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果皮在氯化胆碱/羧酸基低共熔溶剂中水热转化制备平台化合物的研究
1
作者 管映沙 尹小燕 +3 位作者 娄瑞 谭卫红 朱玲君 王树荣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8,共8页
为了探索果皮废弃物转化制备高价值平台化合物的潜力,文章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在氯化胆碱(ChCl)/羧酸基低共熔溶剂(DES)中进行了果皮水热转化制备糠醛(FF)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实验。通过在木糖和葡萄糖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羧酸种类对DE... 为了探索果皮废弃物转化制备高价值平台化合物的潜力,文章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在氯化胆碱(ChCl)/羧酸基低共熔溶剂(DES)中进行了果皮水热转化制备糠醛(FF)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实验。通过在木糖和葡萄糖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羧酸种类对DES催化效果为乳酸>乙酸>乙醇酸;ChCl与羧酸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体系最佳含水率为20%。基于优化后的工况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柑橘果皮转化的影响。由于柑橘果皮中的果胶成分在低共熔溶剂中主要转化为5-HMF,所以果皮转化为5-HMF的产率明显高于FF,果皮生成5-HMF的最大质量收率为8.6%(摩尔产率为43.1%),而FF最大质量收率为2.4%(摩尔产率为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柑橘果皮 水热转化 5-羟甲基糠醛 糠醛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的纳米木质素基分级多孔碳性能研究
2
作者 娄瑞 闫宇欣 +4 位作者 田杰 牛涛嫄 董龙华 张斌 刘云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3-859,共7页
文章以纳米木质素(LNP)为碳前驱体,借助模板法制备了LNP基分级多孔碳。相比于单模板法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SLC和FLC),纳米SiO_(2)耦合PluronicF127作为双模板剂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FSLC)呈现“蜂窝状”结构,并具有典型的介孔特征... 文章以纳米木质素(LNP)为碳前驱体,借助模板法制备了LNP基分级多孔碳。相比于单模板法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SLC和FLC),纳米SiO_(2)耦合PluronicF127作为双模板剂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FSLC)呈现“蜂窝状”结构,并具有典型的介孔特征,介孔率高达87%。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FSLC展现出了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其质量比电容为250 F/g,是SLC质量比电容(95 F/g)的163%。双模板法制备高性能分级多孔碳可为木质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模板法 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娄瑞 孙永河 张中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0-721,共12页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南低凸起南边界F1断层和F2断层均为低角度正断层,源于中生代NWW—近EW向先存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在新生代发生再次活化。F1断层具有平面上分段连接、垂向上多幕活动的特征,中段继承原有断面持续活动,西段和东段分别与裂陷Ⅱ幕新生NEE向断层和裂陷Ⅲ幕新生近EW向断层垂向搭接形成现今形态。低角度正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低角度正断层断控侧沉积规模大,可提供充足的可容纳空间,形成规模陡坡砂体;②长期活动的低角度正断层是垂向油气运移通道,控制了油气垂向上的富集层位;③低角度正断层多期活动改造了深部储层物性,断层活动强度与优质储层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演化 分段生长 控藏机制 低角度正断层 渤南低凸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δ-MnO_(2)原位负载纳米木质素基分级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娄瑞 牛涛嫄 +4 位作者 曹启航 张依依 雷雯祺 卢聪敏 王志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3-1021,共9页
由于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再生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炭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本文以麦草生物质分离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ignin nanoparticles,LNP)为炭前体,经碳酸锌活化预处理后在不同热解温... 由于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再生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炭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本文以麦草生物质分离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ignin nanoparticles,LNP)为炭前体,经碳酸锌活化预处理后在不同热解温度(600~800℃)下制备LNP基分级多孔炭(LPC)。并通过溶液反应法将δ-MnO_(2)纳米晶原位负载于LPC上,成功合成具有三维(3D)纳米片状结构的炭基复合材料(MnO_(2)/LP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耦合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对MnO_(2)/LPC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LNP衍生LPC的热解温度对δ-MnO_(2)原位生长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当LPC的热解温度从600℃升高到800℃时,原位生长的MnO_(2)从纳米簇状颗粒逐渐演变成3D交联的多孔纳米片层结构。此外,以MnO_(2)/LPC制备的工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A/g时,在800℃下的MnO_(2)/LPC具有最高的质量比电容(145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5A/g时,其比电容量仍保持为110F/g,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75.9%);同时,该复合材料组装成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在二电极体系下具有较高的比电容(87F/g)和能量密度(3.03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多孔炭 二氧化锰 电化学
下载PDF
草本类木素的化学结构与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1 位作者 吕高金 杨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共6页
以草本类植物中的稻草和毛竹为原料,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来分离草本类木素,制得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定量磷谱(31P-NMR)等手段对两种EMAL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热重... 以草本类植物中的稻草和毛竹为原料,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来分离草本类木素,制得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定量磷谱(31P-NMR)等手段对两种EMAL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TG-FTIR)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EMAL的热裂解特性.发现:稻草的聚戊糖和抽出物含量较高,而毛竹的纤维素和木素含量较高;稻草EMAL含有丰富的愈创木基(G型)结构单元,毛竹EMAL主要以紫丁香基(S型)结构单元为主;毛竹EMAL在384℃出现一个明显的失重峰,而稻草EMAL热解时分别在270和384℃出现明显失重峰;两种木素化学结构的差异会影响EMAL的热解性质和热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类植物 木素 热解 热化学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的热解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1 位作者 谭扬 赵增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4-828,共5页
为有效利用竹材,进行毛竹全组分和木素单组分热解行为的研究,提出单组分木素的热解规律及其对毛竹全组分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丙酮抽提后毛竹全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 为有效利用竹材,进行毛竹全组分和木素单组分热解行为的研究,提出单组分木素的热解规律及其对毛竹全组分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丙酮抽提后毛竹全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毛竹EMAL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利用Coats—Redfem法描述毛竹EMAL的热解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毛竹EMAL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范围是150~600℃,其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表征,所得活化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酸解 木素 毛竹 热解特性 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脱墨污泥热分解特性及其热解动力学浅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谭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热解炉对脱墨污泥的热解行为及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失...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热解炉对脱墨污泥的热解行为及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水分析出、挥发物质析出、固定碳燃尽和碳酸钙热分解4个阶段,其热解反应动力学为3个三级反应。从利用电子探针显微技术、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方法对热裂解产物进行表征的结果来看,造纸脱墨污泥具有很好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污泥 热解 动力学 TG-DTG
下载PDF
毛竹酶解/温和酸水解木质素的快速热解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1 位作者 董浩亮 吕高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研究毛竹酶解/温和酸水解木质素(简称EMAL)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的分布与形成规律。以温度为重要因素,研究其对木质素快速热裂解产物的影响,并通过主要的热解产物推断热解反应途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研究毛竹酶解/温和酸水解木质素(简称EMAL)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的分布与形成规律。以温度为重要因素,研究其对木质素快速热裂解产物的影响,并通过主要的热解产物推断热解反应途径。研究结果表明,EMAL的热解产物主要是2,3-二氢苯并呋喃、酚类、脂类和少量乙酸。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组分的相对含量有显著影响,250-400℃时,产物主要是2,3-二氢苯并呋喃,32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6.26%;400-800℃时,热解产物主要是酚类,60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2.58%;800℃时出现了少量的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热裂解 酚类化合物 毛竹 热解气质联用
下载PDF
稀酸预处理对毛竹微结构及其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娄瑞 张安龙 +3 位作者 孙旺生 李志健 赵红霞 王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8-31,36,共5页
为了对生物质毛竹的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优化,采用稀酸预处理技术对毛竹进行热降解前期的预处理.通过TG热分析技术和Coats-Redfern法对毛竹稀酸预处理前后的热降解特性和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SEM和XRD技术对毛竹的化学微结... 为了对生物质毛竹的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优化,采用稀酸预处理技术对毛竹进行热降解前期的预处理.通过TG热分析技术和Coats-Redfern法对毛竹稀酸预处理前后的热降解特性和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SEM和XRD技术对毛竹的化学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稀酸预处理后,毛竹的形貌特征和纤维素结晶度发生了变化,热化学反应活性大大地提高,热降解反应更加地完全.此外,稀酸的加入使毛竹热解反应的活化能明显增大,且频率因子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毛竹 预处理 微结构 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稀酸水解木素的热失重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扬 武书彬 +1 位作者 娄瑞 杨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00~450℃温度区间是水解木素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升... 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00~450℃温度区间是水解木素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热重曲线向高温区移动,升温速率为10、20和30℃/min时,失重速率分别在311.9、323.8和338.1℃左右出现最大值,且微分热重曲线均只出现一个较大的失重峰.根据Coats-Redfern法,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可用两个一级反应表示,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活化能有所降低,低温区稀酸水解木素的活化能在18.27~18.47kJ/mol之间,高温区的在74.45~84.37kJ/mo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 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秸秆原料EMAL木素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书彬 娄瑞 赵增立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87-92,共6页
论文介绍了从几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酶解/温和酸解法(Enzymatic/Mild acidolysis),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木素简称为EMAL(Enzymatic Mild Acidolysis Lignin)。借助FT-IR、GPC和定量31P-NMR对分离的EMAL进行物理化... 论文介绍了从几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酶解/温和酸解法(Enzymatic/Mild acidolysis),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木素简称为EMAL(Enzymatic Mild Acidolysis Lignin)。借助FT-IR、GPC和定量31P-NMR对分离的EMAL进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MAL在分离过程中化学结构没有明显的缩合与解聚,分子量比常规的磨木木素(MWL)高,且纯度也高。在分离过程中分离程序简化,溶剂使用量大大减少,得到的木素有较好的代表性,适合较大量的木素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原料 EMAL 木素 化学结构特性 31P—NMR
下载PDF
铜盐辅助木质素基碳气凝胶的快速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依依 娄瑞 +4 位作者 曹启航 牛涛嫄 张斌 尉国栋 陈海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铜盐辅助纳米木质素基气凝胶的快速合成方法,实现了具有显著微孔特征和三维(3D)互联结构的碳气凝胶制备。以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为反应溶剂,原位添加铜盐催化剂,快速合成了纳米木质素基碳气凝胶前驱体(LRF),经过高温一...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铜盐辅助纳米木质素基气凝胶的快速合成方法,实现了具有显著微孔特征和三维(3D)互联结构的碳气凝胶制备。以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为反应溶剂,原位添加铜盐催化剂,快速合成了纳米木质素基碳气凝胶前驱体(LRF),经过高温一步热解处理得到木质素基碳气凝胶(LRFC)。研究结果表明,铜盐的原位掺杂加快了胶体形成的反应速率,缩短了LRF的成胶时间。其中,Cu(NO_(3))_(2)的原位催化效果最好,可使得LRF凝胶点缩短至2.5 h;同时,其相应的碳气凝胶(N-LRFC)的微孔率高达94.44%,孔径集中分布在1 nm;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N-LRFC的比电容最高可达347.6 F/g,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在电化学过程中其扩散控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碳气凝胶 催化 电化学
下载PDF
考虑松动区渐进破坏的隧道松动土压力研究
13
作者 耿哲 袁大军 +2 位作者 金大龙 舒计城 娄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4-1762,共9页
浅埋盾构隧道所受松动土压力与松动区的渐进破坏和土拱效应密切相关,基于椭球体理论建立了椭圆形松动区模型,提出了土体损失量与松动区高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松动区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和极限状态。考虑土体黏聚力和松弛区椭圆形状,基于... 浅埋盾构隧道所受松动土压力与松动区的渐进破坏和土拱效应密切相关,基于椭球体理论建立了椭圆形松动区模型,提出了土体损失量与松动区高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松动区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和极限状态。考虑土体黏聚力和松弛区椭圆形状,基于大主应力迹线法给出了滑移面任意倾角下的侧向土压力系数,推导并验证了隧道拱顶松动土压力的迭代计算方法,针对极限状态和非极限状态展开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拱顶松动土压力随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加而减小;(2)随松动区高度的增加,拱顶松动土压力先急剧减小,然后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渐进破坏 松动土压力 非极限状态
原文传递
清华园隧道大直径泥水盾构停机因素与防护措施分析
14
作者 娄瑞 《四川建筑》 2023年第2期300-302,共3页
盾构停机是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现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停机是盾构掘进过程中影响地表沉降、土体变形、盾壳摩阻力和掌子面失稳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工程,综合考虑盾构施工各工序时... 盾构停机是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现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停机是盾构掘进过程中影响地表沉降、土体变形、盾壳摩阻力和掌子面失稳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工程,综合考虑盾构施工各工序时间,对盾构停机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停机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选择合适的停机位置、保持盾构机与外界接触部位的防水效果以及保证盾构随时恢复掘进是停机防护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盾构停机 统计分析 停机防护
下载PDF
浅谈企事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5
作者 娄瑞 《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13期48-48,50,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企事业的档案管理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如今,企事业单位都越来越重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本文主要围绕企事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其建设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企事业 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本内容 具体方法
下载PDF
沿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和支护技术研究
16
作者 娄瑞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分析了当前深基坑工程降水和支护技术,针对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和支护进行创新,提出了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深基坑降水、支护施工技术,采用门型双排灌注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增强了支护体... 分析了当前深基坑工程降水和支护技术,针对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和支护进行创新,提出了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深基坑降水、支护施工技术,采用门型双排灌注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增强了支护体系的抗变形能力,抗倾覆能力,止水效果好。止水帷幕加双排灌注桩支护体系降水效果好。通过门型双排桩、水泥土搅拌桩、钢板桩、放坡及多种降水措施的组合运用,使得施工简便、环保、作业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型双排灌注桩 钢板桩 降水
下载PDF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断裂活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露 孙永河 +2 位作者 陈昌 娄瑞 王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6-727,共12页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由南向北传播生长,南部以走滑变形为主,北部以伸展变形为主;4号构造带与相邻2号、3号构造带内断裂属于不同断裂体系,是在统一应力场作用下通过“独立生长—相互接触—作用连接”最终交织在一起。通过构建先存断裂再活动变形机制判别图版,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期F4号断裂受走滑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该断裂受斜向伸展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①作为油源断裂控制油气垂向跨层运移。②形成走滑转换带控制砂体展布。③向上传播生长并与邻区相互作用控制两类圈闭的形成,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新生代 走滑断裂 先存断裂 断裂活化 判别图版 物理模拟实验 油气成藏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Si3N4-MLG复合陶瓷及其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威 赵自强 +2 位作者 娄瑞 李华强 陈亮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49,共8页
以微米级Si3N4和多层石墨烯(MLG)为原始粉体,利用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备Si3N4-MLG复相陶瓷,对比研究了烧结温度以及分散剂PEG对Si3N4-MLG复相陶中多层石墨烯结构特征、复合陶瓷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掺入多层石墨... 以微米级Si3N4和多层石墨烯(MLG)为原始粉体,利用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备Si3N4-MLG复相陶瓷,对比研究了烧结温度以及分散剂PEG对Si3N4-MLG复相陶中多层石墨烯结构特征、复合陶瓷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掺入多层石墨烯可有效抑制Si3N4晶粒长大,起到较好的增韧效果;烧结温度升高促进Si3N4相变,但会加剧多层石墨烯缺陷,促使晶粒过度长大,烧结温度为1700℃时为宜;掺入分散剂PEG,化学修饰加剧多层石墨烯的缺陷,并促使多层石墨烯发生桥连而聚沉,致使致密度和物理力学性能下降。总体而言,利用机械球磨分散工艺,采用合理的烧结工艺,复相陶瓷中的多层石墨烯层数减少,制备获得的Si3N4-MLG复相陶瓷具有与单相Si3N4相近的致密度和硬度,断裂韧性较单相Si3N4提高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MLG 致密度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娄瑞 刘宗堡 +3 位作者 张云峰 沈悦 勿优汉 陈辉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针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的难题,综合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渗逾理论指导和油藏解剖验证开展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高Ⅲ、高Ⅳ组垂向上可划分为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S1—... 针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的难题,综合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渗逾理论指导和油藏解剖验证开展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高Ⅲ、高Ⅳ组垂向上可划分为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S1—S5),受湖侵泥岩隔板遮挡影响,各单一砂岩输导层内含油砂岩比例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基于沉积环境差异,分别厘定出三角洲内、外前缘亚相砂体连通的渗流阈值C0(10%,5%)和完全连通系数C(60%,50%),且砂体连通概率随砂地比增大而增加;受物源供给和沉积演化影响,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自南向北和自下而上连通性逐渐变好,油气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砂体连通概率快速增长的砂地比值30%~50%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连通性 砂地比 定量评价 三角洲前缘亚相 高台子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娄瑞 刘钰 +1 位作者 田杰 张亚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70-3177,共8页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DES)高效分离麦草生物质组分以制备纳米木质素(LNP),本文采用化学活化法并进一步热解炭化制备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LNPC)。借助SEM、Raman、BET-物理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锌系活化剂及热解炭化温度(600℃、700℃、800...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DES)高效分离麦草生物质组分以制备纳米木质素(LNP),本文采用化学活化法并进一步热解炭化制备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LNPC)。借助SEM、Raman、BET-物理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锌系活化剂及热解炭化温度(600℃、700℃、800℃)对LNPC的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LNP直接热解炭化后纳米碳粒子的极易团聚,经锌化物活化后所制备的LNPC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和多级孔道形貌结构。尤其,以ZnCO_(3)活化后制备的LNPC-ZnCO_(3)-800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较高石墨化程度(I_(D)/I_(G)为0.68)、较高BET比表面积(679m^(2)/g)、高介孔率(86.7%)、均匀纳米碳粒子构成的介孔结构。此外,以LNPCZnCO_(3)-800制备的工作电极,在0.5A/g时的比电容可达179F/g,与直接热解炭化的LNPC-800(64F/g)相比,其比电容的容量提高了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活化 热解 多孔炭 电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