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隧道突变失稳判据研究
1
作者 彭亚雄 周子霈 +2 位作者 姚颖康 刘运思 左清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8,共8页
为判断爆破振动与损伤作用下层状岩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层状围岩失稳特征建立隧道力学模型,考虑爆破损伤和振动效应,构建层状围岩隧道系统总势能方程和突变失稳判据,分析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并以沪昆高铁湖南段姚家... 为判断爆破振动与损伤作用下层状岩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层状围岩失稳特征建立隧道力学模型,考虑爆破损伤和振动效应,构建层状围岩隧道系统总势能方程和突变失稳判据,分析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并以沪昆高铁湖南段姚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层状围岩隧道发生突变失稳的充要条件是满足分岔集方程,即当突变特征值Δ≤0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失稳;爆破累积效应造成围岩刚度不断降低,爆破药量增加提高爆破振动效应,这些均导致层状围岩失稳概率增加;实际隧道失稳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情况、监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失稳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作用 层状围岩隧道 失稳判据 突变理论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爆后钢筋骨架零长度塑性铰失稳判别模型与试验验证
2
作者 余珊珊 姚颖康 +1 位作者 孙金山 贾永胜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骨架的残余承载能力对建(构)筑物失稳倒塌的影响,基于爆破后立柱钢筋骨架形态及其受力情况,建立了零长度塑性铰计算模型,并开展了不同爆破破坏程度下残余钢筋骨架的承载能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度和弯曲程度对承重立柱... 为了进一步研究骨架的残余承载能力对建(构)筑物失稳倒塌的影响,基于爆破后立柱钢筋骨架形态及其受力情况,建立了零长度塑性铰计算模型,并开展了不同爆破破坏程度下残余钢筋骨架的承载能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度和弯曲程度对承重立柱爆后钢筋骨架承载能力有显著影响,当初始挠度接近时,试件峰值承载力随骨架高度增加呈线性降低关系;当骨架高度相同时,试件峰值承载力随弯曲程度增加呈非线性降低关系;与传统欧拉等直压杆模型和初弯曲压杆模型相比,零长度塑性铰失稳判别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模型试验值。论文研究成果对高大建(构)筑物拆除爆破设计和抗连续倒塌分析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爆破 零长度塑性铰 钢筋骨架 钢筋混凝土立柱 失稳判别
下载PDF
基于FLACS的砌体住宅楼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江楠 姚颖康 +1 位作者 董思玲 刘尚校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针对砌体住宅楼结构特点,以瓦房店市居民楼燃气闪爆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S软件三维建模爆炸楼层,考虑泄漏方向、门窗和隔板等影响,模拟气体的泄漏和爆炸,对比不同泄漏方向下天然气云团的扩散过程和不同时间下爆炸冲击压力的分布。结... 针对砌体住宅楼结构特点,以瓦房店市居民楼燃气闪爆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S软件三维建模爆炸楼层,考虑泄漏方向、门窗和隔板等影响,模拟气体的泄漏和爆炸,对比不同泄漏方向下天然气云团的扩散过程和不同时间下爆炸冲击压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垂直向上和水平向屋内两个泄漏方向的不同,对天然气体积分数分布几乎无影响;门厅隔板阻碍扩散,天然气在厨房体积分数较高;爆炸初始,504室爆炸压力急剧升高,压力冲击波经门窗隔板以圆弧形式向外传递;400 s时刻比600 s爆炸压力小;600 s爆炸时刻的压力大于砖墙破坏压力76 kPa,结构发生破坏。研究成果为事故反演、受损结构稳定性评价和事故预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住宅楼 天然气泄漏 天然气爆炸 FLACS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凹露天矿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1 位作者 郭廖武 尹小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结合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复合指标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 结合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复合指标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结果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立柱爆破后钢筋骨架承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姚颖康 谢先启 +2 位作者 孙金山 贾永胜 丁梦薇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6,共7页
钢筋混凝土立柱爆破后通常会残留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的承载特性是判断结构局部失稳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定立柱爆破高度的理论依据。基于立柱爆后实际形态,开展了具有初弯曲形态的立柱钢筋骨架缩尺模型试验,模拟了顶部有水平向约束和无... 钢筋混凝土立柱爆破后通常会残留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的承载特性是判断结构局部失稳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定立柱爆破高度的理论依据。基于立柱爆后实际形态,开展了具有初弯曲形态的立柱钢筋骨架缩尺模型试验,模拟了顶部有水平向约束和无水平向约束两种工况。试验结果表明:立柱钢筋骨架的承载力随着其高度和初始挠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顶部无水平约束钢筋骨架的失稳形态主要表现为侧向倾斜,顶部有水平约束钢筋骨架的失稳形态主要表现为竖向压缩和钢筋外凸。模型试验实测承载力远低于欧拉等直压杆模型计算值,而高于初弯曲压杆模型计算结果,且实测值与初弯曲压杆模型计算值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初弯曲压杆失稳模型的修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立柱 钢筋骨架 承载特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压缩脆性介质爆破破坏时冲击荷载与初始应力卸载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姚颖康 孙金山 +4 位作者 贾永胜 吴亮 倪明亮 明胜 陈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57-266,共10页
针对含压缩应变能脆性介质的爆破破坏机制问题,开展了建筑物底层立柱的现场爆破试验。分析了立柱保留部分的应变变化过程。动应变监测结果表明,炮孔炸药爆轰时,炮孔远区的爆炸荷载时程曲线大致呈三角形折线状,爆炸荷载升压阶段应变率高... 针对含压缩应变能脆性介质的爆破破坏机制问题,开展了建筑物底层立柱的现场爆破试验。分析了立柱保留部分的应变变化过程。动应变监测结果表明,炮孔炸药爆轰时,炮孔远区的爆炸荷载时程曲线大致呈三角形折线状,爆炸荷载升压阶段应变率高于卸压阶段;装药长度约20 cm时,爆炸荷载作用时间约为1 ms。爆炸冲击波作用消失后,由于碎块运动速度远低于冲击波和应力波传播速度,起爆后爆破介质的承载能力仍可保持数毫秒时间,此时介质主要受爆生气体膨胀作用,附加动应变较低。介质完全破碎后,碎块以较高的初速度发生抛掷飞散,其承载能力迅速消失,初始应变随之释放至0;应变释放的时程曲线接近于直线形,且卸载的应变率较低。构建了一维直杆的爆炸冲击与初始应力卸载力学模型,通过对直杆加载和卸载过程在时间域上的叠加,近似模拟了压缩立柱爆破时保留区的应变历程。对爆破试验的模拟表明,炸药爆炸作用结束数毫秒时间后初始应力才开始卸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爆炸荷载 初始应变 应变释放 应变监测 力学模型
下载PDF
龙洞-74m水平采矿巷道锚喷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2 位作者 郭廖武 尹小鹏 梅林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33-536,共4页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室内矿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工程类比法中的Q指标法和RMR法确定巷道的锚喷支护参数,然后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由工程类比法确定的锚喷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室内矿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工程类比法中的Q指标法和RMR法确定巷道的锚喷支护参数,然后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由工程类比法确定的锚喷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锚喷支护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最终获得该巷道最优锚喷支护参数,并对锚喷支护加固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巷道 锚喷参教 教值模拟 最优化
下载PDF
龙洞-74m水平采矿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1 位作者 郭廖武 尹小鹏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6,共3页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m水平巷道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声波测试结果,运用Q指标法、RMR法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分类和稳定性评价。同时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开挖后的巷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类... 在对大冶铁矿龙洞-74m水平巷道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声波测试结果,运用Q指标法、RMR法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分类和稳定性评价。同时运用2D-σ有限元软件对开挖后的巷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类比法的分类结果,得出优化的围岩稳定性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评价 Q指标法 RMR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采矿巷道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颖康 周传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较理想地处理巷道的收敛变形与围岩力学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应用反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的围岩力学参数。首先应用正交试验理论确定有限元正分析的围岩力学参数取值样本,运用2D-S igm a有限元软件计算巷道的... 为较理想地处理巷道的收敛变形与围岩力学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应用反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的围岩力学参数。首先应用正交试验理论确定有限元正分析的围岩力学参数取值样本,运用2D-S igm a有限元软件计算巷道的收敛变形值;然后将有限元计算位移值作为输入样本,相应的围岩力学参数作为输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再将实测位移带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反分析得到相应围岩力学参数,以此围岩力学参数作为二次正分析的计算参数进行有限元计算,并比较分析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取围岩力学参数是可行的,其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巷道 围岩参数 反分析 有限元数值模拟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水塔垂直原地爆破拆除试验研究
10
作者 黄小武 谢先启 +4 位作者 贾永胜 刘昌邦 姚颖康 孙金山 伍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共9页
为解决受限空间下高耸钢筋混凝土水塔爆破拆除难题,研发了高耸构筑物垂直原地爆破拆除技术。采用高速摄影观测、振动监测手段和数值仿真方法,对水塔垂直原地坍塌冲击破坏机理、垮塌运动过程和触地振动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高... 为解决受限空间下高耸钢筋混凝土水塔爆破拆除难题,研发了高耸构筑物垂直原地爆破拆除技术。采用高速摄影观测、振动监测手段和数值仿真方法,对水塔垂直原地坍塌冲击破坏机理、垮塌运动过程和触地振动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高耸水塔垂直原地爆破拆除的坍塌过程近似自由落体运动,回归分析得到水塔向下塌落的加速度约为9.4 m/s^(2),略小于重力加速度;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可以近似还原水塔的塌落运动过程,并精确捕捉每段筒体的冲击碰撞时刻;159号混凝土材料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水塔筒体塌落冲击破坏过程;水塔筒体冲击破坏过程复杂,总体呈现多次冲击累积损伤破坏过程;振动主振频带主要集中在5~60 Hz,振动信号的高频部分衰减迅速,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并且振动信号的总能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试验表明:通过筒体分段依次垂直原地塌落触地,并同步开展顶部水箱水压爆破,不仅可以控制高耸水塔的塌落堆积范围,而且可以减小触地振动效应并控制爆破粉尘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原地塌落 高速摄影 数值模拟 触地振动
下载PDF
武汉市硚口区银丰片群楼成功爆破拆除
11
作者 姚颖康 《工程爆破》 2015年第1期63-63,共1页
12月9日15时,武汉市斫口区银丰片群楼成功爆破拆除,高77.1m的银丰宾馆成为武汉市迄今为止爆破拆除的最高楼房。该工程地处汉正街中心地带,周边干道纵横,商业网点群集,地下管网密布,群楼距中山大道地下商城仅13m,环境复杂,爆破... 12月9日15时,武汉市斫口区银丰片群楼成功爆破拆除,高77.1m的银丰宾馆成为武汉市迄今为止爆破拆除的最高楼房。该工程地处汉正街中心地带,周边干道纵横,商业网点群集,地下管网密布,群楼距中山大道地下商城仅13m,环境复杂,爆破难度高。武汉爆破有限公司采用“一次点火,顺次重叠倒塌”的总体爆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武汉市 中心地带 商业网点 地下管网 地下商城 中山大道
下载PDF
精细爆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12
作者 姚颖康 《工程爆破》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2015年1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共同主办,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爆破有限公司承办的“精细爆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3l位院士及工程爆破界上百位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共论精... 2015年1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共同主办,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爆破有限公司承办的“精细爆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3l位院士及工程爆破界上百位知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共论精细爆破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学术研讨会 武汉市 中国工程院 建筑工程学 建设集团 爆破界
下载PDF
采矿巷道围岩变形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周传波 郭廖武 +2 位作者 姚颖康 尹小鹏 姜守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4-658,共5页
研究了大冶铁矿龙洞-62m、-74m水平采矿巷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分布及巷道变形机制。首先根据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工程地质分组和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巷道开挖后的... 研究了大冶铁矿龙洞-62m、-74m水平采矿巷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分布及巷道变形机制。首先根据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巷道围岩进行了工程地质分组和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巷道开挖后的应力应变状态,分析了围岩变形机制;并根据-74m水平采矿巷道的收敛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条件不同的采矿巷道其二次应力分布影响范围有所差异,但围岩主应力总体上表现为由巷道边墙中下部位的压应力集中带逐步过渡到拱顶、底板一定范围内的拉应力集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巷道 二次应力分布 变形机制 数值模拟 收敛监测
下载PDF
楼房爆破拆除塌落冲击作用下邻近地铁隧道动力响应及安全评估研究
14
作者 姚颖康 杨成 +2 位作者 贾永胜 黄小武 孙金山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高大建(构)筑物爆破拆除产生的冲击振动可能会影响邻近地铁隧道的安全服役。论文依托距离地铁隧道仅6.5 m的24层框架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程,首先开展了楼房对应区域地铁隧道的振动与动应变现场测试与分析,其次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 高大建(构)筑物爆破拆除产生的冲击振动可能会影响邻近地铁隧道的安全服役。论文依托距离地铁隧道仅6.5 m的24层框架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程,首先开展了楼房对应区域地铁隧道的振动与动应变现场测试与分析,其次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适于描述楼房爆破拆除塌落体触地冲击的地铁隧道结构动力响应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塌落冲击作用下隧道结构的振动响应特征与动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重立柱钻孔爆破引起的地铁隧道内质点振动速度峰值(8.61 mm/s)大于楼房切口闭合触地冲击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峰值(4.95 mm/s),爆破振动主频为100 Hz左右,塌落冲击振动主频为2 Hz左右,塌落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地铁隧道振动速度与Ⅲ级地震烈度引起的结构振动相当(3.82~8.19 mm/s);楼房切口闭合时的低频塌落冲击振动会使地铁隧道管片产生较为明显的附加动应力,管片环向产生4 MPa左右的动态压应力,轴向和切向产生0.4 MPa左右的动态拉应力;受动态拉压循环冲击作用,管片结构若存在内部损伤或施工缺陷,可能会出现既有裂缝扩大或层裂剥落现象;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确定的f<10 Hz时的10~12 cm/s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值偏于危险,应结合频率特性与动态应变特征进行调整。论文可为塌落冲击作用下地铁隧道的安全评价与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楼房 爆破拆除 塌落冲击 地铁隧道 振动特性 动力响应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振动特性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颖康 张程 +1 位作者 聂森林 王威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时爆破振动在深基坑支护体系中的传播特性,依托某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工程,分别在待爆支撑梁的相同层及其上一层布设振动测线,分析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在支护体系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传播规律...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时爆破振动在深基坑支护体系中的传播特性,依托某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工程,分别在待爆支撑梁的相同层及其上一层布设振动测线,分析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在支护体系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传播规律,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反应谱特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振动速度随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爆区50 m范围内,爆破层的振动速度是其上层的5~7倍,50 m范围外,爆破层的振动速度逐渐衰减为上层的1~2倍;爆破层振动速度的三向分量有明显差异,其径向分量最大,是竖向分量的2~5倍,非爆破层振动速度的三向分量较为接近;支撑梁爆破拆除振动频率为高频振动,爆破层振动频率略小于非爆层,二者在基坑支护结构处均存在陡增现象;支撑梁爆破拆除时,基坑围护结构的短周期反应谱明显超出设计谱,爆破振动会对围护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相关成果可为支撑梁爆破拆除设计、振动控制和深基坑围护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测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撑梁 爆破拆除 爆破振动 反应谱特征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城市超长高架桥精细爆破拆除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谢先启 贾永胜 +3 位作者 姚颖康 孙金山 吴新霞 刘昌邦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71,77,共8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城市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其精细爆破的关键技术。提出采用墩柱爆后钢筋骨架的初弯曲压杆失稳力学模型和高架桥连续塌落动力学模型等进行关键参数的定量化设计,运用水压爆破技术对多室箱梁进行爆破破碎,采用&q... 针对复杂环境下城市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其精细爆破的关键技术。提出采用墩柱爆后钢筋骨架的初弯曲压杆失稳力学模型和高架桥连续塌落动力学模型等进行关键参数的定量化设计,运用水压爆破技术对多室箱梁进行爆破破碎,采用"宽间隔、长延时、互动有序"非电接力交叉复式起爆网路可确保超长延时起爆网路的安全准爆,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爆破方案、关键参数等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采用多种综合防护技术进行有害效应的预测与控制,采用专业化、协同化、精细化、执行力(SCPE)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爆破拆除工程的精细管理。该精细爆破关键技术可为复杂环境下城市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爆破拆除 精细爆破 失稳模型 起爆网路 有害效应控制
下载PDF
高架桥混凝土多室箱梁水压爆破破碎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金山 姚颖康 +4 位作者 吴亮 谢先启 贾永胜 韩传伟 刘昌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9-306,共8页
高架桥钢筋混凝土箱梁属于薄壁空腔结构,钢筋含量高,难以进行钻孔爆破破碎。以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为背景,提出了采用水压爆破破碎多室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方案,并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全封闭多室箱梁结构的水压爆破破... 高架桥钢筋混凝土箱梁属于薄壁空腔结构,钢筋含量高,难以进行钻孔爆破破碎。以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为背景,提出了采用水压爆破破碎多室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方案,并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全封闭多室箱梁结构的水压爆破破坏过程,研究了炸药在水中爆炸后诱发的冲击波和爆生气体对下箱梁结构的双重作用过程;在对数值模拟与实际爆破效果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箱梁水压爆破方案的药包布置方式、爆破参数和起爆顺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钢筋混凝土箱梁 水压爆破 破碎机制 爆破方案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拆除爆破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谢先启 刘昌邦 +2 位作者 贾永胜 姚颖康 黄小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99,119,共5页
随着工程爆破行业迈向精细爆破时代,工程技术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爆破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可视化。影像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爆破技术的进步。以武汉市原新能酒店爆破拆除工程为案例,采用无人机等载体搭载相关测量设备,对爆... 随着工程爆破行业迈向精细爆破时代,工程技术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爆破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可视化。影像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爆破技术的进步。以武汉市原新能酒店爆破拆除工程为案例,采用无人机等载体搭载相关测量设备,对爆破区域进行影像数据扫描,获取区间的影像数据,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进行后处理,快速获取爆破区域内的三维影像信息。实践证明: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在爆破前为爆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防护等方案确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在爆破后,数字化重现爆破效果,实现对爆堆各项参数的定量分析,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估爆破质量。采集的影像数据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可作为档案长期保存,为后续相关爆破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工程爆破 无人机 数字化 爆破效果
下载PDF
17层框-剪结构大楼定向爆破拆除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先启 贾永胜 +3 位作者 黄小武 韩传伟 姚颖康 王洪刚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根据17层框-剪结构大楼的结构特点,采取将大楼分为A、B两部分延时1.2 s起爆,"向北定向倒塌"的总体爆破方案。依据现场试爆效果,炸药单耗定为1.8 kg/m3,选用孔内3400 ms、孔外400 ms高精度导爆管雷管接力传爆。结合现场踏勘情... 根据17层框-剪结构大楼的结构特点,采取将大楼分为A、B两部分延时1.2 s起爆,"向北定向倒塌"的总体爆破方案。依据现场试爆效果,炸药单耗定为1.8 kg/m3,选用孔内3400 ms、孔外400 ms高精度导爆管雷管接力传爆。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和影像资料全面分析了大楼A区和B区的倒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分区分段"爆破拆除框剪结构大楼时,需要综合考虑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剪力墙结构对倒塌效果的影响;为改善倒塌效果,应适当加强对剪力墙的预处理。此外,运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软件,验证了爆破总体方案中切口高度和延期时间的合理性,计算得到大楼的爆破倒塌过程和堆积形态,与实际效果比较吻合。采用覆盖防护、近体防护、保护性防护措施和综合降尘手段,大大降低了个别飞散物和粉尘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周围居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剪结构 爆破拆除 数值模拟 倒塌效果
下载PDF
高层建筑物折叠爆破拆除关键技术参数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贾永胜 谢先启 +1 位作者 姚颖康 孙金山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0,131,共7页
折叠爆破已成为拆除高层建筑物的主要手段,通过多个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和多刚体动力学模拟,分别对“单向折叠”和“双向折叠”两种模式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向折叠爆破的爆破切口取2~3个为宜,并采用“自上而下”起爆顺序,... 折叠爆破已成为拆除高层建筑物的主要手段,通过多个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和多刚体动力学模拟,分别对“单向折叠”和“双向折叠”两种模式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向折叠爆破的爆破切口取2~3个为宜,并采用“自上而下”起爆顺序,爆破切口间的起爆时差应小于切口闭合时间;双向折叠切口数量应符合各段高宽比不小于1的原则,并应根据倒塌场地灵活布置切口位置、确定切口高度和切口方向,应采用“自上而下”的起爆顺序,并需通过分析各段失稳状态、切口闭合状态以及下落运动状态来计算确定最佳起爆时差。工程实践中,单向或双向折叠爆破模式均应根据倒塌空间和楼体的高宽比等条件综合对比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拆除爆破 折叠爆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