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燃气流风洞试验舱压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彪 曹知红 +2 位作者 姜一通 田宁 赵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针对高温燃气流风洞实际试验过程中舱压变化的情况,选取了收集口位置、收集器豁口、主动控制和堵塞比四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使用试验和三维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舱压试验匹配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数值研究与试... 针对高温燃气流风洞实际试验过程中舱压变化的情况,选取了收集口位置、收集器豁口、主动控制和堵塞比四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使用试验和三维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舱压试验匹配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数值研究与试验结果的趋势一致,舱压都随着影响因素数值的增加而升高。依据对舱压的影响程度的差异,这四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堵塞比、主动控制、收集口位置和收集器豁口,计算范围内对舱压变化的最大影响程度分别为345%,271%,139%和18%。这些因素都破坏了溢流与主流引射之间的初始平衡,通过或相当于增加向试验舱内的溢流和减小主流的引射能力来提高舱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风洞 舱压 收集口 主动控制 阻塞比
原文传递
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低速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福水 姜一通 +1 位作者 张长岭 王道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09-115,F0004,共8页
单缸低速试验表明,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低速模式缸内燃烧并不稳定,呈间隔循环着火。为探索其原因,构建了系统CFD(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换气过程与传统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之间的差异,通过计算解释了试验中着... 单缸低速试验表明,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低速模式缸内燃烧并不稳定,呈间隔循环着火。为探索其原因,构建了系统CFD(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换气过程与传统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之间的差异,通过计算解释了试验中着火不稳定的现象,并得到了换气过程中影响换气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扫气箱容积变化率的结论。随后探寻改善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低速不稳定性的设计策略,在计算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了动子(磁棒)直径、扫气箱容积、进气增压压力对换气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减小动子直径与缸径比、对进气增压能显著改善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的换气效果,而在保证提供充分混合气量基础上扫气箱容积的改变对换气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内燃机 扫气 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 内燃发电机 换气 扫气箱
下载PDF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启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福水 赵术伟 +1 位作者 王道静 姜一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1,共6页
针对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启动过程中的匹配问题,建立了内燃发电机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塞运动位移及速度的简化,推导出直线电机驱动力简化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内燃发电机的活塞运动组件质量,可以减小直线电机的驱动... 针对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启动过程中的匹配问题,建立了内燃发电机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活塞运动位移及速度的简化,推导出直线电机驱动力简化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内燃发电机的活塞运动组件质量,可以减小直线电机的驱动力,但是活塞组件达到的最大速度减小,不利于高速启动;减小内燃机摩擦阻力系数以及有效压缩比也可以降低直线电机的驱动力。利用该简化公式分析了一台样机的启动过程,获得了该样机所需要的最小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 内燃发电机 启动 仿真
下载PDF
基于扩展DNA模型的对密钥预分发方案
4
作者 胡荣磊 姜一通 +3 位作者 蒋华 曾萍 汪良辰 杨庆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22-25,29,共5页
对一种基于DNA模型的传感器网络对密钥预分发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具有较差的抗沦陷攻击能力。结合DNA模型和多密钥池的概念,提出一种扩展DNA模型对密钥预分发方案,将原DNA方案中变量的灰度由2级扩展到级,节点选择多条DNA链作为自己... 对一种基于DNA模型的传感器网络对密钥预分发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具有较差的抗沦陷攻击能力。结合DNA模型和多密钥池的概念,提出一种扩展DNA模型对密钥预分发方案,将原DNA方案中变量的灰度由2级扩展到级,节点选择多条DNA链作为自己的密钥环,以某条DNA链中某段寡聚核苷酸对应的编码作为实际对偶密钥。讨论该方案密钥联通性的参数选择、安全性和开销,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开销较低,且与原方案相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密钥 无线传感器网络 密钥池 密钥预分发 DNA模型
下载PDF
高温风洞气氧/煤油燃烧加热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姜一通 田宁 +4 位作者 肖虹 张利嵩 邹样辉 李小平 韩梦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0-1216,共7页
高温风洞是开展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研究的重要试验设备。为满足在高温风洞前端长时间生成大尺度、高焓、高速气流的试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氧/煤油燃烧的高温流场生成装置。装置采用火炬式点火器点火启动,通过使用气液同轴离心喷嘴以... 高温风洞是开展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研究的重要试验设备。为满足在高温风洞前端长时间生成大尺度、高焓、高速气流的试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氧/煤油燃烧的高温流场生成装置。装置采用火炬式点火器点火启动,通过使用气液同轴离心喷嘴以及分区隔板的喷注器进行燃烧组织,并由可替换的型面射流喷管实现大尺度均匀流场的生成。30kg/s量级加热装置千秒热试车调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快速点火并长时间维持大尺度稳定流场的生成,在飞行器热防护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风洞 气氧煤油 燃烧加热 流场 试验
原文传递
高温风洞收集口喷水降温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一通 张利嵩 +2 位作者 邹样辉 田宁 李彦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2-708,共7页
针对高温风洞中扩压器前段壁面防热问题,提出对高温气流外缘喷水降温的方法。通过在收集器入口与喷管出口间安装喷水环,利用液态水汽化吸热对高温气流进行降温,使扩压器壁面形成低温保护层。为了解该方法降温效果,本文利用DPM、组分输... 针对高温风洞中扩压器前段壁面防热问题,提出对高温气流外缘喷水降温的方法。通过在收集器入口与喷管出口间安装喷水环,利用液态水汽化吸热对高温气流进行降温,使扩压器壁面形成低温保护层。为了解该方法降温效果,本文利用DPM、组分输运等模型的耦合建立了超声速两相流CFD模型,对向超声速热气流喷水进行降温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扩压器启动后有显著的降温保护效果。同时,为探索风洞排气背压和喷水量对风洞流场和壁面降温效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了变排气背压、变喷水量与降温效果之间的关系,为高温风洞收集口喷水降温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风洞 扩压器 喷水 降温 两相流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燃气流加热器自由射流流场结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宁 曹知红 +1 位作者 姜一通 李文浩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为了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地面试验热环境的准确预测,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和CFD-FASTRAN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由射流式燃气流加热器流场及球锥表面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燃烧反应得出的燃气组分可为数值模拟提供混合气体模型。分... 为了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地面试验热环境的准确预测,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和CFD-FASTRAN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由射流式燃气流加热器流场及球锥表面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燃烧反应得出的燃气组分可为数值模拟提供混合气体模型。分析了锥形喷管和型面喷管出口空流场的波系特点,研究了加热器状态变化对波系的影响,结合波系特点对球锥模型表面的热流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符合良好,经过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燃气流流场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 自由射流 加热器 流场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气室加载式先导减压阀动态特性分析与参数影响研究
8
作者 姜一通 赵玲 +2 位作者 费一尘 赵俊杰 田宁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针对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气室加载式先导减压阀,建立了能够模拟其动态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模型有效性校验的基础上,对该类型减压阀在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动态输出特性进行了计算仿真。根据已有使用经验,结合仿真计... 针对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气室加载式先导减压阀,建立了能够模拟其动态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模型有效性校验的基础上,对该类型减压阀在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动态输出特性进行了计算仿真。根据已有使用经验,结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级加载”模式能够提升气室加载式减压阀使用寿命,长时间大流量的连续供应将使阀出口压力逐步抬升,阀座处密封填料倒角将显著影响阀门输出特性。此外,对于既定结构减压阀,可通过优化弹簧腔及控制腔阻尼孔直径来快速调节其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量气体供应 先导减压阀 参数影响 动态特性 地面试验技术
下载PDF
大温差高速燃气喷水冷却器喷嘴阵列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彦良 张喦 +2 位作者 曹知红 姜一通 田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2-1109,共8页
喷水冷却器用于某高温燃气流风洞,其功能为将温度3600 K,流量1100 m^3/s,入口流速120 m/s的大流量高温高速燃气降温至673 K。冷却器采用直接喷淋设计,以雾化喷嘴阵列将水喷入燃气流场中,利用水的汽化潜热冷却燃气。本文主要讨论了喷嘴... 喷水冷却器用于某高温燃气流风洞,其功能为将温度3600 K,流量1100 m^3/s,入口流速120 m/s的大流量高温高速燃气降温至673 K。冷却器采用直接喷淋设计,以雾化喷嘴阵列将水喷入燃气流场中,利用水的汽化潜热冷却燃气。本文主要讨论了喷嘴阵列的设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基于DPM(离散相)模型,对燃气冷却器内部的两相流动、传热和传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该模拟方法,首先研究了影响冷却器内流场的关键因素;而后经过多方案迭代设计,得出了可行的喷嘴阵列构型;最后进行了喷嘴阵列性能实验,对该构型下冷却器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优于设计指标。以上述工作为基础,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冷却器用喷嘴阵列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冷却 数值计算 DPM 喷嘴阵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