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下水数值模拟的保定市应急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欢 任磊 +3 位作者 姜纪沂 张莹 王广昊 周越泉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9-67,共9页
一亩泉水源地是保定市满城区主要水源之一,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变化,原有开采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地下水源,需要对原水源保护区进行优化调整。应用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分别对一亩泉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并... 一亩泉水源地是保定市满城区主要水源之一,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变化,原有开采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地下水源,需要对原水源保护区进行优化调整。应用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分别对一亩泉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法圈定的保护区范围更符合实际,确定保护区面积为一级保护区0.11km^(2),二级保护区6.81km^(2),准保护区11.5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亩泉水源地 Visual MODFLOW 数值模拟 经验公式法 保护区划分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姜纪沂 张宇东 +1 位作者 谷洪彪 左兰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之间的协同程度来指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将该两个序列之间关联系数的量化结果用信息熵来表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通过不同时段系统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其演化方向。该模型在衡水市的应用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信息熵变趋于减小,地下水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处于重建新的稳定态的演化过程中,地下水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与原始的稳定态相比将存在极大的差异。该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监测反映的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耗散结构 灰色关联熵 演化模式 地下水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震害原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姜纪沂 迟宝明 +1 位作者 谷洪彪 宋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2-386,共5页
汶川MS8.0地震中,处于映秀—北川断裂带上的北川县城区地震烈度达Ⅺ度。地震断层活动在地表形成了3条破裂带,城区地表破裂带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6.5%,使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并引发了滑坡与崩塌灾害,加剧了震害损失。各种成灾机制之间存... 汶川MS8.0地震中,处于映秀—北川断裂带上的北川县城区地震烈度达Ⅺ度。地震断层活动在地表形成了3条破裂带,城区地表破裂带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6.5%,使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并引发了滑坡与崩塌灾害,加剧了震害损失。各种成灾机制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是导致北川县城区震害程度极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震断层 地表破裂 震害效应 北川县城
下载PDF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姜纪沂 曹剑峰 +1 位作者 李升 王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4,127,共4页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演化过程处于非平衡有序状态且不可逆,与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演化过程处于非平衡有序状态且不可逆,与地下水系统相关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强烈的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系统演变的影响显著。华北平原中部"冀枣衡"深层地下水漏斗是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地下水系统异常涨落的产物。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衡水市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异等问题,地下水系统进入人为活动强烈干扰下的新的演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冀枣衡”漏斗 人为活动 地下水系统演化
下载PDF
中国北方山丘区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吉林省磐石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姜纪沂 曹剑峰 +2 位作者 谢晓峰 王利刚 平建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6-761,共6页
如何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丘区中小城镇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实现磐石市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 如何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丘区中小城镇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实现磐石市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采布局,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进而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优化开采 开发潜力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分析——以北川县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纪沂 宋洋 谷洪彪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地面破坏效应强烈和地震地质灾害严重是汶川MS8.0地震震害效应的显著特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还受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论文结合北川县场地条件的分析,对汶川MS8.0地震... 地面破坏效应强烈和地震地质灾害严重是汶川MS8.0地震震害效应的显著特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还受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论文结合北川县场地条件的分析,对汶川MS8.0地震中北川县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关系表明地震对次生地质灾害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与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诱发因素
下载PDF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纪沂 曹剑峰 +1 位作者 李升 王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4,79,共4页
耗散结构理论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系统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地下... 耗散结构理论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系统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地下水系统演化过程处于非平衡有序状态且不可逆,与地下水系统相关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强烈的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系统演变的影响显著。华北平原中部“冀枣衡”深层地下水漏斗是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地下水系统异常涨落的产物。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衡水市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异等问题,地下水系统进入人为活动强烈干扰下的新的演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冀枣衡”漏斗 人为活动 地下水系统演化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体系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姜纪沂 高萍 兰双双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4期82-85,共4页
建设健康的水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向,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将生态系统健康理念引入地下水环境系统,探讨了地下... 建设健康的水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维持地下水环境健康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向,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将生态系统健康理念引入地下水环境系统,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内涵与特征、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基本结构,开展地下水环境健康评价理论体系的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健康 内涵 特征 理论体系
下载PDF
磐石市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姜纪沂 曹剑峰 +1 位作者 王利刚 韩鲁亮 《东北水利水电》 2006年第5期23-24,38,共3页
以实现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采布局,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而提出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开辟新水源,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加强地下水资源... 以实现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采布局,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而提出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开辟新水源,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加强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磐石市 地下水资源 优化开采 开发潜力
下载PDF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1
10
作者 平建华 李升 +1 位作者 钦丽娟 姜纪沂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5,共5页
回顾了国内外地下水动态预测研究的各种模型,将这些模型划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两大类,指出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地下水动态预测的可靠性与精度的两条途径:(1)建立既能描述地下水系统内部特征也能反映其外... 回顾了国内外地下水动态预测研究的各种模型,将这些模型划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两大类,指出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地下水动态预测的可靠性与精度的两条途径:(1)建立既能描述地下水系统内部特征也能反映其外部特征的确定性-随机耦合模型;(2)建立地下水系统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并将系统内部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将其外部环境因素也作为随机时间序列引入地下水流定解问题,并给出解的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动态预测模型 确定性模型 随机模型 耦合关系
下载PDF
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河水侧渗影响范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平建华 曹剑峰 +2 位作者 苏小四 冶雪艳 姜纪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在黄河下游悬河段4个剖面上采取的67个地下水和黄河水样,获得了δD、δ18O和T(TU)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潜水的氚值和δ18O的特征表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黄... 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在黄河下游悬河段4个剖面上采取的67个地下水和黄河水样,获得了δD、δ18O和T(TU)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潜水的氚值和δ18O的特征表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黄河对地下水的影响,南岸在郑州一带影响范围小,约5km,向东影响范围逐渐增大,在中牟和开封一带约为7~10km;在黄河北岸影响范围大约9~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同位素技术 侧渗 影响范围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曹剑峰 平建华 +3 位作者 SUMARE Oumar 姜纪沂 沈媛媛 钦丽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3,共3页
以LM算法和步长自适应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将输入数据采用压缩系数法进行处理, 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和内梅罗指数法、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计算速度... 以LM算法和步长自适应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将输入数据采用压缩系数法进行处理, 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和内梅罗指数法、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计算速度快、评价精度高、结果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P神经网络 地下水 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改进的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及其应用——以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成有 曹剑锋 +1 位作者 姜纪沂 平建华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通过对传统尼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指出其缺点,并对其作出改进,提出了一种污染等级的划分方法。将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应用于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更客观、合理。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尼梅罗指数 污染等级 权重系数
下载PDF
黄河下游悬河段断流对沿岸地下水影响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2 位作者 姜纪沂 平建华 李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3,共7页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进行了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模拟研究;预测了黄河下游在不同的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长度下,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悬河段无侧渗补给;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2·98×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52·25%。夹河滩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1·6×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74·4%;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3·46×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44·5%。泺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4·83×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22·58%;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5·17×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17·06%。利津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6·15×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仅减少1·5%。上述研究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黄河水量人工实时调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断流 数值模拟模型 黄河侧渗量 影响评价 地下水系统 黄河下游 悬河段 断流 影响评价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流数学模型 沿岸 合理开发利用
下载PDF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1 位作者 姜纪沂 平建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6,共8页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入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入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研究区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分别为62 51×108m3和54 88×108m3,可开采资源量为44 82×108m3和39 20×108m3。将研究区分成18个子区进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其中12个区尚有开采潜力,1个区采补基本平衡,5个区开采潜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黄河 可开采资源量 开采潜力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新疆昭苏—特克斯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海宁 谷洪彪 +4 位作者 迟宝明 姜纪沂 李瑛 李海君 王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8-1088,共11页
将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氧同位素(18O)作为示踪剂,基于对新疆昭苏—特克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旨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别以HCO3·SO4-Ca·(Mg)、HCO3-Ca&... 将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氧同位素(18O)作为示踪剂,基于对新疆昭苏—特克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旨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别以HCO3·SO4-Ca·(Mg)、HCO3-Ca·(Mg)型为主,地下水中TDS大于地表水,两者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过了溶滤和阳离子交换作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均位于全国降水线附近,地表水同位素组成较地下水富集。沿特克斯河流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为:上游地段以地下水和右岸支流补给特克斯河干流、支流补给沿岸地下水为主;中游地段以地下水补给特克斯河为主;下游地段特克斯河接受阔克苏支流和沿岸地下水补给。研究成果可深化对昭苏—特克斯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其他"叶脉状"地表水系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盆地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特克斯盆地 地表水与地下水 转化关系 水化学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地下水位对近震和远震异常响应的比较——以汶川地震和苏门答腊地震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兰双双 迟宝明 姜纪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52,共8页
地震引起的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索深层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发挥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活动的指示作用,以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07年苏门答腊Ms8.5地震为研究背景,对川、滇、... 地震引起的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索深层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发挥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活动的指示作用,以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07年苏门答腊Ms8.5地震为研究背景,对川、滇、陕、甘、渝地区井水位对两次地震的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远震响应形态主要以振荡型和阶变型为主,异常出现的时间较晚;地下水位近震响应形态比较复杂,以阶变型、脉冲型以及振荡型为主,异常出现的时间几乎与地震的发生同步。根据深层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的响应机理,分析了各典型井水位对远震和近震不同响应的原因。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对远震的响应主要是由于含水层介质受到地震波应力的作用;对近震异常响应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含水层介质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和地震波应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震中距越小,含水层受到震源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近震 远震 响应特征 地震
下载PDF
灾害学定义之下的土壤盐碱化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谷洪彪 迟宝明 姜纪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3-1629,共7页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灌区各灌片盐碱灾害风险值为0.10~0.36,属于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区,风险值由小到大排序为:前郭片、安字片、有字片、龙海片、水字片、大布苏片、潜字片、套浩太片、戎字片、红星片、洪字片。该模型与灌区实情符合较好,客观性较强,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学内涵 盐碱化风险 风险评价 松原灌区 田间管理 粮食产量
下载PDF
我国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街道社区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萍 齐乐 +3 位作者 徐国栋 李海君 王汝芹 姜纪沂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街道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危机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尤为重要。北京市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许多方面具有示范效应,但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 街道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危机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尤为重要。北京市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许多方面具有示范效应,但在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仍存许多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地震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基础上,对街道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以便促进我国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地震 应急 管理机制 北京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郑州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钦丽娟 曹剑峰 +4 位作者 平建华 姜纪沂 王楠 沈媛媛 李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0,495,共5页
水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产权及劳动价值等方面。由于影响水资源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宜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依据所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针对郑州市的具体情况选取水质、水资源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作... 水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产权及劳动价值等方面。由于影响水资源价值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宜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依据所建立的模糊数学模型,针对郑州市的具体情况选取水质、水资源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作为评价因子,对其水资源价值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到郑州市水资源价格为2.11元/m3。目前郑州市的平均水价为1.28元/m3,明显偏低,应进行水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价值 模糊数学 水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