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姜德友基于寒地致病因机特色论治冠心病经验
1
作者 王虎 张依轮 姜德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东北寒地致病因机及寒地伏邪致病特点论治冠心病经验。认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为东北寒地致病基本因机,加之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伏寒、伏风、伏郁、伏火等潜藏为患,以致疾病迁延难愈。其治,法当温润,...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基于东北寒地致病因机及寒地伏邪致病特点论治冠心病经验。认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为东北寒地致病基本因机,加之寒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伏寒、伏风、伏郁、伏火等潜藏为患,以致疾病迁延难愈。其治,法当温润,治宜清化,逐其新痼,兼施通补,以自拟君络通为基,立足心脉之通达,分治以散寒温阳、祛风搜络,化痰祛瘀、活血开络,以通为补、理气畅络,益气生津、润燥复络之法,补其虚、祛其实,通心络、止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因机特色 伏邪 姜德友 冠心病 临床经验 龙江医派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经验
2
作者 王麒萱 姜德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胃脘痛”“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有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胃脘痛”“胁痛”“黄疸”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右上腹疼痛不适或有嗳气、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查体可有右上腹部压痛。姜德友教授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腑不通降。临证治疗时,姜德友教授善从胆胃论治,治疗上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提倡明辨寒热、气滞、瘀血、结石之侧重,通降腑气与驱邪共施。此外,姜德友教授以中医临床优势思维、经方思维为指导,活用经方,用药精当,又注重三因制宜,将黑龙江地区气候、饮食特点与患者体质相结合,并强调专病专药,且善用角药,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德友 治疗 慢性胆囊炎 经方
下载PDF
姜德友“三维一体”临证用药思维撷菁
3
作者 周岚 姜德友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姜德友临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首创“定性-辨位-据味”三维一体用药思维。第一维度为“定性用药”,四诊合参先别阴阳寒热。姜师临证首辨病性,通过药之四气进行纠偏。并且善用药之性味调补,重视甘温扶阳。第二维度为“辨位用药”,脏... 姜德友临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首创“定性-辨位-据味”三维一体用药思维。第一维度为“定性用药”,四诊合参先别阴阳寒热。姜师临证首辨病性,通过药之四气进行纠偏。并且善用药之性味调补,重视甘温扶阳。第二维度为“辨位用药”,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用药。根据脏腑归经论、经络归经论、引经作用论、升降浮沉之性论择药,使药达病位。第三维度为“据味用药”,相伍合化以增药之效用。通过运用“五味合化”,产生新的功效。现将姜师临证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并列举一医案,望对医者临证遣药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德友 三维一体 用药思维 药性 四气五味
下载PDF
姜德友临证川崎病(温病发斑)辨治思想探析
4
作者 宋成彬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
川崎病作为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综合征,以斑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温病发斑相合,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危笃。姜德友教授认为,川崎病以正虚伏邪,郁久化热,迅速传遍,热毒炽盛,内斥营血,外迫气卫,气营两燔为核心病机,病位充斥卫、气... 川崎病作为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综合征,以斑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温病发斑相合,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危笃。姜德友教授认为,川崎病以正虚伏邪,郁久化热,迅速传遍,热毒炽盛,内斥营血,外迫气卫,气营两燔为核心病机,病位充斥卫、气、营、血四部。治疗上采用分消热邪、合方思维、一药多用的特色治疗方法,分消热邪则清营凉血散瘀祛热于内、透热卫气逐热于外、利热通淋淡渗于下,三法同用;合方思维,相须为用,相异互补;一药多用,方精功扩,协增新效,保留方剂原有框架、产生新的特色疗法,有效缩短川崎病(温病发斑)的疾病病程,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危重症候的缓解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温病发斑 气营两燔 分消热邪 合方思维 一药多用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胆胃不和系列病证治疗思维探析
5
作者 李宛芝 姜德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30-1435,共6页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治疗胆胃不和系列病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胆胃不和的生理、病理入手,分析胆胃不和的病证、病机,明确其治疗思路,进而组方用药,并以两则病例作为临床例证。[结果]胆胃不和往往会产生胆胃综合征、精神障碍、失眠等...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治疗胆胃不和系列病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胆胃不和的生理、病理入手,分析胆胃不和的病证、病机,明确其治疗思路,进而组方用药,并以两则病例作为临床例证。[结果]胆胃不和往往会产生胆胃综合征、精神障碍、失眠等一系列的病变。针对此类病证的共同病机,姜教授采用扶土汤加利胆药治疗胆胃综合征,高兴汤治疗精神障碍,高兴汤转扶土汤治疗失眠,取效显著。两则验案中,患者既有胃炎、胆囊炎、脂肪肝等胆胃综合征的症状,也存在精神障碍、失眠等情志方面的问题,治以“和胃利胆,理气化痰;解郁和中,条畅枢机;养护胃气,安神助眠”后,均取得显效。[结论]姜教授对胆胃不和的病因病机具有独到见解,其临床思维和采用复法施治并适时转方的治疗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不和 胆胃综合征 精神障碍 失眠 审机辨病 转方
下载PDF
姜德友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彤彤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姜德友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女子七七,肾气渐衰,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不足而致其疏泄功能减退,气机郁结不畅;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易情绪波动,善思而喜悲伤,加之社会压力加大等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日久则肝郁、肾之阴阳... 姜德友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女子七七,肾气渐衰,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不足而致其疏泄功能减退,气机郁结不畅;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易情绪波动,善思而喜悲伤,加之社会压力加大等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日久则肝郁、肾之阴阳失调,并且常常累及心、肾、脾等脏。对于本病的治疗,应重视从肝论治、调补肾之阴阳,同时兼顾他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从肝论治 经方 姜德友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宇 袁颍超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54-556,共3页
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胆囊炎多虚实夹杂,其基本病机为胆腑通降失常。因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不遂等造成肝胆郁滞,以及久病入络者多属实证;因久病体虚、耗伤气血或肝郁脾虚等导致胆络失养者多为虚证。对于本病的治疗,姜教授以疏肝利胆... 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胆囊炎多虚实夹杂,其基本病机为胆腑通降失常。因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不遂等造成肝胆郁滞,以及久病入络者多属实证;因久病体虚、耗伤气血或肝郁脾虚等导致胆络失养者多为虚证。对于本病的治疗,姜教授以疏肝利胆,解郁安神为首要治法,灵活运用疏肝健脾、清利湿热、温补脾肾、健补脾胃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疏肝利胆 解郁安神 姜德友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宇 姜德友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8期1381-1382,1388,共3页
姜德友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以正气亏虚为本,以瘀血、邪毒、痰湿为标。临证时多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恢复期和迁延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后遗症期多以补虚扶正为重点,兼... 姜德友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以正气亏虚为本,以瘀血、邪毒、痰湿为标。临证时多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恢复期和迁延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后遗症期多以补虚扶正为重点,兼祛实治标。因人因证施治,用药配伍巧妙,疗效显著。文末附典型病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养阴 姜德友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对六味地黄丸类方运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帆 姜德友 张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第2期50-52,共3页
六味地黄丸自创制以来一直备受宠爱,对后世医学的启发与影响也是极大。原是主治小儿"五迟五软",近年来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凡是由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而表现为中医肾虚证候的疾病均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现... 六味地黄丸自创制以来一直备受宠爱,对后世医学的启发与影响也是极大。原是主治小儿"五迟五软",近年来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凡是由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而表现为中医肾虚证候的疾病均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现将姜德友教授运用六味地黄丸合剂治疗现代疾病的经验进行梳理分析,精选出七则典型病案予以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德友 六味地黄丸类方 经验分析 验案研究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从肝论治顽固性失眠临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春郁 郭悦婷 +1 位作者 黄鹏 姜德友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9期48-51,共4页
姜德友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顽固性失眠多由“肝病烦心扰神”所致,并提出“肝心同治”治则,或补益肝血、除烦宁心;或平肝熄风、化瘀安神;或疏肝解郁、清火安神。运用酸枣仁汤、天麻钩藤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时方,在诊... 姜德友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顽固性失眠多由“肝病烦心扰神”所致,并提出“肝心同治”治则,或补益肝血、除烦宁心;或平肝熄风、化瘀安神;或疏肝解郁、清火安神。运用酸枣仁汤、天麻钩藤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时方,在诊治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方药调整有的放矢,临床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从肝论治 临证经验 姜德友
下载PDF
姜德友从“虚”论治肾结石经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宇 袁颍超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15-17,共3页
姜德友教授认为,肾结石无论新久,其病机总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应以顾护肾气为要,攻补兼施,攻邪不伤正,补虚不滞邪。俾正气旺盛,蒸腾气化正常,自然清浊分利而砂石无以生,气血畅达而砂石易于排出。据此理论指导总结出常用经验方,验... 姜德友教授认为,肾结石无论新久,其病机总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应以顾护肾气为要,攻补兼施,攻邪不伤正,补虚不滞邪。俾正气旺盛,蒸腾气化正常,自然清浊分利而砂石无以生,气血畅达而砂石易于排出。据此理论指导总结出常用经验方,验之临床,收效良好。附验案2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名医经验 肾虚 验案 顾护肾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姜德友杂病治验三则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亚楠 姜德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0期1458-1460,共3页
姜德友教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西医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擅用经方对症治疗疑难病症,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论述了姜德友教授采用经方治疗白塞氏综合征、雷诺氏综合征和重症肌无力等杂病的方法。他主张以经方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疾病... 姜德友教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西医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擅用经方对症治疗疑难病症,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论述了姜德友教授采用经方治疗白塞氏综合征、雷诺氏综合征和重症肌无力等杂病的方法。他主张以经方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疾病的病因病机角度剖析,认为狐惑一病的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湿热内蕴,处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贝母苦参汤加减;痹证的病因病机以阳虚寒凝为主,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若伴有血虚,则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络,处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痿证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气陷,治以补益脾气,升举阳气,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取效颇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白塞氏综合征 狐惑病 雷诺氏综合征 痹证 重症肌无力 痿证
下载PDF
姜德友诊疗高血压病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和鹏飞 许晓楠 +1 位作者 韩洁茹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姜德友教授重经典,勤临床,提炼龙江医派历代名老中医经验为己所用,结合龙江地区独有的气候特点、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对龙江地区高发病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诊疗经验。将其分为5型:肝气郁结型,肝阳... 姜德友教授重经典,勤临床,提炼龙江医派历代名老中医经验为己所用,结合龙江地区独有的气候特点、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对龙江地区高发病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诊疗经验。将其分为5型:肝气郁结型,肝阳上亢型,痰湿内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根据各型患者的临床主症自拟有效方剂5首:疏肝降压汤、平肝降压汤、化痰利胆汤、潜阳肾气汤、君络通,效果显著,临床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龙江医派 姜德友
下载PDF
姜德友治疗疑难杂症验案3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昊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51-53,共3页
姜德友(196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姜教授业医30余载,深悉岐黄,法崇仲景,涉略诸家。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疾病,擅长诊... 姜德友(196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姜教授业医30余载,深悉岐黄,法崇仲景,涉略诸家。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疾病,擅长诊治内、妇、儿科疑难病症。兹将姜教授治疗疑难杂症验案3则介绍如下。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妇女纤维肌痛综合征郭某,女,53岁。2013年12月8日初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纤维肌痛综合征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肝硬化腹水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验案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路遥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姜德友教授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多因平素思虑过重,气机郁... 姜德友教授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多因平素思虑过重,气机郁结,以致血行滞涩瘀血内生,津液布达失畅,痰湿内停,阻塞脉络;或因气郁、痰结、血瘀日久,郁而化火,热扰心神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阳不入阴 气虚血弱 姜德友
下载PDF
姜德友治疗内伤发热验案三则 被引量:4
16
作者 和鹏飞 姜德友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7期521-522,共2页
姜德友,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姜老师从医30年,学验俱丰... 姜德友,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姜老师从医30年,学验俱丰,临床上尤善以经方治疗各类疑难杂病。笔者有幸在姜老师近前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姜老师临床治疗内伤发热的三则验案整理如下,以飧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发热 姜德友 龙江医派 医案
下载PDF
姜德友运用升阳益胃汤验案5则
17
作者 李秋实 姜德友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22-23,27,共3页
升阳益胃汤系金元四大家“补土派”代表人物李呆所创。李果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而“升阳益胃”乃升举清阳之气、补益脾胃后天之剂,组方用药有异功散、二陈汤、半夏泻心汤、玉屏风散、败毒散、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名医经验 姜德友
原文传递
姜德友治疗外感发热验案四则
18
作者 庞作为 姜德友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对外感发热诊治尤有心得。现择老师诊治外感发热验案四则,以飨读者。
关键词 外感发热 中医治法 姜德友 医案
下载PDF
姜德友临床用药思维精华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鑫萍 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7-19,共3页
姜德友教授临床用药思维独具特色,有一药多用思维、专病专药思维、善用药对思维、因同体异思维、个体量化思维,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达到诊治效果,文中列举验案以说明。
关键词 中医临床用药思维 龙江医派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心痛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秋实 张静 +1 位作者 姚子胤 姜德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9-22,28,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心痛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姜教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心痛医案,采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姜教授治疗...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姜德友教授治疗心痛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姜教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心痛医案,采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姜教授治疗心痛处方进行用药频数统计、关联规则、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80首,涉及药物112味。用药频数统计得出丹参、三七、土鳖虫等19味药的频次较高;112味中药的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归肝、肺、脾、心、肾、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枳壳、甘草为关联度最高的药对,丹参、葛根、三七、土鳖虫为关联度最高的药组。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组,分别针对治疗血瘀、气郁、痰热、本虚四个病因所致的心痛。结论本研究得出姜教授常运用活血化瘀、行气开郁、清热化痰之通法和补法治疗心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通法 补法 龙江医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