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纤维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53
1
作者 奚正平 周廉 +5 位作者 李建 廖际常 毋录建 李亚录 李建平 张燕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7-321,共5页
介绍了金属纤维的发展现状,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表明金属纤维已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众多新型材料,这些产品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展示了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其制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制品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取得了... 介绍了金属纤维的发展现状,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表明金属纤维已从单一产品发展到众多新型材料,这些产品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展示了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其制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我国在金属纤维及制品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实现金属纤维及制品的产业化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 集束拉拔法 不锈钢纤维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奚正平 张健 +2 位作者 毋录建 王鑫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0-373,共4页
通过多股集束、多次加工、多次热处理制备的不锈钢纤维 ,有了一些新的特性。如电性能、磁性能、相结构及表面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影响到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各种不锈钢纤维进行测试研究 ,获得了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的一些物理性能和体材... 通过多股集束、多次加工、多次热处理制备的不锈钢纤维 ,有了一些新的特性。如电性能、磁性能、相结构及表面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影响到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各种不锈钢纤维进行测试研究 ,获得了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的一些物理性能和体材料性能差异的结果 ,为改进制备工艺 ,开发奥氏体不锈钢纤维新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 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 磁性 XRD
下载PDF
金属多孔材料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奚正平 汤慧萍 +1 位作者 朱纪磊 张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413-417,共5页
简要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在洁净能源转化、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净化等工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能源 环保
下载PDF
金属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奚正平 汤慧萍 +3 位作者 王建永 吴引江 董领峰 杨保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555-558,共4页
利用316不锈钢粉末,采用等静压成型和轧制成型的方法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金属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使用工况可以用环拉强度、拉伸强度、剪切强度以及弯曲性能来表征。通过二次... 利用316不锈钢粉末,采用等静压成型和轧制成型的方法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金属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使用工况可以用环拉强度、拉伸强度、剪切强度以及弯曲性能来表征。通过二次烧结可以明显改善多孔材料的烧结颈,从而可使拉伸强提高38.7%,剪切强度提高9.4%,明显改善金属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力学性能 表征
下载PDF
不锈钢纤维可纺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5
作者 奚正平 张健 +5 位作者 王克光 唐先德 吴全兴 杨延安 白文峰 王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2-455,共4页
采用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钢纤维,既具有金属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还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性和可纺性。已广泛用作无纺织物和混纺织物的原料。本文对不锈钢纤维和传统纺织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比较,认为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和天... 采用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钢纤维,既具有金属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还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性和可纺性。已广泛用作无纺织物和混纺织物的原料。本文对不锈钢纤维和传统纺织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比较,认为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在密度、伸长率、回弹性、抗弯曲性能、卷曲度、表面摩擦系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无纺织物产品质量。因此,研究不锈钢纤维的可纺性能,是金属材料科学与纺织技术的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纤维 物理性能 可纺性 质量
下载PDF
MH-Ni电池用新型镍纤维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奚正平 张健 +6 位作者 毋录建 李建 祝锐 杨延安 冯屏 左彩霞 石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1-374,共4页
报道了可以代替泡沫镍作MH-Ni电池阳极骨架材料用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镍纤维丝径、镍毡的单重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经过在氢气和氩气2种气氛中进行烧结,保证了镍毡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变形率,可以制备出性能优... 报道了可以代替泡沫镍作MH-Ni电池阳极骨架材料用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镍纤维丝径、镍毡的单重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经过在氢气和氩气2种气氛中进行烧结,保证了镍毡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变形率,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镍纤维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毡 制备 性能 镍氢电池
下载PDF
热管及热管用金属多孔材料 被引量:5
7
作者 奚正平 汤慧萍 +1 位作者 朱纪磊 廖际常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418-422,共5页
热管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点传至另一点的装置,由于它具有超常的热传导能力,而且几乎没有热损耗,其导热系数为铜的数千倍,被称作传热超导体。本文简要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现状,论述了近年来热管的关键部件一多孔芯体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热管 金属多孔材料 热交换
下载PDF
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奚正平 王蕊宁 +1 位作者 赵永庆 戚运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8-1342,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0s^-1的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根据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该合金的热变形特征,计算了α+β区域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7...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0s^-1的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根据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该合金的热变形特征,计算了α+β区域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799kJ/mol,口区域平均变形激活能为105kJ/mol。并根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加工图,分析了加工图中的高功率耗散区和流变失稳区,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变形机制。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900~980℃,应变速率范围为O.001~0.1s^-1的低应变速率区域发生了超塑性和动态再结晶;在温度范围为1000~1100℃;应变速率范围为0.1~10s^-1的高应变速率区域变形机制主要是由亚晶界迁移扩散控制的动态再结晶。两个流变失稳区分别发生在温度为900~950℃,应变速率为0.1~10s^-1的区域和温度为1080~1130℃,应变速率为0.001~0.01s^-1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热变形 加工图 变形机制
下载PDF
高容量MH-Ni电池用镍纤维毡阳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奚正平 张健 +5 位作者 毋录建 祝锐 杨延安 冯屏 左彩霞 石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4-276,共3页
开发金属镍纤维毡代替泡沫镍作MH Ni电池的阳极骨架材料 ,可以满足高容量、大电流电池的需要。报道了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方法 ,研究了镍纤维丝径以及镍毡的单位质量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 ,获得各种不同物理性能要求的镍... 开发金属镍纤维毡代替泡沫镍作MH Ni电池的阳极骨架材料 ,可以满足高容量、大电流电池的需要。报道了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方法 ,研究了镍纤维丝径以及镍毡的单位质量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 ,获得各种不同物理性能要求的镍纤维毡。通过在氢气和氩气两种气氛中进行烧结试验 ,保证了镍毡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变形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镍纤维毡 阳极材料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碳酸盐在CaCO_3—Bi_2O_3,CaCO_3—CuO及CaCO_3—SrCO_3—Bi_2O_3体系中分解的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奚正平 冀春霖 +1 位作者 周廉 于广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碳酸盐在CaCO_3-Bi_2O_3,CaCO_3-Cuo及CaCO_3-SrCO_3-Bi_2O_3体系中的分解动力学,求出碳酸盐在不同体系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即表观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初步分析了碳酸盐的分解反应机理。
关键词 碳酸盐 动力学 分解 活化能
下载PDF
Nd_(1.1)Fe_4B_4和Nd_2Fe_(14)B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11
作者 奚正平 冀春霖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6-88,共3页
Nd-Fe-B合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具有最大磁能积的永磁材料,目前关于Nd-Fe-B体系的磁学性质、晶体结构及相图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是,该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化合物Nd_(1.1)Fe_4B_4和Nd_2Fe_(14)B的标准生成自由能还没有文献报道。本文报... Nd-Fe-B合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具有最大磁能积的永磁材料,目前关于Nd-Fe-B体系的磁学性质、晶体结构及相图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是,该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化合物Nd_(1.1)Fe_4B_4和Nd_2Fe_(14)B的标准生成自由能还没有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用CaF_2单晶为固体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对Nd_(1.1)Fe_4B_4和Nd_2Fe_(14)B的标准生成自由能进行测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生成自由能 永磁体
下载PDF
成份对Bi-Pb-Sr-Ca-Cu-O系超导相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奚正平 周廉 冀春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4-17,共4页
采用分步合成法制备Bi-Pb-Sr-Ca-Cu-O系超导体,系统地研究了Bi/Pb比,Sr/Ca比及CuO含量对超导相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b取代Bi的最优量为15%—20%,Ca及Cu的多余均不利于2223相的形成。并初步分析了已有报道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 超导 成分 相形成 BI系
下载PDF
Nd_2Fe_(17)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13
作者 奚正平 冀春霖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CaF_2单晶为固体电解质构成原电池:Mo,Nd,Nd F_|Ca F_2|NdF_,Nd_2Fe_(17),Fe.Mo测定了Nd_2Fe_(17)在966~1022K间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2Nd(s)+17Fe(s)=Nd_2Fe_(17)(s) △G°Nd_2Fe_(17)=-296.5+0.11T
关键词 FE 生成自由能 Nd2Fe 原电池 一次电池
下载PDF
CaCO_3在CaCO_3-CuO和CaCO_3-Bi_2O_3体系中的分解动力学
14
作者 奚正平 冀春霖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0-64,共5页
用恒温热重法研究了CaCO_3在CaCO_3-CuO和CaCO_3-Bi_2O_3体系中的分解动力学,求出CaCO_3的分解方程式。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两体系中,CaCO_3的表观分解活化能均为120 kJ·mol^(-I),并初步分析了CaCO_3的分解机理。
关键词 动力学 分解 CaCO_3 热重法
下载PDF
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照玲 李建平 +2 位作者 奚正平 张健 王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8-751,共4页
研究了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集束拉拔法能够制备超细不锈钢纤维,但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变形导致纤维丝呈不规则圆形。在相同的真应变条件下,12μm,8μm和6μm纤维的单丝断裂强力随真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抗拉强... 研究了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集束拉拔法能够制备超细不锈钢纤维,但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变形导致纤维丝呈不规则圆形。在相同的真应变条件下,12μm,8μm和6μm纤维的单丝断裂强力随真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抗拉强度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在12μm处达到极大值后又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降低。3种规格的纤维表面都存在颗粒状的碳化物,碳化物在拉伸过程中随着纤维的减径而被带到表面或近表面处,它不仅使纤维芯丝严重不均匀,还会导致纤维沿颗粒处损坏至断裂,这也是8μm和6μm纤维抗拉强度相对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不锈钢纤维 集束拉拔法 真应变 抗拉强度 颗粒
下载PDF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6
作者 汤慧萍 谈萍 +1 位作者 奚正平 汪强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428-432,共5页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兼具金属材料和多孔材料的特性,具有机械强度高、可焊接、抗腐蚀、耐高温、易加工等优点,呈现出功能性强、应用面广、新品种不断涌现、使用空间不断拓展的现象。近年来,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较为活跃,形成了多学科并存的...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兼具金属材料和多孔材料的特性,具有机械强度高、可焊接、抗腐蚀、耐高温、易加工等优点,呈现出功能性强、应用面广、新品种不断涌现、使用空间不断拓展的现象。近年来,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较为活跃,形成了多学科并存的制备技术体系,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材质、新型孔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能的金属多孔材料,并耳很快进入了实际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金属多孔材料正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孔结构的梯度化、孔径的微细化、材质的合金化复合化、制备与应用研究一体化等等,是新材料家族中特别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可持续发展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金属多孔材料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乔吉超 奚正平 +3 位作者 汤慧萍 朱纪磊 王建永 敖庆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54-2058,共5页
金属多孔材料既有金属的性质,又因为孔的存在,而具有一系列功能特性,诸如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通透性好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工程材料,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最新研... 金属多孔材料既有金属的性质,又因为孔的存在,而具有一系列功能特性,诸如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通透性好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工程材料,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了生物金属多孔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多孔材料、多孔钨电极、多孔不锈钢和多孔铜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金属多孔材料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22
18
作者 赵永庆 奚正平 曲恒磊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15-219,共5页
评述了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材料研制部门近几年研究现状,包括高温钛合金、钛基复合材料、强韧性钛合金、阻燃钛合金等,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钛合金 高温钛合金 钛基复合材料 强韧性钛合金 阻燃钛合金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对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鑫 奚正平 +2 位作者 刘咏 汤慧萍 齐海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2-1275,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万能试验机研究了ELITA7金属粉末在电子束选区熔化快速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真空度3.0×10-2~5.0×10-2Pa、工作电流2.0~3.0mA,Z字型扫描路线可以有效提高烧结件的致密度、...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万能试验机研究了ELITA7金属粉末在电子束选区熔化快速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真空度3.0×10-2~5.0×10-2Pa、工作电流2.0~3.0mA,Z字型扫描路线可以有效提高烧结件的致密度、室温强度和延伸率。烧结件的相对密度可达97%,抗拉强度740MPa,延伸率8%,接近锻件的性能。致密度高的原因是电子束高的能量利用率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瞬时液相,同时真空下粉末的表面得到净化,提高了烧结活性;而快速的冷凝过程有助于产生细小的晶粒。同时致密度的提高以及晶粒的细化均有助于烧结件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电子束 钛合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镁合金的应用及其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0
作者 慕伟意 李争显 +1 位作者 杜继红 奚正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1,共6页
镁合金质轻,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但耐磨、耐蚀性差却制约着其广泛应用,需进行合适的表面处理以提高防护性能。综述了镁合金的主要应用及其表面处理研究的进展。目前,镁合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镁合金质轻,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但耐磨、耐蚀性差却制约着其广泛应用,需进行合适的表面处理以提高防护性能。综述了镁合金的主要应用及其表面处理研究的进展。目前,镁合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采取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阳极氧化、金属涂层、有机涂层、微弧氧化等,重点介绍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今后镁合金微弧氧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今后镁合金表面处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耐蚀性 表面处理 微弧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