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
作者 李伊凡 盛书颜 +2 位作者 吴梦云 计永胜 姚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究弓形虫感染与脑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的弓形虫包囊分布和炎症情况。方法获取弓形虫感染和脑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逆方差加权法为主进行MR分析,以OR值及95%CI评价弓形虫感染与脑炎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检验、留一法进行质量控制。利用Wh6弓形虫包囊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 J软件进行图片分析。结果筛选出29个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存在相关性的SNP,IVW方法结果提示弓形虫感染使得脑炎的患病分险为原来的0.98倍(OR=0.98,95%CI为0.76~1.27),显示两者无因果关系。质量控制结果提示筛选出的SNPs具有稳定可靠性。弓形虫包囊在脑组织各部位分布不同。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脑炎具有相关性,但未有充分证据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弓形虫 脑炎
下载PDF
慢性感染阶段弓形虫包囊在小鼠脑组织的动态病理变化
2
作者 吴梦云 蔡茹 +2 位作者 李伊凡 汪学龙 姚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究弓形虫慢性感染期间弓形虫包囊在感染小鼠脑部各区域的分布与病理变化对小鼠行为与神经精神的影响。方法使用弓形虫Prugniaud株灌胃小鼠,记录感染小鼠病情;分别在小鼠感染的第10、30、40、90、120、160天取感染小鼠脑组织,分离... 目的探究弓形虫慢性感染期间弓形虫包囊在感染小鼠脑部各区域的分布与病理变化对小鼠行为与神经精神的影响。方法使用弓形虫Prugniaud株灌胃小鼠,记录感染小鼠病情;分别在小鼠感染的第10、30、40、90、120、160天取感染小鼠脑组织,分离出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纹状体和小脑区域,HE染色观察并记录各感染区域的包囊数量和神经病理变化。结果弓形虫感染小鼠出现竖毛、弓背等症状,在第40天最为显著,随后逐渐恢复,遗留偏瘫和原地打转等症状;在各时间节点,弓形虫包囊的数量均以海马下丘脑最多,前额叶和纹状体次之,小脑最少;弓形虫包囊的直径随着时间推移均呈增大趋势。慢性感染期间,在脑组织各区域均可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噬神经现象等特异性病理表现,上述弓形虫脑炎的病理改变在第40天达到顶峰,后逐渐恢复,至第120天增至刺激峰,随后逐渐恢复。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期间的行为和神经精神症状与弓形虫包囊在感染小鼠脑部的定位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呈现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包囊 脑组织 病理变化 HE染色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32kDa蛋白质基因在真核表达载体中的亚克隆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学龙 蒋作君 +1 位作者 沈际佳 姚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26,28,共3页
设计和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引物 ,TRIZOL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RNA ,RT—PCR法扩增日本血吸虫 32kDa蛋白质 (Sj32 )基因编码序列 ,将扩增产物连接pGEM—T克隆载体 ,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BKCMV中。结果 :RT—PCR法特异性扩增出Sj32编码基... 设计和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引物 ,TRIZOL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RNA ,RT—PCR法扩增日本血吸虫 32kDa蛋白质 (Sj32 )基因编码序列 ,将扩增产物连接pGEM—T克隆载体 ,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BKCMV中。结果 :RT—PCR法特异性扩增出Sj32编码基因片段 ,其大小约为1 2 70bp ,经双酶切、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质粒pGEM—Sj32和pBK—Sj32中含有目的基因。pBK—Sj32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进一步表达Sj32及其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免疫预防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32kDa蛋白质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10
4
作者 宫继鹏 姚湧 +1 位作者 谈超 戴根苗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建立硝酸咪康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试验和验证。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薄膜过滤法作为硝酸咪康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准确,方法简单可行。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栓 微生物限度检查 薄膜过滤法 验证
下载PDF
安徽省三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姚湧 汪学龙 夏立照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20,共4页
目的 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 提取 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 ,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 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 ,进行RA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 目的 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 提取 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 ,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 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 ,进行RA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产物制备成DNA图谱 ,通过对DNA图谱和遗传距离的分析 ,研究这三种蜚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 分别扩增出不同数量和分子大小的DNA片段。 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中具有相同的DNA条带 ,这反映了各蜚蠊基因组DNA具有同源性 ;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又具有各自独特的DNA条带 ,DNA条带亮度也有差别。结论 RAPD技术可以精确地区别这三种蜚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基因组DNA 分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安徽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14钙结合蛋白样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汪礼文 唐小牛 +1 位作者 姚湧 汪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钙结合蛋白样蛋白SjP14编码基因,并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制备重组分子疫苗。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逆转录cDNA,设计引物常规PCR法扩增出SjP14编码基因,通过线性T克隆载体pGEM-T连...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钙结合蛋白样蛋白SjP14编码基因,并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制备重组分子疫苗。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逆转录cDNA,设计引物常规PCR法扩增出SjP14编码基因,通过线性T克隆载体pGEM-T连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转染至Hela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PCR扩增产物与预期大小相一致,pGEM-T-SjP14及pcDNA3.1(+)-SjP14分别经双酶切后均获得一特异性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分子量约为38ku。结论成功构建了日本血吸虫钙结合蛋白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表达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CA19-9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猛 姚涌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CA19-9测定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0例正常对照以及经明确诊断的2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CA19-9检测。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含量和阳性率为215.27±147.47U.ml-1和87.9%,... 目的探讨CA19-9测定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0例正常对照以及经明确诊断的2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CA19-9检测。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含量和阳性率为215.27±147.47U.ml-1和87.9%,肝癌为201.5±165 U.ml-1和60%,胃癌为125±85 U.ml-1和45%,肠癌为247.5±217.5 U.ml-1和61%,慢性肝炎为14.9±9.9 U.ml-1,慢性胃炎为16.1±9.3 U.ml-1,正常人为14.2±8.3 U.ml-1。恶性肿瘤组血清CA19-9分别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疾病组血清CA19-9分别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CA19-9分别与良性疾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9-9是诊断胰腺癌、肝癌、胃癌和肠癌的一项特异性较高、敏感度较强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9-9 消化系统 肿瘤
下载PDF
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的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湧 夏立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对安徽省 3种常见蜚蠊的可溶性蛋白质区带进行测定 ,为蜚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冻融匀浆法制备 3种蜚蠊的可溶性蛋白液 ,进行SDS PAGE ,用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后 ,... 目的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对安徽省 3种常见蜚蠊的可溶性蛋白质区带进行测定 ,为蜚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冻融匀浆法制备 3种蜚蠊的可溶性蛋白液 ,进行SDS PAGE ,用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后 ,观察、计算各蛋白质区带的分子量。结果 黑胸大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 2 9条 ,♀为 31条 ;美洲大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 2 8条 ,♀为 30条 ;德国小蠊的蛋白条带数目♂为 2 5条 ,♀为 2 8条。通过比较发现 3种蜚蠊的蛋白质区带数目和位置有差别 ;德国小蠊主要蛋白质区带的位置与两种大蠊相差明显 ;♀♂之间也有差别。结论 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蛋白质类 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
下载PDF
猪囊尾蚴cC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特异性鸡卵黄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宇芙蓉 潘丽红 +1 位作者 姚湧 汪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特异性抗猪囊尾蚴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为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原核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纯化后经皮下和肌肉多点注射免疫25周产蛋海兰母鸡,200μg/只,首次免疫28d后加强免疫3次,每次间隔10 d... 目的制备并鉴定特异性抗猪囊尾蚴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为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原核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纯化后经皮下和肌肉多点注射免疫25周产蛋海兰母鸡,200μg/只,首次免疫28d后加强免疫3次,每次间隔10 d。ELISA法检测IgY抗体效价,Akita法和EGGstractTM IgY Purification System纯化试剂盒分别提取纯化鸡卵黄抗体,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抗体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 cC1蛋白能有效刺激海兰母鸡产生抗体,首次免疫后第5天左右出现抗体,免疫后第55天为高峰,效价高达1∶105以上,表明制备的鸡卵黄抗体IgY具有较强免疫特异性。结论纯化的猪囊尾蚴cC1蛋白免疫海兰母鸡能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的IgY,为进一步研究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 免疫球蛋白类 囊虫病/诊断
下载PDF
被动凝集法检测3557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猛 姚涌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凝集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新疾病防控形势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改革方向 被引量:6
11
作者 计永胜 姚湧 +2 位作者 刘淼 沈际佳 汪学龙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在新的疫病流行和防控形势下人体寄生虫学的授课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分析概述我省现阶段寄生虫病流行的新特点,讨论《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结果和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我省寄生虫病已经形成了传... 目的探讨在新的疫病流行和防控形势下人体寄生虫学的授课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分析概述我省现阶段寄生虫病流行的新特点,讨论《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结果和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我省寄生虫病已经形成了传统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率逐年下降,食源性寄生虫病和输入性寄生虫病流行率逐年上升的新趋势。教学主体需要和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疫相关部门合作,逐步建立国际科研教学新模式,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顺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学 教学 疾病防控
下载PDF
抗真菌药敏试验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ROSCO纸片法和NCCLS纸片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霁明 姚涌 汪学龙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ROSCO纸片法和NCCLS纸片法。方法采用前述3种方法,检测105株白色假丝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两性霉素、氟胞嘧啶的敏感性。结果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ATBFUN... 目的对比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ROSCO纸片法和NCCLS纸片法。方法采用前述3种方法,检测105株白色假丝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两性霉素、氟胞嘧啶的敏感性。结果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ROSCO纸片法和NCCLS纸片法用于检测白色假丝酵母样真菌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复性。结论ATBFUNGUS2微量稀释法和ROSCO纸片法可以作为较好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NCCLS纸片法 微量法 ROSCO纸片法 真菌 对比研究
下载PDF
RAPD技术在医学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湧 夏立照 《疾病控制杂志》 200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传统形态学分类一直是医学昆虫分类的主要方法 ,但它易受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医学昆虫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能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 ,可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是 ... 传统形态学分类一直是医学昆虫分类的主要方法 ,但它易受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医学昆虫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能弥补传统分类方法的不足 ,可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 PCR为基础的 DNA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特点 ,并综述了其在医学昆虫分类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医学昆虫 分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7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静 余宏 +2 位作者 姚涌 张婧 汪学龙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克隆、分析日本血吸虫p7蛋白(Sj P7)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用PCR法体外扩增出Sj P7蛋白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降载体pGEM-T连接,经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及DN... 目的克隆、分析日本血吸虫p7蛋白(Sj P7)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用PCR法体外扩增出Sj P7蛋白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降载体pGEM-T连接,经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和分析。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一个大小约423bp左右的DNA片断,将重组质粒pGEM-T-Sj P7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均能得到一个大小与PCR扩增产物一致的插入片断,对插入片断的测序结果表明,Si P7具有一个长度为42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 kDa,与GenBank收录(编号为EU121231)的Sj P7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00%)。结论本文验成功地克隆了Si p7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7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弓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朝兰 姚湧 王业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4期27-29,共3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及基... 弓形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及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16
作者 汪学龙 沈继龙 +2 位作者 姚涌 江宝玲 蒋作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克隆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SjT PI)编码基因 ,为寻找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联合应用打基础。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 ,用RT PCR法从中扩增出SjTPI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 ,用双酶切、... 目的 克隆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SjT PI)编码基因 ,为寻找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联合应用打基础。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 ,用RT PCR法从中扩增出SjTPI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 ,用双酶切、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RT PCR法从成虫总RNA中扩增出大小为 75 9bpSjTPI基因编码序列 ,重组质粒 pGEM SjT PI经双酶切、PCR扩增 ,均可获得一条与RT 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具有一个长度为 75 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与日本血吸虫 (菲律宾株 )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核苷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分别为 99%和88% )。结论 该实验成功地克隆了SjTPI编码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磷酸丙糖异构酶 基因编码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序列测定
下载PDF
均衡的脱氧核苷增强^(125)I-UdR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金问森 季其仁 +3 位作者 姚涌 徐生新 徐师国 金敖兴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均衡的脱氧核苷混合物(AUCG)对5-^(125)I-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杀伤效应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鼠 C6神经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25)I-UdR(74 kBq/ml)及不同浓度的 AUCG,依据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计算在 AUCG... 目的研究均衡的脱氧核苷混合物(AUCG)对5-^(125)I-2′-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杀伤效应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鼠 C6神经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25)I-UdR(74 kBq/ml)及不同浓度的 AUCG,依据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计算在 AUCG 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的细胞存活分数(SF),并通过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TEM)及 DNA 凝胶电泳观察 AUCG 增强作用的结果。结果不同 AUCG 浓度的各实验组 SF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 AUCG 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之间的 SF 逐渐下降。与低浓度组(AUCG≤20 μmol/L)比较,各高浓度组(AUCG≥50 μmol/L)的细胞存活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 AUCG 对^(125)I-UdR 的增强作用与时间呈正相关,SF 随着AUCG(30 μmol/L)的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通过 TEM 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小体形成,凝胶电泳结果呈现 DNA 梯度条带,提示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结论 AUCG 能够增强^(125)I-UdR 对 C6细胞的杀伤效应,并促进细胞凋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脱氧核糖核苷类 脱氧尿苷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蜚蠊卵荚内腐食酪螨寄生的发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立照 姚湧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0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利用寄生蜂或浓核症病毒作为生物防治手段,企图消灭蜚蠊卵荚,已有多篇报道。蜚蠊卵荚内发现有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1781)寄生繁殖,尚无资料可查,故作初步报道。材料和方法 1.卵荚来源实验室人工饲养黑胸大蠊(Peri... 利用寄生蜂或浓核症病毒作为生物防治手段,企图消灭蜚蠊卵荚,已有多篇报道。蜚蠊卵荚内发现有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1781)寄生繁殖,尚无资料可查,故作初步报道。材料和方法 1.卵荚来源实验室人工饲养黑胸大蠊(Periplaneta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荚 腐食酪螨 防治手段 浓核症病毒 蜚蠊 寄生蜂 人工饲养 寄生繁殖 实验室 发现
下载PDF
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湧 夏立照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提取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进行PR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产物制备成... 目的研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蜚蠊分子分类。方法提取3种蜚蠊的基因组DNA,鉴定及定量分析。确定RAPD反应总体积、反应条件。选取3条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多聚核苷酸单链为引物,进行PRPD-PCR扩增反应。将扩增产物制备成DNA图谱,通过对DNA图谱和遗传距离的分析,研究这3种蜚蠊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分别扩增出不同数量和分子大小的DNA片段。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中具有相同的DNA条带,这反映了各蜚蠊基因组DNA具有同源性;3种蜚蠊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又具有各种独特的DNA条带,DNA条带亮度也有差别。结论 RAPD技术简便、快速、精确,可用于蜚蠊分子生物学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基因组DNA 分类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下载PDF
浅析医学整合课程中寄生虫学部分的授课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湧 计永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医学整合课程中的授课策略和重点。方法从人体寄生虫学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的重复情况和模式,因应提出医学整合课程的中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结果和结论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医学整合课程中的授课策略和重点。方法从人体寄生虫学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的重复情况和模式,因应提出医学整合课程的中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结果和结论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系统模块整合课程逐渐成为各医科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此课程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课程整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系统模块整合课程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从人体寄生虫学知识传授的角度分析,本模块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临床,并以临床症状和致病机理作为授课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学 整合课程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