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7-92簇在痛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冯丹 姜蓉琼 +5 位作者 杨桂钊 张惠 王丹 刘静 余成秀 袁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I0016,I0017,共9页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 目的:探讨miR17-92簇各成员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预测其可能靶点及作用通路,评估其在痛风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7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患者22例,间歇期痛风(IG)患者45例,对照组选取3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HC)。RT-qPCR检测miR17-92簇、IFN-γ、IL-10及JAK-STAT通路部分成员表达,收集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iR17、miR18a、miR19a、miR20a、miR19b在AG、IG、HC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753,P<0.05;H=6.338,P<0.05;H=6.523,P<0.05;H=9.061,P<0.05;H=9.729,P<0.01)。JAK3、STAT2在AG、IG、HC三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349,P<0.01;H=14.801,P<0.01)。IFN-γ在三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34,P<0.05)。AG患者miR18a表达与IBIL、Crea、MO、HGB呈负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HGB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Crea呈负相关,miR19b表达与UA、HGB呈负相关。IG患者miR17表达与IBIL、WBC、LY、MO均呈负相关,miR18a表达与ALP呈正相关,miR19a表达与TC、UA呈负相关,miR20a表达与ADA、UA呈负相关。结论:miR17-92簇可能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调控痛风发生发展、参与痛风临床生理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miR17-92簇 JAK-STAT通路 JAK3 STAT2 IFN-Γ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丹 刘静 +4 位作者 陈勇 冯丹 姜蓉琼 杨桂钊 袁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关系。方法选择RA患者178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MTHFR[677C>T(rs180113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回顾纳入的178例患者...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关系。方法选择RA患者178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MTHFR[677C>T(rs180113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回顾纳入的178例患者使用MTX期间出现的ADRs,分析基因多态性与ADRs的关系。结果178例RA患者中,发生ADRs71例,包括血液系统毒性35例、胃肠道反应31例、肝毒性7例、生殖系统毒性6例、肾毒性4例、其他7例。178例RA患者中,CC基因型71例,CT基因型76例,TT基因型31例。71例发生ADRs者中,CC基因型31例、CT基因型23例、TT基因型17例。RA患者MTHFRC677T各基因型中,TT基因型MTX相关ADRs发生率最高(约54.8%),其次CC基因型(43.7%),CT基因型最低(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基因型的RA患者在应用MTX时,发生不同类型ADRs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A患者血常规时发现,后期红细胞体积较初期有增高趋势,但这种改变在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MTX相关ADRs的发生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有关,且TT基因型个体更易出现MTX相关AD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药物不良反应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NSP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蓉琼 杨桂钊 +4 位作者 冯丹 刘静 王丹 陈勇 袁国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2-9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3种主要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s)NE、CG、PR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测定66例SLE患者、39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E、CG、PR3水平,分析SLE患者NE、CG、PR3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 目的:探讨血清中3种主要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s)NE、CG、PR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测定66例SLE患者、39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E、CG、PR3水平,分析SLE患者NE、CG、PR3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分析SLE患者NE、CG、PR3水平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SLE组血清NE、CG、PR3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血清NE、CG、PR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评分呈正相关(r=0.420,0.269,0.475,P<0.05)。血清NE水平升高的SLE患者C4水平更低,疾病活动评分更高,抗核小体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升高;血清CG水平升高的SLE患者肾损伤和血液学异常发生率、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升高,疾病活动评分更高,C3、C4水平更低;血清PR3水平升高的SLE患者关节炎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NSP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NSPs可能参与SL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G 蛋白酶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