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趾腓侧足背皮瓣修复多指背缺损伤
1
作者 娄建平 林永斌 +1 位作者 汪仁焕 王亮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拇趾腓侧足背皮瓣Ⅰ期修复多指背缺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对6例多指背缺损伤患者,应用游离拇趾腓侧足背皮瓣Ⅰ期修复。并指后指背创面大小4.0cm×2.0cm~7cm×2.6cm。结果术后皮... 目的探讨应用拇趾腓侧足背皮瓣Ⅰ期修复多指背缺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对6例多指背缺损伤患者,应用游离拇趾腓侧足背皮瓣Ⅰ期修复。并指后指背创面大小4.0cm×2.0cm~7cm×2.6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手指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应用拇趾腓侧足背皮瓣Ⅰ期修复邻多指指背缺损的有效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穿支皮瓣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志明 储修峰 +1 位作者 娄建平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60)。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孔组52例顺利完成TUSPLC,3例中转LC(2例因胆囊三角粘连致密,1例因左肝叶肥厚影响视野);常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手术时间(52.5±21.8)min显著长于常规组(43.3±17.6)min(t=2.433,P=0.016);单孔组术中出血量(19.5±9.5)ml与常规组(22.2±8.0)ml无统计学差异(t=1.633,P=0.105);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5±1.4)d与常规组(2.3±1.2)d无统计学差异(t=-0.814,P=0.417);单孔组2例术后需要镇痛,常规组12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χ2=6.646,P=0.010);2组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12例随0.5~11个月,平均6.2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USPLC与常规LC相比安全、可行,具有瘢痕不明显且隐避,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对术者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单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4 位作者 陈江 代明盛 孟兴成 马国峰 王国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LC组93例,OC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胆囊炎症类型与肝功能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C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OC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OC组(P<0.05)。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在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是常见的,不伴有临床表现,LC组高于OC组,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的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异常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两种结构简单绕丹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氟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娄建平 陈道明 +3 位作者 骆超 周前雄 王雪松 张宝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6-262,共7页
设计合成了两个结构简单的绕丹宁衍生物,在CH2Cl2-DMSO混合溶剂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与多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它们的吸收光谱对氟离子呈现特异性变化.吸收滴定实验确认它们与氟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化学计量比为1:1,^1... 设计合成了两个结构简单的绕丹宁衍生物,在CH2Cl2-DMSO混合溶剂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与多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它们的吸收光谱对氟离子呈现特异性变化.吸收滴定实验确认它们与氟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化学计量比为1:1,^1NMR进一步证实它们与氟离子的作用类型为氢键或脱质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丹宁 阴离子识别 氟离子
下载PDF
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3 位作者 代明盛 沈华强 马国峰 王国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 目的:探讨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同一位医师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选择连续纳入研究范围。常规腹腔镜组30例,一日腹腔镜组26例。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问卷调查其满意度,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统计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率和满意度。结果:患者都认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日腹腔镜组4例需整夜留院(15.4%),1例需再次住院(3.8%),24例(92.3%)对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或非常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并具有较低的整夜留院率、再次住院率和很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一日手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志明 陈江 +3 位作者 储修峰 娄建平 孟兴成 邱海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24)、清营泻瘀方治疗组(n=24)和大承气方治疗组(n=24),后3组按造模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别分为... 目的:探讨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24)、清营泻瘀方治疗组(n=24)和大承气方治疗组(n=24),后3组按造模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别分为术后2h组、术后24h组和术后48h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的方法诱导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观察再灌注后2h、24h和48h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TNF-α、IL-10和血浆中D-乳酸的水平。结果:清营泻瘀方和大承气方都能够减轻肠黏膜的损伤,降低血中TNF-α和D-乳酸的含量(P<0.05),晚期降低IL-10水平(P<0.05)。清营泻瘀方在在保护肠黏膜和降低血D-乳酸的水平方面优于大承气方(P<0.05)。结论: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屏障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荡涤肠胃宿垢,减少细菌移位、调节炎症介质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清营泻瘀方 大承气方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志明 陈江 +3 位作者 储修峰 娄建平 孟兴成 邱海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16)和清营泻瘀方治疗组(n=16),后2组按造模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别分为术后2h组和术后24h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16)和清营泻瘀方治疗组(n=16),后2组按造模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别分为术后2h组和术后24h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的方法诱导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观察再灌注后2h和24h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TNF-α、IL-10和血浆中D-乳酸的水平。结果: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的方法成功诱导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清营泻瘀方治疗组能够减轻肠黏膜的损伤,降低血中TNF-α和D-乳酸的含量(P<0.05),晚期降低IL-10水平(P<0.05)。结论:清营泻瘀方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荡涤肠胃宿垢、减少细菌移位、调节炎症介质平衡和保护肠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 清营泻瘀方 肠屏障功能 大鼠
下载PDF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志明 陈江 +2 位作者 娄建平 孟兴成 马国锋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3期243-243,共1页
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159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外科急腹症 腹腔镜技术 治疗 临床
下载PDF
对药品供应的一点建议
9
作者 娄建平 郭伟化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9年第S1期87-87,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药市场供应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调节比例增加,一些药品种余缺变化大,供应渠道增多,变活,价格浮动大。使原有的药材供应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部队在商品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药市场供应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调节比例增加,一些药品种余缺变化大,供应渠道增多,变活,价格浮动大。使原有的药材供应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部队在商品经济下的药材供应保障提出了新的课题。 医药市场供应的变化,使部队药材供应由原来的指令性供应向市场调节性转变。由于部队医院对药材及新药的需求不断上升,药品供应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多数量,转变为多品种、多渠道的采供方式。部队医院可以到指令性单位采购,也可到地方医药公司采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供应 药材供应 医药市场 市场调节 部队医院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腹膜透析液 供应渠道 指令性 经济损失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娄建平 吴志明 +2 位作者 沈华强 代明盛 马国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57-65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Semm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娄建平 代明盛 +1 位作者 吴志明 沈华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816-817,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治疗方法 普外科 急腹症 阑尾炎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5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娄建平 沈华强 +1 位作者 马国峰 吴志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技术 内科治疗
下载PDF
单纯钢丝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13
作者 娄建平 林永斌 朱孜冠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6期849-850,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钢丝捆扎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0.8mm钢丝单环形冠状面内固定治疗22例24处掌指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每月随访复查。结果术后6~14周内,22例骨折均完全愈合,无出现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硬病例。... 目的观察单纯钢丝捆扎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0.8mm钢丝单环形冠状面内固定治疗22例24处掌指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每月随访复查。结果术后6~14周内,22例骨折均完全愈合,无出现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硬病例。结论单纯钢丝内固定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内固定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 骨折 内固定 钢丝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23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建平 吴志明 代明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8期596-596,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临床分析 手术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娄建平 《系统医学》 2021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接受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择84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胃空肠Roux-en-Y... 目的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接受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择84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试验组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206.35±60.47)mL、手术时间(219.79±20.54)min、住院时间(15.20±2.03)d、VAS评分术后2 h(8.22±0.34)分、术后24 h(5.82±0.35)分、生理职能(86.97±3.26)分、社会功能(83.27±3.02)分、生理机能(87.71±3.35)分,优于对照组(301.61±58.89)mL、(320.81±22.73)min、(23.70±1.92)d、(8.41±0.31)分、(7.26±0.29)分、(74.09±3.18)分、(71.61±2.99)分、(76.02±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4、21.370、19.715、2.676、20.532、18.329、17.781、16.525,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对接受胃肠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常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比,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术中出血量 术后疼痛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58例分析
16
作者 娄建平 吴志明 +1 位作者 马国峰 王国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由于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已在我国广泛开展。随着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联合手术的报道日益增多.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由于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已在我国广泛开展。随着腔镜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联合手术的报道日益增多.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腹部外科疾病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联合手术 CHOLECYSTECTOMY 手术操作技术 腹部外科疾病 腹腔镜技术 术后恢复 腔镜器械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2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沈华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1-42,51,共3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腹腔镜组 2 3例手术成功 ,2例中转开腹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8 3± 8 1)min和 (84 0± 7 5 )min(t =11 383,P =0 0 0 0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 4± 5 1)ml和 (192 6± 2 6 4 )ml(t =2 9 995 ,P =0 0 0 0 )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4 1± 1 4 )d和 (9 7± 2 0 )d(t =11 4 13,P =0 0 0 0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19 6± 2 2 )h和 (49 0± 8 8)h(t=16 2 0 7,P =0 0 0 0 ) ;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1例和 9例 (χ2 =6 96 0 ,P =0 0 0 8)。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梗阻 肠粘连
下载PDF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18
作者 吴志明 沈华强 +2 位作者 娄建平 代明盛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治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腹腔镜诊治35例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临床资料. 结果 35例全部确诊.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7例指导切口部位,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与伤口有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8 min(30~72 min),平均住院5.8 d(3~9 d). 结论腹腔镜不仅是一种安全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而且是良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4 位作者 代明盛 孟兴成 马国峰 孔园珍 金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LC25例。于术前1~3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不正常的静脉及血栓存在者。在LC中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静脉的直径和血流流量,从三个阶段获得测量值:麻醉诱导后创建气腹前,建立气腹后,解除气腹麻醉苏醒前。结果25例LC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min(30~70min)。无术中出血及胆管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均术后1天出院。气腹建立后股静脉横截面积增加[(0.94±0.18)cm2vs(1.12±0.23)cm2,q=3.919,P<0.05],静脉流量显著降低[(10.56±0.96)cm3/svs(7.62±0.72)cm3/s,q=18.786,P<0.01];解除气腹股静脉横截面积无显著下降(q=1.742,P>0.05),血流量明显增加[(7.62±0.72)cm3/s vs(9.65±0.63)cm3/s,q=12.971,P<0.01],但未达气腹前水平(q=5.815,P<0.01)。术后随访1年,无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结论气腹会导致下肢静脉流量减低和静脉扩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静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体会 被引量:21
20
作者 代明盛 吴志明 +2 位作者 娄建平 沈华强 董文雅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近20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从来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像腔镜技术这样深刻的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多种腹部手术能够安全地在腹腔镜下实施,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 近20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从来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像腔镜技术这样深刻的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多种腹部手术能够安全地在腹腔镜下实施,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自1990年Mouret首次报道了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上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应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报道日益增多。本院在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对6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急诊腹腔镜修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技术 传统手术方式 消化性溃疡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诊断 急诊腹腔镜 外科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