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细菌抗生素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天爵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41,共5页
抗细菌抗生素是抗生素中发现最早,数量最多的一类。从体外抗细菌体内也抗菌的观点出发,用直接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的方法筛选。随着新抗生素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现新抗生素越来越困难,而临床上绿脓杆菌和耐药菌的感染逐年严重。
关键词 抗菌素 筛选 抗细菌 药理
下载PDF
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陶佩珍 娄志贤 +5 位作者 姚天爵 张兴权 线素文 姚恩泰 刘玉珍 王淑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8-372,391,共6页
从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其产生的抗生素17997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显著抑制活性,IC50在μmol... 从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其产生的抗生素17997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显著抑制活性,IC50在μmol/L水平。其在小鼠体内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2型所致疱疹性脑炎有确切治疗效果,对死亡保护率及平均生存日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抗生素 抗生素 17997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喆 余利岩 +4 位作者 左联 田睿 李秋萍 姚天爵 宋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3-195,245,共4页
本研究从牛晶状体中提取醛糖还原酶(AR),以DL-甘油醛为底物、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辅酶,应用96孔石英板建立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微量高效筛选模型。酶促反应体系体积为200μ1,其组成成分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 本研究从牛晶状体中提取醛糖还原酶(AR),以DL-甘油醛为底物、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辅酶,应用96孔石英板建立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微量高效筛选模型。酶促反应体系体积为200μ1,其组成成分为: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2)、400mmol/L硫酸锂、5mmol/L 2-巯基乙醇、0. 24mmol/L NADPH、1、2mg粗酶、2mmol/L DL-甘油醛,用蒸馏水补足体积。反应温度为37°C,规定反应体系吸光度每分钟下降0.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不含底物的样品为空白对照。开展了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ARI的工作,已经累计筛选真菌和稀有放线菌发酵样品约1500个,其中获得阳性样品6个,阳性率约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微生物来源 并发症 糖尿病
下载PDF
Geldanamycin产生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群杰 尚广东 +5 位作者 杨樱 孙桂芝 王以光 陶佩珍 娄志贤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7,27,共6页
目的 从 geldanamycin产生菌吸水链霉菌 (S.hygroscopicus)中克隆生物合成基因 ,为阐明生物合成机制及改造其结构奠定基础。方法 以链霉菌 /大肠埃希氏菌穿梭 cosmids p KC5 0 5为载体构建了插入片段为 2 0~ 30 kb的 S.hygroscopicus... 目的 从 geldanamycin产生菌吸水链霉菌 (S.hygroscopicus)中克隆生物合成基因 ,为阐明生物合成机制及改造其结构奠定基础。方法 以链霉菌 /大肠埃希氏菌穿梭 cosmids p KC5 0 5为载体构建了插入片段为 2 0~ 30 kb的 S.hygroscopicus总 DNA文库。以利福霉素中与 3-氨基 - 5 -羟基苯甲酸 (AHBA)合成相关基因为探针 ,经菌落杂交 ,Southern杂交筛选同源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 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 ,并以attp- 噬菌体载体 KC5 15利用基因阻断实验对克隆的基因片段进行功能鉴定。结果 构建的基因文库含重组基因比率高、基因组覆盖率高 ,稳定性好。经同源基因探针杂交 ,从文库中筛选出 9个阳性 cosmids克隆p CGB2 0、p CGB2 6、p CGB2 8、p CGB2 9、p CGB36、p CGB45、p CGB49、p CGB6 3、p CGB75。测序分析表明 ,cosmidp CGB2 0中 Bam HI- Bam HI 8kb片段两端的不完整 ORF编码蛋白与竹桃霉素 (oleandomycin) PKS Module 5、Module 6 (一致性为 79% )和红霉内酯合成酶 ORF2 (一致性为 75 % )、ORF1(一致性为 73% )、ORF3(一致性为 70 % )高度同源 ;Bam HI- Bam HI3kb片段一端与编码类结核分枝杆菌的磷酸吡哆醛依赖的氨基转移酶家族中半胱氨酸脱硫酶的 DNA有同源性 ,该家族与 AHBA合成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DANAMYCIN 生物合成基因 基因文库 基因阻断 安莎霉素类抗生素
下载PDF
抗病毒抗生素16704A的研究 Ⅰ.产生菌的分类、发酵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5
5
作者 司书毅 娄志贤 +4 位作者 陶佩珍 姚恩泰 孙雪冰 姚天爵 王淑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7-408,411,共3页
在筛选抗病毒抗生素的过程中 ,从云南土壤分离出的一株链霉菌 16 70 4,其发酵液抗 HSV- 1病毒活性较强 ,我们对链霉菌 16 70 4产生菌的初步分类 ,发酵 ,活性成分的提取 ,分离和鉴别等进行了研究 ,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层析 ,有机溶剂提取 ,R... 在筛选抗病毒抗生素的过程中 ,从云南土壤分离出的一株链霉菌 16 70 4,其发酵液抗 HSV- 1病毒活性较强 ,我们对链霉菌 16 70 4产生菌的初步分类 ,发酵 ,活性成分的提取 ,分离和鉴别等进行了研究 ,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层析 ,有机溶剂提取 ,RP- 8反相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得到 16 70 4A纯品 ,经过对化合物 16 70 4A理化性质的测定和对其 U V、FAB- Mass、EI- Mass和 1 H- NMR谱的分析 ,将其鉴别为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抗生素 16704A 分离 结构 鉴别
下载PDF
抗病毒抗生素16704A的研究 Ⅱ.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雪冰 陶佩珍 +4 位作者 司书毅 娄志贤 姚恩泰 姚天爵 王淑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7,共4页
在常规细胞培养筛选中 ,我们发现一株由云南曲靖地区土壤分离的链霉菌的发酵液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不抗细菌及真菌 ,经分离与纯化得到 16 70 4A纯品 ,结构鉴定为 Bafilomycin A1。16 70 4A在 Vero细胞内对单疱病毒 1型 ,2型及水疱性口炎... 在常规细胞培养筛选中 ,我们发现一株由云南曲靖地区土壤分离的链霉菌的发酵液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不抗细菌及真菌 ,经分离与纯化得到 16 70 4A纯品 ,结构鉴定为 Bafilomycin A1。16 70 4A在 Vero细胞内对单疱病毒 1型 ,2型及水疱性口炎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用 CPE方法 ,IC5 0 分别为 0 .6 5、0 .78及 0 .39mg/ L,选择指数分别为 14.7、12 .2及 2 4.4;用 PFU方法 ,IC5 0 分别为 0 .36、0 .47及 0 .11mg/ L,选择指数分别为 2 6 .5、2 0 .3及 8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抗生素 16704A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新型Actinobacteria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余利岩 徐平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1-406,共6页
Actinobacteria是形态上变化各异的 ,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微生物 ,放线菌是 Actinobacteria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可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放线菌。... Actinobacteria是形态上变化各异的 ,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微生物 ,放线菌是 Actinobacteria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可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放线菌。具有普通细菌形态的 Actinobacteria由于和放线菌具有相近的共同祖先 ,可能会具有一些其它的共性 ,是目前药物筛选中一个新的研究对象 ,但很难用形态观察的方法将之和其它细菌加以区分。本论文利用此类微生物 16 Sr RNA基因同源性 ,设计了两个探针 PA- 1、PA- 2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 Actinobacteria的鉴定 ,G+ 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这两个探针联合使用可直观、正确地鉴定 Acti-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TERIA 荧光原位杂交 核苷酸探针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余利岩 姚天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3,共5页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近些年 ,在此领域的方法学上有许多新的进展。通过各种荧光染料对微生物进行直接染色或定量 PCR的方法可进行微生物现存量的研究。测定整个群落的碱基...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近些年 ,在此领域的方法学上有许多新的进展。通过各种荧光染料对微生物进行直接染色或定量 PCR的方法可进行微生物现存量的研究。测定整个群落的碱基组成和 DNA的复杂性或者自然环境样品中直接扩增的 16 Sr DNA的分析可估计出总的群落的遗传结构及其复杂性。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是采用 FISH(荧光原位杂交 )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群体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两种Actinobacteria鉴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利岩 李秋萍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Actinobacteria classis nov.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其中的一些菌种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离能产生有用物质的新型微生物 ,我们扩大了分离对象 ,从以前的 Streptomyces和 Streptomy... Actinobacteria classis nov.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其中的一些菌种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离能产生有用物质的新型微生物 ,我们扩大了分离对象 ,从以前的 Streptomyces和 Streptomyces以外的放线菌扩大到所有的 Actinobacteria。本论文实验中的Actinobacteria将特指那些具有普通细菌形态的高 G+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了能够将 Actinobacteria和其它革兰氏阳性低 G+ C含量的细菌加以区分 ,我们建立了两种鉴定方法。一种是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 ,它具有准确和直观的优点。另外一种是 PCR方法 ,因在 Actinobacteria2 3S r RNA基因的 domain (螺旋区 5 4a)有 1个大约 10 0个碱基的稳定插入片段 ,通过体外 PCR扩增 2 3S r DNA片段 ,并用琼脂糖电泳分析 ,可以简便地鉴定 Acti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TERIA PCR 荧光原位杂交 插入片段 微生物来源抗生素
下载PDF
铜绿假单孢菌多药外排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睿 余利岩 +1 位作者 左联 姚天爵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3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铜绿假单孢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 ,具有先天的和后天获得的多重高度耐药性 ,一旦感染 ,临床治疗十分困难。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机理十分复杂 ,除常见耐药机制外 ,很重要的就是其拥有可以外排多种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 ,使抗菌... 铜绿假单孢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 ,具有先天的和后天获得的多重高度耐药性 ,一旦感染 ,临床治疗十分困难。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机理十分复杂 ,除常见耐药机制外 ,很重要的就是其拥有可以外排多种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 ,使抗菌药物很难发挥应有作用。本文将从近年铜绿假单孢菌中各类外排泵的研究情况 ,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外排系统“MexAB -OprM”的分子结构模型、膜定位、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孢菌 多药外排系统 耐药性 MexAB-OprM型外排泵
下载PDF
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峰 余利岩 +2 位作者 杨喆 左联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耐药性十分突出的一类院内感染条件致病革兰氏阴性细菌 ,根据外排泵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这一原理 ,以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排泵为靶点 ,用过量表达外排泵的铜绿假单胞菌 Y5和外膜微孔蛋白 (Opr D2 )缺陷菌株 7... 铜绿假单胞菌是耐药性十分突出的一类院内感染条件致病革兰氏阴性细菌 ,根据外排泵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这一原理 ,以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排泵为靶点 ,用过量表达外排泵的铜绿假单胞菌 Y5和外膜微孔蛋白 (Opr D2 )缺陷菌株 72 0 8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 PAO1建立了一个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筛选模型。应用此模型可以初筛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药物以及与现有已知的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活性物质的筛选。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从 2 44 9株微生物发酵液中 (真菌 170 0株 ,放线菌70 0株 ,海洋细菌 49株 )筛选得到 4株阳性菌 ,多次发酵表明这 4株阳性菌产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物质的性质比较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筛选模型 外排泵 耐药性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与新抗菌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春玲 姚天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53,共3页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及多药耐药细菌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针对细菌产生耐药的各种机制,筛选和研制新型抗耐药细菌药物是战胜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新药研制相关基础研究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加速开发创...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及多药耐药细菌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针对细菌产生耐药的各种机制,筛选和研制新型抗耐药细菌药物是战胜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新药研制相关基础研究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加速开发创新药物,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和新耐药细菌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新药
下载PDF
Actinobacteria的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利岩 姚天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41,共6页
Actinobacteriaclassisnov .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G +C的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实验中在分土培养基中 ,添加了Nalidixicacid及Aztreonam和Benlate ,从 4份土壤样品中 ,共分离得到 64株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共计 5 6株 ,占所分离菌株的... Actinobacteriaclassisnov .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G +C的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实验中在分土培养基中 ,添加了Nalidixicacid及Aztreonam和Benlate ,从 4份土壤样品中 ,共分离得到 64株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共计 5 6株 ,占所分离菌株的 87 5 %。任意挑选其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选用以高G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为靶点的PHGC探针及PNHGC对照探针 ,并联合使用我们自行设计的适用于Actonobacteria的PA 1和PA 2探针进行初筛菌株的鉴别。综合 4种探针的FISH的结果 ,我们可以判定在 31株分离株中 ,有 2 2株Acti nobacteria,6株低G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 ,其它 3株则不易判定。DNAG +C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FISH方法可作为鉴别Actinobacteria的一种手段 ,它具有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TERIA 革兰氏阳性高G+C含量细菌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放线菌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研究.菌株分类、发酵、分离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勇 杨大军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统筛选脂酰辅酶 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抑制剂 ,获得了一株阳性菌株 ,经初步分类鉴定为 Aspergillussp.H717。曲霉 H717的发酵液经溶媒提取 ,硅胶柱层析 ,葡聚糖 L H- 2 0凝胶柱层析和反相中压液相柱层析得到两... 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统筛选脂酰辅酶 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抑制剂 ,获得了一株阳性菌株 ,经初步分类鉴定为 Aspergillussp.H717。曲霉 H717的发酵液经溶媒提取 ,硅胶柱层析 ,葡聚糖 L H- 2 0凝胶柱层析和反相中压液相柱层析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 NA- 2 0 9A、B。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统测定其 IC5 0 分别为 6 0 .6和 86 .7μ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分类 发酵 生物学
下载PDF
以绿脓杆菌外排泵外膜蛋白OprM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睿 余利岩 +3 位作者 肖春玲 左联 姚天爵 杨丽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 以绿脓杆菌主动外排系统中MexAB-OprM型外排泵的外膜蛋白OprM为靶点,建立外排泵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 利用PCR法从标准绿脓杆菌PA01菌株中得到外排泵外膜蛋白基因oprM,利用T-easy载体作为克隆载体,pMMB67EH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HS... 目的 以绿脓杆菌主动外排系统中MexAB-OprM型外排泵的外膜蛋白OprM为靶点,建立外排泵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 利用PCR法从标准绿脓杆菌PA01菌株中得到外排泵外膜蛋白基因oprM,利用T-easy载体作为克隆载体,pMMB67EH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HS151中进行OprM蛋白的诱导表达。为检测OprM蛋白的功能,采用液闪计数法测定胞内四环素浓度,纸片法进行抑菌圈测定实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筛选模型。结果 可见OprM蛋白的高表达,以其为主要检定菌,建立了一个作用于外排泵外膜OprM蛋白的药物筛选模型。累计应用此模型筛选放线菌和真菌发酵液样品1 600个,其中获得阳性菌株56个,阳性率约为3.5%。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OprM蛋白对外排作用的重要性,通过筛选实验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外排泵 OprM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以DNA回旋酶为靶点的抗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利岩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89,108,共5页
DNA回旋酶是细菌特有的一种拓扑异构酶,它能够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共价闭合环状DNA转变为负超螺旋DNA,从而维持细菌体内正常的超螺旋水平。目前发现,主要有两类化合物可抑制回旋酶的活性,一种是喹诺酮类化合物,一种是... DNA回旋酶是细菌特有的一种拓扑异构酶,它能够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共价闭合环状DNA转变为负超螺旋DNA,从而维持细菌体内正常的超螺旋水平。目前发现,主要有两类化合物可抑制回旋酶的活性,一种是喹诺酮类化合物,一种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前者主要是抑制DNA-酶复合物的形成,后者主要是抑制ATP水解和超螺旋反应的偶联。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以DNA回旋酶为靶点的抗细菌药物的定向筛选模型,并加以初步筛选。初筛阳性物质用纯化的DNA回旋酶A亚基和B亚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回旋酶 超螺旋DNA 抗菌素 药物筛选模型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糖尿病并发症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喆 左联 姚天爵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70 年代,AR抑制剂(ARI)的研究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RI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聚醇代谢... 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70 年代,AR抑制剂(ARI)的研究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RI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聚醇代谢通路异常,从而达到预防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抑制剂 糖尿病 并发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药物初筛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联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用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微孔蛋白(OprD2)缺陷菌株7208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建立了一个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药物初筛模型。通过不同类型抗生素的验证,证明了该模型对碳青霉烯类化合物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 用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微孔蛋白(OprD2)缺陷菌株7208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建立了一个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药物初筛模型。通过不同类型抗生素的验证,证明了该模型对碳青霉烯类化合物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初筛。另外,利用本初筛模型也可筛选到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活性物质或造成外膜缺损的化合物。应用所建立的初筛方法,从1255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1株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 药物筛选
下载PDF
DNA回旋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利岩 姚天爵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1997年第5期365-370,共6页
1 DNA四旋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细菌的DNA回旋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拓扑异构酶,这种酶可以催化闭环双链DNA形成负担螺旋.自从1976年Gellert等发现该酶,近二十年来,对DNA回旋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及与其抑制... 1 DNA四旋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细菌的DNA回旋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拓扑异构酶,这种酶可以催化闭环双链DNA形成负担螺旋.自从1976年Gellert等发现该酶,近二十年来,对DNA回旋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及与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回旋酶 抑制剂 结构 作用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机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左联 姚天爵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天然的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性,其耐药机理一直是国内外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机理即外膜通透屏障、细胞主动外排、抗生素作用靶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天然的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性,其耐药机理一直是国内外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机理即外膜通透屏障、细胞主动外排、抗生素作用靶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以及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与抗生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机制 革兰氏阴性菌 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