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分析
1
作者 李莎莎 姚艳粉 +3 位作者 刘芳 张亚楠 孙文英 栾莹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总结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2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主要是不自主发笑、自言自语、易怒、恐... 目的总结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2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主要是不自主发笑、自言自语、易怒、恐惧;1例表现为行为异常,主要为重复语言、语速缓慢;2例表现为语言障碍,少语、缄默;2例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力下降,腱反射未引出,巴氏征阳性,其中1例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病变;2例头颅MRI提示脑萎缩,1例头颅MRI未见异常;3例患儿脑电图均提示背景节律慢化,伴慢波阵发。血尿代谢筛查结果显示,3例患儿尿液中甲基丙二酸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均升高。诊断为晚发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患儿均以左卡尼汀口服液、甜菜碱、亚叶酸片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例患儿均存在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患儿1为c.394C>T(p.Arg132Ter)(来源于母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父亲),患儿2为c.482G>A(p.Arg161Gln)(来源于母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父亲),患儿3为c.482G>A(p.Arg161Gln)(来源于父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母亲)。结论部分晚发型MMA患儿可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尿液中甲基丙二酸和血HCY均升高。MMACHC基因c.394C>T(p.Arg132Ter)、c.482G>A(p.Arg161Gln)、c.609G>A(p.Trp203Ter)的复合杂合突变为其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精神行为异常 MMACHC基因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艳粉 王翠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亚低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5例。采用TEG-5000血栓弹力测定仪测定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如凝血反应时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亚低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5例。采用TEG-5000血栓弹力测定仪测定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如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APTT、D-二聚体(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Person相关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K升高,而α角、MA和CI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K分别与PT、AP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3、0.504、0.652、0.503,P均<0.05),分别与D-dimer、FIB及PAGT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5、-0.499、-0.551、-0.534、-0.497、-0.482,P均<0.05);α角、MA、CI分别与PT、AP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2、-0.474、-0.734、-0.593、-0.412、-0.501,P均<0.05),分别与D-dimer、FIB及PAG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9、0.473、0.501、0.443、0.801、0.472、0.475、0.481、0.493,P均<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可实时准确地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栓弹力图 亚低温治疗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心钠肽、尿肾损伤分子-1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姚艳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心钠肽(ANP)、尿肾损伤分子-1(KIM-1)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抗感染、重症监护、呼吸辅助及营养支持等...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心钠肽(ANP)、尿肾损伤分子-1(KIM-1)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抗感染、重症监护、呼吸辅助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检测患者尿液样本中ANP和KIM-1含量及血液样本中CYS含量,并对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ANP水平逐渐增加,而观察组则于治疗第3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且在治疗3 d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及8.59,P<0.05);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KIM-1及血液样本中CYS水平逐渐递增,而观察组则于治疗第5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第7天时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及35.89,P<0.05);此外,两组组内及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其尿液样本中ANP、KIM-1及血液样本中CYC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7.32、10.16、5.89及19.74、21.05、11.63,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PACHEⅡ存在显著性差异(t=16.04及35.49,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t=18.80,P<0.05),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内ANP、KIM-1以及CYS水平,对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脓毒症 肾损伤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艳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636-63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1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给予评分。结果:治疗后1d、1周、2周、1月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1d~1月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改善,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后1d、1周、2周、1月时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5
作者 薛福珍 姚艳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四肢创伤创面常发生于四肢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坏死,常伴有骨折及骨、肌腱组织外露,容易成为感染创面,导致创面愈合慢。以往临床医师多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四肢创伤创面,但整体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2,3]用于... 四肢创伤创面常发生于四肢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坏死,常伴有骨折及骨、肌腱组织外露,容易成为感染创面,导致创面愈合慢。以往临床医师多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四肢创伤创面,但整体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2,3]用于四肢创伤创面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四肢创伤 创面修复 常规方法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创伤创面 肌腱组织
下载PDF
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SAP合并IAH/ACS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丕宝 姚艳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SAP合并IAH/ACS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灌洗组22例与开腹组12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SAP合并IAH/ACS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灌洗组22例与开腹组12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开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记录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淀粉酶;记录两组肠鸣音次数、对腹膜刺激征进行评分。结果术后两组APACHEⅡ、血清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淀粉酶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且灌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两组肠鸣音次数、腹膜刺激征评分逐步恢复正常,灌洗组恢复更为快速(P均<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SAP合并IAH/ACS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置管灌洗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内高压
下载PDF
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雪锋 姚艳粉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采用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B组采取生理盐水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 目的: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采用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B组采取生理盐水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C组采用经鼻导管生理盐水冲洗疗法,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放疗结束3个月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低于B组、C组(P<0.05),A组、B组放疗结束后6个月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放疗结束后6个月放射性鼻窦炎病情轻于B组、C组(P<0.05);A组1年临床疗效优于B组、C组(P<0.05)。结论:欧龙马滴剂雾化冲洗联合鼻腔负压清理疗法可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尤其是中度、重度放射性鼻窦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龙马滴剂 鼻腔负压清理 放射性鼻窦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iR-21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娜 姚艳粉 原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探讨miR-21对急性胰腺炎(AP)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雨蛙素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构建AP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中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检测造模情况。采用RT-PCR检测... 目的探讨miR-21对急性胰腺炎(AP)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雨蛙素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构建AP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中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检测造模情况。采用RT-PCR检测miR-21的表达;以脂质体转染miRNA-21 inhibitor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R42J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与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雨蛙素处理后,AR42J细胞中AMY、TNF-α和IL-6的表达均升高,建模成功。miR-21在AP环境下低表达,转染miRNA-21 inhibitor后,由雨蛙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PTEN蛋白表达上调,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miR-21在AP腺泡细胞中低表达,可能通过上调PTEN和下调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进而加重胰腺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MIR-21 腺泡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KB P65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立冬 夹亚伟 +2 位作者 王雷 王言森 姚艳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临床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疾病机制尚不确定,主要以持续性呼吸困难为特点,患者多存在肺泡炎症,肺泡受损继而导致肺纤维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至晚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对于特...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临床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疾病机制尚不确定,主要以持续性呼吸困难为特点,患者多存在肺泡炎症,肺泡受损继而导致肺纤维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至晚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临床尚无针对性方案[1].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实施治疗,然而疗效并不理想.研究指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机体存在凝血异常、氧化应激失衡等情况,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以及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2].本研究就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低分子肝素 临床疗效评价 凝血异常 肺纤维化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呼吸困难
下载PDF
水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五例报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艳粉 王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水痘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时间、类型及脑脊液的特点。方法对5例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1例发生在出疹后3—8d,2例发生在出疹前2周,1例发生在出疹后3周。水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5例... 目的探讨水痘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时间、类型及脑脊液的特点。方法对5例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1例发生在出疹后3—8d,2例发生在出疹前2周,1例发生在出疹后3周。水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5例患儿中脑炎1例、视神经炎l例、脊髓炎1例、面神经瘫痪1例及急性偏瘫1例。5例中仅3例行腰椎穿刺术检查,脑脊液所见均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仅表现为压力、细胞数、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结论水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的时间不定、类型多样,脑脊液表现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神经系统损伤 脑脊液 儿童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开始时机对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艳粉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开始时机对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重症患者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CRRT的合并AKI重症患者200例,根据开始行CRRT时所属AKI时期将患者分为1期(A组)、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开始时机对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重症患者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CRRT的合并AKI重症患者200例,根据开始行CRRT时所属AKI时期将患者分为1期(A组)、2期(B组)和3期(C组),比较3组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者肾功能恢复率。结果经过治疗后,A、B、C组肾功能恢复率、存活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1.04%、52.11%与29.03%,92.5%、73.6%与36.2%,7.5%、26.2%与63.8;χ2值分别为6.266、16.143、16.143,P均〈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早期进行CRRT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开始时机 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相关功能区白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涛 姚艳粉 王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测定脑性瘫痪(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相关脑区(Broca区、Wernicke区、弓状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参数(FA),探讨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Philips 3.0T磁共振仪,对27例脑瘫...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测定脑性瘫痪(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相关脑区(Broca区、Wernicke区、弓状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参数(FA),探讨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Philips 3.0T磁共振仪,对27例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观察组)和20例热性惊厥患儿(对照组)行DTI扫描,于Philips磁共振自带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计算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的FA值.结果 对照组患儿左侧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的FA值均高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左侧Broca区的FA值低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的FA值均高于右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Broca区、Broca镜像区及两侧弓状纤维束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rnick区及Wernick镜像区的FA值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语言相关脑区的广泛性损伤,Broca区及弓状纤维束受损较Wernick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语言发育迟缓 扩散张量成像 语言功能区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原因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丕宝 徐庆国 +2 位作者 姚艳粉 彭海莹 贾海燕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0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PCI策略、死亡原因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急诊PCI围术期...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PCI策略、死亡原因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为5.97%。急诊PCI术中死亡2例;术后〈24h死亡8例;术后24~72h死亡2例;〉72h死亡4例,最长死亡时间为术后第14天。多数患者在24h内死亡。术中死亡患者主要死于血管再通后无复流及顽固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术后72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及室性心律失常等AMI并发症。超过72h死因多为造影剂肾病致急性肾损伤、致命性内脏出血、急性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急诊PCI治疗AMI的主要死亡危险因素为老龄、心源性休克、基础疾病尤其糖尿病、再发AMI、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等。为减少AMI病死率,应进~步提高PCI操作技术,重视合并症及综合治疗,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围术期 死亡
原文传递
儿童板层型灰质异位症伴癫癎发作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雁文 吴琼 +1 位作者 姚艳粉 王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板层型灰质异位症伴癫癎发作儿童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板层型灰质异位症的癫癎患儿病例资料3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电话随访其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板层... 目的观察并探讨板层型灰质异位症伴癫癎发作儿童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板层型灰质异位症的癫癎患儿病例资料3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电话随访其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板层型灰质异位症患儿均为女性,均伴有反复癫癎发作,并伴有一定程度发育落后或学习困难;影像学均呈典型的“双皮质征”改变;其癫癎发作形式复杂,以全面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主,可混合不典型失神发作或失张力发作,发作前有恐惧、腹痛等先兆,脑电图呈多灶性改变,以枕、顶、颞叶最显著;3例患儿均为联合用药治疗,脑电图改变及临床发作均有好转趋势。结论对儿童期反复癫癎发作伴有一定智力缺陷的女性患儿需注意是否为板层型灰质异位症,磁共振发现“双皮质征”改变为确诊依据,其癫癎发作早期治疗可有较好的效果,抗癫癎治疗建议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异位 癫癎 磁共振 脑电图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栓前状态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芦璐 姚艳粉 宗俊学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α-颗...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的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活性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vWF、GMP-140、11-DH-TXB2、FIB含量及PAI-1活性和血粘度均明显升高,而AT含量、t-PA活性均明显下降(均为P<0.01)。随着血压水平升高,PTS标志物水平变化越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PTS,PTS与其病情进展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艳粉 李丕宝 +1 位作者 孙玮 葛均克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目的研究瑞马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相关指标以及血清神经元PAS结构与蛋白4(neuronal PAS structure and protein 4,NPAS4)和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瑞马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相关指标以及血清神经元PAS结构与蛋白4(neuronal PAS structure and protein 4,NPAS4)和神经调节蛋白-1(NRG-1)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瑞马唑仑组和联合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瑞马唑仑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马唑仑;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盐酸右美托咪定和瑞马唑仑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和NGR-1、NPAS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天和3天后,患者的心率和MAP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患者的心率和MAP水平相似(P>0.05),但是联合组患者的MAP和心率较其它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1天和3天后,两组患者的IL-6和CRP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1天和3天后,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两组患者的CRP和IL-6水平相似(P>0.05),但是联合组患者的IL-6和CRP水平均低于A、瑞马唑仑组(P<0.05);治疗1天和3天后,三组患者的的NPAS4和NGR-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1天和3天后,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患者NPAS4和NGR-1水平相似,但是联合组患者的NPAS4和NGR-1水平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患者NGR-1、NPAS4表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老年创伤性损伤 神经元PAS结构与蛋白4 神经调节蛋白-1
原文传递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艳妮 姚艳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 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目的 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第二新生儿病房收治的NRDS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NIPPV,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辅助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清HMGB1、MIF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HMGB1、MI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MGB1、MI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IPPV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通气状况,降低血清HMGB1、MIF1水平,有利于减轻患儿炎性反应及肺组织损伤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猪肺磷脂注射液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重症监护室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葛均克 姚艳粉 李丕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重症监护室(ICU)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重症监护室(ICU)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结合互动达标理论实施ICU床旁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和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免疫功能、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以及CD_4^+/CD_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以及CD_4^+/CD_8^+比值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为95. 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ICU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互动达标理论实施ICU床旁康复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重症监护室 床旁康复治疗 胃肿瘤 手术预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重症监护室床旁康复治疗配合肺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预后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葛均克 刘娜 姚艳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康复治疗配合呼吸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预后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康复治疗配合呼吸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预后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肌肌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呼吸肌肌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早期ICU床旁康复治疗和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早期康复 预后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玮 姚艳粉 李丕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6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给予奥...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给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降钙素原(PCT)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 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奥沙利铂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对BNP和PCT水平的降低有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胸腔内灌注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肺肿瘤 恶性胸水 血浆B型钠尿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