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钙化与卒中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孔敏刚 骆丹越 +1 位作者 杨道玲 周一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脑卒中经过标准卒中单元的规范化救治,仍有5%~2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ute ischa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危险分层和预... 脑卒中经过标准卒中单元的规范化救治,仍有5%~2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ute ischa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评估能够指导医生制定更恰当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超声 内-中膜厚度 斑块厚度 钙化 神经预后
下载PDF
静脉双功超声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淋巴细胞预测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马继中 王野平 +1 位作者 孔敏刚 李杨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 探讨静脉双功超声(DUS)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26例,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 目的 探讨静脉双功超声(DUS)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26例,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静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为VTE组25例和无VTE组101例。治疗前采用DUS检测下肢深静脉的管腔直径和峰值流速,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血栓定性诊断;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包括RBC、RDW、PLT、PLR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的超声参数和血生化指标;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Fib、PLR及血栓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的相关性;以静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US血栓定性诊断的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RDW和PLR对VTE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无VTE组比较,VTE组患者年龄和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百分比增加,管腔直径、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增加(均P<0.05),而峰值流速和PLR降低(均P<0.05)。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LR呈正相关(P<0.05)。DUS血栓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0.889,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911,阳性预测值为0.690,阴性预测值为0.948。ROC曲线分析显示,峰值流速、RDW和PLR诊断VTE的AUC分别为0.723、0.698和0.623,峰值流速联合RDW诊断VTE的AUC为0.797,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 DUS或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VTE的首选无创工具,峰值流速联合RDW能够提供更多VTE的血流信息,能够更好地预测烧伤患者VT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双功超声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烧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敏刚 周一波 +2 位作者 陈傅华 徐磊 陈杭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8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动脉夹层(CAD)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经CDU、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颈动脉夹层患者。联合CDU及TCD评估颈总动脉及颅...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动脉夹层(CAD)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经CDU、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颈动脉夹层患者。联合CDU及TCD评估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MCA 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颅内侧枝循环等检测结果,综合分析CAD所产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 CAD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患者27例,其中20例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侧枝循环开放。35例患者颈内动脉患侧与健侧PSV、E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侧RI值明显高于健侧(P<0.05);颈总动脉患侧与健侧PSV、EDV、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MCA Vm及PI值明显低于健侧(均P<0.05)。结论 CDU联合TCD可准确评估CAD颅内外血流动力改变及脑灌注情况,为CAD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夹层
下载PDF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孔敏刚 李颖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成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和病理验证结果一...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成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和病理验证结果一致部分明显高于通过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两组诊断方式在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诊断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明显低于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效果好,正确率高,敏感性也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初诊高血压患者血清IL-18、hs-CRP、TNF-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骆丹越 孔敏刚 +1 位作者 章晨 王利民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62-1065,1070,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高血压患者130例,按照IMT将所有患者分为IMT正常(IMT≤0.8 mm)...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高血压患者130例,按照IMT将所有患者分为IMT正常(IMT≤0.8 mm)组60例和IMT增厚(IMT>0.8 mm)组7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对象的TC、TG、LDL、FPG水平,同时检测3组对象及IMT增厚组3个亚组(<0.85 mm亚组、0.85~<1.50 mm亚组、≥1.50亚组)IL-18、hs-CRP、TNF-α水平。并作IL-18、hs-CRP、TNF-α与IMT相关性分析。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L-18、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上述指标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85~1.50 mm和≥1.50 mm亚组IL-18、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0.85 mm亚组,IMT≥1.50 mm亚组上述指标高于0.85~1.50 m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8、hs-CRP、TNF-α与IMT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L-18、hs-CRP、TNF-α水平与IMT均呈正相关,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超敏 C 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商瑞苗 孔敏刚 徐小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8期167-168,共2页
目的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组、经阴道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经腹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组、经阴道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经腹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3组诊断准确率、漏误诊率。结果联合组诊断准确率为96. 67%,高于经腹组的81. 67%和经阴道组的86. 67%(χ2=6. 988、3. 927,P <0. 05),经腹组和经阴道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63,P> 0. 05)。结论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误诊率,可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指导临床进一步检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诊断结果 超声表现
原文传递
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在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商瑞苗 杨道玲 孔敏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2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UE)在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8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图像,计算弹性应变比值,以组织学活检或术后病...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UE)在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8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图像,计算弹性应变比值,以组织学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78例患者中,恶性病变44例,病理分型:导管浸润癌23例,导管内癌11例,黏液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良性病变34例,病理分型:乳腺增生14例,炎症10例,纤维腺瘤5例,腺病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利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SR)诊断乳腺恶性病变45例(35例与病理结果相符),良性病变33例(2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39例(2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良性病变39例(19例与病理结果相符)。SR法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75.64%,敏感度为79.55%,特异度为70.59%,阳性预测值为77.78%,阴性预测值为72.73%,常规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55.13%,敏感度为54.55%,特异度为55.89%,阳性预测值为61.53%,阴性预测值为48.72%。SR法在鉴别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在判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型乳腺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超声检查 应变比值法 成年女性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商瑞苗 孔敏刚 徐小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11期1008-1009,101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并归类为BI-RADS 4a类的79例(85个结节)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E进一步判断其良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并归类为BI-RADS 4a类的79例(85个结节)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E进一步判断其良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断价值.结果UEBI-RADS 4a类对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91.76%、灵敏度78.94%、特异度95.45%.结论UE在鉴别BI-RADS 4a类乳腺结节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BI-RADS4a类乳腺结节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骆丹越 孔敏刚 +1 位作者 童民锋 蒋烽烽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9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对提高CEA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行CEA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行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联合检测.记录...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对提高CEA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行CEA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行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联合检测.记录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和检测术中二次手术剥脱前后局部收缩期峰值(PSV)及舒张末期血流流速(EDV)以及颅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68例CEA患者术中CDFI结果正常43例,轻度异常13例,显著异常12例.显著异常中有8例进行术中二次剥脱.68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脑卒中4例(5.9%).CFDI显示异常的25例患者中有12例颈动脉狭窄≥50%.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在管径、PSV、EDV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二次剥脱术患者剥脱前后的管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术后患者MCA的PSV、EDV、平均血流速(MV)、血管搏动指数(PI)均与麻醉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能够客观评估CEA术中颈动脉及患侧MCA的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实现二次剥脱现象,减少术中内膜组织再狭窄的发生,提高CEA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 血管超声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 监测
下载PDF
联合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
10
作者 孔敏刚 陈傅华 +3 位作者 陈静婉 徐琛 杨道玲 周一波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评估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 目的建立基于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评估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超声医学科接受检查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168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甲状腺手术检查的150例为验证组,根据研究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CLNM组64例(38.10%),非CLNM组104例(61.90%)。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内部回声、边界、边缘、纵横比、微钙化、被膜侵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弹性成像参数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列线图模型预测PTC患者发生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CLNM组和非CLNM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被膜侵犯、蓝色面积比值、弹性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LNM组结节直径多≥10mm、边缘不光整、纵横比<1,往往存在微钙化及被膜侵犯。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直径、被膜侵犯、蓝色面积比值及弹性比值均是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857(0.777~0.93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1%、86.5%,其中AUC、敏感度明显高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P<0.05)。研究组中,超声参数预测模型预测CLN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25%(52/64)、84.62%(88/104);验证组中,超声参数预测模型预测CLN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17%(38/48)、85.29%(87/102)。结论弹性成像参数(蓝色面积比值、弹性比值)与超声图像特征(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均为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4种指标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参数 超声图像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桑杲教授基于“和稳论”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经验
11
作者 孔敏刚 王萌萌 桑杲(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
桑杲教授认为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与心、肝、脾、肾相关,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其本在于脾肾两虚,常累及气、血、津、液。基于“和稳论”,桑教授从和稳脏腑、和稳气血津液等角度入手,临床选用地白止动方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 桑杲教授认为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与心、肝、脾、肾相关,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其本在于脾肾两虚,常累及气、血、津、液。基于“和稳论”,桑教授从和稳脏腑、和稳气血津液等角度入手,临床选用地白止动方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儿童 和稳论 临证经验 桑杲
原文传递
药物铺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阮春鑫 林树梁 +2 位作者 陈兴奎 卢振中 孔敏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与口服美洛昔康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铺灸组52例采用药物铺灸治疗,先铺灸腰骶部穴区再小腹部穴区,于月经前5d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d停止,...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与口服美洛昔康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铺灸组52例采用药物铺灸治疗,先铺灸腰骶部穴区再小腹部穴区,于月经前5d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d停止,每3d灸1次。西药组49例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7.5mg,在月经来潮前1d开始服用,连服3d,比较两组1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和弓状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铺灸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优于西药组的67.3%(33/49,P<0.05);1个疗程后,铺灸组子宫动脉及弓状动脉的RI、PI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而西药组子宫动脉及弓状动脉的RI、PI值均无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药物铺灸能改善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片,其作用与可改善患者子宫的血供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药物铺灸 彩色多普勒 子宫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评估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傅华 周一波 +1 位作者 孔敏刚 骆丹越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3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术中、术后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3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术中、术后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病变位置,狭窄程度,狭窄处血管内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53例患者共检测动脉狭窄84处,其中单侧病变20例,双侧病变3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的狭窄程度一致性效果很好(Kappa=0.857,P<0.001);术中颈动脉吻合后,2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共发现33处细条带状高回声,其中31处为轻度异常,均为<3 mm的游离内膜片,另外2处为显著异常,均为细带状血栓;术后患者狭窄处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3个月内,患者死亡率为0%,3例术后出现颈部血肿,1例手术部位出现增生、水肿,1例发生缺血性脑梗死(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多处<2 mm的游离内膜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前诊断、术中评估及术后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术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傅华 孔敏刚 何钦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6型,对比6种分型患者的斑块性质、斑块分布部位及...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6型,对比6种分型患者的斑块性质、斑块分布部位及颈动脉狭窄率。结果:不同分型中斑块性质软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硬斑、混合斑的检出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斑块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中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指标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可进一步提高中医辨证分型的规范化,进而为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辨证分型 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颈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献增 杨道玲 +2 位作者 骆丹越 陈杭军 孔敏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3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均进行彩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3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婴儿门静脉(PV)血流参数、肝动脉(HA)血流参数及肝左、肝中和肝右静脉血管的直径情况。结果观察组PV主干血管直径(DPV)为(0.52±0.03)cm、最大血流速(PVV)为(25.32±2.06)cm/s,均大于对照组(0.43±0.04)cm、(21.56±1.75)cm/s,结果表明,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婴儿相比,其DPV会增大,PVV更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动脉血管直径(DPHA)为(0.16±0.03)c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为(62.50±9.61)cm/s、阻力指数(RI)为0.78±0.04,明显大于对照组(0.14±0.02)cm、(39.91±5.79)cm/s、0.64±0.03,结果表明,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婴儿相比,其DPHA和RI会增大,PSV会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83,11.8561,16.9796,P<0.05);两组舒张期血流速(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06,0.2036);观察组肝左、肝中和肝右静脉血管直径分别为(0.19±0.01)cm、(0.20±0.03)cm、(0.23±0.03)cm与对照组(0.25±0.04)cm、(0.29±0.02)cm、(0.32±0.03)cm相比明显更低,表明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婴儿相比,其肝左、肝中和肝右静脉血管直径会明显变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清晰的反映患儿肝炎综合征情况,是一种高效、无创的诊断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方法,其临床信息丰富,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感染 婴儿肝炎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