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扶正合剂治疗产后血虚型脱发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姜英凤 刘光丽 +3 位作者 李晓辉 聂冰 纪冬琛 石祥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产后扶正合剂治疗产后血虚型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产后血虚型脱发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给予产后扶正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 目的观察产后扶正合剂治疗产后血虚型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产后血虚型脱发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给予产后扶正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维生素B 1片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产后脱发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1.81%,高于对照组的68.85%(χ^(2)=10.167,P=0.001);观察组患者产后脱发改善总有效率为85.25%,高于对照组的62.29%(χ^(2)=8.303,P=0.004);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脱发、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出汗,焦虑、精神抑制,头晕心悸,胃肠不适、便秘,身痛、关节疼痛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脱发、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出汗,身痛、关节痛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产后扶正合剂可明显改善产后血虚型脱发,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脱发 血虚型 产后扶正合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徐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英凤 石祥奎 +1 位作者 张静 曹政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徐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与正常孕妇的夏季和冬季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差异,为妊娠期尤其是GDM孕妇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夏季和冬季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 目的对比分析徐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与正常孕妇的夏季和冬季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差异,为妊娠期尤其是GDM孕妇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夏季和冬季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200例,分为夏季GDM组、冬季GDM组、夏季对照组和冬季对照组,各50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结果 4组孕妇的血清25-(OH)D_3水平[夏季GDM组为(49.94±7.94)nmol/L、冬季GDM组为(40.41±13.46)nmol/L,夏季对照组为(55.23±12.06)nmol/L,冬季对照组为(46.17±14.72)nmol/L],均低于正常水平,冬季及夏季GDM组的25-(OH)D_3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冬季及夏季对照组(P<0.05);冬季GDM组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夏季GDM组(P<0.05),冬季对照组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夏季对照组(P<0.05)。各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高达82%~92%,其中冬季不足和缺乏的比例更高,尤其是冬季GDM组25-(OH)D_3水平缺乏比例最高。结论徐州地区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普遍不足甚至缺乏,GDM孕妇维生素D缺乏情况比正常妊娠孕妇更为严重,冬季比夏季严重,孕妇尤其是GDM孕妇在冬季更要注意维生素D滴剂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维生素D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季节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干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姜英凤 韩莉 +2 位作者 石祥奎 朱锦明 林丽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3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孕妇抗体效价水平及新生儿出生和黄疸情况,评价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干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对血清Ig G抗A(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干预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予茵陈蒿汤加减方... 目的通过观察孕妇抗体效价水平及新生儿出生和黄疸情况,评价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干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对血清Ig G抗A(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干预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予茵陈蒿汤加减方汤剂口服。观察孕妇ABO抗体效价的升降情况、胎儿宫内安全情况、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流产、胎死宫内及早产情况、胎儿刚出生评分情况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孕妇血型免疫抗体Ig G抗A(B)效价下降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有较好干预治疗作用,服用该汤剂对孕妇和胎儿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因血型不合引起的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 ABO 血型不合 ABO 抗体效价 茵陈蒿汤加减方 药物安全性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方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英凤 石祥奎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6期94-96,共3页
目的评价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妊娠24周后测定Ig G抗A(B)抗体效价比值不低于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研究组患者口服... 目的评价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妊娠24周后测定Ig G抗A(B)抗体效价比值不低于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研究组患者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汤剂,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孕妇血型免疫抗体Ig G抗A(B)效价下降3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研究组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对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预防新生儿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ABO血型不合 血清抗体 茵陈蒿汤加减方 黄疸
下载PDF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9591张早期妊娠终止妊娠处方用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英凤 韩莉 石祥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了解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妊娠终止妊娠情况,探讨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早期妊娠终止妊娠处方9 591张,对处方中终止妊娠方式、联... 目的:了解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妊娠终止妊娠情况,探讨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早期妊娠终止妊娠处方9 591张,对处方中终止妊娠方式、联合用药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 591张处方中,使用终止妊娠药物处方所占比例较低(2 913张,占30.37%);三联用药处方所占比例最高,高达47.58%(4 563张);单一用药处方所占比例最低,仅3.76%(361张);常用药物包括中成药、抗菌药物、雌孕激素类药物(避孕药)、术中用药和终止妊娠药物等5类。不合理处方680张,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联合用药不适宜(291张,占42.79%),其次为用药选择不合理(192张,占28.24%)和用药疗程过长(175张,占25.74%)。结论:我院早期妊娠终止妊娠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如少数使用终止妊娠药物处方中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人工流产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选择、给药时间欠妥;中成药存在重复用药、疗程过长等。应针对问题予以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妊娠终止妊娠 药物流产 手术流产 处方点评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5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姜英凤 石祥奎 《河南中医》 2016年第5期869-871,共3页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24周以后测定的Ig G抗A(B)抗体效价结果中比值≥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24周以后测定的Ig G抗A(B)抗体效价结果中比值≥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有效率为5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8.0%,对照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14.0%,两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新生儿溶血。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茵陈蒿汤 抗体效价
下载PDF
术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罕见病例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
7
作者 姜英凤 石祥奎 张静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12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分析术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罕见病例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对策。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术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的相关病情,结合相应文献资料,探究该不良事件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对策。结果:术中... 目的:分析术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罕见病例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对策。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术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的相关病情,结合相应文献资料,探究该不良事件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对策。结果:术中过敏性休克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所致的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停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并抢救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好转,完成手术。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在该例术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和处置中的积极参与,手术顺利完成,避免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明胶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治疗对策
原文传递
影响孕期25羟基维生素D_3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静 何欣欣 +2 位作者 石祥奎 姜英凤 曹政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了解检测妊娠期25羟基维生素D_3血药浓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 756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将其结果按照年龄、季节和孕期分组。结果 1 756例孕妇的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均较低,平... 目的了解检测妊娠期25羟基维生素D_3血药浓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 756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将其结果按照年龄、季节和孕期分组。结果 1 756例孕妇的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均较低,平均水平为44.763±17.076nmol·L^(-1)。高龄组孕妇25(OH)VD_3平均水平(43.812±17.080nmol·L^(-1))低于低龄组(45.715±17.072nmol·L^(-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孕妇的25羟基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不同,秋季25羟基维生素D_3平均水平最高,与其他3个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季(3~5月)45.632±22.828nmol·L^(-1),夏季(6~8月):44.443±15.986nmol·L^(-1),秋季(9~11月):51.264±9.499nmol·L^(-1),冬季(12~2月):44.806±17.453nmol·L^(-1);不同孕期25羟基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不同,孕中期低于孕早期(P<0.01),孕早期:41.870±12.883nmol·L^(-1),孕中期:44.848±18.641nmol·L^(-1)。结论妊娠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处于缺乏状态,年龄、季节及孕周均可影响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高龄孕妇、夏冬季节以及孕中期更易出现缺乏的现象。因此,应注意各种高危因素,结合25羟基维生素D_3浓度,及时足量补充25羟基维生素D_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血药浓度 孕周 高危因素
下载PDF
114份肿瘤患者医嘱中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静 石祥奎 +3 位作者 黄亭 姜英凤 刘源 曹政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7月—12月间妇科收治的肿瘤患者使用含抗肿瘤药物医嘱114份,统计抗肿瘤药物医嘱临床使用情况,按照"点评标准"评价抗肿瘤药...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7月—12月间妇科收治的肿瘤患者使用含抗肿瘤药物医嘱114份,统计抗肿瘤药物医嘱临床使用情况,按照"点评标准"评价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如溶媒品种、溶媒量、给药顺序、静脉滴注速度等)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使用原因及其对策。结果:114份使用抗肿瘤药物医嘱中,其用药合理医嘱103份(合理率为90.35%),不合理医嘱11份(占9.65%);不合理用药原因为医师超权限使用2例(占18.18%)、给药滴注速度不适宜2例(占18.18%)、给药顺序不适宜4例(占36.36%)、未充分水化1例(占9.09%)、不合理的输液保管与使用2例(占18.18%)。结论:医院临床抗肿瘤药物使用总体较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必要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同时应关注不良反应和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和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临床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石祥奎 +5 位作者 姜英凤 黄亭 刘源 曹政 黄辉 唐文明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25-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30例(GDM组)和正常妊娠期组(NGP组)孕妇353例资料,比较其采...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25-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30例(GDM组)和正常妊娠期组(NGP组)孕妇353例资料,比较其采用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2组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妊娠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小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6.277±9.839)mmol/L,大于或等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7.394±10.540)mmol/L,均为缺乏状态;妊娠期孕妇25-羟基维生素D的代谢随季节变化产生波动,而春、夏、秋、冬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分别测得(44.203±7.917)mmol/L(、49.065±11.029)mmol/L、(49.171±11.142)mmol/L和(44.652±8.854)mmol/L,在夏、秋季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相对高于春、冬季;GDM组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NGP组,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更高,当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50 mmol/L时,GDM的风险显著升高;而当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75 mmol/L时,GDM的风险显著下降。结论:除季节因素外,糖代谢受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又与GDM风险相关;当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大于75 mmol/L时,GDM的风险明显下降。因此,了解我国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有利于孕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妊娠期糖尿病 糖代谢 相关性
原文传递
200例住院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的影响
11
作者 刘源 石祥奎 +2 位作者 张静 姜英凤 曹政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产儿及足月儿)住院期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儿200例资料,剔除重度窒息、贫血、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资料,根据监...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产儿及足月儿)住院期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的变化对疾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儿200例资料,剔除重度窒息、贫血、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资料,根据监测结果比较新生儿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对新生儿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监测200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05例占52.50%,足月儿95例占47.50%);足月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高于早产儿(P<0.05);新生儿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组、低出生体质量儿组、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组和巨大儿组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组和巨大儿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相对较低;按照疾病分组发现,正常足月儿、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此外,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得值在秋季为最高,冬季为最低,其中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冬季,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06,P<0.05)。结论: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缺乏25-羟基维生素D;不同性别、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各不相同;不同疾病、不同出生季节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也不相同,建议用维生素D 2 000 U/d或50 000 U/周,血清中维生素D 30μg/L以上,然后再以正常婴幼儿补充的量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新生儿 疾病诊断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医院儿科临床金振口服液处方点评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欣欣 姜英凤 +2 位作者 石祥奎 姚丛月 苗忠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6月至8月金振口服液的处方应用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金振口服液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全院含有金振口服液的处方357份,对处方中患儿的年龄分布、诊断、科室分布、联合用药及处方不合理问题进行统...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6月至8月金振口服液的处方应用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金振口服液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全院含有金振口服液的处方357份,对处方中患儿的年龄分布、诊断、科室分布、联合用药及处方不合理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57份处方中,1+~3岁和3+~6岁患儿服用金振口服液比例较高,分别占36.41%和29.97%;支气管炎诊断占42.58%,肺炎诊断占39.50%;357份处方主要分布于儿科门诊、中医儿科、急诊儿科、住院病区,分别占48.46%,17.09%,25.77%,5.88%;单独用药的比例达36.69%,联用1种的比例达45.10%,联合用药处方中,主要是联合清热药(30.58%)、解表药(28.18%)、抗生素(23.71%);有64份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重复用药19份(29.69%),联合用药不适宜17份(26.56%),与适应证不符13份(20.31%)。结论该院金振口服液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与适应证不符等现象,应针对问题予以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儿科 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徐州地区汉族妇女输卵管妊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静 鲁茜 +2 位作者 石祥奎 姜英凤 刘源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汉族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输卵管妊娠以及与甲氨蝶呤(MTX)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6月间诊治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A组)和接受MTX治疗的输卵管妊娠...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汉族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输卵管妊娠以及与甲氨蝶呤(MTX)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6月间诊治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A组)和接受MTX治疗的输卵管妊娠孕妇90例(B组);分别采集两组孕妇血样提取DNA,检测MTHFR 677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表型分布及B组孕妇经MTX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MTHFR 677基因表型分布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C-T在A组孕妇中的发生率为53.50%(107/200),B组孕妇中的发生率为55.00%(99/180);接受MTX治疗的90例输卵管妊娠孕妇中,T等位基因的表达率为56.67%,高于C等位基因,说明带有T等位基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结论:徐州地区汉族妇女MTHFRC 677T基因多态性与输卵管妊娠无明显相关性;带有T等位基因的输卵管妊娠妇女在接受MTX治疗时易出现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在使用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妇女前应检测MTHFRC 677T指标,根据结果合理选用治疗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 基因多态性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徐州地区 汉族妇女
原文传递
2021年某医院6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英凤 刘光丽 +1 位作者 石祥奎 韩莉 《中国校医》 2023年第1期55-56,63,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重点监控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现状,为制订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2021年每月住院病历100份,共抽取120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对使用6种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 目的了解本院重点监控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现状,为制订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2021年每月住院病历100份,共抽取120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对使用6种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00份住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有809例,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67.4%,其中使用合理的有622例,合理率为76.9%。使用频次高低依次为益母草注射液287次(34.2%),蟾酥注射液241次(28.7%),热毒宁注射液159次(19.0%),血必净注射液121次(14.4%)。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类型包括:辩证用药不合理103次(39.3%)、用法与用量不合理71次(27.1%)、溶媒选择与用量不合理53次(20.2%)、联合用药不合理23次(8.8%)、其他不合理12次(4.6%)。结论6种中药注射剂在本院临床使用中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定期评价与反馈,采取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等措施,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剂(中药) 处方不当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师永芳 姜英凤 《山西临床医药》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药物治疗 盐酸纳洛酮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舒郁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_2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英凤 高杰 +2 位作者 魏盛 薛玲 葛庆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65-169,共5页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大鼠模型给药血清对离体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舒郁胶囊及其君药柴胡对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舒郁组(0.51 g.kg-1)、柴胡...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大鼠模型给药血清对离体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舒郁胶囊及其君药柴胡对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舒郁组(0.51 g.kg-1)、柴胡组(0.4 g.kg-1)和氟西汀组(0.002 g.kg-1),采用28 d慢性温和刺激(CMS)制备抑郁情绪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通过大鼠体重、糖水摄入量、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评定模型复制成功后,制备各组大鼠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抑郁情绪模型大鼠各组血清干预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GABABR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体质量、糖水实验的糖水摄入、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减少(P<0.01);而造模并分别给予舒郁、柴胡和氟西汀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实验的糖水摄入、旷场实验总分显著增加(P<0.05,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血清干预的海马神经元相比,模型血清组海马神经元GABABR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造模并给予舒郁胶囊血清组和氟西汀血清组干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BR2蛋白表达较模型血清组显著降低(P<0.05),柴胡组有改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情绪模型大鼠血清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BR2蛋白表达上调,舒郁胶囊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神经元GABABR2蛋白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情绪 舒郁胶囊 γ氨基丁酸B2受体 血清药理学
原文传递
经前平和经前舒颗粒对愤怒郁怒情绪模型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B_2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英凤 薛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索愤怒、郁怒情绪与吖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的关系,以及调肝方药经前平颗粒和经前舒颗粒的中枢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居住入侵和社会隔离的方法复制愤怒、郁怒情绪大鼠模型,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GABABR2 mRNA和... 目的探索愤怒、郁怒情绪与吖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的关系,以及调肝方药经前平颗粒和经前舒颗粒的中枢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居住入侵和社会隔离的方法复制愤怒、郁怒情绪大鼠模型,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GABAB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愤怒、郁怒情绪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BR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0.05),而且愤怒模型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郁怒模型组。与各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GABABR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大鼠下丘脑GABABR2表达降低可能是影响大鼠愤怒和郁怒情绪的重要共性机制之一;中药经前平和经前舒颗粒对GABABR2表达异常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平颗粒 经前舒颗粒 愤怒情绪 郁怒情绪 下丘脑 γ氨基丁酸B2受体
原文传递
舒郁胶囊对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5-HT3A/3B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葛庆芳 姜英凤 +1 位作者 张惠云 高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模型组和模型治疗组大鼠血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5-HT3A/3B受体(5-HT3A/3BR)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探索复方舒郁胶囊治疗抑郁情绪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治疗组(0.51 g.k...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模型组和模型治疗组大鼠血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5-HT3A/3B受体(5-HT3A/3BR)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探索复方舒郁胶囊治疗抑郁情绪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治疗组(0.51 g.kg-1)、柴胡治疗组(0.4 g.kg-1)和氟西汀治疗组(0.002 g.kg-1),采用孤养结合28 d慢性温和刺激(CMS)制备抑郁情绪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收集各组大鼠血清灭活除菌,干预神经元24 h后利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分别测定神经元胞内5-HT3A/3B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模型组血清海马神经元5-HT3A/3B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下调5-HT3AR的异常升高状态(P<0.01),但对5-HT3BR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海马神经元内5-HT3R表达与抑郁情绪关系密切,5-HT3A/3BR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抑郁情绪的重要病因之一。舒郁胶囊及其君药柴胡含药血清对以上2种蛋白表达的调节趋势与氟西汀一致,对该病症的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海马神经元内5-HT3AR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舒郁胶囊 5-HT3受体
原文传递
1例小剂量甲氨蝶呤致严重口腔粘膜溃疡和骨髓抑制的药学监护和不良反应防治
19
作者 张静 石祥奎 +1 位作者 姜英凤 黄亭 《中国校医》 202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本院收治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因小剂量甲氨蝶呤导致Ⅲ度口腔黏膜溃疡、Ⅳ度骨髓抑制。临床药师建议:予生理盐水和康复新液漱口、清淡饮食,以促进口腔溃疡创面愈合;给予液体支持治疗,避免患者脱水;同时给予监测MTX浓度,以明确是否... 本院收治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因小剂量甲氨蝶呤导致Ⅲ度口腔黏膜溃疡、Ⅳ度骨髓抑制。临床药师建议:予生理盐水和康复新液漱口、清淡饮食,以促进口腔溃疡创面愈合;给予液体支持治疗,避免患者脱水;同时给予监测MTX浓度,以明确是否需要解毒治疗。针对Ⅳ度骨髓抑制,给予rh-GCSF升白、重组人白介素11升血小板治疗,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骨痛、腰痛等不适,定期监测血常规至正常水平;注意床边隔离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口腔溃疡逐渐愈合,骨髓抑制治愈,出院。甲氨蝶呤(MTX)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常用药物,由于个体差异,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在本案例的对症处理中密切关注、早期识别,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葡萄胎 侵袭性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亭 刘源 +4 位作者 姜英凤 曹政 张静 石祥奎 苗忠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970-1975,共6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特征和药物因素对肝损伤...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特征和药物因素对肝损伤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其中49例发生肝损伤,发生率为15.31%。临床分型均为肝细胞损伤型,RUCAM量表评分均在3分以上,38例(77.55%)≥6分。肝损伤多发生在停药后3 d内,严重程度主要为2级和3级。28例经保肝治疗后痊愈或好转,12例未经治疗自行痊愈或好转,9例未复查。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98)、体质量指数(P=0.1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P=0.13)和异位妊娠类型(P=0.78)均与肝损伤无关。不同治疗方案(P<0.01)和合并使用致肝功能异常药物(P<0.05)与肝损伤有关,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未见对肝损伤有影响(P=0.92)。结论甲氨蝶呤引起的肝损伤发生较早,具有可逆性。5 d连续给药方案和合并使用致肝功能异常药物的患者更易引发肝损伤,建议加强监测肝功能,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肝损伤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RUCAM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