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H_2^+分子离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被引量:2
1
作者 娄珀瑜 黄萍 +1 位作者 罗凤秀 冉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0-1114,共5页
本文从VH2+分子离子基态的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出发,采用B3PW91的方法,对V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 ++G基组优化出VH2+(X3A2)分子离子稳定构型的平衡核间距Re=0 .1631 nm,∠HVH =112 .3858°,同时计算出振动频率,并使用... 本文从VH2+分子离子基态的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出发,采用B3PW91的方法,对V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 ++G基组优化出VH2+(X3A2)分子离子稳定构型的平衡核间距Re=0 .1631 nm,∠HVH =112 .3858°,同时计算出振动频率,并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VH2+分子离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该势能表面准确地再现了VH2+(C2v)平衡结构,然后根据势能函数等值图讨论了反应势能面的静态特征,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VH2+分子离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离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从头计算 VH^+2
下载PDF
钒氢分子及离子的势能函数与垂直电离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娄珀瑜 黄萍 冉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1-867,共7页
为了搞清储氢材料的机理,需了解VHn(n=0、+1、+2)分子及离子体系势能函数和稳定性的信息,本工作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VHn(n=0、+1、+2)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对V原子采用SVP全电子基组,用B... 为了搞清储氢材料的机理,需了解VHn(n=0、+1、+2)分子及离子体系势能函数和稳定性的信息,本工作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VHn(n=0、+1、+2)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对V原子采用SVP全电子基组,用B3PW91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几何、离解能,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VH,VH+1的Murrell-Sorbie解析势能函数和基态VH+2的解析势能函数及其对应的力常数、光谱参数和垂直电离势.计算表明VH+离子的2∑+和4Δ以及VH2+离子的1∑+均具有对应于离子稳定平衡结构的极小点,说明它们可稳定存在.而VH+(6∑+)、基态的VH2+(3Φ)和VH2+(5∑+)离子的离解能太小,应是不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离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从头计算 VHn(n=0、+1、+2)
下载PDF
TPACK视野下“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以“氨”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娄珀瑜 李红娟 冉鸣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8,共6页
以国外对TPACK进行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为基础,选择中学化学学科作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TPCHK)”结构模型,并分析其内涵。同时,以中学一线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实践微观的视角,通过对“氨”一课... 以国外对TPACK进行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为基础,选择中学化学学科作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TPCHK)”结构模型,并分析其内涵。同时,以中学一线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实践微观的视角,通过对“氨”一课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详细讨论了教师应具备的TPCHK结构,为TPACK在我国本土化学学科中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化学教师 教学知识 TPCHK
下载PDF
ScH^+和ScH_2^+分子离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娄珀瑜 黄萍 +1 位作者 罗凤秀 冉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7-422,共6页
本文利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和密度泛函(B3PW91)的方法对ScH+和ScH2+分子离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ScH+分子离子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光谱数据和力常... 本文利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和密度泛函(B3PW91)的方法对ScH+和ScH2+分子离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ScH+分子离子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光谱数据和力常数,并通过多体展式理论导出ScH2+分子离子的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面图准确地再现了ScH2+分子离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由此讨论了反映势能面的静态特征,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ScH2+分子离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离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从头计算 ScH^+ ScH2^+
下载PDF
古代青铜器的锈蚀与保护 被引量:6
5
作者 娄珀瑜 冉鸣 彭蜀晋 《化学教育》 CAS 2006年第5期1-2,7,共3页
考古发掘出的青铜器在外部条件及内部结构因素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现象。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的组成以及锈蚀产物的分析,对青铜器锈蚀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最新研究的保护方法。
关键词 青铜器 机理 锈蚀 保护
下载PDF
利用知识竞赛实现中学化学STS知识的有效教学 被引量:3
6
作者 娄珀瑜 晏志军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6,共3页
从当前中学化学STS知识的教学现状出发,借鉴有效教学的理论,以化学知识竞赛为教学载体,对中学化学中STS知识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化学STS知识的有效教学的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教学实践的研究,以期能为中学化学STS知识的教学提供一... 从当前中学化学STS知识的教学现状出发,借鉴有效教学的理论,以化学知识竞赛为教学载体,对中学化学中STS知识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化学STS知识的有效教学的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教学实践的研究,以期能为中学化学STS知识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知识竞赛 STS知识 有效教学 中学化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娄珀瑜 冉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65,共2页
当前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由于现象的稍纵即逝,使学生较难真正观察、了解实验现象和原理。学生动手实验由于时间、仪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不同,也会导致在化学实验中有不同表现。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 当前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由于现象的稍纵即逝,使学生较难真正观察、了解实验现象和原理。学生动手实验由于时间、仪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不同,也会导致在化学实验中有不同表现。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为学生预习、复习、自主实验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工具。笔者在设计基于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软件,探索计算机支持下个别化实验预习与复习的反思中,认为以网络作为交流平台,利用化学实验学习软件进行化学分层实验教学,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和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笔者尝试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演示实验 基于网络 教学探索 学分 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 实验预习 新课程标准
下载PDF
TPACK知识框架下中学化学体验式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娄珀瑜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共5页
以国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PACK)知识框架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为基础,选择中学化学学科作为切入点,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知识为载体,在对TPACK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构建的基础上,以"原电池"一课的实践为例,从主题选... 以国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PACK)知识框架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为基础,选择中学化学学科作为切入点,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知识为载体,在对TPACK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构建的基础上,以"原电池"一课的实践为例,从主题选择、软件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微观的、实证的研究,以期为我国TPACK本土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体验式学习 化学教学 原电池 电化学
下载PDF
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化学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娄珀瑜 冉鸣 彭蜀晋 《化学教育》 CAS 2005年第7期1-4,共4页
本文探讨了化学研究的一片新的领域———化学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文物保护研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并从文物保护、勘测、鉴定和考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保护研究 化学问题 化学研究 化学原理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利用体验式学习软件构建化学实验适时教学空间 被引量:7
10
作者 娄珀瑜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9-61,共3页
适时教学(JiTT)作为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欧美国家倍受推崇。从适时教学的本质出发,将体验式学习软件与该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了化学实验的适时教学空间,并利用所构建的空间,设计了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课... 适时教学(JiTT)作为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欧美国家倍受推崇。从适时教学的本质出发,将体验式学习软件与该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了化学实验的适时教学空间,并利用所构建的空间,设计了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为理工类课程开展适时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软件 适时教学 化学实验 JITT
下载PDF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学习活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娄珀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10-114,共5页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分析模型之后,从活动过程、活动议题和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对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的研修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学...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分析模型之后,从活动过程、活动议题和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对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的研修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大多数学习者依靠学习者和帮助者指导者的结构对等性,通过参与学习过程,按照活动议题内容开展研修,实现互相学习。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个体自我网络中的节点数与边的个数,决定了其信息分享层的知识建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教师研修 网络学习 学习活动分析
下载PDF
非正式在线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珀瑜 陈佳懿 安宏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4-89,共6页
非正式在线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在教师自愿参与网络学习、讨论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获得同行的情感支持和认可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通过对当前非正式在线学习共同体的... 非正式在线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在教师自愿参与网络学习、讨论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获得同行的情感支持和认可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通过对当前非正式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筛查,选择了23篇研究报道进行述评,从研究报道的描述性特征、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四个维度对拟述评文章分析编码类型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研究报道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维度进行划分,构建了具有四维度二十七要素的DTRR文献分析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对筛选文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共同体 非正式学习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下载PDF
基于教育游戏理念的体验式学习软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珀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从体验式学习理论入手,将体验式学习模型与教育游戏的开发相融合,总结归纳出以教育游戏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模型,并对基于该理论设计开发的体验式化学实验学习软件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教育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 从体验式学习理论入手,将体验式学习模型与教育游戏的开发相融合,总结归纳出以教育游戏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模型,并对基于该理论设计开发的体验式化学实验学习软件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教育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体验式学习 教育软件
下载PDF
Na_2S_2O_8与KI反应动力学的微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珀瑜 吴雪梅 +1 位作者 晏志军 罗凤秀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新的微型化学实验测定了Na2S2O8与KI反应的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并与常规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型化学实验的试剂消耗量是常规化学实验的10%以下,其实验数据与常规化学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微型化学实验能满足了绿色化学的发展... 采用新的微型化学实验测定了Na2S2O8与KI反应的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并与常规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型化学实验的试剂消耗量是常规化学实验的10%以下,其实验数据与常规化学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微型化学实验能满足了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是绿色化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级数 反应速率常数 微型化学实验
下载PDF
VH_2分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娄珀瑜 黄萍 冉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0-85,共6页
从VH2分子基态的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出发,采用B3PW91的方法,对V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优化出VH2(X4B2)分子稳定构型的平衡核间距Re=0.172 9 nm,∠HVH=124.341 4°,同时计算出振动频率,并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 从VH2分子基态的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出发,采用B3PW91的方法,对V原子采用SVP基组,对H原子采用6-311++G基组优化出VH2(X4B2)分子稳定构型的平衡核间距Re=0.172 9 nm,∠HVH=124.341 4°,同时计算出振动频率,并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VH2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该势能表面准确地再现了VH2(C2v)平衡结构,然后根据势能函数等值图讨论了反应势能面的静态特征,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VH2分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离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从头计算 VH2
下载PDF
双羧型1,8-萘酰亚胺探针与DNA的键合行为及抗肿瘤作用
16
作者 娄珀瑜 刘振 +1 位作者 孙洋 冉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在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亚胺基侧链长度双羧基型1,8-萘酰亚胺探针的基础上,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差热分析试验研究探针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键合行为.同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化合物对A... 在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亚胺基侧链长度双羧基型1,8-萘酰亚胺探针的基础上,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差热分析试验研究探针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键合行为.同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化合物对A549(人肺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和HL-60(白血病细胞)等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e探针作为DNA嵌入剂与Ct-DNA作用显示出中性粘合.此外,将a~e探针加入到小牛胸腺DNA(Ct-DNA)的溶液中后,荧光发射谱图中产生新的发射峰,这表明探针嵌入小牛胸腺DNA(Ct-DNA)中.因此,可以将其作为DNA嵌入剂且探针a对A549细胞显示良好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探针 DNA 键合作用 抗肿瘤
下载PDF
线上研修协同互动中教师TPACK有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娄珀瑜 刘诚 常舒娟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4期23-28,共6页
线上研修活动已经成为教师讨论交流的重要途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得到关注。在此从内容主题、设计推理和合作探究三个方面构建"内容—推理—探究"模型,讨论教师协同互动中呈现TPACK的特点。研究发现研修内容更... 线上研修活动已经成为教师讨论交流的重要途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得到关注。在此从内容主题、设计推理和合作探究三个方面构建"内容—推理—探究"模型,讨论教师协同互动中呈现TPACK的特点。研究发现研修内容更关注技术知识(TK)、学科教学知识(PCK)和TPACK;设计推理中促成因素有重要影响,且对PCK和TPACK影响最多;合作探究中通过促成因素的主要作用,促使合作探究的程度由浅至深,TPACK得到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线上研修 协同互动 设计推理 合作探究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负荷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娄珀瑜 吴雪梅 韩权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成果,在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课中选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进行干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拟作实验的视频,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时观看完成预习思考题。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学生向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被用作认...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成果,在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课中选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进行干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拟作实验的视频,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时观看完成预习思考题。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学生向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被用作认知发展的指标。在对学生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时,将学生使用化学知识的频率和“自发”使用化学知识的水平作为知识可用性指标。结果表明,这种以视频的干预为手段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期间向教师提出更多的化学理论问题,促使学生在真实实验中引发更多的认知负荷,且他们在实验中都能做到对化学知识更复杂、更正确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翻转课堂 中学化学 认知负荷
下载PDF
《生命与化学》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娄珀瑜 杜丽 冉鸣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本文就通识性课程《生命与化学》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笔者开发该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并结合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与具体开发实践,在该网络课程设计的不同功能模块中,实现了基于Web网页和SQLServer数据库... 本文就通识性课程《生命与化学》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笔者开发该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并结合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与具体开发实践,在该网络课程设计的不同功能模块中,实现了基于Web网页和SQLServer数据库的通识性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与化学》 网络课程 评价体系 设计 实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