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1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下载PDF
高邮凹陷阜宁组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生玲 聂海宽 +2 位作者 荆铁亚 于京都 李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69,154,共4页
高邮凹陷沙埝南—永安地区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但对于戴一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研究较少,存在较多争议。为了查明戴一段原油来源问题,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阜二段源岩主峰碳以C22圆顶或C25尖顶分布为主... 高邮凹陷沙埝南—永安地区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但对于戴一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研究较少,存在较多争议。为了查明戴一段原油来源问题,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阜二段源岩主峰碳以C22圆顶或C25尖顶分布为主,奇碳优势不明显,原生甾烷呈"椅式"分布;阜四段源岩主峰碳以C23尖峰为主,奇碳优势明显,原生甾烷呈"V"字型。通过原油与阜宁组源岩对比分析,认为戴一段原油主体来源于阜四段,深凹带原油与阜二段源岩关系密切。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源对比 阜宁组 沙埝南—永安地区 高邮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两种类型天然气资源量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姜生玲 张金川 +4 位作者 郑兆惠 邓飞涌 汪宗余 边瑞康 薛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184-187,191,共5页
杭锦旗地区兼具形成常规气藏和根缘气藏的地质条件,大致以泊尔江-海子断裂一线为界,断裂以南主要发育典型的根缘气藏,断裂以北则主要以常规天然气藏为主。结合杭锦旗地区的地质特殊性,运用供烃强度法和FASPUM风险分析法分别计算了杭锦... 杭锦旗地区兼具形成常规气藏和根缘气藏的地质条件,大致以泊尔江-海子断裂一线为界,断裂以南主要发育典型的根缘气藏,断裂以北则主要以常规天然气藏为主。结合杭锦旗地区的地质特殊性,运用供烃强度法和FASPUM风险分析法分别计算了杭锦旗地区两种天然气资源量,最后通过特尔菲加权平均,认为杭锦旗区块常规气资源量为1047.89×108m3,根缘气资源量为412.88×108m3;杭锦旗南区块常规气资源量为1930.19×108m3,根缘气资源量为5208.44×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 天然气资源量 供烃强度法 FASPUM风险分析法 特尔菲加权平均法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生玲 张金川 +1 位作者 李博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2-646,共5页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因勘探程度、资料条件、地质条件各异而存在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如动态法、静态法中的地质类比法、成因法、体积法和综合分析法)。认为基于体积法改进的条件概率体积法是现阶段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但仍需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系页岩气的发育背景、富集机理等特征有针对性地改造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 评价方法 条件概率体积法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生玲 毛曼 +4 位作者 洪克岩 胡晓兰 朱亮亮 王珊珊 王茜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间;有机碳含量高,介于2.0%~14.64%之间;热演化程度高,主体大于2.0%以上,综合评价页岩品质好。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天然气吸附能力。现场解吸实验表明,牛蹄塘组含气量整体偏低且氮气含量高。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大型通天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的主要因素,过高的热演化程度对含气性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鄂西地区 寒武纪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来凤咸丰区块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及含气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生玲 李博 +3 位作者 彭传圣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TOC:0.42%~3.20%)、热演化程度适中(Ro:1.47%~2.63%)、矿物成分以碎屑岩脆性矿物为主(石英+长石:37.4%~65.3%)、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通过与位于两河口向斜轴部的LD1井对比研究,认为两口井页岩品质大致相当,但LD2井含气量明显偏低,最大含气量仅0.72m^3/t,分析认为LD2井在新滩组钻遇断层,且龙马溪组顶界距离断层的横向距离不足20m,保存条件被破坏是导致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含气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凤咸丰区块 LD2井 五峰-龙马溪组 含气量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 被引量:7
7
作者 姜生玲 李博 张金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47-50,共4页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亚侏罗系巨型煤成气聚集带,该盆地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差别大,再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仍具有较大油气资源增长和勘探开发潜力。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油气资源潜力 再认识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7
8
作者 姜生玲 汪生秀 +2 位作者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套页岩均具有有机碳(TOC)含量高、成熟度高、厚度适中、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含气量较高的特征;2套页岩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等碎屑组分,易于破裂形成裂缝、微裂缝,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及储集空间;2套页岩均对甲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现场解析平均含气质量体积分别为1.07 m^3/t和2.30 m^3/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2套页岩有利区分布面积,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对其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0.42万亿m^3和0.38万亿m^3,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城口地区的明中—厚坪一带和巫溪地区的咸水—文峰—大同一带均可作为渝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古生界 渝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页岩气有利区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姜生玲 朱亮亮 +1 位作者 洪克岩 胡晓兰 《地质学刊》 CAS 2017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地质背景、页岩生烃、储集、保存、资源和开采条件6个方面17项指标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综合评价原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 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地质背景、页岩生烃、储集、保存、资源和开采条件6个方面17项指标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综合评价原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影响湘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分布的因子为页岩品质的优劣、资源规模的大小和保存条件的好坏,通过定量评价,综合得分排在前3位的有利区分别为中央复背斜有利区、桑植—石门复向斜南有利区和宜都—鹤峰复背斜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利区 主成分分析 湘鄂西地区
下载PDF
我国页岩气富集类型及资源特点 被引量:368
10
作者 张金川 姜生玲 +3 位作者 唐玄 张培先 唐颖 荆铁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根据页岩气聚集的机理条件和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对比结果认为:中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与美国大致相同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及开发潜力。中国含气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高后期改造程度等"三高&... 根据页岩气聚集的机理条件和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对比结果认为:中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与美国大致相同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及开发潜力。中国含气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高后期改造程度等"三高"特点,页岩气具有海陆相共存、沉积分区控制以及分布多样复杂等特点。以间接型和直接型页岩气划分方法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区域地质特点,将中国的页岩气富集模式划分为南方型、北方型及西北型等3种,分别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扬子地台为核心的南方型页岩气聚集条件有利并以改造较为严重的海相古生界海相页岩聚气为主,具有单层厚度大、发育层位多、分布面积广、热演化程度高、后期改造强等特点;②以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北方型页岩气具有古—中—新生界页岩发育齐全、沉积迁移特征明显、薄互层变化频率高、沉积相带分隔明显等特点;③以塔里木地台为基础的西北型页岩气储层以中—古生界为主,沉积类型多、有机碳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结论认为: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1012m3,大致与美国的28×1012m3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资源评价 分区特点 富集模式 开发潜力 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 塔里木地台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潜力 被引量:509
11
作者 张金川 徐波 +7 位作者 聂海宽 汪宗余 林拓 姜生玲 宋晓微 张琴 王广源 张培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页岩气是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同时存在于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它分别在天然气的成因机理、赋存相态、成藏聚集机理、分布变化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气藏关系之间存在广泛的变化性。由于页岩气成藏边界条件可有适度地放宽且变化较大,各成藏地... 页岩气是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同时存在于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它分别在天然气的成因机理、赋存相态、成藏聚集机理、分布变化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气藏关系之间存在广泛的变化性。由于页岩气成藏边界条件可有适度地放宽且变化较大,各成藏地质要素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基于地质、测井、地震等方法和手段,可对页岩气进行快速识别。研究表明,中国存在页岩气大量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初步计算中国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30)×1012m3。平面上以中国南方和西北地区最为有利(也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剖面上以古生界资源量为最大,中生界位居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地质特征 有利区 分布 资源量 潜力
下载PDF
页岩油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275
12
作者 张金川 林腊梅 +6 位作者 李玉喜 唐玄 朱亮亮 邢雅文 姜生玲 荆铁亚 杨升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2-331,共10页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为页岩气和页岩油等两类八种。结合页岩油特点,指出了我国页岩油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即规模分布的有效生烃泥页岩、形成于深水-半深水相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适当的热演化程度以及较好的基质物性条件等是页岩油形成的主要条件。建立了中国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发育模式,指出概率体积法可以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提出了页岩油远景区、有利区及目标区优选的参数体系和标准。作为非常规油气能源的主要类型之一,页岩油将会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形成条件 分布特点 资源评价 选区标准
下载PDF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应用——以川西坳陷为例 被引量:63
13
作者 朱华 姜文利 +3 位作者 边瑞康 宋晓微 姜生玲 尹腾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地质及资料条件下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储量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类比法(规模类比法、聚集条件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成因法(产气历史分析法、剩... 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地质及资料条件下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储量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类比法(规模类比法、聚集条件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成因法(产气历史分析法、剩余资源分析法、成因分析法等)、统计法(体积统计法、吸附要素分析法、地质要素分布概率风险分析法、产量分割法等)和综合分析法(蒙特卡洛法、打分法、盆地模拟法、专家赋值法、特尔菲综合法等)。通过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页岩气地质条件和富集有利性的分析,优选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为该地区页岩气发育且具有经济可采意义的有利层段。结合该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地质类比法、成因分析法和体积法对川西坳陷页岩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运用特尔菲法加权得到该地区页岩气资源总量为1.47×1012~1.68×1012m3,均值为1.58×1012m3。平面上,页岩气勘探研究有利区主要分布于新场—德阳—广汉—新都—温江—大邑一线的成都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晚三叠世 页岩气 资源评价 类比法 成因法 统计法 综合分析法 有利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423
14
作者 张金川 聂海宽 +3 位作者 徐波 姜生玲 张培先 汪宗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与传统上的"泥页岩裂缝气"并不完全相同,页岩气是主体上以吸附相和游离相同时赋存于泥岩及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和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复杂的构造变动,形成了与美国典型页岩气盆地相似的构造演化特点和地... 与传统上的"泥页岩裂缝气"并不完全相同,页岩气是主体上以吸附相和游离相同时赋存于泥岩及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和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复杂的构造变动,形成了与美国典型页岩气盆地相似的构造演化特点和地质条件,其中的古生界页岩不仅是盆地内常规气藏的烃源岩,而且还是页岩气成藏及勘探的主要对象,目前已发现了页岩气存在的大量证据。根据演化及勘探地质特点,四川盆地非常规天然气具有两分格局,东南部以页岩气为主而西北部以根缘气为主,古生界主体发育页岩气而中生界主体发育根缘气。川东和川南地区(包括川西南)古生界生气页岩发育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埋藏深度小,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及勘探地质条件;川中地区同时发育中、古生界烃源岩,上三叠统、下志留统和下寒武统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位;川西中生界泥/页岩常与致密砂岩形成频繁互层并产生具有砂岩底部含气特点的根缘气,整体上存在着页岩气发育和勘探的远景条件,局部埋藏相对较浅的高碳泥/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基本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下载PDF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 被引量:67
15
作者 李玉喜 张金川 +1 位作者 姜生玲 韩双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2-338,共7页
页岩气为烃源岩层系的油气聚集,属于源岩滞留气,以游离和吸附状态为主存在。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工作基础差别较大。在含油气盆地,由于有以往油气勘探开发资料,对含气页岩发育层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气显示等基本资... 页岩气为烃源岩层系的油气聚集,属于源岩滞留气,以游离和吸附状态为主存在。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工作基础差别较大。在含油气盆地,由于有以往油气勘探开发资料,对含气页岩发育层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气显示等基本资料,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在含油气盆地外以及油气勘探程度很低的沉积区,以上基础资料缺乏,仅有地表和部分固体矿产探井资料可供参照,工作基础薄弱。在不同工作基础的地区,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所处阶段不同,主要评价指标也不同;随着工作程度的提高,资料的不断丰富,评价指标也逐步增加。页岩气地质评价以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为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含气页岩评价。主要研究划定含气页岩层段,页岩的TOC、Ro、岩石和矿物成分,页岩分布、厚度、埋深、纵向和横向变化规律等,优选页岩气富集远景区。(2)页岩含气性和资源潜力评价。主要研究页岩的含气量、吸附能力、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储层裂缝及其变化规律,预测页岩气资源潜力等。(3)页岩气开发条件和开发经济性评价。研究储层温度、流体压力、流体饱和度及流体性质,研究页岩的敏感性,页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区域现今应力场特征,地表条件和开发保障条件,通过试验井产量数据分析开发经济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优选有利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页岩 页岩气 评价参数 资源评价 地质评价 有利区优选
下载PDF
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36
16
作者 韩双彪 张金川 +4 位作者 邢雅文 何伟 谢忱 姜生玲 张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68-173,共6页
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露头观察、岩芯取样及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从富有机质页岩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孔渗性及含气量等方面研究了页岩气聚集条件与资源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有机碳... 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露头观察、岩芯取样及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从富有机质页岩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孔渗性及含气量等方面研究了页岩气聚集条件与资源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高,含气量高,其中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层段。通过综合信息叠合研究认为,彭水-连湖-黔江、花垣-龙山东和酉阳西地区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利用概率体积法计算的页岩气资源量为0.27×1012~2.03×1012m3,期望值为0.93×1012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龙马溪组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碎屑岩盆地天然气成藏及分布序列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金川 唐玄 +1 位作者 姜生玲 边瑞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7,共7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非常规天然气研究的深入,多种聚集机理类型的天然气及其相互关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焦点,即当煤、泥页岩等不同类型和成熟度的烃源岩与物性复杂变化的储层夹、互层存在时,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常规储层气等不同类...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非常规天然气研究的深入,多种聚集机理类型的天然气及其相互关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焦点,即当煤、泥页岩等不同类型和成熟度的烃源岩与物性复杂变化的储层夹、互层存在时,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常规储层气等不同类型气藏将同时发育而形成基于气源岩的天然气机理及分布序列。通常情况下,常规储层气藏形成时的优先顺序晚于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等非常规类型,处于天然气成藏与分布序列的顶端,加之非常规类型天然气聚集的成藏下限条件较之常规储层气藏要低。因此常规气藏的发现预示着非常规类型气藏的发育。由于盆地类型及其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及其资源量规模配比也表现出较大的不同。结合盆地勘探实践及理论研究认为,不同机理类型天然气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连续过渡,并由此建立了碎屑岩盆地不同类型天然气发育的地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气 气藏形成 类型 机理 序列 碎屑岩盆地
下载PDF
游离相天然气成藏动力连续方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金川 唐玄 +4 位作者 边瑞康 徐波 薛会 聂海宽 姜生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9,共7页
游离相天然气主要包括置换式运移并聚集的常规储层气、活塞式运移并聚集的根缘气和兼具上述两种运移模式并具有复杂运聚机理的页岩气等,根据游离相天然气运聚的连续性动力平衡方程可以对不同运聚机理类型的天然气进行成藏描述。结合游... 游离相天然气主要包括置换式运移并聚集的常规储层气、活塞式运移并聚集的根缘气和兼具上述两种运移模式并具有复杂运聚机理的页岩气等,根据游离相天然气运聚的连续性动力平衡方程可以对不同运聚机理类型的天然气进行成藏描述。结合游离相天然气成藏动力平衡方程,常规储层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浮力和盖层毛细管压力所控制,连续气柱高度和盖层物性是成藏动力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根缘气成藏与烃源岩的生气作用强度、储集层物性以及天然气的聚集深度等因素有关,烃源岩的生气有效性和致密储集层的物性条件是约束成藏动力平衡的关键要素;在页岩气成藏的复杂地质条件下,泥页岩的生供气有效性、储集物性、连续气柱高度以及埋藏深度等均是影响其中游离相天然气聚集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储层气 根缘气 页岩气 成藏动力连续平衡方程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深层能量场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边瑞康 张金川 +5 位作者 唐玄 云露 姜生玲 张培先 郭华强 汪宗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6-423,共8页
以塔河油田深层能量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能量场特征来探讨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认为,多期构造应力作用是塔河油田现今断裂发育形态的主控因素,现今区域应力场特征表明塔河油田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奥陶系现今压力场整体上... 以塔河油田深层能量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能量场特征来探讨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认为,多期构造应力作用是塔河油田现今断裂发育形态的主控因素,现今区域应力场特征表明塔河油田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奥陶系现今压力场整体上属于略偏低异常的压力系统,流体势特征显示油气运移存在东部自东向西局部性运移趋势以及南部由南向北区域性运移趋势;奥陶系现今地层水离子构成符合典型的CaCl2型水特征,地层水地化指标显示塔河主油区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是油气聚集保存的有利区;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主要集中在80-100℃、120-130℃和150-170℃等3个温度段,前两个温度段分别对应于塔河油田2次大规模的油气成藏期:海西早期和喜马拉雅期,而最后一个温度段主要受控于构造变动和二叠系岩浆活动,代表了一期局部油气成藏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深层碳酸盐岩 能量场 油气运聚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温度、压力对致密砂岩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进 姜生玲 +1 位作者 常健 张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7期76-78,共3页
渗透率作为储集层的主要参数之一,与温度、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全面评价温度、压力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砂岩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层压力的增加会导致砂岩渗透率下降,二者之间近似成... 渗透率作为储集层的主要参数之一,与温度、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全面评价温度、压力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砂岩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层压力的增加会导致砂岩渗透率下降,二者之间近似成指数关系变化,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指数关系逐渐变好;温度的升高会促使砂岩渗透率的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的物性,但这种增加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地层压力的增加会抑制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压力 致密砂岩 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