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肖芝花 黄燕 +2 位作者 张芳 娄秋英 杨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目的 本研究探讨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肌张力(Ashwoth)评分、上肢运动功能(UL-FMA)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焦虑情绪(HAMA)评分、抑郁情绪(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肌张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可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肌张力,提升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缓解负性情绪,促进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总结 脑卒中 偏瘫 肌张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主观意念疗法联合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娄秋英 胡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2期3393-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主观意念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5),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主观意念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主观意念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e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应用主观意念疗法结合康复护理不仅可改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情况,有一定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意念疗法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娄秋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6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已治疗出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及Fugl-Meyer运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已治疗出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使脑卒中患者Barther和Fugl-Meyer指数更为理想,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更强,也使得患者自觉遵医行为增强、心情开朗、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 干预 社区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与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娄秋英 罗春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TI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34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5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TI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34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5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脂、血糖指标水平及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TIA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糖尿病比率(44.00%)高于中青年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中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β=1.334,OR=1.982,95%CI=1.318~2.984)、CHO(β=3.853,OR=1.748,95%CI=1.361~2.937)、HDL-C(β=2.841,OR=2.328,95%CI=1.472~3.386)、LDL-C(β=1.596,OR=1.853,95%CI=1.653~2.740)、FBG(β=0.967,OR=1.263,95%CI=1.037~3.194)是老年人TI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组病后90 d内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CHO、HDL-C、LDL-C及FBG是老年TIA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尽早采取对症治疗存在危险因素的老年TIA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娄秋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在入院时及护理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在入院时及护理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HAMA及HAMD(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对2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情感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卒中后情感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卒中单元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娄秋英 严梅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冲击疗法 护理
下载PDF
150例神经内科护理病历缺陷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娄秋英 孙庭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4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抽查我科2004年1月~2005年4月住院的出院病历,以《江西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抽出的150份病历中存在... 目的:探讨现阶段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抽查我科2004年1月~2005年4月住院的出院病历,以《江西省护理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抽出的150份病历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护理缺陷。结论:要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必须认真学习《条例》,提高法律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医护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病历 缺陷 分析及对策 神经内科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的治疗及其护理
8
作者 娄秋英 严梅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6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均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然后给予rt-PA 36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泵入。其中5 mL在1 min内静脉泵泵入,45 m...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6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均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然后给予rt-PA 36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泵入。其中5 mL在1 min内静脉泵泵入,45 mL在60 min内静脉泵泵完。溶栓24 h后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口服,1次.d-1;连用7 d。后改为100 mg口服。同时进行溶栓前及溶栓后护理等。结果6例患者中,5例基本治愈,1例好转。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在溶栓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配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RT-PA溶栓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胥海燕 徐丽君 +1 位作者 严梅秀 娄秋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4-955,共2页
目的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按是否颅内动脉狭窄分两组(颅内动脉狭窄组和非狭窄组),颅内动脉狭窄组分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分别对两... 目的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按是否颅内动脉狭窄分两组(颅内动脉狭窄组和非狭窄组),颅内动脉狭窄组分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分别对两组急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5.85±4.305)明显高于非狭窄组(3.24±2.288)(P=0.0001)。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显示糖尿病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21;OR=5.375,P=0.03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颅内动脉多支狭窄有相关性(OR=4.632,P=0.031)。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较重,影响预后。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多支狭窄中年龄更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缺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瑞霞 娄秋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5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床单位平整,患者下肢抬高、良肢位摆放、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床单位平整,患者下肢抬高、良肢位摆放、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禁止吸烟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DVT。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比20.5%,P<0.01)。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DVT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抗血栓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2种方法配制前列地尔对静脉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敏 娄秋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2种不同方法配制前列地尔对静脉的影响。方法将50例静脉应用前列地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观察组使用改进法配制药液,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配制药液,分别观察2组静脉炎、静脉致痛发生率及发生程... 目的观察2种不同方法配制前列地尔对静脉的影响。方法将50例静脉应用前列地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观察组使用改进法配制药液,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配制药液,分别观察2组静脉炎、静脉致痛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P<0.05)。对照组穿刺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为7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4%(P<0.01);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改进配制药液的方法能有效预防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方法 前列地尔 静脉炎 静脉穿刺
下载PDF
“银发浪潮”下老年医学科护士辨证施治核心能力建设研究
12
作者 张芳 杨敏 +5 位作者 张丽娟 娄秋英 罗瑞卿 肖芝花 罗枫 黄志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银发浪潮”下老年医学科护士辨证施治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拟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为临床建设提供可靠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6—11月医院工作的护士106名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进行采集,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为标准... 目的:分析“银发浪潮”下老年医学科护士辨证施治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拟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为临床建设提供可靠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6—11月医院工作的护士106名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进行采集,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为标准评估,高能力组68名(64.15%),中等或低能力组38名(35.85%),分析老年医学科护士辨证施治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中临床护理评分为(27.06±3.65)分、领导能力评分为(30.66±3.62)分、人际关系评分为(25.88±3.42)分、伦理与法律实践评分为(26.33±3.41)分、专业发展评分为(17.45±3.21)分、教育与咨询评分为(21.56±3.22)分、批判性思维与科研评分为(28.65±3.41)分,总分为(174.62±6.41)分,护士总体核心能力处于高水平;年龄、学历、职称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年龄、高职称及高学历护士的核心能力更高。结论:通过分析,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多样,故积极拟定干预措施,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对老年医学科临床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科 护士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万雪梅 娄秋英 李焕秀 《实用护理杂志》 1993年第3期42-43,共2页
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病患者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它后遗症,生活全部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加强康复护理同抢... 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病患者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它后遗症,生活全部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减少脑血管病死亡和致残的关键。江西医学院第二附院1990年对50例、苍山县人民医院1988年2月至1991年6月对57例脑血管病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计划,在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0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脑血管意外 康复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