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动脉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孔瑞泽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fis,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病。日本医生Takayasu在1908年日本眼科年会上首次报道了1例22岁的女性患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病例,故又称为Takayasu病[1]。
关键词 诊治进展 大动脉炎 主动脉弓 肺动脉 介入治疗 旁路转流术 手术治疗 血管杂音 狭窄或闭塞 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创伤性股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瑞泽 金辉 +2 位作者 郭修海 朱传江 杨斌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患者,男性,35岁。因右大腿根部搏动性包块8年,右下肢肿胀2年于2011年3月4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刀刺伤右大腿根部,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治疗后痊愈出院。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下肢肿胀 创伤性 心脏彩超 髂外静脉 刀刺伤 患者 治疗后 左心室 动性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瑞泽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DVT在急性期如未及时诊断和处理,血栓脱落有可能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危及生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近50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在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DVT在急性期如未及时诊断和处理,血栓脱落有可能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危及生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近50万DVT患者,其中近10%发展成致命性PE[1]。更新的统计资料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治进展 统计资料 诊断方法 急性期 患者 外科手术 介入技术 溶栓药物 静脉淤血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的治疗策略
4
作者 孔瑞泽 杨斌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进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夹层主要发生在胸主动脉,临床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且致死率很高。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胸主动脉 治疗策略 主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开放手术 治疗方式 晚期并发症 马凡氏综合征 急性期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修海 朱传江 +3 位作者 杨斌 冯耀宇 孔瑞泽 金辉 《医学综述》 2011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2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未置入组与置入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有...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2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未置入组与置入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9%和0%,P<0.05)。未置入组中有23例(23/196)患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再次住院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组中有6例(6/48)患者复发,两组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组的肺栓塞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其中1例滤器倾斜,2例滤器移位,2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4例入路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3例穿刺点血肿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近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简便有效,但其近、远期并发症应引起重视;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传江 孔瑞泽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63-64,67,共3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直径的50%,常发生于老年人,破裂是其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在65岁以上男性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其经典的治疗方式是AAA(或加髂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直径的50%,常发生于老年人,破裂是其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在65岁以上男性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其经典的治疗方式是AAA(或加髂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但手术创伤大,不适合存在心、肺、肾等严重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自1991年Parodi等[2]报道了第一例人工血管支架腔内治疗成功至今,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 araortic repair,EVAR)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髂动脉 支架血管 严重并发症 手术治疗 血管支架 修复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复合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李玥锦 肖乐 +8 位作者 王江辉 盛萍 孔瑞泽 王勇志 李玉 李郭三 卢洪巧 刘彧 龚昆梅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主动脉弓相对局限的空间内聚集了供应头颈部的重要弓上分支血管,且弓部形态解剖多变,血流动力学复杂,剪切力高,部分病例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导致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多样性,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目前针对累及弓... 主动脉弓相对局限的空间内聚集了供应头颈部的重要弓上分支血管,且弓部形态解剖多变,血流动力学复杂,剪切力高,部分病例可能合并多种疾病,导致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多样性,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目前针对累及弓部的主动脉Stanford A型夹层、复杂Stanford B型夹层以及主动脉弓部瘤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外科开放手术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全血管腔内修复技术和复合主动脉弓部修复(hybrid arch repair,HAR)。自2002年报告首例分阶段HAR以来,这种弓上去分支联合腔内移植物植入的技术已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面得到证实,尤其针对高风险主动脉病变患者展现出优势,得到高度关注并发展迅猛。本文从HAR类型、优势、技术衍生、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和常见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本中心的诊治经验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手术 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弓部 常见并发症 复合技术 血流动力学 分支血管 诊治经验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20
8
作者 贾奇柯 孔瑞泽 +1 位作者 张承磊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62-64,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1]。PTE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导致PE的栓子99%是血栓性的,因此,...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1]。PTE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导致PE的栓子99%是血栓性的,因此,临床上所说的PE即指PT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率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年发生率 凝血因子 血管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 病死率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9
作者 姚梦瑜 马丽晶 +3 位作者 孔瑞泽 刘劼 曹宇 蒋立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房间隔缺损先证者的四代家系进行致病突变筛查,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等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1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外显子测序... 目的通过对一个房间隔缺损先证者的四代家系进行致病突变筛查,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等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1例房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弟弟、母亲进行遗传学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导致该家系致病的遗传学病因。同时,对在该家系中发现的尾型同源盒基因4(Caudal Homebox Gene,CDX4)基因变异,进行散发ASD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筛查。结果患儿心脏超声结果及术中所见符合ASD诊断。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CDX4基因c.C233T纯合变异,其母亲携带该基因的杂合变异,其弟弟携带该基因纯合变异。CDX4基因第1外显子第233号密码子由C突变为T(c.C233T),导致第78号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亮氨酸(p.P78L)。在198例散发性房间隔缺损患者中,5例患者存在该基因变异,而265例健康人群中未发现该基因变异。采用Fischer精确检验分析发现CDX4基因c.C233T纯合变异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0.014)。结论CDX4基因c.C233T(p.P78L)纯合突变很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全外显子测序 CDX4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医源性髂动脉-下腔静脉瘘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10
作者 邱昌涛 郭世奎 +5 位作者 张剑 张鹏 孔瑞泽 刘彧 李郭三 龚昆梅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气短2周余”于2021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在外院行椎管减压、腰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置入钉棒系统固定术,术后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晕厥等症状而转入ICU抢救,予...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气短2周余”于2021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在外院行椎管减压、腰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置入钉棒系统固定术,术后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晕厥等症状而转入ICU抢救,予输血浆、悬浮红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20 d前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而转至本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9℃,心率104次/min,一般情况差,贫血貌,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94 g/L,乳酸脱氢酶432 U/L,总胆红素31.5μmol/L,直接胆红素17.4μmol/L,脑利钠肽3950 ng/L。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室内径正常高限,右房右室扩大,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增宽,下腔静脉增宽,肺动脉收缩压约68 mmHg(1 mmHg=0.133 kPa),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61%。CTA提示右侧髂动脉和下腔静脉间见异常沟通,异常血管影伴瘤样扩张,大小约2.6 cm×3.4 c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动脉收缩压 凹陷性水肿 下腔静脉 直接胆红素 悬浮红细胞 髂动脉 射血分数
下载PDF
TEVAR术治疗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报告
11
作者 徐宇 谢杨梅 +4 位作者 郭世奎 袁士舒 孔瑞泽 李郭三 卢洪巧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2期5620-5624,共5页
2021年6月,一例以胸痛、头晕、手臂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62岁男性患者经心脏彩超、CTA检查后发现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入院予以控制血压、降心率等治疗,于入院第4 d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 2021年6月,一例以胸痛、头晕、手臂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62岁男性患者经心脏彩超、CTA检查后发现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入院予以控制血压、降心率等治疗,于入院第4 d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术后第二天患者胸痛、头晕等症状缓解,予以术后72 h后出院,出院5 d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咳嗽,饮水呛咳等症状,于术后28 d再次入院,行“胸主动脉造影术 + 胸主动脉假腔弹簧圈 + 人纤维蛋白粘合剂栓塞术”,术后予以控制血压、激素冲击治疗后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症状也得到较好改善。于术后10 d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痛 弹簧圈 人纤维蛋白粘合剂
下载PDF
中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B型夹层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瑞泽 郭修海 +3 位作者 蔡红波 杨斌 冯曜宇 金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5-967,共3页
1999年,Dake等和Nienaber等同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了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aortic dissection,B—AD)的经验,证实该术安全有效,从而开创了国... 1999年,Dake等和Nienaber等同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了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aortic dissection,B—AD)的经验,证实该术安全有效,从而开创了国际TEVAR治疗B-AD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 META分析 治疗 中国 AORTIC 英格兰
原文传递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修海 孔瑞泽 +3 位作者 朱传江 杨斌 冯曜宇 金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调查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达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6.4%^[1]。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肺栓塞为致死性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对96...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调查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达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6.4%^[1]。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肺栓塞为致死性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对962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电凝术,其中术后并发肺栓塞3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并发 肺栓塞 临床分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血管外科疾病 严重并发症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肺栓塞三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传江 黄宏伟 +3 位作者 孔瑞泽 金辉 杨斌 郭修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0-430,共1页
例1 患者女,48岁,因“右下肢静脉曲张8年”于2007年7月20日入院。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并发 肺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