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脱色方法对三七多糖物理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谍 李铭 +5 位作者 丁俞珍 邓萌玥 位盼盼 晏子俊 张磊 陈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1,共13页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法和树脂脱色法对三七多糖(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PNP)的脱色效果、物理性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活性炭用量、温度、时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法和树脂脱色法对三七多糖(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PNP)的脱色效果、物理性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活性炭用量、温度、时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色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6种树脂中筛选最佳脱色树脂,随后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其上样量、脱色时间、转速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色条件。通过溶解度、粒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pH值、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大小分析比较未脱色的三七多糖(Unbleached 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UPNP)、活性炭脱色法制备的PNP(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 prepared by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ation,PNPC)及D285树脂脱色法制备的PNP(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 prepared by D285 resin decolorization,PNPD)的物理性质;并比较三者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的综合评分为78.00%;D285为最佳脱色树脂,综合评分为71.00%。与UPNP、PNPC相比较,PNPD溶解度低,在水溶液中粒径分布不均匀、稳定性较差,pH值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外抗氧化活性低。推测由于D285树脂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环境,导致PNP糖苷键水解所致。不同脱色方法会对PNP物理性质、体外抗氧化活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活性炭脱色法 树脂脱色法 物理特性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联合环磷酰胺对荷肝癌H22细胞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邹琼 伍晓萍 +6 位作者 王进吉 夏谍 邓萌玥 丁俞珍 代玉玲 赵嵩月 陈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联合环磷酰胺(CTX)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PNS体外干预肝癌H22细胞24~72 h后,CCK8比色法检测PNS对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PNS对肝癌H22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内...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联合环磷酰胺(CTX)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PNS体外干预肝癌H22细胞24~72 h后,CCK8比色法检测PNS对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PNS对肝癌H22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内构建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TX组(25 mg/kg)、PNS低剂量组(120 mg/kg)、PNS中剂量组(240 mg/kg)、PNS高剂量组(480 mg/kg)及PNS低剂量+CTX组(120 mg/kg+25 mg/kg)、PNS中剂量+CTX组(240 mg/kg+25 mg/kg)、PNS高剂量+CTX组(480 mg/kg+25 mg/kg),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取材,检测PNS及PNS联合CTX对肝癌H22荷瘤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的水平、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血液指标、抑瘤率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PNS对肝癌H22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依赖性,能显著促进肝癌H22细胞的凋亡(P<0.01)。体内单用PNS及PNS联合CTX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刺激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TNF-α、IL-2释放、促进血清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增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PNS高剂量+CTX组的抑瘤率高达83.28%(P<0.01)、生命延长率达131.25%(P<0.05)。结论PNS及PNS与CTX联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抑瘤率,延长肝癌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肝癌 H_(22) 免疫力 抑瘤率 生存期
下载PDF
三七多糖体内抗疲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位盼盼 晏子俊 +4 位作者 邓萌玥 夏谍 丁俞珍 张磊 陈彤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三七多糖(PPN)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方法将100只KM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00、200、400 mg·kg^(-1)PPN;阳性对照组给予200 mg·kg^(... 目的探究三七多糖(PPN)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方法将100只KM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00、200、400 mg·kg^(-1)PPN;阳性对照组给予200 mg·kg^(-1)抗坏血酸;阴性对照组给予0.1 mL·10 g^(-1)0.9%NaCl。5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小鼠非负重游泳90 min后,休息30 min,检测乳酸(LD)、血尿素氮(BUN)、糖原和丙二醛(MDA)水平;以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测PPN的安全性。结果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体内LD水平分别为(4.76±0.84)、(2.86±0.34)、(3.00±0.69)、(2.35±0.65)、(1.39±0.48)mg·kg^(-1),BUN含量分别为(13.65±1.25)、(12.55±0.91)、(12.12±1.24)、(11.06±1.30)、(9.85±1.05)mmol·L^(-1),肝糖原含量分别为(3.24±0.56)、(11.11±2.16)、(5.61±1.41)、(6.60±1.49)、(12.05±2.25)mg·g^(-1),MDA水平分别为(2.36±0.21)、(1.23±0.41)、(1.93±0.23)、(1.73±0.21)、(1.04±0.18)mg prot·mL^(-1)。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PPN可以增加小鼠运动耐力,具有抗疲劳作用,本研究为PPN在抗疲劳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运动疲劳 负重游泳 非负重游泳 抗疲劳
原文传递
三七多糖对氧化损伤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活性及脏器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萌玥 位盼盼 +5 位作者 李铭 晏子俊 夏谍 丁俞珍 张磊 陈彤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多糖(PNPS)不同组分在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衰老模型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脏器保护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C(VC)组(给予200 mg·kg^(-1) VC)、粗多糖(CPPN)组、中性多糖(NPPN)组和酸性多糖... 目的研究三七多糖(PNPS)不同组分在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衰老模型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脏器保护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C(VC)组(给予200 mg·kg^(-1) VC)、粗多糖(CPPN)组、中性多糖(NPPN)组和酸性多糖(APPN-Ⅰ、APPN-Ⅱ、APPN-Ⅲ)组(分别给予400 mg·kg^(-1) CPPN、NPPN、APPN-Ⅰ、APPN-Ⅱ、APPN-Ⅲ)。除正常组外,均用腹腔注射1 g·kg^(-1) D-半乳糖方法建立氧化损伤衰老小鼠模型。连续给药42 d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和肝匀浆。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用四唑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VC组、CPPN组、NPPN组、APPN-Ⅰ组、APPN-Ⅱ组和APPN-Ⅲ组血清SOD分别为(15.07±0.69)、(12.79±1.51)、(15.56±1.01)、(13.69±0.96)、(14.27±0.64)、(14.31±0.99)、(14.18±0.79)和(15.85±0.89)U·mL^(-1),血清GSH-Px分别为(105.35±4.97)、(90.36±4.31)、(111.51±7.00)、(113.03±8.06)、(118.77±5.19)、(123.60±8.08)、(131.65±3.60)和(149.22±13.32)ng·L^(-1),血清MDA分别为(1.72±0.26)、(4.16±0.92)、(2.26±0.59)、(2.82±0.47)、(2.46±0.50)、(1.98±0.41)、(2.39±0.39)和(2.07±0.24)nmol·mL^(-1),肝SOD分别为(234.22±3.84)、(205.04±7.28)、(234.63±6.37)、(214.99±17.66)、(234.13±3.63)、(234.63±3.44)、(233.87±5.63)和(235.42±2.33)U·mgprot^(-1),肝GSH-Px分别为(274.27±23.72)、(207.00±15.22)、(257.68±16.39)、(249.79±18.78)、(252.62±10.92)、(256.25±21.83)、(261.20±17.52)和(263.16±17.98)ng·L^(-1),肝MDA分别为(35.70±3.52)、(49.65±6.32)、(36.15±2.48)、(39.17±4.29)、(37.40±6.19)、(35.34±4.06)、(35.90±5.36)和(33.31±7.64)nmol·mgprot^(-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和肝中的SOD、GSH-Px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经三七多糖不同组分治疗后,小鼠体内氧化指标明显改善,其中APPN-Ⅲ抗氧化活性最好,可提高血清和肝中的SOD、GSH-Px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均P<0.01)。结论三七多糖不同组分在体内均有抗氧化活性和脏器保护作用,其中APPN-Ⅲ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有很好的脏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不同组分 衰老模型小鼠 抗氧化活性 脏器保护
原文传递
绞股蓝总皂苷最佳治疗剂量筛选及其降脂保肝肾作用和机制研究
5
作者 邓萌玥 杨长鑫 +7 位作者 冯宝文 施和敏 夏谍 丁俞珍 晏子俊 位盼盼 何波 陈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8,共11页
目的:探究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不同剂量组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脂、肝肾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筛选其最佳治疗剂量。方法:高脂饮食诱导构建高血脂大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GPs对其进行分组给药治疗,通过测定大鼠血脂、肝脏脂质、肝... 目的:探究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不同剂量组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脂、肝肾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筛选其最佳治疗剂量。方法:高脂饮食诱导构建高血脂大鼠模型,采用不同剂量GPs对其进行分组给药治疗,通过测定大鼠血脂、肝脏脂质、肝肾功能及其氧化应激等相关指标考察其药效,检测血清中前蛋白转化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的分泌量以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GPs能显著降低血清及肝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120~240 mg·kg^(-1)GPs与20 mg·kg^(-1)非诺贝特表现出类似的降血脂效果,甚至对于下调肝脏脂质效果更好。120~240 mg·kg^(-1)GPs还降低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肪样变及气球样变,减轻肝脏病变程度;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减少了高血脂大鼠肾小管变性坏死以及胞质空泡化和溶解。同时,GPs还增强了大鼠体内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的活性,减少了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并显著降低PCSK9的分泌,增加了PPAR的表达。结论:GPs具有降脂作用,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范围120~240 mg·kg^(-1)疗效最佳,可能与其抑制PCSK9分泌和增强PPAR表达有关;并且GPs能有效减少高血脂造成的肝肾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为进一步深入开发GPs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剂量筛选 高血脂 肝肾保护 抗氧化 蛋白转化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原文传递
去甲斑蝥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释药特性、在体肠吸收及其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伍晓萍 晏子俊 +7 位作者 杨坤 位盼盼 邓萌玥 马丙锁 夏谍 丁俞珍 朱玉莲 陈彤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CTD-NLC),考察其物理表征、释药特性和在体肠吸收情况,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NCTD-NLC,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进行物理表征,用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包封率,用动态透析法评价释药特...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CTD-NLC),考察其物理表征、释药特性和在体肠吸收情况,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NCTD-NLC,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进行物理表征,用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包封率,用动态透析法评价释药特性,用单向灌流模型考察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用溶血性实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NCTD-NLC透射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粒径为(90.97±2.65)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4±0.02,Zeta电位为(-4.82±1.07)mV,测得包封率为(81.27±0.49)%。体外释放表明,NCTD-NLC释药速度更慢,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NCTD-NLC在4个肠段和胃部的吸收百分率(W)、吸收速率常数(Kα)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大于游离NCTD,NCTD-NLC在胃、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的W分别是游离NCTD的2.21、1.99、1.50、2.16和4.73倍,其Kα分别是游离NCTD的2.10、1.80、1.47、2.10和3.99倍,NCTD-NLC在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的Peff分别是游离NCTD的2.42、1.62、2.62和5.49倍。NCTD和NCTD-NLC几乎不溶血。结论NCTD-NLC有很好的体外释放特性,可增加NCTD的胃肠吸收,可注射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释药特性 肠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