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红色资源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1
作者 孔海棠 汤慧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红色资源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承载着党的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是高效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积极探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红色资源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承载着党的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是高效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积极探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的改革方向,不断拓宽红色资源思政化课堂教学思路、创设红色资源思政化实践教学平台、探索红色资源思政化教学服务机制,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思政课 实效性 基本路径
下载PDF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孔海棠 吴玉才 杨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9,共4页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安徽独特色彩的文化资源形态。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安徽革命人物光彩夺目、安徽革命事迹...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安徽独特色彩的文化资源形态。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安徽革命人物光彩夺目、安徽革命事迹深沉厚重、安徽革命文物丰厚珍贵、安徽革命精神历久弥新等方面。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对建设美好安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够增强美好安徽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且可以营造美好安徽中部崛起的强大气场,还能促进美好安徽生态发展的层次升级,又能不断提升美好安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革命精神 现实意义 美好安徽
下载PDF
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孔海棠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6,共3页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工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工会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工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工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高校工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工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工会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工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工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高校工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与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必须发挥高校工会的宣传教育职能,塑造工会会员的崇高精神和文化品格;提高高校工会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意识,推动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工会文化氛围;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倡导各种公益活动来引导工会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会文化 高校工会转型 高校工会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徽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孔海棠 董淑平 衡连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课题。对安徽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梳理,对安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安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课题。对安徽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梳理,对安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安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结论是安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红色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下载PDF
邓小平、李先念建国初期统战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孔海棠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建国初期,邓小平、李先念在分别主政西南和湖北的时候,运用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并与各自所领导地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统战思想。通过对他们这一时期统战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们的统战思想各有千秋,同时也... 建国初期,邓小平、李先念在分别主政西南和湖北的时候,运用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并与各自所领导地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统战思想。通过对他们这一时期统战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们的统战思想各有千秋,同时也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共在建国初期的统战政策和他们二人对我们党统战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李先念 建国初期 统战思想 比较
下载PDF
陈独秀与《向导》周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海棠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7-88,120,共3页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9月13日至1927年7月18日出版的政治机关报。陈独秀不仅创办了《向导》周报而且确定《向导》的宗旨,积极为《向导》撰稿,阐述大革命的一系列问题。陈独秀是《向导》周报的灵魂和核心领导者。
关键词 陈独秀 《向导》周报 宗旨 中国革命问题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然形成的三个维度
7
作者 孔海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17-21,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属于国外任何一种政党制度类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新的政党制度,被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基于中国人民对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两类政党制度否定后的历史选择,基于中共党人将马...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属于国外任何一种政党制度类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新的政党制度,被称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基于中国人民对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两类政党制度否定后的历史选择,基于中共党人将马列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基于中共党人与各民主党派人士共同选择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等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有机统一的必然趋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增添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历史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反帝斗争的思想与策略
8
作者 孔海棠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1-75,共5页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反帝斗争的重要思想与策略。考察、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反帝斗争思想与策略,是对陈独秀研究的深化,也可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 陈独秀 大革命时期 反帝斗争 思想 策略
下载PDF
论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的中国现代化思想
9
作者 孔海棠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11期328-330,共3页
国民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陈独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主要包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中国的独立与统一;实现中... 国民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陈独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主要包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中国的独立与统一;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等。陈独秀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为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独立与统一、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中国确立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陈独秀 中国现代化 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洋 孔海棠 衡连伟 《巢湖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弘扬和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安徽红色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蕴涵,高校开展安徽红色文化教育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 弘扬和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安徽红色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蕴涵,高校开展安徽红色文化教育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代高校开展安徽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因事而化,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问题导向,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一步因时而进,遵循教育规律,依托社会实践,解决高校“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最终因势而新,创新方式方法,注重资源整合,解决高校“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安徽 红色文化
下载PDF
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皖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晶 孔海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5-98,共4页
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努力打造全国青少年喜爱的研学旅行体验项目,创建多元、个性、独特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要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教育媒体,加大皖西红色文化推介力度;设计互动参与项目,增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情感体验... 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努力打造全国青少年喜爱的研学旅行体验项目,创建多元、个性、独特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要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教育媒体,加大皖西红色文化推介力度;设计互动参与项目,增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情感体验;整合各类政策和资金,助推皖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确保过程安全,加强研学实践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红色文化 研学实践教育 研学旅行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
12
作者 孔海棠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把握新时代机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参政党政治生态建设、促进党际关系和谐和完善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径,达到巩固中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把握新时代机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参政党政治生态建设、促进党际关系和谐和完善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径,达到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促进参政党作用发挥、推进政党协同发展等目标,从而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有效提升,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 效能
下载PDF
论新时代安徽红色资源的兴党强军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洋 孔海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安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体现在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革命精神等方面。进入新时代,安徽红色资源具有显著的兴党强军价值。其既具有筑牢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推动党... 安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体现在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革命精神等方面。进入新时代,安徽红色资源具有显著的兴党强军价值。其既具有筑牢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推动党的优良作风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扬,促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兴党价值,也具有展现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奠基石"作用,体现了人民军队培塑先锋品性、履行职能使命的"助推器"作用和人民军队继承光荣传统、培育顽强作风的"传家宝"作用等强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安徽红色资源 兴党 强军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对于民主党派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以三大运动为考察对象
14
作者 陶厚勇 孔海棠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运动中,党对于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高度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在三大运动中的作用;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积极动员、组织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投身于三大运动的社会实践;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关键词 三大运动 民主人士 统战工作
下载PDF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打倒军阀”思想与策略
15
作者 蔡丽 孔海棠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打倒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革命任务之一,此时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一直围绕着这个革命任务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了关于"打倒军阀"的思想与策略。对陈独秀这一思想与策略的考察和研究,不但是... "打倒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革命任务之一,此时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一直围绕着这个革命任务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了关于"打倒军阀"的思想与策略。对陈独秀这一思想与策略的考察和研究,不但是对陈独秀历史评价和个人研究的深化,而且从一个方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和平与统一不懈奋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时期 陈独秀 打倒军阀 思想 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衡连伟 孔海棠 乔国通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红色家风因其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把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明确红色家风的主要内涵,深刻领会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着力探索红色... 红色家风因其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把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明确红色家风的主要内涵,深刻领会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着力探索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据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家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安徽籍师生群体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玉才 孔海棠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7-123,共7页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上海大学的安徽籍师生众多,他们中很多人对中国革命事业特别是安徽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起到了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文章着重梳理、考证和分析了安徽籍教师群...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上海大学的安徽籍师生众多,他们中很多人对中国革命事业特别是安徽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起到了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文章着重梳理、考证和分析了安徽籍教师群体、安徽籍学生群体以及安徽籍学生党员群体的情况,总结分析了安徽籍师生作为一个群体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上海大学 安徽籍 师生群体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与新型政党制度高度契合的多维审视
18
作者 孔海棠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5-30,共6页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治理机制,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者在我国政党政治活动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与新型政党制度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取向、政党现代化的目...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治理机制,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者在我国政党政治活动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与新型政党制度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取向、政党现代化的目标追求、现代国家治理的功能指向和人民群众满意的评价标准上都高度契合,二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将发挥强大的合力作用,从而加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新型政党制度 高度契合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然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德涛 孔海棠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7期13-20,共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国外的其他政党制度截然不同,是世界上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被称之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先进科学理论和中国政党具体实践的制约与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国外的其他政党制度截然不同,是世界上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被称之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先进科学理论和中国政党具体实践的制约与影响,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相互作用、合力催生的必然结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遵循了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底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理论的科学指导,脱胎于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源自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转型,进而实现了平台升级,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增添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陈独秀与中共安徽早期组织的创始
20
作者 孔海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担任五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为中共安徽早期组织的创建和肇始作出了重要贡献。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安徽建党提供了理论武装,培养革命骨干为安徽建党储备了干部资源,领导中共中央为安徽建党提... 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担任五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为中共安徽早期组织的创建和肇始作出了重要贡献。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安徽建党提供了理论武装,培养革命骨干为安徽建党储备了干部资源,领导中共中央为安徽建党提供了组织保障。陈独秀影响了一大批安徽先进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安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党的骨干力量,以及领导创建了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第一个省级党的领导机构。因此,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也是中共安徽地方早期组织的发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共安徽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传播 创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