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型碱性水化学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赵永福 唐敏 +5 位作者 姜峨 银朝晖 陈子瑞 张根 吴宗佩 李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72,共6页
为探索氨型碱性水化学对传热管材料690TT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传热管材料690TT合金在B-Li-NH_4OH和NH_4OH两种水质下的腐蚀特性研究,分析690TT腐蚀产物释放特性,综合评价氨型碱性水质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90TT材料与两... 为探索氨型碱性水化学对传热管材料690TT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传热管材料690TT合金在B-Li-NH_4OH和NH_4OH两种水质下的腐蚀特性研究,分析690TT腐蚀产物释放特性,综合评价氨型碱性水质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90TT材料与两种氨型碱性水质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690TT在两种水质中均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由NiFe_(2)O_(4)尖晶石氧化物和少量的铁氧化物Fe_(2)O_(3)组成,相对而言690TT在NH_(4)OH型水质条件下的总腐蚀失重量、总腐蚀产物释放量略低于在B-Li-NH_(4)OH水质下,但690TT向水质释放的Ni元素总量与上述规律相反,这可能与Ni元素和氨形成络合物[Ni(NH_(3))_(m)]^(2+)有关,Ni元素释放量增加对反应堆一回路辐照场控制有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氨型碱性水化学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型碱性水化学 镍基合金690TT 腐蚀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行为试验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宗佩 姜峨 +4 位作者 唐月明 熊静 邓平 赵永福 张萍萍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试验研究的重要结果,总结了包壳表面CRUD对系统运行的危害,回顾了CRUD的分析表征结果,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建立的堆外动水回路试验方法,重点分析了材料性质、热工水力特性、冷却剂化学条件及腐蚀产物特性对燃料元件表面CRUD的影响规律,调研了CRUD缓解技术及相关应用,并对后续试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产物沉积(CRUD) 试验研究 燃料元件 压水堆(PWR)
下载PDF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可视化滤渣收集器的研制及应用
3
作者 傅晟伟 夏小娇 +2 位作者 马韦刚 邱添 姜峨 《中国核电》 2023年第2期280-284,共5页
根据核电厂地坑过滤器安全分析要求,研制了一种耐腐蚀耐高温可视化滤渣收集器。该滤渣收集器采用两段高硼硅材料成型圆柱形筒体,筒体中间设置金属滤网用于滤渣收集,两段筒体端面采用金属法兰密封,并实现与金属管道的连接。该滤渣收集器... 根据核电厂地坑过滤器安全分析要求,研制了一种耐腐蚀耐高温可视化滤渣收集器。该滤渣收集器采用两段高硼硅材料成型圆柱形筒体,筒体中间设置金属滤网用于滤渣收集,两段筒体端面采用金属法兰密封,并实现与金属管道的连接。该滤渣收集器耐碱性腐蚀、耐高温,可观察滤渣成型过程。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容器的密封,还避免了高硼硅玻璃与金属法兰连接因受热膨胀造成的挤压碎裂。该设备应用于秦山第三核电厂和秦山第二核电厂扩建工程的地坑过滤器安全分析试验研究,降低了化学效应对地坑过滤器滤网压降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核电厂化学效应研究设备的实际问题,为相关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腐蚀 耐高温 可视化 滤渣收集器 地坑过滤器
下载PDF
液态铅铋合金与钢铁交互作用的微尺度仿真研究进展
4
作者 熊静 邓平 +3 位作者 姜峨 龚宾 赵永福 银朝晖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5,99,共6页
液态铅铋合金(LLBE)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和反应堆冷却剂的候选材料,其与钢铁材料接触会造成材料腐蚀。理清LLBE与钢铁材料交互作用的机理对揭示LLBE中钢铁材料腐蚀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微尺度仿真技术已大量用于研究LLBE与钢铁交... 液态铅铋合金(LLBE)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和反应堆冷却剂的候选材料,其与钢铁材料接触会造成材料腐蚀。理清LLBE与钢铁材料交互作用的机理对揭示LLBE中钢铁材料腐蚀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微尺度仿真技术已大量用于研究LLBE与钢铁交互作用的微观机理及规律。系统介绍了微尺度仿真技术在LLBE环境中钢铁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以及腐蚀产物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LLBE与钢铁材料交互作用微观仿真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铅铋合金 腐蚀 仿真 第一性原理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304NG不锈钢均匀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峨 文燕 +1 位作者 刘然超 何艳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用MARS循环腐蚀回路对304NG不锈钢进行了1500h的循环水腐蚀考验,对均匀腐蚀速率进行了定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核反应堆一回路循环水条件下,304NG控氮不锈钢板材、锻件的均匀腐蚀速率为1.40mg/(dm2ˇ30d)和1.91mg/dm2(dm2ˇ30d),0... 用MARS循环腐蚀回路对304NG不锈钢进行了1500h的循环水腐蚀考验,对均匀腐蚀速率进行了定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核反应堆一回路循环水条件下,304NG控氮不锈钢板材、锻件的均匀腐蚀速率为1.40mg/(dm2ˇ30d)和1.91mg/dm2(dm2ˇ30d),0Cr18Ni10Ti不锈钢板材、锻件的均匀腐蚀速率为4.44mg/(dm2ˇ30d)和4.65mg/(dm2ˇ30d),304NG控氮不锈钢的均匀腐蚀速率低于0Cr18Ni10Ti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腐蚀速率 304NG不锈钢 腐蚀 0Cr18Ni10Ti不锈钢
下载PDF
核电站二回路乙醇胺与氨复合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永福 姜峨 +4 位作者 龚宾 温菊花 唐敏 银朝晖 何艳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核电站二回路水化学工况,降低二回路水化学运行成本,分析了核电站二回路采用单一碱化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乙醇胺和氨复合应用的对策和基本依据。采用Chemworks软件,计算乙醇胺和氨不同配比复合应用于典型核电站二回路系统... 为进一步优化核电站二回路水化学工况,降低二回路水化学运行成本,分析了核电站二回路采用单一碱化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乙醇胺和氨复合应用的对策和基本依据。采用Chemworks软件,计算乙醇胺和氨不同配比复合应用于典型核电站二回路系统时不同部位工质的碱化剂浓度及pH值,筛选出了最佳乙醇胺质量分数(wETA)和氨质量分数(wNH3)配比及其范围,并通过高压釜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当核电站二回路给水中WETA:WNH3≈4:1、2×10^-6≤WETA≤4×10^-6、0.5×10^-6≤1×10^-6时,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二回路 水化学工况 乙醇胺 碱化剂复合应用 碱化剂配比
下载PDF
甲基苯骈三氮唑和磷酸钠对铜及不锈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金华 姜峨 +3 位作者 龚宾 马韦刚 温菊花 王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95-2201,共7页
针对含铜冷却水系统发生的腐蚀问题,采用电化学测试、浸泡试验及动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对铜和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苯骈三氮唑+磷酸钠复配方案对铜的缓蚀效果最佳,无论纯水还是恶劣水质条件下,缓蚀剂对铜均... 针对含铜冷却水系统发生的腐蚀问题,采用电化学测试、浸泡试验及动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对铜和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苯骈三氮唑+磷酸钠复配方案对铜的缓蚀效果最佳,无论纯水还是恶劣水质条件下,缓蚀剂对铜均具有优异的缓蚀作用。同时,缓蚀剂中的磷酸钠提高了不锈钢的击穿电位,因而提高了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系统 腐蚀 缓蚀剂 甲基苯骈三氮唑 极化曲线 动水试验
下载PDF
超临界水冷堆水化学控制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龚宾 黄彦平 +4 位作者 姜峨 刘金华 夏小娇 邱添 霍松岷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对国内外超临界水在辐照作用下的分解行为、水化学对材料的腐蚀影响、腐蚀产物行为和水化学监控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介绍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超临界水腐蚀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新建的超临界水化学试验装置开展的热态试验... 对国内外超临界水在辐照作用下的分解行为、水化学对材料的腐蚀影响、腐蚀产物行为和水化学监控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介绍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超临界水腐蚀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新建的超临界水化学试验装置开展的热态试验研究,并提出了研发超临界水冷堆(SCWR)尚需攻克的水化学运行控制相关技术难题,为中国百万千瓦级SCWR(CSR1000)的水化学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冷反应堆(SCWR) CSR1000 水化学控制 辐解 氧化 应力腐蚀 腐蚀产物
下载PDF
国产304NG控氮不锈钢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文燕 赖旭平 +4 位作者 段远刚 姜峨 李光福 许斌 龚宾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0-43,57,共5页
通过向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量的氮和降低碳含量,可以提高钢的强度,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而基本上不影响钢的塑性和韧性.本文对核工程用304NG控氮不锈钢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力腐蚀、均匀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国... 通过向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量的氮和降低碳含量,可以提高钢的强度,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而基本上不影响钢的塑性和韧性.本文对核工程用304NG控氮不锈钢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力腐蚀、均匀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国产304NG控氮不锈钢的综合性能满足核工程需求,与国外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NG控氮不锈钢 堆内构件 腐蚀性能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缓蚀剂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金华 龚宾 +4 位作者 姜峨 马韦刚 韩斌 温菊花 谢银燕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针对田湾核电站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KAA)发生的腐蚀问题,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对铜和不锈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苯骈三氮唑(TTA)+磷酸钠复配方案在含有微量氯离子和模拟恶劣水质条件下对铜具有较为理想的缓... 针对田湾核电站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KAA)发生的腐蚀问题,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对铜和不锈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苯骈三氮唑(TTA)+磷酸钠复配方案在含有微量氯离子和模拟恶劣水质条件下对铜具有较为理想的缓蚀性能。同时,缓蚀剂中的磷酸钠提高了不锈钢的击穿电位,因而提高了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 电化学 缓蚀剂
下载PDF
不锈钢堆焊层在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媛媛 刘金华 +1 位作者 龚宾 姜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51-1955,共5页
采用浸泡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堆焊层材料在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观察表面形貌。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堆焊层材料未发生任何腐蚀。在高温条件下,Cl-的存在诱导了点腐蚀的发生,且随着Cl-... 采用浸泡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堆焊层材料在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观察表面形貌。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堆焊层材料未发生任何腐蚀。在高温条件下,Cl-的存在诱导了点腐蚀的发生,且随着Cl-浓度的增加,点腐蚀加剧;较高浓度的Cl-可导致缝隙内金属元素Cr的流失,缝隙腐蚀加深;应力腐蚀裂纹有沿晶开裂的特征,应力腐蚀敏感性随Cl-浓度的增加有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堆焊层 点腐蚀 缝隙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下载PDF
308L不锈钢堆焊层在含氯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媛媛 刘金华 +1 位作者 龚宾 姜峨 《东方汽轮机》 2012年第3期45-50,共6页
通过开展室温及高温条件下腐蚀浸泡试验,对308L不锈钢堆焊层在含氯介质中的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308L不锈钢没有发生任何腐蚀。在高温条件下,低于1mg/LCl-浓度时308L不锈钢对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不敏感;随着... 通过开展室温及高温条件下腐蚀浸泡试验,对308L不锈钢堆焊层在含氯介质中的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308L不锈钢没有发生任何腐蚀。在高温条件下,低于1mg/LCl-浓度时308L不锈钢对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不敏感;随着Cl-浓度提高,308L不锈钢对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的敏感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不锈钢 含氯介质 堆焊层 浸泡腐蚀试验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转换系统关键材料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蔚伟 杨鸿 +5 位作者 姜峨 黄彦平 张根 龚宾 赵永福 马韦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42-248,共7页
本文研究了4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转换系统关键高温部件候选材料在650℃、20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分析了氧化膜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 本文研究了4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转换系统关键高温部件候选材料在650℃、20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均匀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分析了氧化膜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310S及316NG、铁镍基合金Incoloy-800H、镍基合金Inconel-625三类材料在650℃、20 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腐蚀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Cr、Ni含量的增加可提高材料耐腐蚀性能,310S、Incoloy-800H和Inconel-625耐腐蚀性能优于316NG;310S和316NG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存在渗碳行为,材料渗碳现象可能会加速材料的腐蚀并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候选材料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相容性,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转换系统关键部件材料性能的评估及应用提供了关键性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材料 腐蚀 渗碳
下载PDF
核电厂长期冷却阶段燃料组件表面化学产物沉积分析
14
作者 刘蔚伟 夏小娇 +4 位作者 唐敏 马韦刚 姜峨 汪清沛 杨鸿 《中国核电》 2020年第3期269-273,313,共6页
核电厂失水事故后长期冷却阶段,化学产物可能在堆芯燃料棒表面析出,增加燃料组件表面沉积的碎片量,导致堆芯流道堵塞、包壳温度升高等问题,影响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长期冷却再循环能力。根据核电厂失水事故后安全壳内材料特定的溶解特性及... 核电厂失水事故后长期冷却阶段,化学产物可能在堆芯燃料棒表面析出,增加燃料组件表面沉积的碎片量,导致堆芯流道堵塞、包壳温度升高等问题,影响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长期冷却再循环能力。根据核电厂失水事故后安全壳内材料特定的溶解特性及国际通用的堆内下游效应分析方法,开展核电厂长期冷却阶段潜在的化学产物在堆芯燃料组件表面的析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失水事故后核电厂安全壳内材料会释放铝、硅、钙等元素并在燃料组件表面析出硅酸铝钠和硼酸钙沉淀,硅酸铝钠和硼酸钙在长期冷却阶段的最大沉积厚度分别为0.0124mm和0.0518mm,化学产物在燃料组件表面的沉积在核电厂堆芯长期冷却性能评估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物 沉积 下游效应 地坑过滤器 核电厂
下载PDF
核电厂二回路乙醇胺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永福 王今芳 +4 位作者 马韦刚 沈君 姜峨 龚宾 刘金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1,共5页
通过实验室和电厂工程试验,对核电厂二回路用乙醇胺(ETA)的解离性、汽液分配性、热分解性以及其与二回路材料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TA不仅具有较强的碱性、较低的汽液分配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与二回路主要材质的相容性很好,... 通过实验室和电厂工程试验,对核电厂二回路用乙醇胺(ETA)的解离性、汽液分配性、热分解性以及其与二回路材料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TA不仅具有较强的碱性、较低的汽液分配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与二回路主要材质的相容性很好,能有效地降低二回路系统的铁离子含量和蒸汽发生器泥渣沉积量,对核电厂二回路水质优化和材料防腐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二回路 乙醇胺 解离 汽液分配 热分解 材质相容性
原文传递
富集硼酸在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金华 温菊花 +4 位作者 龚宾 夏晓娇 姜峨 赵永福 周之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随着压水堆核电厂逐渐向长周期燃料循环转变,堆芯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燃耗不断加深,一回路冷却剂水化学控制也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对核电厂一回路富集硼水化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富集硼酸的使用,可降低冷却剂硼浓度,提高p H值;10B富... 随着压水堆核电厂逐渐向长周期燃料循环转变,堆芯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燃耗不断加深,一回路冷却剂水化学控制也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对核电厂一回路富集硼水化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富集硼酸的使用,可降低冷却剂硼浓度,提高p H值;10B富集度在40%以上的富集硼酸能维持堆芯运行于p H值7.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冷却剂 富集硼酸 硼同位素 一回路水化学 腐蚀 协调控制
原文传递
核电厂非能动氢复合器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宏庆 马韦刚 +5 位作者 姜峨 马援东 王春 傅晟伟 李志明 邱添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核电厂非能动氢复合器主要用于消除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产生的氢气,避免氢气聚集而产生爆炸。根据H2和O2催化反应消氢的工作原理,设计以Pt、Pd混合配比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板,并以此为核心部件,设计制造能够在非能动条件下持续消氢的非能动... 核电厂非能动氢复合器主要用于消除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产生的氢气,避免氢气聚集而产生爆炸。根据H2和O2催化反应消氢的工作原理,设计以Pt、Pd混合配比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板,并以此为核心部件,设计制造能够在非能动条件下持续消氢的非能动氢复合器。针对核电厂安全壳严重事故后的消氢要求,开展非能动氢复合器在不同温度、压力、氢气体积分数等条件下的消氢速率试验,不同毒物对消氢效果影响试验以及启动和停止阈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能动氢复合器达到了核电厂事故后消氢技术要求,可直接应用于二代堆型核电厂,还可以应用于EPR或AP1000等三代堆型核电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复合器 非能动 Pt、Pd催化剂 严重事故
原文传递
核电厂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消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宏庆 李志明 +4 位作者 李勇 马韦刚 姜峨 王春 傅晟伟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根据非能动氢气复合器(PAR)的工作状态特点和启动阈值、停止阈值、消氢能力、点火阈值等关键特性参数的要求,设计建立能够模拟安全壳内事故环境条件、在非能动条件下开展PAR关键特性参数验证试验的试验装置,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开展启... 根据非能动氢气复合器(PAR)的工作状态特点和启动阈值、停止阈值、消氢能力、点火阈值等关键特性参数的要求,设计建立能够模拟安全壳内事故环境条件、在非能动条件下开展PAR关键特性参数验证试验的试验装置,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开展启动阈值试验、启动时间试验、消氢能力试验和点火阈值试验等,获得PAR的关键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PAR关键特性在不同的试验参数条件下测试结果也不同;在制定PAR消氢特性参数要求时需要限定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条件,以便获得统一的、定量的PAR的消氢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氢气氢复合器 消氢特性 严重事故
原文传递
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氢气浓度监测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庆 唐敏 +4 位作者 唐月明 马韦刚 郑华 褚力 姜峨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研究解决了电化学测氢气浓度传感器中电极涂覆、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制造了严重事故工况下氢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样机,开展了不同压力、温度、氢气浓度条件下测试试验,正常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试验和环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研制... 研究解决了电化学测氢气浓度传感器中电极涂覆、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制造了严重事故工况下氢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样机,开展了不同压力、温度、氢气浓度条件下测试试验,正常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试验和环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氢气浓度监测装置具有选择性强、能实现在线监测、响应时间快、测量范围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可用于我国的"华龙一号"(HPR1000)和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核电厂严重事故工况下氢气浓度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浓度 电化学 严重事故 在线监测
原文传递
低浓度硼对锆合金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永福 唐敏 +4 位作者 姜峨 温菊花 银朝晖 刘金华 何艳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枀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核电厂包壳材料锆合金在3种pH值相同的正常硼锂水质中的高温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高压釜腐蚀增重和微观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锆合金在2种锂浓缩水质中的均匀腐蚀行为。高温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在3... 采用动电位枀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核电厂包壳材料锆合金在3种pH值相同的正常硼锂水质中的高温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高压釜腐蚀增重和微观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锆合金在2种锂浓缩水质中的均匀腐蚀行为。高温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在3种pH值相同的正常硼锂水质中,随着硼浓度的增加,锆合金的钝化电流密度减少而交流阻抗值增大,硼对减缓锆合金的腐蚀有利。均匀腐蚀试验表明:相对于无硼的锂浓缩水质而言,加硼显著降低了锆合金的腐蚀增重量,减少了氧化膜厚度,幵使氧化膜更为致密,对提高锆合金的耐锂浓缩加速腐蚀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缓蚀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