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重友 张桐 +5 位作者 邓李轶 姜智元 郭威才 郭同轩 王雷 刘勇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7-40,5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 d内出现尿崩症63例,为尿崩症组;未出现尿...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 d内出现尿崩症63例,为尿崩症组;未出现尿崩症26例,为非尿崩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Knosp分级、MRI参数(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尿崩症组肿瘤直径>3 cm、肿瘤鞍上生长、肿瘤Knosp分级3~4级、术前视力障碍、术中脑脊液漏、术后未切除假包膜的比例以及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均明显高于非尿崩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OR=0.497)、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OR=2.886)是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尿崩症 神经内镜 肿瘤腔上下径 垂体到鞍底距离
下载PDF
角接触球轴承打滑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贤振 朱会彬 +1 位作者 姜智元 姜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1-1738,共8页
轴承打滑易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传统的轴承打滑分析方法认为轴承参数是确定的,而在实际工况中轴承参数具有随机性,从而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针对此问题,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提出一个角接触球轴承打滑行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轴承拟静... 轴承打滑易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传统的轴承打滑分析方法认为轴承参数是确定的,而在实际工况中轴承参数具有随机性,从而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针对此问题,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提出一个角接触球轴承打滑行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轴承拟静力学分析和试验打滑判据得到轴承的打滑临界平面,以轴承是否打滑为判别条件,建立轴承打滑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了可靠性灵敏度分析,评价轴承各参数对打滑现象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轴承滚动体直径的变化对轴承打滑现象影响最大,轴承内、外圈沟道直径和曲率半径的变化对其影响次之,接触角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该研究为防止轴承打滑引起早期失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打滑 拟静力学 KRIGING模型 可靠性
下载PDF
探究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智元 《门窗》 2019年第21期6-6,9,共2页
近年来,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因此绿色建筑材料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强。首先,绿色建筑材料为我国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了发展动力。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探讨,从而体现绿色建筑材料的... 近年来,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因此绿色建筑材料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强。首先,绿色建筑材料为我国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了发展动力。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探讨,从而体现绿色建筑材料的实际作用和应用意义,提升我国土木工程的环保效能,了解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原则,旨在提升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环保功能,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材料 土木工程 土木施工 应用
下载PDF
VR技术在电影美术设计中的应用——以电影《疾速备战》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智元 《艺术评鉴》 2019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本文以Chad Stahelski导演的电影《疾速备战》为例,探讨该电影在使用VR技术实现电影美术设计中的前期场景预览,通过案例,分析在电影的制作环节中,VR技术为电影美术设计包括场景预览、概念设计等各个环节所带来的创新。
关键词 VR技术 电影美术设计 场景预览
下载PDF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
5
作者 霍廷霄 姜智元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物”一直是电影美术设计以及理论中的关键词。新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量子物理学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嬗递,涌现了“后人类主义”“生态哲学”“新辩证唯物主义”“思辨实在论”等思潮,促使人们对人与物、人与自然、主体... “物”一直是电影美术设计以及理论中的关键词。新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量子物理学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嬗递,涌现了“后人类主义”“生态哲学”“新辩证唯物主义”“思辨实在论”等思潮,促使人们对人与物、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再审视,与之相关的哲学话语的讨论,在近几年被推向了高峰。本文尝试以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为质料资源,从电影美术“以人物为导向”的视角出发,探索将“物导向”这一概念拓展到电影美术设计的可能性,以及在数字媒介时代的语境下,对“物”把握的转换,从而建立一种扁平的、面向“人类世”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导向本体论 电影美术设计 隐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