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玉华 孔令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85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人体组织成像所必须的条件及用于医疗诊断的依据。最后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射频脉冲 弛予时间 自旋 梯度场
下载PDF
核磁共振系列讲座之四 MRI影象中T_1和T_2值的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姝 朱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2期1-5,共5页
由于T_1、T_2这两种信息是描述组织内原子核中核自旋(例如氢原子中质子)与当时周围环境(晶格)间能量传递的时间过程(T_1值)和核自旋-核自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过程(T_2值),T_1、T_2值常反映组织的生理生化状况,不同的组织的T_1、T_2值是... 由于T_1、T_2这两种信息是描述组织内原子核中核自旋(例如氢原子中质子)与当时周围环境(晶格)间能量传递的时间过程(T_1值)和核自旋-核自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过程(T_2值),T_1、T_2值常反映组织的生理生化状况,不同的组织的T_1、T_2值是不同的,因此在MRI影象中T_1和T_2值的测量对鉴别组织的正常与病理情况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采用不同的脉冲程序系列(SR、IR、SE)和选择不同的脉冲时间间隔(T_I、T_E、T_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MRI影象 T1值 T2值
下载PDF
脉冲序列
3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姝 牛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1期1-5,共5页
磁共振成象与X线—CT比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例如诊断信息量大,对同一断层可以获取密度图象及T_1、T_2不同加权程度的图象,可以在任意方向取断层,软组织图象反差大等。在临床检查中,实现这些优点的方法便是根据诊断的需要灵活地设置各... 磁共振成象与X线—CT比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例如诊断信息量大,对同一断层可以获取密度图象及T_1、T_2不同加权程度的图象,可以在任意方向取断层,软组织图象反差大等。在临床检查中,实现这些优点的方法便是根据诊断的需要灵活地设置各种脉冲序列。经常应用的脉冲序列有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序列 核磁共振 波形 矢量
下载PDF
磁共振成象的基本原理
4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妹 朱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89年第6期3-9,共7页
一、MRI发展简史 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Wolfgong Pauli首次提出核子有角动量(自旋)现象。以解释原子光谱结构。此后,1946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Felix Bloch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第一次核磁共振实验。同年Edwerd Purcell小组在哈佛大学也... 一、MRI发展简史 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Wolfgong Pauli首次提出核子有角动量(自旋)现象。以解释原子光谱结构。此后,1946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Felix Bloch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第一次核磁共振实验。同年Edwerd Purcell小组在哈佛大学也进行了同样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象 成象理论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血流对MR成象的影响
5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姝 牛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3期2-6,共5页
血流的流体力学原理在未叙述血流对MR成象的影响之前,应先复习一下流体力学的基本规律。对于绝对不可压缩且没有粘滞性(液体内摩擦力)的液体叫做理想液体。理想液体在管腔内流动是遵循流体力学规律的。在管内流动的液体有两种流动方式: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血流
下载PDF
磁共振影象增强剂
6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珠 牛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候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4期2-7,共6页
MR成象技术问世以来,由于它对机体无放射性损伤,对人体软组织具有自然的优良影象对比度。激发了医学界及有关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仪器的改进使得成象技术日趋完善,MR成象技术在现今医学影象诊断学范畴内占有重要的位置。近数年来,临床... MR成象技术问世以来,由于它对机体无放射性损伤,对人体软组织具有自然的优良影象对比度。激发了医学界及有关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仪器的改进使得成象技术日趋完善,MR成象技术在现今医学影象诊断学范畴内占有重要的位置。近数年来,临床试用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象 影象增强剂
下载PDF
MRI对机体的危害性
7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姝 牛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5期2-6,共5页
凡是一种新的成象技术问世之后,应该首先严格观察试验,检验这个技术对受检者与工作人员的近期与远期危害性,这是发明者与使用者的神圣职业道德问题。就目前临床所使用的MRI成象技术术而论,受检者与工作人员同时暴露于磁场,机体经受三种... 凡是一种新的成象技术问世之后,应该首先严格观察试验,检验这个技术对受检者与工作人员的近期与远期危害性,这是发明者与使用者的神圣职业道德问题。就目前临床所使用的MRI成象技术术而论,受检者与工作人员同时暴露于磁场,机体经受三种磁场的干扰:稳态均匀外磁场的效应;时间变化的梯度磁场效应;射频磁场的效应。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象 机体危害
下载PDF
磁共振成象扫描机
8
作者 李宗炎 孔令圻 +5 位作者 樊长姝 牛玉华 李四海 孙划 梁旭光 侯康国 《医疗装备》 1990年第6期2-5,共4页
根据磁共振原理制造的扫描机,主要包括磁体系统、射频发射和接收系统(也称磁共振谱仪系统),以及计算机图象重建和显示系统三大部分。此外还有病人床和多格照相机以及一套复杂而完善的软件设备。因此,它是一种十分先进,十分复杂的高技术... 根据磁共振原理制造的扫描机,主要包括磁体系统、射频发射和接收系统(也称磁共振谱仪系统),以及计算机图象重建和显示系统三大部分。此外还有病人床和多格照相机以及一套复杂而完善的软件设备。因此,它是一种十分先进,十分复杂的高技术医学影象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象 扫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