油标准。与现有柴油脱硫方法相比较 ,本文方法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操作条件缓和、柴油收率高和无“三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脱硫 催化氧化 萃取 吸附
下载PDF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晓东 王豪 +2 位作者 周建军 孙建华 夏荣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 ,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 ,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 ,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 ,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 ,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 ,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非H2 O2 法 )的研究成果 ,认为柴油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加氢脱硫三种脱硫技术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硫柴油 非加氢脱硫技术 研究进展 工艺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豪 唐晓东 +2 位作者 吴雁 申建华 夏荣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6-418,共3页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次 ,萃取相分离温度 6 0℃ ,相分离时间分别为 15min(第1次 )、5min(第 2次及以后次数 )的条件下 ,可将直馏柴油硫含量由 16 5 8× 10 - 6 (ω)降至 2 0 9× 10 - 6 (ω) ;EA - 1通过蒸馏再生 ,回收率高达 99.9% ,并且性能稳定 ,再生多次后循环使用脱硫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氧化脱硫 萃取剂 研究
下载PDF
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Ⅰ) 被引量:11
8
作者 唐晓东 邹雯炆 +2 位作者 杨文倩 夏荣安 喻立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油田化学剂的使用是实现油田储层改造、原油增产、残余油开采以及原油输送的重要手段,在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压裂酸化等油井增产措施与原油集输过程中均使用了大量的油田化学剂。这些油田化学剂部分直接进入原油中;部分与原油储层发生... 油田化学剂的使用是实现油田储层改造、原油增产、残余油开采以及原油输送的重要手段,在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压裂酸化等油井增产措施与原油集输过程中均使用了大量的油田化学剂。这些油田化学剂部分直接进入原油中;部分与原油储层发生相互作用,以作用后产物的形式进入原油中,从而对原油后续加工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在调研了我国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等西部五大油田原油采输过程中使用的油田化学剂种类和组成后,开展了采油化学剂与原油储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给出了残余油田化学剂与采油化学剂-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剂 储层作用 石油化工 酸化 压裂 原油增产
下载PDF
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Ⅱ) 被引量:6
9
作者 唐晓东 杨文倩 +2 位作者 邹雯炆 喻立杰 夏荣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154,共5页
原油中残存的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会对原油的后续加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加工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西部五大油田生产的原油为例,研究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 原油中残存的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会对原油的后续加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加工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西部五大油田生产的原油为例,研究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表明,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类物质残存于原油和常减压渣油中,主要对原油电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单元操作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就这些残余物对主要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生产操作、产品质量以及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标准、信息与管理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剂 储层作用 残余物 石油加工 单元操作 对策
下载PDF
辛烷值分析仪在汽油管道调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镇 梁宝成 +1 位作者 夏荣安 刘新民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1998年第6期44-46,共3页
介绍了近红外在线辛烷值分析仪的组成、性能、控制方案、调试和投用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 近红外分析仪 辛烷值 自动调合 汽油 管道 调合
下载PDF
催化干气回收乙烯工艺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建 夏荣安 +2 位作者 周天基 王崇明 齐玉荣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5期378-381,共4页
进行了炼厂催化干气经变压吸附浓缩及精制除杂后用作乙烯裂解原料的工业实践。结果表明:利用干气作乙烯裂解原料,当其质量分数为总裂解原料的7.44%时,可使乙烯物耗由3.163t/t降低至3.066t/t,能耗由29.45GJ/t下降至29.39GJ/t。精制干气中... 进行了炼厂催化干气经变压吸附浓缩及精制除杂后用作乙烯裂解原料的工业实践。结果表明:利用干气作乙烯裂解原料,当其质量分数为总裂解原料的7.44%时,可使乙烯物耗由3.163t/t降低至3.066t/t,能耗由29.45GJ/t下降至29.39GJ/t。精制干气中CO2,CO含量超标及乙烷含量偏高,影响了乙烯装置的运行,但通过采取增大碱洗时新鲜碱液的用量、提高甲烷化反应温度、优化乙烯精馏塔操作条件等措施,可实现乙烯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干气 乙烯 变压吸附 精制 炼化一体化
下载PDF
当前岳池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罗建平 夏荣安 《市场与发展》 2002年第9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岳池县 农村经济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