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进展与组合应用
1
作者 刘平 刘东明 +5 位作者 姬程伟 王璐 李栋 王志兴 王天 杜元凯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21-730,共10页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已成为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为提高其应用效果,针对微地震监测、分布式光纤测试、电磁法监测、压力测试、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井下电视成像、阵列声波成像测井等技术在国内外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已成为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为提高其应用效果,针对微地震监测、分布式光纤测试、电磁法监测、压力测试、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井下电视成像、阵列声波成像测井等技术在国内外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从不同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出发,依据不同标准对技术进行了分类,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各类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的适用性、技术优势以及局限性。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提出了开展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的技术优势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根据监测的时机、目标和工艺科学合理选择;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实现对缝网延展特征的准确刻画以及压后产出规律分析研究。该方法为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在非常规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监测 压裂诊断 水力压裂 裂缝拓展 生产剖面 参数优化 组合应用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10_(1)油藏主控因素与有利区预测
2
作者 金绍臣 刘彦哲 +4 位作者 姬程伟 魏军红 马宏强 李金帅 蔡旭森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5期164-166,共3页
目前吴起地区长10_(1)油层的成藏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深入,亟须开展系统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本文通过对长10_(1)油藏主控因素剖析和油藏剖面研究,结合试油结论,认为长10_(1)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并受构造、... 目前吴起地区长10_(1)油层的成藏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深入,亟须开展系统的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本文通过对长10_(1)油藏主控因素剖析和油藏剖面研究,结合试油结论,认为长10_(1)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并受构造、沉积和物性等因素综合控制。通过对长10_(1)层位物性及其砂体厚度等参数统计分析,建立起储层综合评价标准。针对研究区的有利储层,预测出3个成藏有利区。旨在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10_(1)油层 成藏主控因素 储层评价标准 有利储层预测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姬程伟 贺彤彤 +4 位作者 别勇杰 蒋钧 梁涛 曹培旺 贾彬红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7期48-51,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选井原则和数据处理方式及流程。根据微地震监测结果,分析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超低渗油藏储层压裂监测、地应力方向识别、储层压裂改造方式评价、水驱前缘监测、剩余油分布预测、检查... 本文简要介绍了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选井原则和数据处理方式及流程。根据微地震监测结果,分析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超低渗油藏储层压裂监测、地应力方向识别、储层压裂改造方式评价、水驱前缘监测、剩余油分布预测、检查井部署、注采井网优化等方面的应用,认为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提高采收率,指导油藏高效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监测原理 改造方式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G104长6_3油藏堵水调剖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姬程伟 贺彤彤 +3 位作者 蒋钧 别勇杰 梁涛 赵迁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8期63-67,共5页
G104长6_3油藏沉积环境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力开发层系长6油藏,孔喉组合以小孔隙吼型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属小孔喉高密度分布,平均有效厚度:12.8 m,平均孔隙度:9.8%,平均渗透率:0.49 m D,原始地层压力15.5 MPa,饱和压... G104长6_3油藏沉积环境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主力开发层系长6油藏,孔喉组合以小孔隙吼型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属小孔喉高密度分布,平均有效厚度:12.8 m,平均孔隙度:9.8%,平均渗透率:0.49 m D,原始地层压力15.5 MPa,饱和压力5.83 MPa,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油藏。G104区2011年规模建产长6_3油藏。油藏局部高渗、微裂缝发育,见水井逐年增加,综合含水快速上升,平面、剖面矛盾突出。通过2012年和2013年的试验,实施注水井调剖堵水可以很好的缓解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改善水驱状况和油藏开发环境确保油藏良性开发。针对该区块裂缝发育特点,2014年G104区堵水调剖以"降含水、降递减"为目标,坚持"早期治理、防治结合"的整体思路,由单井点调剖向区域整体堵水改变,由水井调剖向油水井调堵结合转变,实施区块整体治理,有效的改善了该区块的开发状况,主向水淹井复产增油、侧向井注水见效区块状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3油藏 超低渗透 现状 堵水调剖
下载PDF
吴410长6油藏水驱状况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姬程伟 熊志明 +2 位作者 曹培旺 赵迁 庄腾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1期47-50,56,共5页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平均渗透率仅为0.76 m D。本文将对吴410长6油藏目前水驱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在长6油藏开发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性的分析总结油藏所面临的水驱矛盾,以及成因分析,同时研究分析历年水驱、剖面治理...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平均渗透率仅为0.76 m D。本文将对吴410长6油藏目前水驱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在长6油藏开发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性的分析总结油藏所面临的水驱矛盾,以及成因分析,同时研究分析历年水驱、剖面治理对策及效果评价,总结出适合当前油田开发需求的治理对策,为吴410长6油藏长期稳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410长6油藏 水驱状况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吴410区长6油藏注水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志明 别勇杰 +3 位作者 姬程伟 杨伟华 王玉珍 姚莉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1期62-65,共4页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注水有效率低。针对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自然...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注水有效率低。针对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自然递减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实施了分注采单元开发管理,通过开展早期强化注水、温和注水、不稳定注水等精细注采调整技术与强化顶部吸水、抑制底部吸水的剖面治理技术,扭转油田开发变差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410区 长6油藏 开发特征 注采调整技术
下载PDF
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建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培旺 姬程伟 +3 位作者 赵迁 刘忠能 庄腾腾 刘俊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82-83,96,共3页
侏罗系油藏多为河流相沉积,单期河流砂体宽度小、厚度薄、摆动幅度较大、相互分割,从而导致形成的油藏面积小而分散,且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但由于侏罗系油藏埋深浅、单井产量高,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 侏罗系油藏多为河流相沉积,单期河流砂体宽度小、厚度薄、摆动幅度较大、相互分割,从而导致形成的油藏面积小而分散,且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但由于侏罗系油藏埋深浅、单井产量高,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具有重大贡献,开发价值高。本文对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的沉积背景、地层划分、构造特征、沉积相与砂体展布、成藏富集规律等进行研究,对彭阳区内侏罗系建产潜力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后续增储建产提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油藏控制因素 潜力分析
下载PDF
吴起油田X255C6油藏滚动扩边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涛 贺彤彤 +5 位作者 黄秋磊 蒋钧 姬程伟 别勇杰 贾彬红 梁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10期39-45,共7页
本文主要以吴起油田五谷城X255C6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C6低渗透油藏低产井的储层特性和不同开发阶段,以油藏为单元,结合沉积微相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注水开发为主,细分建产单元、强化随钻分析、精细测井解释、优化储层改造... 本文主要以吴起油田五谷城X255C6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C6低渗透油藏低产井的储层特性和不同开发阶段,以油藏为单元,结合沉积微相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注水开发为主,细分建产单元、强化随钻分析、精细测井解释、优化储层改造等与之相适应的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及技术,并根据油田开发实际,不断调整完善,使低品位油藏单井产能得以充分发挥,最终提高了采收率和效益,也为长庆油田同类油藏及0.3 m D储层有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C6油藏 老区扩边 单井产量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4+5、长6油藏提高单井产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路存存 胡方芳 +3 位作者 吉子翔 王玉珍 姬程伟 宋焕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5期73-76,共4页
姬塬油田G83区2009年投入开发,采用一套井网动用长4+5、长6两套层系,受储层物性差、局部微裂缝发育等影响,油藏驱替系统无法建立,开发中面临着地层能量不足、低产低效井和水淹井比例大等问题,导致油井单井产量较低。本文通过开展精细储... 姬塬油田G83区2009年投入开发,采用一套井网动用长4+5、长6两套层系,受储层物性差、局部微裂缝发育等影响,油藏驱替系统无法建立,开发中面临着地层能量不足、低产低效井和水淹井比例大等问题,导致油井单井产量较低。本文通过开展精细储层研究,加深储层内单砂体的连通关系认识,以单砂体连通关系为基础剖析油藏开发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达到提高油藏单井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 单砂体 提高单井产能
下载PDF
吴起C8油藏产能快速评价方法
10
作者 贺彤彤 于向前 +4 位作者 庄腾腾 姬程伟 戌乂凡 贾彬红 貟懿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9期95-99,共5页
吴起C8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C8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12%,孔隙度主峰6%~10%,孔隙度平均为6.8%,储层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0.01 mD^0.5 mD,最大1.78 mD,渗透率平均0.14 mD,岩心数据显示储层物性属低孔、特低渗特征,成分成熟度低,... 吴起C8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C8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12%,孔隙度主峰6%~10%,孔隙度平均为6.8%,储层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0.01 mD^0.5 mD,最大1.78 mD,渗透率平均0.14 mD,岩心数据显示储层物性属低孔、特低渗特征,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孔为主。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在进行产能评价和预测时,不但要考虑储层本身孔、渗、饱及厚度等参数外,还要充分考虑储层压裂改造规模,通过聚类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产能影响主控因素及预测和快速评价产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产能评价 储层参数 改造规模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G271C8油藏老区加密重点资料井测井响应认识研究
11
作者 赵迁 肖博文 +4 位作者 张婧 姬程伟 梁涛 别勇杰 贺彤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2期84-86,共3页
G271C8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通过选取加密区重点井分析测井资料,结合电阻率、自然电位、渗透率及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及剩余油等特征、可以客观表达油藏内部储层孔喉特征、含油气性、油井见水方向、油水井平面连通状... G271C8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通过选取加密区重点井分析测井资料,结合电阻率、自然电位、渗透率及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及剩余油等特征、可以客观表达油藏内部储层孔喉特征、含油气性、油井见水方向、油水井平面连通状况等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后,在平面上持续开展注采调整、均衡平面压力保持水平,适时措施挖潜。同时可结合以上测井响应数据,选取最优储层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测井响应 储层孔喉特征 含油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