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现实技术在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姜泳 关天民 +5 位作者 慈元 朱晔 赵鹏 郑家法 杨涛 张光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12-4816,共5页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脊柱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患者术前行腰椎128排CT扫描并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原始数据,Visual Volume软件构建脊柱压缩性骨折三维网络模型。运用全息影像眼镜将三维网络模型影像精确映射于真实世界,协助术者完成术前模拟、术前病情及治疗方案阐述,以及术中引导穿刺及骨水泥注射。结果与结论:①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辅助下可实现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精准穿刺,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骨水泥充填良好、无明显渗漏,术后患者症状缓解良好,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②提示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有助于术者术前进行完善的手术设计、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效率;术中协助精准穿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临床诊疗模式,在脊柱外科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椎体成形 精确医学 虚拟现实 骨水泥注射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效果
2
作者 姜泳 关天民 +5 位作者 慈元 朱晔 赵鹏 郑家法 杨涛 张光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的21例患者,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椎...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的21例患者,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椎体内真空裂隙处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9个月,观察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Cobb角。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 ml,手术时间为(34.5±7.6)min,骨水泥注入量为(2.4±0.3)ml;无骨水泥渗漏情况;无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低于术前(P<0.05)。术后1 d、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重度压缩的Kummell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椎体成形术 经椎间孔穿刺 重度压缩 Kummell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
3
作者 杨涛 赵鹏 +3 位作者 张光宇 姜泳 慈元 于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右归丸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基因...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右归丸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基因,通过VENNY 2.1.0获得右归丸组成中药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交集基因,借助String在线平台与Cytoscape 3.7.2软件获得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完成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物有效成分79个,有效基因靶点500个,疾病靶点基因767个,交集基因98个,PPI网络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基因是IL1B、IL6和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BP条目535条、GOMF条目88条和GOCC条目53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121条通路,主要信号通路为IL-17、HIF-1和TNF等。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右归丸的中药组成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进而起到调节免疫反应、调控炎症因子、保护软骨、延缓骨破坏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强直性脊柱炎 网络药理学 IL-17信号通路 TN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郑加法 慈元 +3 位作者 姜泳 赵鹏 杨涛 张光宇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穿刺和徒手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23例接受PVP治疗的GenantⅢ型OVCF患者临床资料,机器人辅助穿刺PVP 12例(A组),徒手穿刺PV...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穿刺和徒手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23例接受PVP治疗的GenantⅢ型OVCF患者临床资料,机器人辅助穿刺PVP 12例(A组),徒手穿刺PVP 1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37.25±2.60)min,B组手术时间为(39.55±6.8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穿刺PVP相比,机器人辅助穿刺PVP治疗GenantⅢ型OVCF准确性高、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骨水泥渗漏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下载PDF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泳 姬常功 位学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自锁髓内钉
下载PDF
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姚琦 慈元 +2 位作者 姜泳 孙广江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于120例痛风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口服,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于120例痛风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纳口服。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检测(UA)血尿酸,(ESR)血沉等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两组在治疗后UA和ESR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妙散结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药双氯芬酸钠。结论:医院自制中药制剂四妙散联合西药塞来昔布口服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散 塞来昔布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动态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迟晓飞 孙永新 +2 位作者 赵钢 吴汝舟 姜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flex内固定术。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flex内固定术。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5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6.6~9.5分(平均8.5分),术后0~5.2分(平均2.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31~84分(平均67分),术后0~63分(平均35分)。无内植物松动和脱落。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88.9%。结论棘突间植入物Coflex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近期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融合性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植入物 脊柱非融合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志君 郑玉鹏 +1 位作者 王坤 姜泳 《中医正骨》 2012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4~52岁,中位数31岁... 目的:探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4~52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GustiloⅢ骨折分型:ⅢA型21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脾破裂1例。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伤后3 h内清创11例,伤后3~5 h清创14例,伤后6~8 h清创5例,伤后10 h清创1例。一期闭合创面23例,其中皮肤减张后直接缝合17例,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6例;负压封闭引流1~2周后二期闭合创面8例。创面感染2例,皮下出现积液,经通畅引流、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肌肉坏死1例,经3次清创并用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后,感染控制。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愈合28例,愈合时间4.5~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例,2例去除外固定架行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去除外固定架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早期闭合创面,能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周围滑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云蛟 姜泳 慈元 《中医正骨》 2008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 小针刀治疗 滑囊炎 疗效观察 渗出性炎症 小针刀疗法 慢性劳损 急性创伤
下载PDF
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及骨痂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琦 姜泳 夏坤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9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对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实施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分析对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实施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2例,实施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情况与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ernadez-esteve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为61.90%高于对照组的30.95%。结论对胫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实施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且改善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筋接骨汤 富血小板血浆 胫骨骨折 术后不愈合 骨痂
下载PDF
早期闭合复位加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12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大为 王清玉 +1 位作者 姜泳 刘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由于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较高,国外已很少采用。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由于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较高,国外已很少采用。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髋内翻畸形。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切开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1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高龄
下载PDF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勇 王罡 +1 位作者 姜泳 赵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9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与传统的PLIF手术方式相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LIF手术治疗,实验... 目的研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与传统的PLIF手术方式相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LIF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治疗,每组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CPK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7天的CPK水平两组较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PLIF手术方式相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更为显著,对于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TLIF手术 PLIF减压术 单侧入路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殿鹏 刘广慧 姜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接受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接受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及脊髓损伤,术后无感染、压疮等。患者术后均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复查影像学显示15例患者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患者术后VAS评分缓解率为46%~80%,术前VAS评分为(7.625±1.254)分,术后VAS评分为(2.461±1.014)分,下降5.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2, P<0.05)。患者术后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为(51.236±10.258)°,术后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为(38.472±9.654)°,下降12.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9, 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可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增加脊柱的稳定型,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后路手术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琦 慈元 +1 位作者 姜泳 赵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1期57-57,共1页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行探究。方法我院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型术。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比...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行探究。方法我院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型术。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125.7±28.3)min、出血量(417.6±57.6)m L、卧床时间(9.8±2.3)d;对照组:手术时间(40.7±9.1)min、出血量(278±31.2)m L、卧床时间时间(46.2±8.7)d。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比较,实验组35例患者:优秀和良好例数为32例,总优良率为91.42%;对照组35例患者:优秀和良好例数为23例,总优良率为65.71%。结论治疗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可以采取经皮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此种方法见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临床探究
下载PDF
胎兔成骨细胞与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的体外共建
15
作者 姜泳 唐本森 +2 位作者 尹培荣 吴承龙 宋华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取第二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与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及明胶海绵复合培养,进行一般与超微形态学观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 目的探讨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取第二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与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及明胶海绵复合培养,进行一般与超微形态学观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及微量蛋白含量的测定,比较细胞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结果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明胶海绵均可与成骨细胞复合生长,前者的细胞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均明显优于后者。结论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能较好的发挥bF- GF作为信号因子的作用,并能提高明胶海绵的相容性,是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bFGF-明胶海绵复合物 体外共建
下载PDF
季冻条件下地聚合物浅层注浆材料性能分析
16
作者 姜泳 《交通世界》 2023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比较自然条件下的聚合物灌浆材料和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数、不同时期下强度的发展规律以及模拟季节性冻结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抵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及耐腐蚀性,利用扫描电镜试验和化学成分能谱试验从微观角度对地聚合材料的固化过... 为比较自然条件下的聚合物灌浆材料和硅酸盐水泥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数、不同时期下强度的发展规律以及模拟季节性冻结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抵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及耐腐蚀性,利用扫描电镜试验和化学成分能谱试验从微观角度对地聚合材料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性能指标中,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的流动度远大于常规水泥产品,在强度发展规律方面,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的抗折强度略高于常规水泥产品,抗压强度方面与其基本持平;在受酸影响程度上小于硅酸盐水泥材料;在冻融方面强度损失率高于硅酸盐水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地聚合物 强度发展规律 抗硫酸盐侵蚀 抗冻性能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应凯 姜泳 +1 位作者 王文辉 王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155分钟,术中出血量30~230ml;术中C臂透视证实DCI位置良好,手术成功率100%;3个月后治疗改善显著(优良率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改良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18
作者 刘铁民 姜泳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94-194,共1页
臂丛神经阻滞为前壁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我们通过改良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对122例患者进行观察。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 局部解剖学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XAFS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培栋 姜泳 +5 位作者 李媛媛 姚涛 孙治湖 葛梦然 潘国强 韦世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6,共6页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生成的金纳米颗粒的原子和电子结构的影响.XAFS和电镜结果表明三苯基膦、十二胺和十二硫醇3种表面活性剂与金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依次增强,三苯基膦分子中...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生成的金纳米颗粒的原子和电子结构的影响.XAFS和电镜结果表明三苯基膦、十二胺和十二硫醇3种表面活性剂与金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依次增强,三苯基膦分子中的P原子与金纳米颗粒表面的Au原子产生弱的物理吸附,生成的金纳米颗粒的尺寸为7.2 nm;而十二胺和十二硫醇则分别以头基N原子和头基S原子与金纳米颗粒表面的Au原子形成强的Au—N和Au—S共价键,有效地阻止金纳米颗粒的长大和聚集,其颗粒尺寸为3.1 nm.同时,金纳米颗粒中第一近邻Au—Au键长由三苯基膦的2.82减小到十二硫醇的2.79,相应的配位数则由11.3减少为10.1,这是由于十二硫醇与纳米颗粒具有强的相互作用导致.XAFS的近边谱表明在十二硫醇覆盖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表面Au原子的电子转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金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 X射线吸收
下载PDF
Cu纳米团簇发光性能的调控研究
20
作者 李丹丹 姜泳 +2 位作者 姚涛 孙治湖 韦世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9-365,共7页
报道了通过硫醇配体实现Cu纳米团簇发光特性的调控.光致发光谱(PL)显示,在初始合成的2-巯基-5-正丙烷基嘧啶(MPP)包覆的Cu纳米团簇溶液中逐渐增加十二硫醇(C12SH)的浓度,Cu纳米团簇主发光峰的波长从623 nm逐渐蓝移到584 nm.质谱结果显示... 报道了通过硫醇配体实现Cu纳米团簇发光特性的调控.光致发光谱(PL)显示,在初始合成的2-巯基-5-正丙烷基嘧啶(MPP)包覆的Cu纳米团簇溶液中逐渐增加十二硫醇(C12SH)的浓度,Cu纳米团簇主发光峰的波长从623 nm逐渐蓝移到584 nm.质谱结果显示,在配体交换过程前后,Cu纳米团簇中Cu原子数目保持不变,但随加入的C12SH的浓度增加,C12SH逐渐取代原有的MPP配体.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技术进一步研究了溶液中发生配体交换过程的Cu纳米团簇的原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12SH浓度的增加,金属特征的Cu—Cu配位消失,Cu—S键长从0.228 nm缩短到0.224 nm,同时Cu—S之间的电荷转移增多,C12SH的刻蚀使得Cu纳米团簇的原子构型由初始的四面体排布展开为"—S—Cu—S—"一维链状结构,导致团簇整体发生金属性到共价性的转变,从而引起光致发光和吸收波长的显著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纳米团簇 光致发光 配体交换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