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铼钼合金管双轴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1
作者 姜玮 王卫军 +3 位作者 张国栋 雷华桢 杨文 高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82,共6页
为了获得低铼钼合金管在高温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机制,研究了低铼钼合金管在1350 K、双轴应力(环向应力分别为36 MPa和60 MPa)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通过EBSD、TEM、XRD和EDS对双轴应力实验前后的低铼钼合金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 为了获得低铼钼合金管在高温双轴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机制,研究了低铼钼合金管在1350 K、双轴应力(环向应力分别为36 MPa和60 MPa)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通过EBSD、TEM、XRD和EDS对双轴应力实验前后的低铼钼合金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样品晶粒尺寸、晶体取向、晶胞参数和位错等特征变化,推测了其变形机制与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去应力退火态微观组织为柱状晶粒,且沿轴向具有<101>方向性;环向应力36 MPa样品在环向变形量达8%过程中,晶体结构发生再结晶与晶粒长大,并失去<101>方向性,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和晶界滑移为主;环向应力60 MPa样品在环向变形量达19%过程中,部分晶粒发生再结晶,部分晶粒发生大量变形并失去结晶性,除此之外,变形机制还包含晶界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铼钼合金 双轴应力 再结晶 变形机制
下载PDF
钼合金高温蠕变性能研究现状
2
作者 姜玮 高进 +1 位作者 钟武烨 杨文 《中国钼业》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种主要钼合金(TZM、Mo-Re合金、Mo合金单晶、Mo-ASK、Mo-ODS)的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合金元素对钼基体蠕变性能影响的机理,总结当前钼合金蠕变性能研究问题,给出钼合金蠕变实验建议,提出进一步改善钼合金蠕...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种主要钼合金(TZM、Mo-Re合金、Mo合金单晶、Mo-ASK、Mo-ODS)的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合金元素对钼基体蠕变性能影响的机理,总结当前钼合金蠕变性能研究问题,给出钼合金蠕变实验建议,提出进一步改善钼合金蠕变性能的材料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蠕变性能 蠕变机理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3
作者 姜玮 王二雷 张铁华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理论脉络繁复、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需要将专业理论的掌握与科研内容的实践进行融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较高,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当前食品科...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代表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理论脉络繁复、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需要将专业理论的掌握与科研内容的实践进行融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较高,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阐明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文章立足科教融合理念,以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提出了改革培养模式的路径,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 科教融合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一例猫细小病毒病的诊疗报告
4
作者 姜玮 黄玉霖 郭士诚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
猫细小病毒病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笔者接诊一例猫细小病毒病,通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血常规、炎症检测、抗原抗体检测等检查,确诊病猫为猫细小病毒病。采用抗... 猫细小病毒病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笔者接诊一例猫细小病毒病,通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血常规、炎症检测、抗原抗体检测等检查,确诊病猫为猫细小病毒病。采用抗病毒、消炎抗感染、促进食欲、补充电解质、止吐、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功能等治疗方案。病猫治疗前表现呕吐腹泻、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经过综合治疗,白细胞和红细胞总数均有明显好转,而且大便、食欲恢复正常,无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姜玮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50例,开颅减压术)与标准组(50例,标准大骨瓣...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50例,开颅减压术)与标准组(50例,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的颅脑内压、脑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结果标准组的颅脑内压、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开颅组,脑代谢指标静脉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高于开颅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开颅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代谢指标
下载PDF
鲁迅作品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6
作者 姜玮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重结论轻实践的状况,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开展大单元教学通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保证教学内容间的连续性、递进性,给学生完整而系统的学习体验...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重结论轻实践的状况,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开展大单元教学通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保证教学内容间的连续性、递进性,给学生完整而系统的学习体验,才能深入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高中语文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大单元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涵 王雪 +4 位作者 王丹 王雯 金文青 姜玮 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抑郁对照组(depression control,DC组)、伴自杀意念组(suicidal ideation,SI组)和伴自杀行为组(suicide attempt,SA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自杀意念量表(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和精神分裂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61,P<0.001),事后比较发现SA组和SI组HAMD-17总分显著高于DC组。MCCB结果显示,DC组言语学习和记忆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DC组和SA组推理和问题解决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P=0.022,OR=1.067,95%CI:1.009~1.127)、认知障碍因子(P=0.001,OR=1.739,95%CI:1.238~2.443)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P=0.003,OR=0.100,95%CI:0.022~0.458)和社会认知(P=0.033,OR=0.953,95%CI:0.912~0.996)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认知功能缺陷是影响抑郁发作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发作 认知功能 自杀意念 自杀行为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中青年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性别差异
8
作者 孙倩 姜玮 +3 位作者 李艳茹 王楠 侯冷冰 任艳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348,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完成6次MECT,分别在基线、第3次MECT后、第... 目的初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抑郁发作患者,完成6次MECT,分别在基线、第3次MECT后、第6次MECT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抑郁、焦虑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分别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比较性别差异。结果纳入抑郁发作患者共122例,其中青年组83例、中年组39例。两组中,基线HAMD及HAMA评分、MECT后HAMD减分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青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的时点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基线时提高,性别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的时点-性别分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BANS总分、视觉广度因子分、注意因子分在第6次MECT后较基线时提高(P<0.05),时点效应和性别分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抑郁患者MECT后认知功能整体有所改善,中年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存在性别差异,需依据患者性别、年龄特征优化MECT方案,以减轻认知功能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抑郁 抑郁发作 认知功能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赵昕 王雪 +4 位作者 袁晓菲 王巍巍 徐劲节 吴涵 姜玮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根据患者是...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347例,再入院率为18.04%(347/1924);两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精神疾病家族史、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既往住院次数、病程、伴精神病性症状、心境稳定剂应用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既往住院次数多、伴精神病性症状、单用一种心境稳定剂均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大、既往住院次数多、伴精神病性症状、单用一种心境稳定剂均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再入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均匀设计-BP神经网络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杜香挥发油工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玮 刘静波 +4 位作者 陶旭 王宇 张燕 王二雷 卢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93-296,共4页
将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运用于杜香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的萃取研究中,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样本,单因素法筛选BP神经网络提取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学习函数、传递函数和训练函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讨论试验值和模拟值的关系... 将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运用于杜香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的萃取研究中,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样本,单因素法筛选BP神经网络提取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学习函数、传递函数和训练函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讨论试验值和模拟值的关系评价模型;利用建立好的模型仿真提取,分析提取工艺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强、原料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BP网络模型平均误差为0.0116,超临界CO2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原料粒度和萃取温度与挥发油提取率之间的模型拟合度良好;通过模型仿真及优化,杜香枝干最优萃取条件为375 bar、17.5℃、1.0 h、大于20目的原料,仿真得率为1.82%,验证试验的得率的平均值为1.73%;杜香叶片萃取最佳条件为275 bar、15℃、3.0 h、大于20目的原料,仿真得率为2.65%,试验验证平均值为2.66%。该方法为杜香挥发油的提取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超临界流体 CO2 萃取 均匀设计 杜香挥发油
下载PDF
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玮 王新敏 +2 位作者 唐于平 尚尔鑫 彭蕴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评价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制备甘遂水提物、醇提物、先醇提后水提物;将甘遂不同提取物按几何级数设置浓度梯度,添加到鱼只生活的水中,观察给药后96h鱼只的死亡情况,以此为判断待测药物... 目的评价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制备甘遂水提物、醇提物、先醇提后水提物;将甘遂不同提取物按几何级数设置浓度梯度,添加到鱼只生活的水中,观察给药后96h鱼只的死亡情况,以此为判断待测药物毒性大小的依据,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各药物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斑马鱼对甘遂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急性毒性反应,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毒关系;甘遂水提物LC50为31.00μg/mL,甘遂醇提物LC50为6.89μg/mL,甘遂先醇提后水提物LC50为4.26μg/mL。结论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发现甘遂先醇提后水提物急性毒性最强,水提物毒性最弱,为进一步认识与评价甘遂的毒性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不同提取物 斑马鱼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杜香挥发油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姜玮 刘静波 +2 位作者 卢静 关爽 张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37-341,共5页
杜香,中国传统中药材,亦是重要的香料植物。杜香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枯茗醛、对-伞花烃、α蒎烯等,其成分、含量与杜香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营养器官均有关系。杜香挥发油具有促进透皮吸收、抑菌、消炎、镇咳、祛痰、杀螨、... 杜香,中国传统中药材,亦是重要的香料植物。杜香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枯茗醛、对-伞花烃、α蒎烯等,其成分、含量与杜香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营养器官均有关系。杜香挥发油具有促进透皮吸收、抑菌、消炎、镇咳、祛痰、杀螨、驱虫、抗辐射、保肝和戒毒等作用,有望开发为新型食品功能因子。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杜香的研究文献统计,发现杜香挥发油在成分分析和生理活性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表明杜香挥发油的研究开发市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香挥发油 化学成分 生理功能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多煤层区煤储层孔隙特征及煤层气可采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姜玮 吴财芳 +1 位作者 赵凯 梁冲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139,共5页
基于压汞以及低温氮吸附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织纳矿区珠藏向斜各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特征对多煤层区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藏向斜煤样以微孔、过渡孔为主,大孔和中孔发育较差。随着煤层层位的降低,微孔含量呈... 基于压汞以及低温氮吸附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织纳矿区珠藏向斜各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特征对多煤层区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藏向斜煤样以微孔、过渡孔为主,大孔和中孔发育较差。随着煤层层位的降低,微孔含量呈现波动式变化。压汞曲线与低温氮吸附测试曲线分别将煤储层孔隙分为3类,其中织纳矿区16号煤储层孔隙以开放孔为主,含有少量的半封闭孔,退汞效率较高,孔隙的连通性好,并且孔隙中微孔、过渡孔连续分布,两者连通性强,可作为研究区煤层气主力开采煤层优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孔隙结构 多煤层 压汞试验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中麻醉药和肌松药的使用种类和剂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玮 任艳萍 +1 位作者 汤宜朗 马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5-839,共5页
本文阐述了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中常用麻醉药和肌松药的种类和剂量,比较其特点,对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进行了评价,旨在优化MECT治疗效果,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 麻醉药 肌松药 种类 剂量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片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玮 周桂生 +4 位作者 陈骁鹏 叶慧 乔正 白钢钢 赵金龙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4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灵芝片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方法采用硫酸蒽酮显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显色法,分别测定灵芝片中的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 5批灵芝片多糖含量为0.94%~1.70%,平均1.38%;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58%... 目的建立测定灵芝片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方法采用硫酸蒽酮显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显色法,分别测定灵芝片中的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 5批灵芝片多糖含量为0.94%~1.70%,平均1.38%;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58%~0.99%,平均0.73%。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测定灵芝片中多糖、三萜及甾醇含量,对于提高灵芝片的质量标准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片 多糖 三萜 甾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长白山杜香植物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玮 于一丁 +2 位作者 张燕 王二雷 刘静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1-74,共4页
采用国标规定的方法测定杜香中杜香叶片、枝干中蛋白质、水溶性糖、纤维、灰分、水分、脂肪、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通过微波消解、ICP-MS测定杜香中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级可溶性性元素。杜香叶片、枝干中的纤维、水溶性糖、粗脂肪含量较高;测... 采用国标规定的方法测定杜香中杜香叶片、枝干中蛋白质、水溶性糖、纤维、灰分、水分、脂肪、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通过微波消解、ICP-MS测定杜香中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级可溶性性元素。杜香叶片、枝干中的纤维、水溶性糖、粗脂肪含量较高;测定出杜香叶片、枝干中Mn、Fe、Cu、Zn等17种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部分微量元素可由沸水浸提溶出,Zn的溶出率可达19.736%。杜香营养成分丰富,可开发为功能饮料或者作为新的食品功能因子来源,开发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香 营养成分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下载PDF
不同波宽刺激下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姜玮 路亚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9-673,共5页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DGx模式和LOW0.5模式治疗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Gx模式组(n=35),LOW0.5模式组(n=35)。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DGx模式和LOW0.5模式治疗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Gx模式组(n=35),LOW0.5模式组(n=35)。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进行治疗6次。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进行疗效评定;以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及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CPT)评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改变。结果:LOW0.5模式组躁狂和抑郁状态患者显好率均为100%;DGx模式组躁狂状态患者显好率为100%,抑郁状态患者显好率为94.1%。两组相比显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W0.5模式组抑郁状态患者和躁狂患者治疗1天后WMS、WCST、CPT评分均高于DGx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Gx模式和LOW0.5模式治疗情感障碍疗效相当。LOW0.5模式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比DGx模式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情感障碍 疗效 认知功能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玮 张博超 +3 位作者 卲薇璇 何晓庆 张存花 卢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实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熊果酸致小鼠畸形的数目。结果:小鼠骨...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实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熊果酸致小鼠畸形的数目。结果: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显示,熊果酸三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可见,熊果酸3个剂量组的小鼠染色体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无诱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实验
下载PDF
铽、镝-对羟基苯甲酸-三正辛基氧化膦-Triton X-100荧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玮 司志坤 朱贵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稀土 荧光分析 OHBA TOPO
下载PDF
织纳煤田煤储层弹性能及其对有利选区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玮 吴财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74-1678,共5页
依据大量的煤田地质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探讨了织纳煤田主要煤层煤储层弹性能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和展布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煤层裂隙系统指数(ξ1)、煤层压力系统指数(ξ2)和煤层裂隙开合系数(Δ)3个参数的分析,阐明了煤储层弹性... 依据大量的煤田地质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探讨了织纳煤田主要煤层煤储层弹性能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和展布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煤层裂隙系统指数(ξ1)、煤层压力系统指数(ξ2)和煤层裂隙开合系数(Δ)3个参数的分析,阐明了煤储层弹性能对煤层气有利选区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织纳煤田主煤层弹性能在平面上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南部显著较高"的分布格局,在垂向上表现出随煤层层位的降低,弹性能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有利Δ值、有利ξ1值和有利ξ2值分别为小于0.1、大于2和大于0.9,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化乐—百兴—张家湾—后寨—珠藏—坪上—新华一带,说明此区域具有有利的煤层气运移系统和压力系统,是织纳煤田煤层气富集和开采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纳煤田 煤储层弹性能 有利选区 控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