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动中的渐冻——重症肌无力共病运动神经元病1例
1
作者 漆盼 席敏 +3 位作者 毛梅 郑艳 范文 姚源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重症肌无力(MG)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共病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MG首发,随后MG合并ALS的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共病特点,以期提高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1病例患者,男,70岁,因“波动性双下肢无力2年余”于2021年8月31日入住我院。患... 重症肌无力(MG)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共病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MG首发,随后MG合并ALS的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共病特点,以期提高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1病例患者,男,70岁,因“波动性双下肢无力2年余”于2021年8月31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体健,于2019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约1 km感乏力,休息后好转,双下肢乏力呈晨轻暮重,无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肌肉萎缩、感觉及大小便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便障碍 眼睑下垂 吞咽困难 运动神经元病 重症肌无力 晨轻暮重 肌肉萎缩 诊断水平
下载PDF
铁离子诱发癫痫鼠脑海马胶质增生和突触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童萼塘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海马突触重建及胶质增生与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性癫痫模型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突触生长蛋白 (p3 8)表达水平。结果 注入铁离子后 ,注射侧海马锥体细胞大... 目的 探讨海马突触重建及胶质增生与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性癫痫模型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突触生长蛋白 (p3 8)表达水平。结果 注入铁离子后 ,注射侧海马锥体细胞大量脱失 ,双侧海马组织各区均有胶质细胞增生 ,齿状回突触重建 ,这些变化持续到 3 0 d。结论 杏仁体注射铁离子后可继发引起海马组织的神经元脱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和异常的神经元放电环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诱发症状 癫痫 鼠脑海马 胶质增生 突触重建
下载PDF
7β-羟基胆固醇减少铁离子所致的大鼠脑反应性胶质增生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童萼塘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 7β 羟基胆固醇 (7βOHCH)抗脑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在大鼠脑皮质注射铁离子致胶质细胞增生 ,损伤部位同时注入含 7βOHCH脂质体悬液或不含 7βOHCH脂质体悬液 ,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 目的 研究 7β 羟基胆固醇 (7βOHCH)抗脑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在大鼠脑皮质注射铁离子致胶质细胞增生 ,损伤部位同时注入含 7βOHCH脂质体悬液或不含 7βOHCH脂质体悬液 ,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脑损害改变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 注入铁离子的大鼠脑损伤周围皮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注入 7βOHCH的大鼠脑损伤周围皮质细胞结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似。 结论 7βOHCH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为防止脑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增生和帮助脑功能恢复提供了又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β-羟基胆固醇 铁离子 大鼠 脑损伤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童萼塘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帕金森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是发生了坏死还是凋亡,一直存有争议。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了凋亡,从而使其数量进行性减少,最后导致帕金森病,而神经元蛋白α-共核素可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病理
原文传递
铁离子致创伤后癫痫大鼠模型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表达
5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1 位作者 臧卫周 童萼塘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后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表达,探讨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在创伤后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铁离子颅内注射制作创伤后癫痫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海马各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7~... 目的:观察创伤后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表达,探讨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在创伤后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铁离子颅内注射制作创伤后癫痫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海马各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7~15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达高峰,注射侧海马CAl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大量脱失,30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可能与神经无异常放电环路形成有关,最终诱发创伤后癫痫,并成为慢性复发性癫痫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癫痫 大鼠 动物模型 海马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发病机制 免疫荧光 脑部创伤
下载PDF
铁离子诱发癫痫鼠脑海马胶质增生和突触重建
6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童萼塘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 :探讨海马突触重建及胶质增生与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性癫痫模型 ,观察行为学和脑电图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突触素(p38)表达水平。结果 :注射氯化铁 5~... 目的 :探讨海马突触重建及胶质增生与创伤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性癫痫模型 ,观察行为学和脑电图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突触素(p38)表达水平。结果 :注射氯化铁 5~ 7d后 ,87%的大鼠出现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抽搐和癫痫样放电。注射侧海马锥体细胞大量脱失 ,双侧海马组织各区均有胶质细胞增生 ,齿状回突触重建 ,这些变化持续到 30d。结论 :杏仁体注射铁离子可成功诱发癫痫 ,铁离子继发引起的海马组织的神经元脱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和异常的神经元放电环路 ,可能是形成慢性自发性癫痫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创伤后 海马 突触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创伤后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突触素的变化
7
作者 姚源蓉 孙圣刚 童萼塘 《华夏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突触素在创伤后癫痫海马结构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后癫痫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海马各区突触素在不同时间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损伤侧及对侧齿状回分子层内带突触素... 目的 :探讨突触素在创伤后癫痫海马结构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应用铁离子杏仁体注射制作创伤后癫痫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海马各区突触素在不同时间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损伤侧及对侧齿状回分子层内带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逐渐增加 ,1 5 d达高峰 ,一直延续到 30 d。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癫痫 离子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
下载PDF
病毒感染和饥饿对不同细胞GCM1和syncytin 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姚源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96-999,共4页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和饥饿外环境因子对不同细胞系syncytin 1和转录因子glialcell missing 1(GCM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CM1在不同细胞系对syncytin 1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实时RT-PCR检测细胞GCM1和syncytin 1 mRNA水平,并采用RN...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和饥饿外环境因子对不同细胞系syncytin 1和转录因子glialcell missing 1(GCM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CM1在不同细胞系对syncytin 1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实时RT-PCR检测细胞GCM1和syncytin 1 mRNA水平,并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GCM1的转录,进一步探讨GCM1是否直接调控syncytin 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病毒感染和饥饿处理使不同细胞的GCM1和syncytin 1转录水平不同程度增高。RNA干扰使绒癌细胞系JEG-3细胞的GCM1 mRNA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syncytin 1的mRNA水平也较对照组降低(P<0.01)。然而,RNA干扰使受病毒感染或饥饿处理的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CCF-STTG1的GCM1 mRNA水平明显降低后,syncytin 1 mRNA水平与病毒感染或饥饿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感染和饥饿外环境因子可上调细胞GCM1和sycnytin 1的转录,GCM1不直接调控syncytin 1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感染 饥饿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因子 细胞系 肿瘤 星形细胞 RNA干扰
下载PDF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丹丹 陈慧丰 姚源蓉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清学指标对P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306例,其中PIS组91例、非PIS组215例,进行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目的分析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清学指标对P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306例,其中PIS组91例、非PIS组215例,进行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FIB)等组间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IS的影响因素,分别绘制NLR、FIB、空腹血糖预测P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PIS组高血压、糖尿病、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比例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卒中比例均高于非PIS组(P<0.05)。PIS组较非PIS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FIB、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LAA卒中、NLR、FIB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均为P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FIB、空腹血糖预测PI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560、0.574,敏感度分别为72.5%、59.8%、47.3%,特异度分别为76.7%、51.2%、69.8%。结论 PIS的发生与血压、血脂、外周血炎症细胞、FIB、空腹血糖等水平有关,外周血NLR水平对PIS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PIS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纤维蛋白原 血糖 ROC曲线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血脂变量与脑梗死复发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程曼 张瑜 姚源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变量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初发脑梗死(FCI)患者93例(FCI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再发脑梗死(RCI)患者86例(RCI组),RCI组又根据头颅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 目的探讨血脂变量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初发脑梗死(FCI)患者93例(FCI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再发脑梗死(RCI)患者86例(RCI组),RCI组又根据头颅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为中度狭窄组21例、重度狭窄组24例、闭塞组41例,测定TC、TG、LDL-C、HDL-C、非HDL-C、TC/HDL-C、TG/HDL-C、LDL-C/HDL-C,分析血脂指标在2组患者的差异及其与脑梗死复发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RCI组高血压、糖尿病、不稳定性斑块、血管闭塞及TG/HDL-C显著高于FCI组(P<0.05);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TG和TG/HDL-C显著低于闭塞组[(1.40±0.40)mmol/L,(1.46±0.48)mmol/L vs(2.16±1.35)mmol/L,P<0.05;1.42±0.47,1.34±0.50 vs 2.25±1.74,P<0.05]。TG/HDL-C、血管闭塞、TG、高血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TG和TG/HDL-C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复发风险及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严重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脑梗死 复发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瑜 程曼 姚源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326例,根据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66例和非END组2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326例,根据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66例和非END组2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判断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END组较非END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吸烟、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及低钠血症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闭塞(OR=2.137,95%CI 1.093~4.181)、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OR=2.001,95%CI 1.023~3.912)及低钠血症(OR=2.467,95%CI 1.217~5.000)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低钠血症可作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晓丹 姚源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15-341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130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组),101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再发脑梗死患者(未抗血小板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脑梗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130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组),101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再发脑梗死患者(未抗血小板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脑梗死分型,分析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抗血小板组再发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中合并冠心病、吸烟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LI患者(P<0.05);抗血小板组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抗血小板组AT患者(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小板组再发LI合并冠心病、吸烟是其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P=0.027);抗血小板组再发AT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3,P=0.010,P=0.002)。结论:合并冠心病、吸烟是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LI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AT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冠心病多血管床病变会增加LI和AT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冠心病 吸烟 糖尿病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脑血管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慧丰 杨丹丹 姚源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复发和脑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和陈旧性脑梗死患者共513例,急性脑梗死包括初发脑梗死236例(初发脑梗死组)和复发脑梗死136例(复发脑梗...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复发和脑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和陈旧性脑梗死患者共513例,急性脑梗死包括初发脑梗死236例(初发脑梗死组)和复发脑梗死136例(复发脑梗死组),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1例(陈旧性脑梗死组)。入院当天采集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所有患者又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为第一分位(尿酸≤255μmol/L,128例),第二分位(尿酸256~312μmol/L,129例),第三分位(尿酸313~371μmol/L,129例),第四分位(尿酸>371μmol/L,127例)。住院期间做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评价脑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初发脑梗死组、复发脑梗死组及陈旧性脑梗死组重度血管狭窄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vs 33.8%vs12.8%、24.2%vs 28.7%vs 46.8%、61.9%vs 49.3%vs 40.4%、71.6%vs 61.8%vs 46.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分位血尿酸水平为脑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87,95%CI:2.209~3.365,P=0.001),而且随着血尿酸分层升高,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对危险度逐渐减弱。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复发可能无直接相关性。脑梗死急性期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是脑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脑梗死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静 姚源蓉 程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首次发病317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凝血功能、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入院即刻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首次发病317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凝血功能、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入院即刻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入院后第10天行NIHSS评分。按CS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3组,按入院即刻与入院后第10天的NIHSS评分差值分为好转组、无变化组和恶化组,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轻中重3型患者的血钙(SC)、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SC呈降低趋势,TBIL、FIB、HCY、SUA水平呈增高趋势;临床转归不同组间的SC、FIB、SU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的SC最低,FIB、SUA水平最高。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SC、FIB、SUA水平与病情轻重及临床转归有密切关系,TBIL、HCY与病情轻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生化指标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7β-羟基胆固醇对创伤性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1 位作者 姚源蓉 臧卫周 《中国康复》 2005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研究7β-羟基胆固醇(7-βOHCH)对创伤性癫痫大鼠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5只大鼠脑内立体定向单侧杏仁体注射三氯化铁(FeCl3)建立创伤性癫痫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7-βOHCH治疗组(C组),动... 目的:研究7β-羟基胆固醇(7-βOHCH)对创伤性癫痫大鼠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5只大鼠脑内立体定向单侧杏仁体注射三氯化铁(FeCl3)建立创伤性癫痫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7-βOHCH治疗组(C组),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脑电图变化、海马区域GFAP和谷氨酸转运体mRNA表达。结果:A组大鼠术后无明显行为学改变;术后30 d时,B组94.2%大鼠出现癫痫样发作而C组为74.3%(P<0.05)。A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导联均以α和β波为主要节律的基础脑电图,B、C组出现与痫性发作一致的高幅棘波、棘慢波综合和尖波。注射侧海马组织各区B组均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而C组无(P<0.01)。海马3种谷氨酸转运体mRNA的表达与A组比较,B、C组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结论:7β-OHCH通过抑制海马区域胶质细胞增生、上调GLAST和GLT1的表达,发挥治疗创伤性癫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癫痫 7β-羟基胆固醇 谷氨酸转运体 大鼠
下载PDF
新的含有11q13.5HERV-Wgag序列的内含子转录子的鉴定
16
作者 王杰 姚源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鉴定位于染色体11q13.5的含有HERV-Wgag序列的内含子转录子,探讨这一新的转录子对宿主基因PTD015选择性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半巢式PCR和降落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测序、构建载体、转染JEG3细胞,采用实时PCR检测PTD015选择... 目的:鉴定位于染色体11q13.5的含有HERV-Wgag序列的内含子转录子,探讨这一新的转录子对宿主基因PTD015选择性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半巢式PCR和降落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测序、构建载体、转染JEG3细胞,采用实时PCR检测PTD015选择性剪切mRNA的水平。结果:鉴定了一个位于基因PTD015第二内含子上长1739bp的转录子,该转录子包含755bp11q13.5HERV-Wgag序列、527bp5′长末端重复序列和11q13.5HERV-W5′端457bp片段。此内含子反义转录子质粒的转染使JEG3细胞PTD015选择性剪切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源于基因PTD015第二内含子含有HERV-Wgag序列的反义转录子可调节宿主基因PTD015的选择性剪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11对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基因 内含子 RNA剪接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检查特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敏 姚源蓉 谢炳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20-2723,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itis,CIDP),又称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主要以细胞免疫介导、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多发性炎性周围神经病。
关键词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炎性脱髓鞘性 电生理检查 炎性周围神经病 免疫介导 前驱症状 亚急性
下载PDF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易敏 姚源蓉 谢炳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0-772,共3页
目的: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技术研究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IDP)患者的痛觉传导通路病变特点,探讨CHEPs在CID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CIDP的患者21例及对照组32例,应用CHEP刺激器进行刺激,记录Cz/N的... 目的: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技术研究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IDP)患者的痛觉传导通路病变特点,探讨CHEPs在CID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CIDP的患者21例及对照组32例,应用CHEP刺激器进行刺激,记录Cz/N的潜伏期,分析比较外周神经Aδ纤维及N波峰潜伏期,同时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1)对照组CHEPs波形引出率高于患者组。(2)患者组中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患者组Aδ纤维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患者组上肢Aδ纤维传导速度减慢率较下肢低(P<0.05)。(5)患者组上下肢近端N波峰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患者组上下肢远端N波峰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6)患者组Aδ纤维CV异常率高于MCV及SCV(P<0.05)。结论:CHEPs能反应CIDP患者的痛觉传导通路的异常部位及损伤程度,且较传统的神经传导速度更敏感,可作为临床诊断CIDP的一项电生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R-R间期变化率对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自主神经损害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瑶 谢炳玓 姚源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技术和R-R间期变化率(RRIV)检测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SSR和RRIV对GBS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GBS患者26例(GBS组)和健康人30例(对照组),利用丹麦产Keypoin...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技术和R-R间期变化率(RRIV)检测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SSR和RRIV对GBS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GBS患者26例(GBS组)和健康人30例(对照组),利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记录双手和双足的SSR潜伏期和波幅,记录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RRIV。结果①GBS组和对照组SSR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率(P<0.05)。②GBS组和对照组的RRIV比较,平静呼吸和深呼吸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③GBS组SSR异常率与RRIV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BS患者自主神经症状出现率分别与SSR、RRIV异常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④轴索型GBS与髓鞘型GBS进行SSR及RRIV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SSR和RRIV可作为评价GBS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能发现尚无临床症状的自主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R-R间期变化率 格林巴利综合征 自主神经通路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的视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田 谢炳玓 姚源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NMO和15例r-LETM住院患者进行VEP检测,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NMO组:与正常组P100比较,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NMO和15例r-LETM住院患者进行VEP检测,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NMO组:与正常组P100比较,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幅显著降低(P<0.05);潜伏期异常率高于波幅异常率。r-LETM组:与正常组P100比较,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波幅显著降低(P<0.05);波幅异常率高于潜伏期异常率。两疾病组P100比较,NMO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O的VEP特点为潜伏期延长为主,伴或不伴波幅下降,严重时波形消失。VEP能够检出r-LETM的亚临床视神经病灶,有助于对NMO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