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5章脑出血临床管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谦 冀瑞俊 +21 位作者 赵萌 王文娟 陆菁菁 李娜 刘艳芳 边立衡 于嵩林 李昊 张倩 吴建维 王丹丹 王晶 李朝霞 姜睿璇 康开江 薛艺萌 押小龙 何蕲恒 莫少华 赵性泉 赵继宗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14-1023,共10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严重亚型,在中国卒中患者中占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鉴于管理脑出血所面临的紧迫和复杂挑战,本指南旨在为其临床处理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本章节覆盖了从脑... 自发性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严重亚型,在中国卒中患者中占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鉴于管理脑出血所面临的紧迫和复杂挑战,本指南旨在为其临床处理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本章节覆盖了从脑出血院前评估、医疗干预到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各个关键环节。在具体推荐方面,本指南根据不同的证据等级,为早期诊断、影像学评估、急性期干预、内科和重症监护、外科干预以及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指导,旨在全面提升自发性脑出血诊疗的科学性和系统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诊评估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性泉 +16 位作者 王春雪 陈勇 陈文洁 陈芷妍 杜毅达 樊雪鸣 何春颖 姜睿璇 李佳树 刘日霞 王敏 王铄 王琰 詹敏 张佳 张海岳 周田田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315-334,共20页
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精进,中国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给长期生存的卒中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精进,中国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给长期生存的卒中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成立《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共识》,形成对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临床诊疗和管理的建议,以期更加规范地服务于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非运动症状 多学科管理 指南 共识
下载PDF
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首要病因——跌倒的评价和预防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华光 鞠奕 +5 位作者 沈东超 王琳 姜睿璇 赵性泉 王拥军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2期1003-1008,共6页
跌倒是老年人意外伤害(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的首要原因。罹患神经科疾患或其他疾病的患者跌倒的风险增加。一般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80岁、抑郁、口服药物种类超过4种、肌肉无力、关节炎、步态异常、平衡障碍、认知障碍、视敏度... 跌倒是老年人意外伤害(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的首要原因。罹患神经科疾患或其他疾病的患者跌倒的风险增加。一般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80岁、抑郁、口服药物种类超过4种、肌肉无力、关节炎、步态异常、平衡障碍、认知障碍、视敏度下降等。相关的神经科疾病有卒中、痴呆、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深感觉障碍等。在1年内有跌倒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跌倒的风险增加。合适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预防方案对防止跌倒是非常关键的。本综述对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同时对跌倒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意外伤害 危险因素 评价 预防
下载PDF
2013年欧洲卒中组织关于颅内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南(第二部分) 被引量:19
4
作者 姜睿璇 张娟 边立衡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7期605-612,共8页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9/100000,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达每年20/100000。保守治疗第1个月的死亡率为50%~60%。第一次出血后6个月内,约1/3...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9/100000,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达每年20/100000。保守治疗第1个月的死亡率为50%~60%。第一次出血后6个月内,约1/3未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由于再出血死亡。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血管痉挛、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和其他并发症。本指南的目的在于为伴或不伴动脉瘤的SAH以及未破裂动脉瘤提供管理的全面建议。方法通过Medline和Embase广泛检索1960-2011年的相关文献。编写组成员通过会面及电话会议讨论推荐内容。检索结果根据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的标准来分级。欧洲卒中组织指南委员会成员复审了本指南。结果指南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SAH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信息,对已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推荐。已明确几项影响动脉瘤生长和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本指南提供了关于诊断、监护和一般管理(血压、血糖、体温、预防血栓形成、抗癫痫及激素使用)的相关推荐。治疗应考虑手术时机、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也对并发症包括脑积水、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等做了阐述。增加了关于非动脉瘤性SAH及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推荐。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易继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类患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及时提供高质量的诊治。指南提供了实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治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建议。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原发性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 管理 指南
下载PDF
2013年欧洲卒中组织关于颅内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南(第一部分)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睿璇 张娟 边立衡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508-515,共8页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9/100000,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达每年20/100000。保守治疗第1个月的死亡率为50%~60%。第一次出血后6个月内,约1/3...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9/100000,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达每年20/100000。保守治疗第1个月的死亡率为50%~60%。第一次出血后6个月内,约1/3未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由于再出血死亡。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血管痉挛、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和其他并发症。本指南的目的在于为伴或不伴动脉瘤的SAH以及未破裂动脉瘤提供管理的全面建议。方法通过Medline和Embase广泛检索1960-2011年的相关文献。编写组成员通过会面及电话会议讨论推荐内容。检索结果根据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的标准来分级。欧洲卒中组织指南委员会成员复审了本指南。结果指南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SAH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信息,对已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推荐。已明确几项影响动脉瘤生长和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本指南提供了关于诊断、监护和一般管理(血压、血糖、体温、预防血栓形成、抗癫痫及激素使用)的相关推荐。治疗应考虑手术时机、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也对并发症包括脑积水、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等做了阐述。增加了关于非动脉瘤性SAH及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推荐。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易继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类患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及时提供高质量的诊治。指南提供了实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治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建议。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原发性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 管理 指南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不同血压参数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新杰 姜睿璇 +3 位作者 张怡君 王安心 李子孝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通过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的数据,分析入院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脑出血患者死亡和功... 目的通过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Ⅱ,CNSRⅡ)的数据,分析入院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脑出血患者死亡和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CNSRⅡ数据库中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入院时不同SBP分层、SBP、DBP和MAP对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包括院内死亡、3个月死亡及预后不良和1年预后不良)的影响。结果共有1048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纳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2.1±12.5岁,男性666例(63.5%)。入院时平均SBP为162.1±28.9 mmHg,平均DBP为95.1±17.6 mmHg,平均MAP为117.4±20.1 mmHg。与入院SBP 120~139 mmHg的患者相比,入院SBP 180~199 mmHg(OR 17.53,95%CI 2.25~136.66,P=0.0063)和SBP≥200 mmHg的患者(OR 21.74,95%CI 2.74~172.55,P=0.0036)的在院死亡风险均增加。入院SBP每升高10 mmHg,患者在院死亡风险(OR 1.25,95%CI 1.14~1.37,P<0.0001)、3个月预后不良(OR 1.08,95%CI 1.02~1.15,P=0.0066)和死亡风险(OR 1.13,95%CI 1.04~1.22,P=0.0049)均增加。入院DBP每升高10 mmHg,患者在院死亡风险(OR 1.36,95%CI 1.16~1.59,P=0.0001)、3个月预后不良(OR 1.16,95%CI 1.05~1.29,P=0.0034)和死亡风险(OR 1.20,95%CI 1.05~1.38,P=0.0093)均增加。入院MAP每升高10 mmHg,患者在院死亡风险(OR 1.37,95%CI 1.20~1.57,P<0.0001)、3个月预后不良(OR 1.13,95%CI 1.04~1.23,P=0.0044)和死亡风险(OR 1.20,95%CI 1.06~1.35,P=0.0036)均增加。结论入院SBP、DBP和MAP水平是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和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患者1年预后不良无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管病 血压 预后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内科急诊室急性头晕/眩晕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姜睿璇 吕肖玉 +3 位作者 曹振汤 朱翠婷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室就诊的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布,比较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疾病所致头晕/眩晕的临床特点差异,以更有效地区别急性头晕/眩晕的前庭中枢性和周围性病因。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 目的探讨急诊室就诊的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布,比较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疾病所致头晕/眩晕的临床特点差异,以更有效地区别急性头晕/眩晕的前庭中枢性和周围性病因。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急诊以急性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患者,记录基线人口学信息、现病史和既往史、神经系统查体和前庭功能床旁查体,并随访影像学信息、前庭功能检查和最终诊断等。根据患者病因,将患者分组为前庭中枢性(central vestibular system,CVS)和前庭周围性(peripheral vestibular system,PVS)疾病组,比较不同组别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点等。结果最终共纳入660例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男性多于女性,50~69岁为高发年龄,春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按病因分组,CVS组共422例,PVS组共238例。CVS组男性(70.1%vs 42.4%,P<0.001)、吸烟(30.3%vs 9.2%,P<0.001)、饮酒(27.3%vs 5.5%,P<0.001)比例,既往高血压(59.7%vs 42.9%,P<0.001)、脂代谢紊乱(18.5%vs 12.2%,P=0.035)、脑血管病(20.9%vs 10.9%,P=0.001)、周围血管病(7.3%vs 1.3%,P=0.001)和心血管病史(5.5%vs 0.8%,P=0.003)发生率高于PVS组。PVS组的平均年龄(60.19±12.77岁vs 57.44±12.73岁,P=0.008)、既往有内耳疾病(5.9%vs 0.5%,P<0.001)的比例高于CVS组。病因诊断方面,CVS组最终诊断后循环梗死256例(60.7%),脑出血87例(20.6%),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8.1%),前庭性偏头痛13例(3.1%),TIA 13例(3.1%),海绵状血管瘤9例(2.1%),肿瘤8例(1.9%),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例(0.2%)和多发性硬化1例(0.2%);PVS组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1例(50.8%),梅尼埃病38例(16.0%),前庭神经炎14例(5.9%),突发性聋伴眩晕3例(1.3%),不确定病因为62例(26.1%,排除中枢性病因)。结论神经内科急诊室表现为急性头晕/眩晕患者中,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的前庭中枢性疾病为后循环梗死,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更可能合并有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饮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前庭疾病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小脑卒中后非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穆浩月 姜睿璇 +2 位作者 王琰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8期905-910,共6页
目前对小脑非运动功能的新认识是基于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研究的综合证据,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小脑卒中患者的非运动功能损害症状常常被忽视。目前研究认为小脑的非运动功能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本文主... 目前对小脑非运动功能的新认识是基于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研究的综合证据,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小脑卒中患者的非运动功能损害症状常常被忽视。目前研究认为小脑的非运动功能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解剖、小脑非运动功能的神经调控模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小脑卒中后非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卒中 认知 情感 语言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佳 姜睿璇 +2 位作者 白雪松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1-5,I0001,共6页
头晕/眩晕是一大类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容易误诊。单一学科诊治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的评估、诊断和处理等方面具有局限性。近年来提出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机械割裂的学科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头晕/眩晕疾病的... 头晕/眩晕是一大类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容易误诊。单一学科诊治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的评估、诊断和处理等方面具有局限性。近年来提出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机械割裂的学科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治、管理和科学研究,推动诊疗规范化并减轻患者负担。本文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头晕/眩晕疾病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血管性危险因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季节性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睿璇 曹振汤 +3 位作者 陈梅梅 王琰 鞠奕 赵性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2310-2315,共6页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病的季节性特点,同时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与BPPV季节性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前庭功能检查室数据库中诊断为BPPV、并...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病的季节性特点,同时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与BPPV季节性规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前庭功能检查室数据库中诊断为BPPV、并进行手法或仪器复位的3886例患者信息,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病史等内容。获取北京市四年来全年气温数据并计算每月平均值。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和logistic回归研究BPPV发病与温度、季节的关系,同时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对BPPV季节性规律的影响。结果BPPV患者中女性更多见(2667例,68.6%),男女比约为1∶2。患者年龄为18~90(55±13)岁。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BPPV的发病例数依次为1000例(25.7%)、911例(23.4%)、808例(20.8%)和1167例(30.0%)(P=0.027)。BPPV发病高峰在12月份(n=491),9月发病例数最低(n=251)。月度诊断的BPPV例数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2=0.317,P<0.001)。相比于无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患者,合并≥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春冬季的发病比例更高(OR=1.32,95%CI:1.13~1.53,P<0.001)。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春冬季节BPPV发病比例增加(趋势P<0.001)。结论BPPV好发于寒冷季节(春冬季),发病例数与气温呈负相关。相比于无血管性危险因素者,血管性危险因素越多者在春冬季节发病的比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前庭疾病 季节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脑出血精准评价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1
作者 赵性泉 陆菁菁 +6 位作者 冀瑞俊 李娜 刘艳芳 王文娟 冯皓 姜睿璇 康开江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18期52-54,共3页
脑卒中目前已经被列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死原因,在我国甚至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了首位的致死原因。脑出血发病1个月病死率高达35%~52%,我国是脑出血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 脑卒中目前已经被列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死原因,在我国甚至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了首位的致死原因。脑出血发病1个月病死率高达35%~52%,我国是脑出血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我国在脑出血的防治方面还存在防治不规范、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早期预测血肿扩大及并发症的方法、对继发性损伤形成机制认识不透彻、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功能结局预测量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国脑出血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损伤 血肿扩大 脑出血发病率 标准化管理体系 心血管疾病 早期预测 风险评估体系 致死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