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间隙气体开关击穿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晓峰 孙凤举 +3 位作者 梁天学 曾江涛 刘轩东 尹佳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快前沿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FLTD)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得100 ns脉宽的脉冲功率源新技术,在Z箍缩、闪光照相、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为了寻求用于FLTD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的合适结构,设计了一种场畸变多间隙气体开关。该开关含有... 快前沿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FLTD)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得100 ns脉宽的脉冲功率源新技术,在Z箍缩、闪光照相、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为了寻求用于FLTD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的合适结构,设计了一种场畸变多间隙气体开关。该开关含有6个间隙,各个间隙距离相等,开关间隙总长度为30 mm。开关中间电极为锚式固定结构,每个电极由3只螺钉固定在绝缘筒壁内侧,数值计算了开关的电场分布,实验研究了开关的自击穿及触发特性。结果表明,开关自击穿特性曲线与经验公式曲线基本符合,自击穿电压的分散性<3.2%;在工作系数为50%时,开关仍能正常触发,触发时延约百ns;在工作系数为60%时,触发脉冲为150 kV/15 ns的情况下,开关触发时延约60 ns,抖动时间约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气体开关 击穿特性 多间隙 多通道放电 低抖动
原文传递
电晕均压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特性实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姜晓峰 丛培天 +4 位作者 孙凤举 孙铁平 梁天学 魏浩 王志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158,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电晕放电均压的小型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分析了电晕放电在开关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开展了开关自击穿特性、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针尖烧蚀以及开关寿命测试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老练后开关自击穿电压标准偏差小于3.5%,电晕均压效... 研制了一种电晕放电均压的小型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分析了电晕放电在开关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开展了开关自击穿特性、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针尖烧蚀以及开关寿命测试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老练后开关自击穿电压标准偏差小于3.5%,电晕均压效果明显;随着放电次数增加,电晕针尖逐渐钝化,触发性能变化不大;开关电晕放电电流随耐受电压升高增大,增长趋势逐渐变快;开关充400kPa干燥空气,±100kV工作电压下开关放电50 000次以上,触发性能稳定,触发击穿时延抖动约4.3ns,自放电概率低于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 自击穿 伏安特性 电晕放电 烧蚀
下载PDF
大黄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作用 被引量:70
3
作者 姜晓峰 甄永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成分大黄素的核苷转运抑制活性和对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3H]胸苷掺入法测定核苷转运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糖蛋白的功能和表达。结果:大黄素能抑制... 目的:研究中药成分大黄素的核苷转运抑制活性和对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3H]胸苷掺入法测定核苷转运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糖蛋白的功能和表达。结果:大黄素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对[3H]胸苷的跨膜转运,其IC50为99μmol·L-1。大黄素能增强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和氨甲蝶呤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并能部分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对阿霉素的抗药性。大黄素增加罗丹明123在MCF7/Adr细胞中的蓄积并减少其外排,长时间作用降低了P糖蛋白的表达。结论:大黄素逆转抗药性的作用与抑制核苷转运、降低P糖蛋白的功能和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多药抗药性 核苷转运抑制剂 中药 肿瘤
下载PDF
祁州漏芦和红花漏芦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晓峰 王林 +1 位作者 杨奇志 李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22-523,共2页
祁州漏芦和红花漏芦含有丰富的植物蜕皮激素以及黄酮、噻吩等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和免疫促进作用,在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关键词 祁州漏芦 红花漏芦 植物蜕皮激素 药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复杂多曲面3轴粗加工刀轨优化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晓峰 周来水 周儒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82-1184,共3页
针对复杂多曲面3 轴粗加工方法的刀轨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一种刀具轨迹的优化算法。该算法主要研究层切法粗加工各切削层刀轨的合理规划和进刀方式的选取,运用该算法可以自动生成复杂多曲面3 轴粗加工的有效刀轨, 算法简单、可靠。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层切法粗加工 刀轨优化 斜向进刀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姜晓峰 郭大伟 +6 位作者 崔哲铭 朱磊 孙文郁 林琳 唐裕福 王学范 梁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抗CD40配体抗体(MR-1)应用于小鼠心脏移植受体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使用磁珠细胞提取装置从排斥及免疫耐受受体中提取树突状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抗CD40配体抗体(MR-1)应用于小鼠心脏移植受体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使用磁珠细胞提取装置从排斥及免疫耐受受体中提取树突状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及CD86的表达。于体外以LPS再刺激树突状细胞,并使用ELISA法测定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水平。同时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了树突状细胞的刺激性及免疫调节能力。结果:免疫耐受受体的树突状细胞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分子CD40、CD80及CD86,同时分泌高水平的IL-10和低水平的IL-12。而且这些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弱的刺激性,并能抑制脾细胞的增殖。结论: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可以产生免疫耐受状态,在这样的免疫耐受受体中诱导出未成熟表型的IL-10highIL-12low树突状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未成熟 免疫调节活性 移植免疫耐受
下载PDF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晓峰 张弘彬 +6 位作者 郭大伟 孙文郁 金俊哲 马冬岩 赵宇 姜洪磊 梁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and,配体)共刺激信号。以心脏完全停跳作为排斥反应终结时间,并开腹确认心脏是否停跳。心脏移植后60日对移植物进行HE染色。为确定移植免疫耐受是否具有供体抗原特异性,对接受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治疗而长期存活的受体实施了第二部分来源(供体来源)及第三部分来源(C3H来源)的皮肤移植。结果: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使移植心脏长期存活(>150日),而且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供体来源的皮肤长期存活(>50日),而第三部分来源的皮肤则很快被排斥。结论: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CD28-B7与CD40-CD40L可诱导出不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小鼠心脏移植 供体抗原特异性 移植免疫耐受
下载PDF
环形电极单间隙电晕放电伏安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晓峰 梁天学 +5 位作者 王志国 孙凤举 丛培天 尹佳辉 魏浩 张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5-838,共4页
基于用于直线变压器型驱动源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结构,提出一种环形放电间隙与电晕针并联的气体火花间隙。通过测量间隙耐压过程中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研究了气体介质、气压、电晕极性、电晕针长度以及针尖对应电极结构等因素对伏安特性的... 基于用于直线变压器型驱动源的多间隙气体开关结构,提出一种环形放电间隙与电晕针并联的气体火花间隙。通过测量间隙耐压过程中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研究了气体介质、气压、电晕极性、电晕针长度以及针尖对应电极结构等因素对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空气为绝缘气体,负极性电晕可获得较稳定的伏安特性;改变电晕针长度和针尖对应电极结构可方便地实现对电晕放电伏安特性的调节以满足开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气体开关 伏安特性 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环形电极
下载PDF
星地光通信链路大气湍流衰落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晓峰 赵尚弘 +2 位作者 赵宇波 侯睿 王翔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5-968,共4页
针对大气湍流中gamma-gamma分布的光强起伏,建立了星地光链路的衰落统计模型,研究了不同天顶角星地光通信链路的衰落概率、平均衰落次数及平均衰落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减小天顶角和提高接收端探测灵敏度均可以极大的减... 针对大气湍流中gamma-gamma分布的光强起伏,建立了星地光链路的衰落统计模型,研究了不同天顶角星地光通信链路的衰落概率、平均衰落次数及平均衰落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减小天顶角和提高接收端探测灵敏度均可以极大的减少衰落概率和平均衰落次数,而不能显著缩短平均衰落时间,星地光链路的平均衰落时间为毫秒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星地光通信 衰落 天顶角 探测灵敏度
下载PDF
数控加工中复杂轮廓环的等距干涉处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晓峰 周来水 周儒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8-632,共5页
复杂轮廓环的等距算法是CAD/CAM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算法之一,该算法的完善与否决定着CAD/CAM系统的基本性能。许多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若干有益的解决方案,但这些算法的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本文针对数控加工中复... 复杂轮廓环的等距算法是CAD/CAM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算法之一,该算法的完善与否决定着CAD/CAM系统的基本性能。许多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若干有益的解决方案,但这些算法的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本文针对数控加工中复杂轮廓环的等距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环原始等距、原始等距后环的自交处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对复杂轮廓环经原始等距和过渡后形成的复杂网状环进行拓扑关系的规整和判断,从而生成正确的等距结果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平面型腔行切加工模块和复杂多曲面三轴层切法粗加工模块,并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应用反复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实践证明该算法可靠、效率高,完全能满足CAD/CAM系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CAM 数控切削 自交 轮廓环 等距算法
下载PDF
祁州漏芦地上部位的植物蜕皮激素化合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晓峰 李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264,共3页
从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地上部位分得7个植物蜕皮激素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6个为蜕皮甾酮20,22-单异丙叉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Ⅰ),rubrosterone(Ⅱ),rhapisterone... 从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地上部位分得7个植物蜕皮激素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6个为蜕皮甾酮20,22-单异丙叉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Ⅰ),rubrosterone(Ⅱ),rhapisterone(Ⅲ),viticosteronE(Ⅳ),筋骨草素C(ajusteroneC,Ⅴ),蜕皮甾酮(ecdysterone,Ⅶ)。Ⅱ、Ⅳ为首次从祁州漏芦属中得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州漏芦 植物蜕皮激素 地上部分 漏芦
下载PDF
星地光通信的天气可用性与地面站选址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晓峰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李勇军 王翔 李瑞欣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3-436,共4页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星地光链路在雾、雨、雪、云天气中的衰减,仿真结果表明:波长越长,雾对激光的衰减越小;雪对激光的衰减量高于雨对激光衰减量1~2个数量级;当光学厚度达到4.7时,云层对激光的衰减已达到20dB以上。综合考虑我国的地理...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星地光链路在雾、雨、雪、云天气中的衰减,仿真结果表明:波长越长,雾对激光的衰减越小;雪对激光的衰减量高于雨对激光衰减量1~2个数量级;当光学厚度达到4.7时,云层对激光的衰减已达到20dB以上。综合考虑我国的地理分布和气候特点以及云层覆盖情况,建议我国星地光通信地面站选址可以考虑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光通信 天气条件 地面站选址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晓峰 孙文郁 +6 位作者 郭大伟 张弘彬 金俊哲 郑元 赵宇 姜洪磊 梁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5期391-393,416,共4页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因子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B6小鼠、IL-4基因去除B6小鼠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作为受体,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部分IL-4基因去除小鼠、IFN-γ基因...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因子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B6小鼠、IL-4基因去除B6小鼠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作为受体,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部分IL-4基因去除小鼠、IFN-γ基因去除小鼠联合应用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以获得更强的Th1/Th2偏移。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向野生型、IL-4基因去除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腹腔内注射供体小鼠脾细胞,提取受体小鼠脾脏CD8+T细胞行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IFN-γ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40±0.55)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15)d。IL-4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00)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0±1.34)d。淋巴细胞毒试验显示IFN-γ基因去除小鼠的CD8+T细胞毒性明显增强。结论:Thl/Th2细胞因子与排斥反应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移植物排斥 心脏移植 移植 异位 小鼠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25例面肌痉挛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晓峰 牛朝诗 +5 位作者 傅先明 汪业汉 凌士营 魏祥品 计颖 丁宛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25例HFS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MVD,手术时经绒球小叶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找寻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离开面神经,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固定。结果术中发...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25例HFS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MVD,手术时经绒球小叶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找寻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离开面神经,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固定。结果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3例,小脑后下动脉34例,椎基动脉6例,椎基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共同压迫22例。术后随访4年,全部病例抽搐完全消失,有效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面瘫(0.8%),经针灸、理疗、药物治疗后仍有轻微的面瘫(House-Brackmann评分II级);3例出现迟发性面瘫(2.4%),经针灸、理疗、药物治疗后均完全恢复;1例出现咽部不适(0.8%)。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结论MVD是HF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不遗漏责任血管,在血管与脑干间恰当的放置Teflon棉,使责任血管远离面神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外科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辅助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运动功能区病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晓峰 傅先明 +5 位作者 孟晓梅 汪业汉 凌至培 吴津民 牛朝诗 李光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532-535,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辅助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运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BOLD)成像技术,对14例运动功能区病变病人(胶质瘤11例,脑膜瘤2例,转移癌1例)行fMRI检查,将有关数据及图像进行相关... 目的研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辅助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运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BOLD)成像技术,对14例运动功能区病变病人(胶质瘤11例,脑膜瘤2例,转移癌1例)行fMRI检查,将有关数据及图像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得到活化功能区图像,将功能像与结构像融合,输入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术中进行功能区定位,指导手术。结果病人术中病灶影像均获得等体积全切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未加重。结论fMRI检查可以为功能区病变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导航系统,可在术中精确定位功能区,避免损伤,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手术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区病变 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成像技术
下载PDF
经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1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晓峰 傅先明 +6 位作者 汪业汉 计颖 凌士营 牛朝诗 江涛 李光群 付古月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对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手术时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出脑干区寻找责任血管,进行神经、血管的充分游离减压,血管与脑干间置入Teflon棉。...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对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手术时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出脑干区寻找责任血管,进行神经、血管的充分游离减压,血管与脑干间置入Teflon棉。结果术后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例术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4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121例随访1 ̄7年,2例两年后复发,总有效率95.2%,其余均无疼痛发作。术后2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永久性并发症出现。结论头颅MRTA检查有助于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手术时在神经出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游离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显微外科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不同天顶角的星地信道光链路误码率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晓峰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李勇军 王翔 侯睿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2,共3页
把复杂的大气衰减和湍流效应分别等效为链路的功率损耗和接收机噪声,建立了星地级联信道光链路模型,分析了不同天顶角下大气衰减和湍流对链路误码率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大气衰减和湍流均造成链路误码率的增大,小天顶角情况下,链... 把复杂的大气衰减和湍流效应分别等效为链路的功率损耗和接收机噪声,建立了星地级联信道光链路模型,分析了不同天顶角下大气衰减和湍流对链路误码率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大气衰减和湍流均造成链路误码率的增大,小天顶角情况下,链路误码率对大气湍流更为敏感;而大天顶角情况下,大气衰减是造成链路误码率急剧增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光链路 大气衰减 大气湍流 天顶角 误码率
下载PDF
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中误差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晓峰 李云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6-889,共4页
为了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对数控加工代码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和评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误差检测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在对零件模型进行 Z空间离散的基础上 ,通过对离散模型分别与零件曲面的 STL集合及刀位切削段的扫掠面进... 为了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对数控加工代码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和评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误差检测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在对零件模型进行 Z空间离散的基础上 ,通过对离散模型分别与零件曲面的 STL集合及刀位切削段的扫掠面进行求交运算 ,从而获得零件设计曲面和加工结果曲面的几何表示 .法向投影误差计算法精确、简单地计算出零件加工误差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数控加工 误差检测 数控机床
下载PDF
移植免疫耐受中Th1/Th2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晓峰 姜堃 +6 位作者 姚俊超 陈广野 郭金帅 林琳 郭大伟 孙文郁 梁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免疫耐受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等Th1/Th2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取行心脏移植后的同种异系受体小鼠的脾脏,从中提取CD4+T细胞,测定其细胞增殖活性,并测定其IFN-γ、I... 目的:探讨移植免疫耐受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等Th1/Th2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取行心脏移植后的同种异系受体小鼠的脾脏,从中提取CD4+T细胞,测定其细胞增殖活性,并测定其IFN-γ、IL-10、IL-4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取移植免疫耐受脾脏的CD4+T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使用抗IFN-γ单克隆抗体、抗IL-10受体单克隆抗、抗IL-4单克隆抗中和相应细胞因子以测定上述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移植免疫耐受受体的CD4+T细胞较发生排斥反应的CD4+T细胞具有更低的细胞增殖活性。移植免疫耐受受体的CD4+T细胞分泌更低水平的IFN-γ,并分泌更高水平的IL-10、IL-4。使用相应抗体中和IFN-γ、IL-10后,移植免疫耐受CD4+T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而中和IL-4后,移植免疫耐受CD4+T细胞的增殖活性反而降低。结论:移植免疫耐受中IFN-γ、IL-10对于维持CD4+T细胞的低增殖活性具有重要作用,而IL-4不但不能维持CD4+T细胞的低增殖活性,反而升高了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免疫耐受 TH1/TH2细胞因子 CD4+T细胞 小鼠
下载PDF
星地光通信地面站空间分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晓峰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李勇军 侯睿 王翔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2,174,共5页
通过建立星地光链路模型对地面站空间分集技术中站址的选择、站址间距离以及地面站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站址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星地链路的可用性;站址间的距离在保证各站天气不相关的同时不能过大,当站址间距离与卫星高度的比值达到1... 通过建立星地光链路模型对地面站空间分集技术中站址的选择、站址间距离以及地面站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站址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星地链路的可用性;站址间的距离在保证各站天气不相关的同时不能过大,当站址间距离与卫星高度的比值达到1时,由链路天顶角增大带来的衰减高达10dB以上;单地面站的可用性越高,所需的地面站数也越少,当单站的可用性达到0.6时,只需3个地面站即可达到与射频链路相当的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光通信 链路可用性 地面站空间分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