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例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美俊 苏中华 +1 位作者 王小平 郝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1,共3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insomnia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s. Methods: Forty medical students meeting the criteria of CCMD-...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insomnia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s. Methods: Forty medical students meeting the criteria of CCMD-3 on insomnia and 53 normal controls were evaluat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L),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Results: Although life stressors between students suffering from insomnia and the control were alike, the former felt more stress in learning than the latter. The total mean score, certain factor scores (such as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sychoticism) of SCL-90, and three factor scores (such as self-accusation, fantasy and wince) of CSQ were higher in insomnia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bility of emotion between insomnia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in insomnia patients who had more ins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and lower tolerance for life events as stressor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insomnia medical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失眠症 心理健康 睡眠数量 临床实验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美俊 郝伟 张现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方法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选择海洛因依赖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应付方式中 ,海洛因依赖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分量...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方法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选择海洛因依赖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应付方式中 ,海洛因依赖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幻想和退避两个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四个因子分中 ,海洛因依赖者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 ,海洛因依赖者父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 ,父亲因子Ⅴ得分高于对照 ,母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 ,母亲因子Ⅱ、Ⅲ、Ⅳ得分高于对照。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不良 ,社会支持状况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应付方式 社会支持 父母养育方式 行为模式
下载PDF
阿片类物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姜美俊 郝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The abuse and dependence of opioids can seriously damage the users’ heal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of opioid on the immune system and related mechanisms involving ce... The abuse and dependence of opioids can seriously damage the users’ heal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of opioid on the immune system and related mechanisms involving cellular, humoral, and unspecific immune processes, which would cast light on the 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immunodeficienc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物质 机体免疫系统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吗啡依赖小鼠位置偏爱及戒断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姜美俊 刘学兵 +2 位作者 苏中华 谌红献 郝伟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吗啡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吗啡依赖模型,剂量从10mg.kg-1.次-1逐日递增至第7天时70mg.kg-1.次-1;L-NAME和纳洛酮同期干预,每次吗啡注射前5min,分...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吗啡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吗啡依赖模型,剂量从10mg.kg-1.次-1逐日递增至第7天时70mg.kg-1.次-1;L-NAME和纳洛酮同期干预,每次吗啡注射前5min,分别皮下注射纳洛酮1mg.kg-1.次-1和L-NAME2mg.kg-1.次-1,观察小鼠位置偏爱(CPP)产生情况。用药1周后皮下注射纳洛酮催瘾,观察戒断后小鼠的戒断体征,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实验组小鼠在吗啡腹腔注射1周后产生了CPP[(457±304)s,F=7.967,P<0.01];吗啡注射同时给予L-NAME干预阻止了吗啡依赖的形成[CPP(148±108)s],并且减轻了吗啡戒断时的戒断体征跳跃次数减少[(18.40±22.61)次]、体质量丧失增加[(0.25±0.07)g],起跳潜伏期缩短[(14.10±11.29)min]、直立次数增加[(4.87±1.74)次]、躯体拉伸次数增加[(1.52±1.34)g]、腹泻加重[(0.38±0.48)次]。结论L-NAME能有效对抗吗啡所致的小鼠吗啡依赖,并且能有效减轻吗啡撤药时戒断体征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ME 吗啡依赖 位置偏爱 戒断症状
下载PDF
纳洛酮对吗啡依赖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戒断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美俊 张世涛 +2 位作者 刘学兵 谌红献 郝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93-95,共3页
目的:了解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分组: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每组10只。②干预:吗啡组:盐酸... 目的:了解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分组: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每组10只。②干预:吗啡组:盐酸吗啡每天两次腹腔注射,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kg,逐日递增,直至第7天时每次70mg/kg;吗啡+纳洛酮组:吗啡注射方式方法同吗啡组,但在每次吗啡注射前5min,皮下注射纳洛酮1mg/kg;生理盐水组:按照同期对照的原则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③进入实验程序前一天及实验处理因素终止后6h测评各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即观察30min内小鼠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伴药侧)的停留时间。④于末次注射吗啡后6h观察各组小鼠30min内跳跃反应次数、戒断反应前后1h内跳跃潜伏期、直立、躯体拉伸、体质量丧失量及腹泻等症状。结果:3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终止处理因素后6h时,吗啡组小鼠30min内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的停留时间为(457±304)s,吗啡+纳洛酮组小鼠30min内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的停留时间为穴154±118雪s,与生理盐水组穴121±111雪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②吗啡注射同时给予纳洛酮干预减轻了戒断体征:在终止处理因素后6h,吗啡组和吗啡+纳洛酮组小鼠均表现跳跃次数增加、起跳潜伏期缩短、躯体拉伸次数增加、腹泻和体质量丧失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吗啡组还出现直立次数增多。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对抗吗啡所致的小鼠吗啡依赖,并且能有效减轻吗啡撤药时戒断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姜美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常见患者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出精神病性症状,则治疗难以有效。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帕 利哌酮缓释片
下载PDF
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姜美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4、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能够提高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抗抑郁治疗的一种增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阿立哌唑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美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1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结...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OWS评分均<10分,均达到临床脱毒成功的标准,但观察组临床脱毒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成瘾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可作为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海洛因依赖 中药 戒毒
下载PDF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一例报道
9
作者 姜美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32-33,共2页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在我国上市已逾5年,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不少临床医生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者就本人在临床中应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案例之一分享如下。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注射用 治疗 微球 临床经验 临床医生 精神科
下载PDF
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姜美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评定,比较其减分情况;采用副反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 帕罗西汀 喹硫平 利培酮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地卓西平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瑞岭 郝伟 +2 位作者 谌红献 姜美俊 向小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测评地卓西平 (MK 80 1 )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 ,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prague 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 (剂量渐增 ,1 0天 ) ;干... 目的 测评地卓西平 (MK 80 1 )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 ,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prague 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 (剂量渐增 ,1 0天 ) ;干预组大鼠于每次注射吗啡前 30min腹腔注射MK 80 1 (0 .0 75mg kg) ;对照组接受相同的试验操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吗啡组大鼠建模后停留于白侧的时间明显延长 (P<0 .0 5) ,戒断第 1d、3d戒断体征总分显著升高 (P <0 .0 1 ) ;干预组大鼠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与吗啡组相比 ,干预组大鼠停留于白侧的时间在建模第 5d、9d明显减少 (P <0 .0 1 ) ,戒断第 1d、3d的戒断总评分显著减低 (P <0 .0 1 )。结论 MK 80 1抑制了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大部分吗啡戒断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卓西平 吗啡依赖 位置偏爱 吗啡戒断 N-甲基-D-天冬氨酸
下载PDF
40例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中华 姜美俊 +1 位作者 王小平 郝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6-68,83,共4页
目的 :探讨医学生失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方法 :通过对 4 0例医学生失眠者和 5 3例非失眠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 :学习... 目的 :探讨医学生失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方法 :通过对 4 0例医学生失眠者和 5 3例非失眠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 :学习压力是医学生中主要的生活应激性事件 ,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了失眠者的心理健康 ;情绪稳定性的高低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性素质因素 ,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 ;应付方式是生活应激性事件、个性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结论 :加强认知心理治疗和改变医学生失眠者的不良应付方式可能是治疗和预防其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失眠症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治疗 生活应激性事件
下载PDF
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久波 姜美俊 +2 位作者 赵静波 肖蓉 杨雪岭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检验心理健康在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中文版、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一般健康问卷集体施测调查了1 310名大学生。结果高低两组自杀风险水平大学生生命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1),... 目的检验心理健康在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中文版、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一般健康问卷集体施测调查了1 310名大学生。结果高低两组自杀风险水平大学生生命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1),生命态度得分与自杀风险、心理健康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r=-0.36、-0.49,P<0.01);心理健康在生命态度对自杀风险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生命态度对自杀风险的作用,生命态度通过心理健康对自杀风险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态度 自杀 心理健康 大学生 调节作用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14
作者 姜美俊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7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1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61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同时对不同分类及分期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分析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及补体C4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IgA、IgG及补体C3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同分期者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但不同分类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上述指标均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上述指标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相关指标 体液免疫指标 精神分裂症 关联
下载PDF
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久波 姜美俊 +2 位作者 赵静波 肖蓉 杨雪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社会支持 自杀风险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睡眠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范长河 廖湘交 +2 位作者 姜美俊 钟天平 罗丽新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9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符合DSM-IV重性抑郁发作的患者82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符合DSM-IV重性抑郁发作的患者82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接受可变剂量的氟伏沙明联合固定剂量(2粒,2次/d)的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可变剂量的氟伏沙明治疗,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量表(T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6周末的症状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和睡眠质量,并统计治疗前后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HAMA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研究组降分程度更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有效率和痊愈率比较,P均>0.05;研究组氟伏沙明平均剂量为(108.5±35.7)mg/d,对照组为(131.7±42.8)mg/d,P<0.05;睡眠质量方面,研究组的PSQI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PSQI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因子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恶心、口干、食欲减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可减少氟伏沙明的使用剂量,可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并且不良反应更少,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西药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 氟伏沙明 舒肝解郁胶囊
下载PDF
50例海洛因依赖者社会支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现国 姜美俊 +1 位作者 夏素芬 迟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424-424,442,共2页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社会支持 父母养育方式 调查 戒毒
下载PDF
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雪丽 唐毅 +1 位作者 贾福军 姜美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17-117,共1页
目的 :探讨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讨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帕罗西汀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曲唑酮 抑郁症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吗啡依赖的神经可塑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伟 张瑞岭 +3 位作者 谌红献 向小军 岳伟华 姜美俊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3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综述了吗啡依赖时神经生化生理的神经可塑性改变 ,强调神经可塑性可能是依赖形成与复吸最终通路之一 。
关键词 依赖 多巴胺 内源性阿片肽 长时程增强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用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雪丽 唐毅 +1 位作者 贾福军 姜美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8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艾司唑仑组(n=43)和佐匹克隆组(n=43)。为艾司唑仑组患者使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为... 目的:探讨使用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8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艾司唑仑组(n=43)和佐匹克隆组(n=43)。为艾司唑仑组患者使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为佐匹克隆组患者使用佐匹克隆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佐匹克隆组患者的SDRS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艾司唑仑相比,使用佐匹克隆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匹克隆 艾司唑仑 老年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