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金刚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维范 刘明妍 +4 位作者 钟欣 杨时伦 杜可 毛瑞琨 魏敏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80,共8页
目的考察NGF/TrkA信号通路在美金刚(memantine,MEM)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被动避暗试验及自主活动试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内Aβ1-42表达水平,ELISA法及比... 目的考察NGF/TrkA信号通路在美金刚(memantine,MEM)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被动避暗试验及自主活动试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内Aβ1-42表达水平,ELISA法及比色法考察其脑内ChAT及AChE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NGF的水平及其特异性受体TrkA下游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EM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明显降低其脑内Aβ1-42蛋白沉积。MEM可上调NGF表达水平,继而激活NGF-TrkA通路,明显增加TrkA、c-raf、ERK1/2及其下游效应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同时,增强其脑内ACh生成酶ChAT并降低其水解酶AChE活性。结论 MEM可能通过增加NGF的表达,激活TrkA信号通路,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Aβ1-42蛋白沉积,从而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NGF TRKA 学习记忆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脑苷肌肽注射液对PC-12及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海山 于兆进 +2 位作者 陈秋晨 姚维范 魏敏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5-1559,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脑苷肌肽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及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脑苷肌肽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及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脑苷肌肽注射液在0.1~300.0 μg·mL-1(以多肽计)浓度范围内对0.000 34%过氧化氢(H2O2)诱导PC-12损伤有保护作用,最大效应(43.0±9.2)%,在0.1~30.0 μg·mL-1(以多肽计)浓度范围内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最大效应为(50.5±11.9)%.ELISA法检测发现,脑苷肌肽注射液可使两损伤细胞株培养液中NSE水平显著减少,且以SH-SY5Y更为显著;BDNF水平在两细胞株中均显著增加.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对H2O2诱导的PC-12及SH-SY5Y细胞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以人源性SH-SY5Y细胞更为敏感;该过程伴有NSE水平降低,脑苷肌肽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注射液 细胞保护 NSE BDNF
下载PDF
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聂宏光 蔡际群 姚维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54±5)%、(41±9)%和(34±4)%(P<0.01)。氨己烯酸使大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68±13)%、(39±13)%和(21±6)%(P<0.01)。氨己烯酸的抑制效应能被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拮抗。结论氨己烯酸具有明显的对抗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对癫痫大发作的抑制效应是通过GABAA受体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己烯酸 自发性癫痫大鼠 癫痫小发作 癫痫大发作
下载PDF
ω-6大豆油脂肪乳对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明立 赵海山 +1 位作者 姚维范 魏敏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ω-6大豆油脂肪乳对番泻叶导致的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组和ω-6大豆油脂肪乳组,每组12只。利用番泻叶制备小鼠腹泻模型。造模后,ω-6大豆油脂肪乳组注射ω-6大豆油脂肪乳(15m L/kg,每日1... 目的探讨ω-6大豆油脂肪乳对番泻叶导致的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组和ω-6大豆油脂肪乳组,每组12只。利用番泻叶制备小鼠腹泻模型。造模后,ω-6大豆油脂肪乳组注射ω-6大豆油脂肪乳(15m L/kg,每日1次),对照组与腹泻组小鼠每日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 d。自造模之日起动态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并于给药前及给药第1、4、7和10天分别计算小鼠腹泻指数;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浆白蛋白(ALB)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小肠黏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腹泻组相比,ω-6大豆油脂肪乳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和体质量明显改善,小鼠腹泻指数明显降低;给药10 d后,与腹泻组相比,ω-6大豆油脂肪乳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明显改善、血浆ALB水平显著升高,小肠黏膜中PC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ω-6大豆油脂肪乳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C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6大豆油脂肪乳 番泻叶 腹泻 小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明立 逄蕾 +5 位作者 鞠学鹏 孙海刚 余涧坤 赵海山 姚维范 魏敏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ω-3鱼油脂肪乳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一次性6.0 Gy全身照射ICR小鼠,建立辐射损伤小鼠模型。取各组小鼠外周血用于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ω-3鱼油脂肪乳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一次性6.0 Gy全身照射ICR小鼠,建立辐射损伤小鼠模型。取各组小鼠外周血用于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取骨髓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象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骨髓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BC组)相比,生理盐水组(NS组)小鼠外周血WBC和PLT计数均明显减少(P<0.05),骨髓增生降低,早期及晚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凋亡抑制因子BCL-XL表达降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ω-3鱼油脂肪乳(ω-3组)可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WBC和PLT计数(P<0.05),促进骨髓增生,抑制骨髓细胞凋亡率(P<0.05),增加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以促进骨髓造血系统恢复,对辐射导致的造血系统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造血系统 细胞凋亡 Ω-3鱼油脂肪乳
下载PDF
长期服用别嘌醇片与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山 任婕 +4 位作者 姚维范 陈秋晨 魏敏杰 黄柏林 周有财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治疗组(低、高剂量)、别嘌醇片治疗组(低、高剂量)。除正常对照...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治疗组(低、高剂量)、别嘌醇片治疗组(低、高剂量)。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周,3周后改为隔日1次的方法,共3个月造成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或别嘌醇片,在实验3个月末,检测大鼠血尿酸含量、肝脏病理结构、反映肝功能的主要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肝脏指数(%)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尿酸痛风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增高、肝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比较,长时间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缓解高尿酸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损伤,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高剂量时作用显著(P<0.05);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增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高剂量时升高碱性磷酸酶的作用显著(P<0.05);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痛风大鼠肝脏指数,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剂量时作用显著(P<0.05)。结论长期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尿酸水平、改善肝脏功能,保护肝脏组织结构,其作用优于相当剂量的别嘌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肝脏 大鼠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
下载PDF
夏枯草粗提物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逆转耐药作用与机制初探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敏杰 周新颖 +2 位作者 赵海山 姚维范 金万宝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3期38-38,共1页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醇沉粗提物溶液(PVC)对乳腺癌敏感细胞(MCF-7/S)和耐药细胞(MCF-7/R)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单味中药夏枯草经水煎醇沉法制成夏枯草粗提物溶液,定容至每毫升含生药夏枯草1.0克。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醇沉粗提物溶液(PVC)对乳腺癌敏感细胞(MCF-7/S)和耐药细胞(MCF-7/R)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单味中药夏枯草经水煎醇沉法制成夏枯草粗提物溶液,定容至每毫升含生药夏枯草1.0克。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CF-7/S和阿霉素耐药株MCF-7/R分别用RMPI-1640和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MTT法检测PVC对MCF-7/S细胞和MCF-7/R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非细胞毒性剂量PVC对耐药株MCF-7/R细胞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PVC对凋亡相关基因p53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粗提物 乳腺癌 细胞增殖 耐药作用
下载PDF
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任婕 黄柏林 +5 位作者 姚维范 赵海山 于兆进 陈秋晨 周有财 魏敏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1-703,I0002,共4页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别嘌醇缓释胶囊低(CL)、高剂量(CH)组,别嘌醇片低(TL)、高剂量(TH)组,每组10只。除NC组...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别嘌醇缓释胶囊低(CL)、高剂量(CH)组,别嘌醇片低(TL)、高剂量(TH)组,每组10只。除NC组,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100mg·kg-1·d-1)和乙胺丁醇(250mg·kg-1·d-1)连续灌胃3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12周造成大鼠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别嘌醇缓释胶囊或别嘌醇片,在实验第12周末,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尿酸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胃、肠和皮肤的病理改变,及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情况。结果:CH组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缓解大鼠的体质量降低(P<0.01);与M和TL组,特别是TH组比较,CL和CH组可缓解大鼠胃、肠黏膜损伤;与M和TL组比较,CL和CH组降低大鼠血清IL-1β水平作用显著(P<0.05);CL和CH组皮肤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与别嘌醇片比较,长期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在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表现出更好的胃、肠黏膜和皮肤保护作用;抑制TNF-α及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高尿酸血症 胃肠道 皮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9
作者 任婕 周有财 +4 位作者 姚维范 赵海山 陈秋晨 黄柏林 魏敏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3个月)灌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ASRC)治疗大鼠高尿酸血症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27,54 mg.kg-1.d-1),别嘌醇低... 目的研究长期(3个月)灌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ASRC)治疗大鼠高尿酸血症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27,54 mg.kg-1.d-1),别嘌醇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32,64 mg.kg-1.d-1)。除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各组增加6只,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周,3周后改为隔日一次,共12周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变化;12周末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酸(UA)水平、外周血常规;骨髓涂片检测骨髓象;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取肾脏组织经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增高、红细胞(RBC)计数明显降低;血清IL-1β水平明显增高;肾脏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ASRC低剂量时升高RBC计数、降低WBC、PLT计数作用显著(P<0.05),有效降低血清IL-1β水平(P<0.01);ASRC高剂量可有效抑制大鼠的体质量下降、降低血尿酸水平和血清IL-1β水平(P<0.01),肾间质仅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长期应用低剂量ASRC可有效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外周血常规的异常改变,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肾脏改变轻微有关;高剂量ASRC则更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药物剂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 别嘌醇 高尿酸血症 外周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在不同亚群的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
10
作者 任婕 魏敏杰 +3 位作者 金锋 赵海山 姚维范 冯婉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4-64,共1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影响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BRCA1蛋白表达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1例散发性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组织石蜡标本的BRCA1蛋白表达,结合ER、HER-2的表达情况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影响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BRCA1蛋白表达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1例散发性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组织石蜡标本的BRCA1蛋白表达,结合ER、HER-2的表达情况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乳腺良性组织BRCA1蛋白均在细胞核阳性表达;121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按ER和HER-2的表达情况分组后,在ER(+)HER-2(+)、ER(-)HER-2(+)、ER(+)HER-2(-)、ER(-)HER-2(-)各组中,BRCA1蛋白在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10/27)、37.5%(6/16)、74.4%(32/43)、65.7%(23/35),乳腺癌ER(-)HER-2(+)与ER(+)HER-2(-)和ER(-)HER-2(-)组间的BRCA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R(+)HER-2(+)与ER(+)HER-2(-)组间的BRCA1蛋白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的,BRCA1阳性表达率降低;BRCA1蛋白低表达、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组织,腋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增高;BRCA1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中未见差异。结论BRCA1蛋白表达检测,结合ER、HER-2的表达水平,对临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ER HER-2 散发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5-氮杂脱氧胞苷酸诱导ER阴性细胞ERα,ERβ恢复表达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琳 于兆进 +7 位作者 李宇男 何苗 王麟 任婕 白雪峰 赵海山 姚维范 魏敏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842-845,共4页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酸(5-Aza-dC)对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的ERα、ERβ的恢复表达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终浓度(1、2.5、5、10、20μmol/L)5-Aza-dC处理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 96h,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 目的:观察5-氮杂脱氧胞苷酸(5-Aza-dC)对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的ERα、ERβ的恢复表达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终浓度(1、2.5、5、10、20μmol/L)5-Aza-dC处理ERα、ERβ阴性细胞株MDA-MB-435 96h,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 PCR,RT-PCR)方法检测5'-Aza-dC处理后ER阴性MDA-MB-435乳腺癌细胞株DNMT1、ERα、ERβmRNA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5-Aza-dC均可明显抑制DNMT1 mRNA表达,20μmol/L的5-Aza-dC对DNMT1 mRNA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不同浓度5-Aza-dC处理MDA-MB-435细胞96h后,ERα、ERβmRNA表达水平随5-Aza-dC浓度增大而增加,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NMT抑制剂5-Aza-dC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恢复ER阴性细胞中ERα,ERβmRNA表达,说明ERα,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引起ERα、ERβ蛋白失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脱氧胞苷酸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甲基化
下载PDF
EGCG通过抑制p75^(NTR)通路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时伦 刘明妍 +4 位作者 钟欣 杜可 姚维范 赵海山 魏敏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9-1424,共6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内p75NTR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及被动避暗实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TU...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海马内p75NTR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及被动避暗实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TUNEL法及fluoro-Jade B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元退行性变,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p75NTR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EGCG可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退行性改变。同时,EGCG可明显抑制p75NTR通路,降低其剪切产物p75ICD表达及JNK2磷酸化水平,减少p53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结论 EGCG通过抑制p75NTR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NGF P75 NTR信号通路 阿尔采末病 APP/PS1 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障碍
下载PDF
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维范 《情报学报》 1982年第1期90-93,共4页
情报学研究应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来选题。作者按我国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应该研究的几个问题,即:情报用户,情报源,情报传递渠道,检索刊物体系,情报机构体制,采用新技术的政策和方法以及基础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研究。文中阐述了研究... 情报学研究应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来选题。作者按我国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应该研究的几个问题,即:情报用户,情报源,情报传递渠道,检索刊物体系,情报机构体制,采用新技术的政策和方法以及基础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研究。文中阐述了研究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研究 检索刊物体系 综合性问题 实际需要 情报用户 情报传递 机构体制 情报源
下载PDF
论强化情报能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维范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231-237,共7页
文章论述了强化情报能力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指出,强化情报能力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采用自动化手段、培养人才和制订政策与规划。作者认为,为了强化我国的情报能力,应开展用户研究;发展专业化情报机构;加速计算机系统的建设;扶持'情... 文章论述了强化情报能力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指出,强化情报能力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采用自动化手段、培养人才和制订政策与规划。作者认为,为了强化我国的情报能力,应开展用户研究;发展专业化情报机构;加速计算机系统的建设;扶持'情报中间人';宏观加强政策指导和微观方面放松搞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源 中间人 情报需求 计算机 情报工作 情报能力 情报交流
下载PDF
EGCG改善D-gal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障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维范 刘明妍 +5 位作者 钟欣 王崴 杜可 杨时伦 毛瑞琨 魏敏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因子改善D-gal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因子改善D-gal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脑内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75NTR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GCG明显改善D-gal诱导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抑制其脑内TUNEL阳性细胞表达,降低凋亡特征性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同时,EGCG可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凋亡相关通路,显著降低p75ICD表达水平及其下游JNK2、c-Jun磷酸化水平,降低下游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凋亡、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抗AD作用。结论 EGCG可能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JNK/c-Jun/p53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抑制D-gal诱导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其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p75NTR通路 凋亡 认知障碍 D-gal诱导AD模型大鼠
下载PDF
长期服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婕 周有财 +4 位作者 姚维范 赵海山 陈秋晨 黄柏林 魏敏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2-416,共5页
目的考察长期服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改变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6只),别嘌醇缓释胶囊低、高(27、54 mg·kg^(-1)·d^(-1))剂量组(各16只),别嘌醇片低、高(32... 目的考察长期服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改变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6只),别嘌醇缓释胶囊低、高(27、54 mg·kg^(-1)·d^(-1))剂量组(各16只),别嘌醇片低、高(32、64 mg·kg^(-1)·d^(-1))剂量组(各16只),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wk,3 wk后改为隔日1次,共12 wk造成大鼠高尿酸血症。在造模的同时,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低、高剂量的别嘌醇缓释胶囊或别嘌醇片;在wk 12末,处死大鼠,取血和肾脏组织,检测血尿酸、肾脏功能及肾组织的TNF-α表达情况和观察肾脏形态、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尿酸、尿素氮含量和肾脏组织内TNF-α表达增加,肾脏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缓释胶囊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血尿酸、血尿素氮含量和肾脏组织内TNF-α表达(P<0.05);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肾组织含水量(P<0.05);肌酐含量和肾脏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别嘌醇片高剂量组比较,别嘌醇缓释胶囊组降低肾脏指数和肾组织含水量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长期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能减缓肾脏的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尿酸水平的同时抑制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缓释胶囊 高尿酸血症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