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lter-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孔晋星 晋臻 +2 位作者 沈荣华 吴晓青 鲍渝霞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38,341,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诊断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孔晋星 付荣明 周凤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加之我国对该病...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加之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较少,很多基层医务人员对HPS缺乏了解,经常造成误诊和漏诊,耽误治疗时机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采用,导致死亡率很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对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 综合征 形态诊断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抗凝纤溶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孔晋星 佟力 +1 位作者 石洪琼 许云敏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抗纤溶酶(AP)活性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抗纤溶酶(AP)活性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各期(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AT、AP、PL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509,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淋组与急非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是导致AL出血的重要原因,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AT、aP、PLG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抗凝血酶 抗纤溶酶 纤溶酶原
下载PDF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孔晋星 石洪琼 晋臻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方法 :对比分析 12例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2 3例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细胞学特征 .结果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年龄较大 ,多数患者无贫血 ,血小板轻度增高 ,脾大不... 目的 :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方法 :对比分析 12例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2 3例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细胞学特征 .结果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年龄较大 ,多数患者无贫血 ,血小板轻度增高 ,脾大不明显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稍减低或正常 ,Ph染色体阴性 ,PCR检测阴性 .结论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 ,若随病程延长 ,病情加重 ,其他治疗无效者 ,应考虑本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诊断 血液学特征 阴性 治疗 病情加重 应考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晋星 石洪琼 刘爱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肾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8例2-DM患者(其中单纯型糖尿病组37例,糖尿病肾病组31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vWF活性.结果糖尿病组(DM)血浆vWF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NC)...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肾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8例2-DM患者(其中单纯型糖尿病组37例,糖尿病肾病组31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vWF活性.结果糖尿病组(DM)血浆vWF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NC)(P<0.001),单纯糖尿病组(SD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型糖尿病肾病组(MD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重型糖尿病肾病组(SDN)中的vWF活性明显高于MDN组(P<0.001),亦明显高于单纯性糖尿病组的糖尿病组(P<0.001).结论vWF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情况,vWF水平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早期判断及损伤程度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内皮细胞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细胞免疫功能初步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孔晋星 唐宝璋 佟力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0-42,共3页
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5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l);CD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l),表明海洛因依赖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受... 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5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l);CD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l),表明海洛因依赖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受损的,同时还发现海洛因依赖者并肝损伤者CD8增高较无肝损伤者明显(P<0.05),CD3,CD4降低较无肝损伤者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例数太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细胞免疫 吸毒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孔晋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02B期171-174,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就糖尿病肾病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皮损伤 凝血 纤溶
下载PDF
静脉注射海洛因者抗一HCV及ALT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孔晋星 佟力 唐宝璋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3-35,共3页
检测144例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血清ALT和抗一HCV.结果显示:抗一HCV阳性率为68.75%,ALT水平与抗一HCV阳性率呈正相关(r=1),且抗HCV阳性组ALT水平(110.3l±79.8)及ALT异常率(7... 检测144例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血清ALT和抗一HCV.结果显示:抗一HCV阳性率为68.75%,ALT水平与抗一HCV阳性率呈正相关(r=1),且抗HCV阳性组ALT水平(110.3l±79.8)及ALT异常率(72.72%)显著高于抗一HCV阴性组(80.75±39.2及47.8%),P<001.表明静脉注射海洛因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肝损率也较高,其肝损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丙型肝炎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检测的意义
9
作者 孔晋星 佟力 何成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sEPCR,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sEP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9,P...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sEPCR,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sEP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9,P<0.05),与患者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P<0.05),急淋组与急非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广泛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白血病出血机制之一,sEPCR在疾病缓解后明显下降,复发时再度升高,sEPCR水平与病情呈一致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出血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下载PDF
昆明地区吸毒者HBV、HCV感染调查分析
10
作者 孔晋星 佟力 +2 位作者 唐宝璋 潘常忠 张玉祖 《云南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检测144例海洛因依赖者抗—HCV、五种HBVM和ALT。结果为:总体HCV和成HBV感染率为88.89%(128/144)。HBVM阳性率为73.61%(106/144),抗—HCV阳性率为68.75%(99/14... 检测144例海洛因依赖者抗—HCV、五种HBVM和ALT。结果为:总体HCV和成HBV感染率为88.89%(128/144)。HBVM阳性率为73.61%(106/144),抗—HCV阳性率为68.75%(99/144)两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HBV、HCV合并感染率为53.47%(77/144)。HCV、及HBV感染组ALT异常率为70.08%(89/127),无感染组ALT异常率为41.17%(7/17),两者差别显著(P<0.05)。其中HCV、HBV混合感染ALT异常率84.42%(65/77),较HCV及HBV单独感染ALT异常率47.6%(10/21)和48.28%(14/29)增高(P均<0.01)。表明昆明地区吸毒人群中HBV和HCV感染率较高,两种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此人群肝损发生率也较高,其肝损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戒毒 病毒性肝炎 感染 昆明市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及鉴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洪琼 孔晋星 何成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属于一种单核一巨噬系统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多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则表现为组织细胞...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属于一种单核一巨噬系统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多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则表现为组织细胞良性增生,活跃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为特征。它是一类并不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该病本质上属于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一些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相似,加之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较少,很多基层医务人员对HPS临床表现及骨髓象特征缺乏了解,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时机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采用,导致死亡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嗜血细胞 异形组织细胞
下载PDF
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洪琼 孔晋星 杜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近年来深部真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但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与许多疾病混淆,延误诊断甚至导致误诊,为使临床医生及医学检验人员提高对本病的了解和认识,笔者回顾总结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近年来深部真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但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与许多疾病混淆,延误诊断甚至导致误诊,为使临床医生及医学检验人员提高对本病的了解和认识,笔者回顾总结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近期确诊的40例深部真菌病,认为骨髓细胞涂片镜检对诊断深部真菌感染具有重大意义[1].骨髓细胞涂片检出深部真菌的正确报告具有时间短、快速的优点,可以为患者的早期诊疗提供依据,对尽快抢救患者生命及节省医疗费用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涂片 组织胞浆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表达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力 李继梅 +3 位作者 孔晋星 郝萍 唐睿珠 王秦秦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 -NORs)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对 12 5例正常及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分析。结果 :恶性...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 -NORs)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对 12 5例正常及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rDNA转录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分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和 (P <0 0 5 )。多发性骨髓瘤 (MM)、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未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普遍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T淋巴细胞Ag -NORs检测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各类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和机体免疫状况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
下载PDF
手术前患者凝血四项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左薇薇 孔晋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4-155,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1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l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clottingtime,TF)简称凝血四项,主要用于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1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l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clottingtime,TF)简称凝血四项,主要用于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治疗或药物监测,尤其在外科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筛检显得更为重要,可初步估计病人对手术出血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PTT FIB TT 手术 凝血
下载PDF
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佟力 孔晋星 唐宝璋 《云南医药》 CAS 1994年第5期345-347,共3页
 本文对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简称微核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吸毒并肝损伤组、吸毒无肝损伤组和非吸毒肝损伤组的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吸毒并肝损伤组的微核率虽高于非吸毒...  本文对6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简称微核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吸毒并肝损伤组、吸毒无肝损伤组和非吸毒肝损伤组的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吸毒并肝损伤组的微核率虽高于非吸毒肝损伤组,但均无统计学上差异,结果提示,吸毒人群微核率增高,其原因,除海洛因直接影响外,还可能与海洛因的不纯或使用过程中有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微核率 二乙酰吗啡 戒毒
下载PDF
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课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力 孔晋星 赵滢 《医学检验教育》 1999年第1期39-39,共1页
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课内容是实验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要求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骨髓细胞的形态,并对其形态多变、分期复杂的特性能够充分地认识.由于课程时间短,期望达到的要求也较高,要使学生在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下,短时... 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课内容是实验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要求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骨髓细胞的形态,并对其形态多变、分期复杂的特性能够充分地认识.由于课程时间短,期望达到的要求也较高,要使学生在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下,短时间内能掌握和达到学科要求.确实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将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学科 课内 要求 课程 学生 教学实践 骨髓细胞学 分期 实验课
下载PDF
慢粒血片及髓片中出现小巨核细胞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佟力 孔晋星 +2 位作者 付荣明 叶汝萍 王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9-61,共3页
对36 例慢粒患者的血片及髓片中小巨核细胞出现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提示: 慢粒不同时期小巨核细胞出现的频率各不一样. 动态地观察小巨核细胞在数量上的变化, 可以及时了解慢粒的病情进展及演变规律, 为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 对36 例慢粒患者的血片及髓片中小巨核细胞出现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提示: 慢粒不同时期小巨核细胞出现的频率各不一样. 动态地观察小巨核细胞在数量上的变化, 可以及时了解慢粒的病情进展及演变规律, 为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巨核细胞 骨髓异常增生 粒细胞疾病 慢性
下载PDF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oulter-750对白血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18
作者 陈瑞春 马晓波 +2 位作者 沈荣华 谢振学 孔晋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123-124,126,共3页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尽早对白血病做出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的普及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已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由于基础医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分析仪的...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尽早对白血病做出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的普及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已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由于基础医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不断提高,检测参数不断增加,提高了医学检验水平,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实验指标.充分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指标,及早发现初诊白血病、判断白血病类型是必要的.由于各种仪器检测原理不同,其在白血病诊断上的价值也不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使用的Couler-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散点图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检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佟力 孔晋星 +2 位作者 刘爱萍 张莉敏 丁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74-74,共1页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确为检测异常细胞形态及鉴别各类白血病的好方法.现将我室269例白血病POX染色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月的初诊急性白血病病...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确为检测异常细胞形态及鉴别各类白血病的好方法.现将我室269例白血病POX染色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月的初诊急性白血病病历.全部病例均根据血液病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 染色法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病探讨
20
作者 佟力 傅荣明 +2 位作者 孔晋星 张莉敏 虎云丽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全身性单核—巨噬细胞(MPS)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它与白血病和肿瘤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恶性血液病当中恶组的发病率较低,但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全身性单核—巨噬细胞(MPS)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它与白血病和肿瘤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恶性血液病当中恶组的发病率较低,但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现将我院10年收治的11例恶组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病 诊断 MP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