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材料结合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祎 姚东晓 雷德强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致残性的神经损伤。由于脊髓损伤病理的复杂性,迄今尚未实现脊髓损伤的完全康复。随着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后的存活率低,阻碍了其进一步临床... 脊髓损伤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致残性的神经损伤。由于脊髓损伤病理的复杂性,迄今尚未实现脊髓损伤的完全康复。随着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后的存活率低,阻碍了其进一步临床应用。近年来,组织工程发展迅速,生物材料可以为细胞提供良好的生存、增殖和分化的微环境,从而改善脊髓损伤的功能。本综述概述了脊髓损伤的现状,详细介绍了生物材料结合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讨论了其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设计框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东晓 周有庆 +3 位作者 高乐 彭红海 王嗣常 王晓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84-88,共5页
依据IEC 61850标准构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逻辑接口到物理接口的映射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框架,以高压线路间隔为例,阐述了该设备内部插件的功能分配情况。文章还构造了由新型保护监控硬... 依据IEC 61850标准构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逻辑接口到物理接口的映射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硬件框架,以高压线路间隔为例,阐述了该设备内部插件的功能分配情况。文章还构造了由新型保护监控硬件设备组成的间隔层局域网,对该网络的负荷及延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结构的保护监控设备能够满足变电站间隔层局域网的通信实时性要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间隔层 过程层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物理接口 通信网络性能
下载PDF
胶质瘤中CD105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姚东晓 陈剑 +2 位作者 姜晓兵 赵洪洋 张方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CD10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105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CD10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105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倍)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6.33±2.97)个/视野、(10.69±2.88)个/视野、(19.13±5.14)个/视野和(25.13±5.51)个/视野,且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34,P<0.01),不同级别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②VEGF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阴性,而在Ⅰ~Ⅳ级胶质瘤组织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00±3.39)%、(20.26±9.64)%、(36.19±10.75)%和(55.94±11.69)%,且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36,P<0.01)。除Ⅰ级和Ⅱ级胶质瘤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明显著差异(P<0.01)。③CD105-MVD与VEGF阳性细胞率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1)。结论胶质瘤组织中CD105-MVD与VEGF阳性细胞率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CD10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胶质瘤中CD105与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姚东晓 赵洪洋 +2 位作者 张方成 陈剑 姜小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CD10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5、VEGF、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在正常脑组织中CD105、VEGF和Ki-67均表达阴性,...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CD10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5、VEGF、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在正常脑组织中CD105、VEGF和Ki-67均表达阴性,且与各级胶质瘤的表达相差显著(P<0.01)。②Ⅰ~Ⅳ级胶质瘤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6.33±2.97)个/视野、(10.69±2.88)个/视野、(19.13±5.14)个/视野和(25.13±5.51)个/视野,不同级别的胶质瘤间差异显著(P<0.01),且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34,P<0.01)。③Ⅰ~Ⅳ级胶质瘤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5.00±3.39)%、(20.26±9.64)%、(36.19±10.75)%和(55.94±11.69)%,除Ⅰ、Ⅱ级之间外,其余各级别胶质瘤间相差显著(P<0.01),且其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36,P<0.01)。④Ⅰ~Ⅳ级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Ki-67LI)分别为(4.20±1.30)%、(5.32±2.08)%、(9.88±3.24)%和(22.25±6.68)%,除Ⅰ、Ⅱ级之间外,其余各级别胶质瘤间相差显著(P<0.01),且其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72,P<0.01)。⑤CD105-MVD与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Ki-67LI均呈显著正相关(r1=0.671,r2=0.699,P<0.01)。结论胶质瘤中CD105-MVD与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Ki-67LI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CD10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I-67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胶质瘤组织中CD105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姚东晓 赵洪洋 +2 位作者 张方成 陈剑 姜晓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CD105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CD105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倍)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6.33±2.97)个/视野、(10.69±2.88)个/视野、(19.13±5.14)个/视野和(25.13±5.51)个/视野,随病理分级提高逐渐增高(r=0.834,P<0.01),且不同级别胶质瘤间差异显著(P<0.01)。②Ⅰ~Ⅳ级胶质瘤组织Ki-67标记指数(Ki-67LI)分别为(4.20±1.30)%、(5.32±2.08)%、(9.88±3.24)%和(22.25±6.68)%,随病理分级升高逐渐增高(r=0.872,P<0.01),与正常脑组织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Ⅰ、Ⅱ级胶质瘤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各级别胶质瘤间均相差显著(P<0.01)。③CD105-MVD与Ki-67LI呈显著正相关(r=0.699,P<0.01)。结论胶质瘤组织中CD105-MVD与Ki-67LI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CD105 微血管密度 KI-67
下载PDF
再发镜像壳核出血1例报告
6
作者 姚东晓 范佳 +3 位作者 黄倩 王敏 林富 于挺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69,共2页
镜像部位先后或同时发生出血的情况罕见,现报道1例双侧壳核对称性出血。
关键词 壳核出血 镜像 同时发生 双侧壳核 对称性
下载PDF
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异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姚东晓 赵洪洋 +2 位作者 张方成 陈剑 姜晓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约含1×107个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接种后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等容量的TNP-470和含3%乙醇... 目的探讨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约含1×107个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接种后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等容量的TNP-470和含3%乙醇、5%阿拉伯胶及生理盐水的混悬液,隔日1次,共7次。治疗后第21天测体重及肿瘤大小,以山羊抗小鼠CD10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移植瘤体积[(576.10±114.29)mm3]明显小于对照组[(1512.61±470.25)mm3](P<0.01);抑瘤率为(61.91±6.29)%。②治疗组移植瘤MVD[(5.70±0.85)个/视野]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1.50)个/视野](P<0.05)。③两组裸鼠体重于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治疗 肿瘤生长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TNP-470 CD105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CD105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8
作者 姚东晓 陈剑 +2 位作者 姜晓兵 赵洪洋 张方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CD105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与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表达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 目的探讨CD105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与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表达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6.33±2.97)个/视野、(10.69±2.88)个/视野、(19.13±5.14)个/视野和(25.13±5.51)个/视野,随病理分级提高逐渐增高(r=0.834,P<0.01),且不同级别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②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均有CD34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34标染的MVD(CD34-MVD)分别为(10.60±4.72)个/视野、(16.65±4.40)个/视野、(28.53±7.72)个/视野和(38.95±7.98)个/视野,随病理分级升高逐渐增高(r=0.571,P<0.05),除Ⅰ级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9.80±3.52)个/视野]及Ⅱ级胶质瘤间CD34-MVD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不同级别胶质瘤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③CD105-MVD较CD34-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具有更紧密的联系(u>1.96,P<0.05)。结论CD105优于CD34,可作为胶质瘤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并用于测定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CD105 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TNP-470与卡氮芥抗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异种移植瘤生长作用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姚东晓 赵洪洋 +2 位作者 张方成 陈剑 姜小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比较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TNP-470)和卡氮芥(BCNU)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制备U-251胶质瘤动物模型,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TNP-470组、B... 目的比较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TNP-470)和卡氮芥(BCNU)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制备U-251胶质瘤动物模型,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TNP-470组、BCNU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21天观察裸鼠体重及肿瘤大小,并测定移植瘤CD105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CD105-MVD)。结果治疗后第21天①TNP-470组(576.10mm3±114.29mm3)及BCNU组移植瘤体积(473.01mm3±48.04mm3)均明显小于(P<0.01)对照组(1512.61mm3±470.25mm3);TNP-470组与BCNU组间移植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TNP-470组与BCNU组抑瘤率分别为(61.91%±6.29%)和(68.73%±9.65%),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TNP-470组移植瘤CD105-MVD[(5.70±0.85)个/视野]显著低于(P<0.05)BCNU组[(8.60±0.87)个/视野];两治疗组移植瘤CD105-MVD均较对照组[(11.32±1.50)个/视野]显著降低(P<0.05)。结论TNP-470和BCNU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生长 TNP-470 卡氮芥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就地化分布式变压器保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邓茂军 樊占峰 +4 位作者 倪传坤 郝宝欣 马和科 姚东晓 黄继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0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就地化变压器保护的有主分布式环形网络及其同步方案,按断路器配置保护子机,变压器本体子机兼作保护主机,直接采用常规采样、常规跳闸模式,对外连接全部采用预制的航空插头。主变本体子机利用IEEE 1588网络对时协议实现... 提出了一种适合就地化变压器保护的有主分布式环形网络及其同步方案,按断路器配置保护子机,变压器本体子机兼作保护主机,直接采用常规采样、常规跳闸模式,对外连接全部采用预制的航空插头。主变本体子机利用IEEE 1588网络对时协议实现各侧子机模拟量的同步采集,各侧子机采样数据发送到主变本体子机,由主变本体子机完成全部保护及MMS通信等功能。保护动作后,主变本体子机发出GOOSE跳闸命令,各侧子机收到GOOSE命令后跳开本侧开关。此方案可以使11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所有保护装置满足就地化安装的要求,取消保护小室,减少新建变电站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化 分布式 变压器保护 HSR 采样同步 即插即用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大脑皮质tau蛋白异常高度磷酸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均 赵洪洋 +3 位作者 熊南翔 黄俊红 姚东晓 赵心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阐明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阐明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磷酸化和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变化;TUNEL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关系。结果缺血再灌注6 h后顶叶皮质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Ser404和Tyr231位点发生异常高度磷酸化,不溶性磷酸化tau蛋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神经细胞的凋亡和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脑梗死可能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磷酸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182例颅内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宁 张严国 +2 位作者 周迎春 姚东晓 姜晓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大型脑膜瘤的疗效;总结颅内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的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颅内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对从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组显微手术治疗的182例颅内大型脑膜瘤(...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大型脑膜瘤的疗效;总结颅内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的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颅内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对从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组显微手术治疗的182例颅内大型脑膜瘤(最大径>4.5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结果本组颅内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总的全切率达到89.0%(包括按Simpson分级的Ⅰ、Ⅱ级)。颅底大型脑膜瘤中,桥小脑角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嗅沟脑膜瘤、鞍结节鞍膈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分别达到了84.6%(11/13)、82.1%(23/28)、80.0%(16/20)、69.2%(17/23)。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4周内统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目前根治颅内大型脑膜瘤首选治疗方法。良好的显微手术技术和对颅内各部位特别是颅底解剖的熟悉是提高手术全切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对手术后并发症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能有效降低手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型脑膜瘤 显微手术 疗效 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江锋 徐卫明 +10 位作者 赵洪洋 张方成 周迎春 符荣 杨林 林敏华 赵沃华 熊南翔 姜晓兵 姚东晓 罗昶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评价影响CT引导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死亡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49例出血量<60 ml的病人,分别按术前分级、出血部位、手术时机三个因素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个月的死亡率。结果不同术前分级的死亡率:Ⅰ~Ⅱ级为3.16%... 目的评价影响CT引导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死亡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49例出血量<60 ml的病人,分别按术前分级、出血部位、手术时机三个因素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个月的死亡率。结果不同术前分级的死亡率:Ⅰ~Ⅱ级为3.16%,Ⅲ级为13.41%,Ⅳ级为31.94%,死亡率随分级升高而明显升高(P<0.01)。不同出血部位的死亡率:基底节区为8.33%,丘脑为27.66%,脑叶皮层为6.45%,多发部位为28.21%,基底节区和脑叶皮层出血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丘脑出血和多发部位出血者的死亡率(P<0.01)。按不同手术时机分组,各组死亡率相近,无明显差异。结论出血量小于60ml的HICH患者微创术后的死亡率明显受术前分级和出血部位的影响,而手术时机对死亡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死亡率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肿瘤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晓兵 周凤 +3 位作者 姚东晓 刘如恩 张方成 赵洪洋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从人胶质瘤中分离并鉴定肿瘤干细胞。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从胶质瘤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球,通过核型分析证明其肿瘤特性,用MTT法检测单克隆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克隆细胞nestin抗原和... 目的:从人胶质瘤中分离并鉴定肿瘤干细胞。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从胶质瘤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球,通过核型分析证明其肿瘤特性,用MTT法检测单克隆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克隆细胞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相关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表达。结果:所获得的细胞球具有连续克隆的能力,nestin抗原阳性,并具有肿瘤核型,分化后的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抗原。结论:成功培养出脑胶质瘤肿瘤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很强的增殖能力等干细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 培养 分化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Nogo-A基因表达对PC12细胞多巴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南翔 蒲建章 +3 位作者 赵洪洋 苏群 姚东晓 冯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研究Nogo-A基因沉默对PC12细胞多巴胺释放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Nogo-A的短发夹样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经脂质体转染PC12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对Nogo-A mRNA及蛋白的抑制效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目的研究Nogo-A基因沉默对PC12细胞多巴胺释放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Nogo-A的短发夹样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经脂质体转染PC12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对Nogo-A mRNA及蛋白的抑制效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转染前后多巴胺释放的变化。结果将重组质粒转染到PC12细胞48h后,Nogo-A基因表达明显受抑、多巴胺释放量减少。结论Nogo-A可能参与PC12细胞多巴胺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 RNA干扰 PC12细胞 网状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RNA干扰抑制Nogo-A基因表达及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蒲建章 熊南翔 +3 位作者 赵洪洋 苏群 姚东晓 冯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研究Nogo-A基因沉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靶向Nogo-A的短发夹样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经脂质体转染到培养的PC12细胞。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48h后Nogo-A mRNA及蛋白表... 为研究Nogo-A基因沉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靶向Nogo-A的短发夹样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经脂质体转染到培养的PC12细胞。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48h后Nogo-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在转染后不同时间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由shRNA产生的小干扰RNA(siRNA)可有效抑制PC12细胞Nogo-A基因的表达。Nogo-A siRNA处理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凋亡率明显下降。本结果提示,Nogo-A基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 短发夹样RNA 凋亡 PC12细胞
下载PDF
DSP/BIOS在以太网通信节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涛 周有庆 姚东晓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0,共3页
针对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互操作性不足、实时性和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论述了基于DSP/BIOS软件平台的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分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通信... 针对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互操作性不足、实时性和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论述了基于DSP/BIOS软件平台的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分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间隔层保护监控设备通信插件的硬件方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通信插件软件功能模块的线程选择,分析了变电站通信协议模型,并在DSP/BIOS下实现精简的TCP/IP协议,最后对DSP/BIOS内核开销作了估算。结果表明:DSP/BIOS内核本身占用资源少,能够满足变电站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高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BIOS 变电站通信系统 TCP/IP通信协议
下载PDF
Wip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鹏 饶竞 +3 位作者 杨海峰 姚东晓 赵洪洋 杨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1-4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1,Wip1)是一种新发现的癌基因,其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过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Wip1基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原发胶质瘤及... 背景与目的: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1,Wip1)是一种新发现的癌基因,其在多种肿瘤中存在过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Wip1基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原发胶质瘤及8例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RFQ-PCR)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Wip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Wip1蛋白的表达,DNA直接测序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统计学分析不同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p53的突变状态间Wip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52例脑胶质瘤中22例(42.3%)发生p53基因突变。Wip1 mRNA在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要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p1基因在无p53基因突变的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p53基因突变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Wip1在野生型p53的胶质瘤中存在选择性的过表达,Wip1在胶质瘤中的过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而与p53的突变状态有关。结论:Wi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存在选择性地过表达,其过表达与p53基因野生型状态相关,可能是胶质瘤恶性进展中除p53基因突变外的另一关键作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Wip1基因 P53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颅内黑色素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旋 姚东晓 +2 位作者 雷德强 熊志勇 赵洪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患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颅内黑色素瘤成功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随访1...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患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颅内黑色素瘤成功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颅内黑色素瘤临床较少见,影像学表现多变,术前易误诊,显微手术结合放疗可以降低恶性黑色素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颅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锌指蛋白Zfx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饶竞 王鹏 +3 位作者 杨海峰 赵洪洋 杨林 姚东晓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9年第4期236-240,共5页
背景与目的: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是锌指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是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共同分子基础。本研究探讨Zfx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有待探讨。方法:收集5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 背景与目的: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是锌指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是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共同分子基础。本研究探讨Zfx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有待探讨。方法:收集5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肿瘤标本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对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分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等方法对标本中Zfx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正常脑组织和不同恶性程度脑胶质瘤中Zfx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Zfx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脑胶质瘤中Zfx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中Zfx的表达水平有差异,Zfx的表达水平随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结论:Zfx的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它有可能是脑胶质瘤抗凋亡、恶性增殖的一个关键性的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 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