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RP及GST-π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性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宋晓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7-320,384,共5页
目的探讨NSCLC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LRP及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NSCLC的多药耐药性与上述二种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NSCLC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 目的探讨NSCLC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LRP及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NSCLC的多药耐药性与上述二种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NSCLC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NSCLC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5-Fu三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3种耐药相关基因(LRP、MRP及GST-π)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5-Fu耐药。其中,19例(20.9%)对三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三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LRP和GST-π在91例NSCLC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和64.8%。鳞癌和腺癌相比LRP和GST-π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LRP和GST-π的表达与对三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RP和GST-π在NSCLC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NSCLC固有多药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多药耐药 LRP基因 谷光甘肽转移酶-π基因 体外药敏试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徐自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耐药性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3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观察细胞分别对紫杉醇、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3种用药方案的耐药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蛋白表达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耐药性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3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观察细胞分别对紫杉醇、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3种用药方案的耐药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将p53表达情况与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3例中,22例(51.16%)对紫杉醇耐药,23例(53.49%)对阿霉素耐药,13例(30.23%)对顺铂+吉西他滨耐药,9例(20.93%)对3种用药均敏感,13例(30.23%)对3种用药均耐药。43例NSCLC p53蛋白阳性表达33例,阳性表达率76.74%,此表达与3种用药方案耐药性成正相关(P<0.05),且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但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53蛋白在NSCLC细胞中过表达参与并介导了NSCLC化疗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P53蛋白 药敏试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2 位作者 徐自超 宋晓荣 王煜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与IL-8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呼吸衰竭模型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然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家兔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与IL-8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复制油酸性呼吸衰竭模型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然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家兔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BALF中和外周血中IL-8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IL-8可使中性粒细胞广泛激活,放大炎症反应,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引发急性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IL-8 TNF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1 位作者 司艳莉 刘友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249-2250,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单纯复制油酸性肺损伤的模型组和使用灯盏花素治疗的治疗组,每组20只,对比两组家兔膈神经放电曲线、免疫组化显...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单纯复制油酸性肺损伤的模型组和使用灯盏花素治疗的治疗组,每组20只,对比两组家兔膈神经放电曲线、免疫组化显示的肺组织TNF-α的表达情况、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家兔的呼吸曲线的幅度、强度、持续时间均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家兔肺组织TNF-α的表达弱于模型组(P<0.05),同时治疗组家兔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油酸性肺损伤,从而保护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性急性肺损伤 灯盏花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呼吸功能
下载PDF
新生大鼠脑缺血时海马区bc1-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姬明丽 常全忠 千智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大鼠脑缺血时bcl-2基因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bcl-2基因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氯气和8%氧气的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动物...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大鼠脑缺血时bcl-2基因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bcl-2基因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氯气和8%氧气的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5、1、3、6、12、24、48、72h等)断头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捌亡及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海马脑区阳性凋亡细胞的病理变化是染色质固缩边集、细胞质浓缩,胞浆内出现浓染颗粒,核膜也可出现,质膜分隔胞质,可形成凋亡小体。TUNEL染色的阳性细胞数与bcl-2蛋白阳性的细胞数在HIBD后的不同时间点出现分别有显著差异(FTUNEL=334.0。PTUNEL〈0.01;Fbcl-2=42.7,Pbcl-2〈0.01)。凋亡阳性细胞出现与bcl-2蛋白表达在12h呈负相关(r=-0.79,P〈0.05)。HIBD后0.5~12h,bcl-2蛋白表达越多,阳性凋亡细胞越少。海马区bcl-2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6h达到高峰,之后渐下降。结论bcl-2基因强表达于海马缺血区和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脑缺氧缺血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下载PDF
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1 位作者 宋晓荣 王煜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建立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模型。对比2组动物心电图、膈肌放电曲线、心肌和肺组织HE染色组织病理情况、肺组织透射电镜... 目的:探讨建立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建立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模型。对比2组动物心电图、膈肌放电曲线、心肌和肺组织HE染色组织病理情况、肺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肌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肺组织出现急性损伤表现,二者之间的变化呈相关性。结论:此种左心室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是一种可行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急性呼吸衰竭家兔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1 位作者 王煜霞 常全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ARF)的发病机制与炎性介质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ARF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然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ARF组模型复制后家兔外周血中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ALF)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家兔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ARF)的发病机制与炎性介质的关系。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ARF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然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ARF组模型复制后家兔外周血中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ALF)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RF组外周血和BALF中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TNF-α的释放激活可作为ARF的始动环节,IL-1β在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炎性介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家兔左心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姬明丽 王煜霞 +4 位作者 郭慧 杨莹 高伟 王建刚 付素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2组家兔均结扎及再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在缺血后10 min经静脉给予灯...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左心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2组家兔均结扎及再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在缺血后10 min经静脉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 mg.kg-1。观察缺血30 min、再灌注20、40 min时2组家兔膈神经放电曲线、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水平、肺组织细胞IL-1β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膈神经放电幅度和持续时间明显比模型组增大、延长(P<0.05);治疗组外周血、BALF和肺组织细胞中IL-1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减少IL-1β的表达,减轻因左心缺血再灌注而导致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灯盏花素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mdr1、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36,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dr1、MRP、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各耐药相关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dr1、MRP、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各耐药相关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3种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以及GST-π)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3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3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gp、MRP和GST-π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73.6%和64.8%。鳞癌和腺癌相比P-gp、MRP、和GST-π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MRP和GST-π的表达与对3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MDR1基因 MRP基因 谷胱甘肽转移酶-π基因 体外药敏试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急性呼吸衰竭家兔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徐自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呼吸衰竭(ARF)家兔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油酸性ARF组(ARF组)和IL-10组(在复制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前30min向家兔气管内滴加4000UIL-10),每组20只。观察2组家兔肺组织的形...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呼吸衰竭(ARF)家兔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油酸性ARF组(ARF组)和IL-10组(在复制油酸性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前30min向家兔气管内滴加4000UIL-10),每组20只。观察2组家兔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肺系数,分别测定2组家兔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IL-10组家兔外周血和BALF中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ARF组(P<0.05),IL-10组肺系数明显低于ARF组(P<0.05)。结论IL-10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发挥对ARF时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c-fos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1 位作者 王煜霞 常全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脑缺血时c-fos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c-fos蛋白表达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关系。方法4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42只。给动物吸入含有920mL/L氮气和80mL/L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HIBD...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脑缺血时c-fos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特点,探讨c-fos蛋白表达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关系。方法4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42只。给动物吸入含有920mL/L氮气和80mL/L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分别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0.5、2、4、12、24、48、72h)断头处死动物,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及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海马区c-fos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2h达到高峰,持续至4h渐减低并持续至72h,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的出现与c-fos蛋白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c-fos蛋白强表达于HIBD新生大鼠的海马缺血区和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新生 缺氧缺血 C-FOS蛋白 凋亡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和多药耐药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姬明丽 宋晓荣 +1 位作者 千智斌 李光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921,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化疗耐药性。方法:应用MTT法,观测91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用药方案的药物敏感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化疗耐药性。方法:应用MTT法,观测91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用药方案的药物敏感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中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3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3种用药均耐药。91例中Bcl-2蛋白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2.7%,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3种化疗用药方案耐药性均有关(P<0.05)。结论:NSCLC存在固有的化疗耐药性,Bcl-2蛋白参与介导了NSCLC化疗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BCL-2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孕期酒精暴露对新生大鼠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姬明丽 吴云红 千智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孕期酒精暴露对子代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rhythmic respiratory discharge activity, RRDA)的作用。方法制作包含面神经后核内侧区(the medial region of the nucleus retrofacialis, mNRF)并保留舌下神... 目的:探讨孕期酒精暴露对子代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rhythmic respiratory discharge activity, RRDA)的作用。方法制作包含面神经后核内侧区(the medial region of the nucleus retrofacialis, mNRF)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给予灌流改良的Kreb's液(modified Kreb's solution, MKS),使用吸附电极记录延髓脑片腹侧面舌下神经根RRDA,分析RRDA的变化。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4%酒精暴露组、6%酒精暴露组、8%酒精暴露组和10%酒精暴露组,研究孕期不同浓度酒精暴露对RRDA的作用。结果对照组、4%酒精暴露组、6%酒精暴露组、8%酒精暴露组各组组内RRDA在50 min内吸气时程(TI)、呼吸频率(RF)、放电积分幅度(IA)无统计学差异,10%酒精暴露组RRDA节律不规整;与对照组相比,4%-10%酒精暴露组的RRDA随酒精浓度增加逐渐降低,TI缩短、RF下降、IA减弱。结论孕期酒精暴露抑制子代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舌下神经根RRDA,这可能是孕期酒精暴露抑制子代呼吸功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酒精暴露 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 延髓脑片 新生大鼠
下载PDF
机能学实验教学在医学成人教育中的调整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明丽 刘晓莉 +6 位作者 千智斌 杨玉亭 刘春霞 王煜霞 司艳丽 王建刚 郭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5-76,共2页
分析医学成人教育特点,探索适合成人教育学员特点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并将机能学实验教学针对医学成人教育不同层次学员的特点做出调整,以完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在不同层次的医学成人教育学员中对调整前后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效果进... 分析医学成人教育特点,探索适合成人教育学员特点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方法,并将机能学实验教学针对医学成人教育不同层次学员的特点做出调整,以完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在不同层次的医学成人教育学员中对调整前后的机能学实验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成绩对比分析,总结更适合医学成人教育特点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以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诉求和继续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 教学 医学成人教育 调整
下载PDF
氧自由基在低血容量休克难治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7期724-725,共2页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在低血容量休克难治期的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 ,取复制前后不同时期的血液 ,测定血浆中SOD、GSH -PX的活性及MDA的含量 ,并分析SOD、GSH -PX、MDA的变化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 SOD、GSH -PX...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在低血容量休克难治期的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 ,取复制前后不同时期的血液 ,测定血浆中SOD、GSH -PX的活性及MDA的含量 ,并分析SOD、GSH -PX、MDA的变化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 SOD、GSH -PX活性在休克后显著降低 ,MDA含量显著增多 ,差别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低血容量性休克 脂质过氧化 休克难治期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在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姬明丽 千智斌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一氧化氮 (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 )在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复制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测定对照 (control)组、单纯缺血 (ischemia)组、再灌注损...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一氧化氮 (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 )在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复制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测定对照 (control)组、单纯缺血 (ischemia)组、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 ,IR)组脑组织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以NO2 - NO3- 代表NO的水平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水平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的NO2 - NO3- 、iNOS、MDA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而SOD的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内有大量的NO、ONOO- 产生 ,脂质过氧化增强 ,ON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家兔
下载PDF
一种挽救轻度污染的肿瘤贴壁细胞的方法
17
作者 姬明丽 王煜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挽救轻度污染的贴壁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经多次双抗培养液吹打离心、双抗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处理的轻度污染的鼻咽癌细胞株XB-5-8F、鼻咽癌细胞株C666-1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E8等贴壁细胞(实验组)进行传代培养48 h,复苏... 目的探讨一种挽救轻度污染的贴壁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经多次双抗培养液吹打离心、双抗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处理的轻度污染的鼻咽癌细胞株XB-5-8F、鼻咽癌细胞株C666-1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E8等贴壁细胞(实验组)进行传代培养48 h,复苏的相应冻存细胞(对照组)传代培养48 h,对2组细胞计数、细胞活力及细胞形态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细胞处理后总细胞计数、活细胞计数及细胞活力均大于处理前,死亡细胞计数低于处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总细胞计数、活细胞计数、细胞活力及细胞形态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种细胞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种对轻度污染细胞的处理方法可以恢复细胞活性,完成细胞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贴壁细胞 轻度污染 传代
下载PDF
黏附因子-1、IL-18在大鼠左心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朝阳 宋晓荣 +3 位作者 姬明丽 王煜霞 王建刚 郭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黏附因子-1在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并与BL-42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相联,对照组不做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 目的:探讨白介素-18、黏附因子-1在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并与BL-42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相联,对照组不做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结扎其余操作同实验组.比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3个时间点两组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8、黏附因子-1表达情况、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18水平、动脉血氧分压及呼吸曲线进行比较.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8、黏附因子-1表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18水平高于对照组;PaO2低于对照组;呼吸曲线的幅度、强度、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8激活黏附因子-1释放增多,吸引白细胞在肺循环发生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引起炎性细胞因子的进一步释放,导致肺炎症反应失衡,引起急性炎症损伤,致呼吸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黏附因子-1 白介素-18
下载PDF
c-erbB-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煜霞 姬明丽 +2 位作者 李生莹 千智斌 常海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c-erbB-2基因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的关系,初步明确c-erbB-2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对54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 目的探讨c-erbB-2基因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的关系,初步明确c-erbB-2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对54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三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rbB-2基因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4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32例(59.3%)对环磷酰胺耐药,31例(57.4%)对阿霉素耐药,25例(46.3%)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1例(20.4%)对3种用药均敏感,16例(29.6%)对3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c-erbB-2在54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3.7%,其中鳞癌和腺癌相比c-erbB-2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的表达与3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其参与介导了NSCLC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痈 多约耐药 C-ERBB-2基因 体外药敏试验 免疫绀织化学
下载PDF
左心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组织中ICAM-1与TNF-α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煜霞 宋晓荣 +3 位作者 姬明丽 王建刚 郭勇 刘自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左心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及放松结扎线再通复制...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左心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及放松结扎线再通复制左心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血管。于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及再灌注60min(每个时间点10只),经BL-42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2组大鼠呼吸曲线,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呼吸曲线的幅度、强度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F组间=422.869,P<0.001),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F组间=51.240和202.084,P<0.001),肺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3个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肺组织ICAM-1和TNF-α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362,0.741和0.803,P均<0.05)。结论:左心缺血再灌注后TNF-α可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高表达ICAM-1,引起炎症反应失衡,致肺急性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