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针康法为主的中医整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肌力、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分析
1
作者 邢学良 曲阳 +2 位作者 辛贵乐 周海纯 孔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以针康法为主的中医整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肌力、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针灸科、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整合康复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脑卒... 目的探讨以针康法为主的中医整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肌力、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针灸科、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整合康复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中医整合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康法、易筋经联合推拿治疗,共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肌力[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MAS)]、肢体运动功能[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步履不稳、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中医整合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整合康复组的显效率(51.1%,23/45)和有效率(95.5%,43/4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4%(11/45)和82.2%(3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T、FAM、SS-QOL评分及PSV、EDV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中医整合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AS、NIHSS评分及RI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中医整合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针康法为主的中医整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增强患者肢体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医整合康复 针康法 易筋经 肢体肌力 肢体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PPARγ/Nrf2信号通路探讨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血肿清除的影响
2
作者 许文婷 孔莹 薛玉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33-838,共6页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探讨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血肿清除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颅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脑出血模型)及干预组(脑出血模型...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探讨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血肿清除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颅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脑出血模型)及干预组(脑出血模型+头穴透刺治疗),每组40只。造模后3 d及头穴透刺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液中血红蛋白(Hb)及一氧化氮(NO)含量、脑组织中Nrf2、CD_(36)蛋白及mRNA表达量;观察各组脑血肿周围微血管分布并计算微血管直径及密度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3 d干预组与模型组脑组织Hb及NO水平升高,Nrf2、CD_(36)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微血管直径及微血管密度指数均减小(P<0.05)。与造模后3 d比较,治疗结束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微血管直径及微血管密度指数升高,Nrf2、CD_(36)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且优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Hb及NO水平降低,且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治疗后微血管直径及微血管密度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可促进脑出血大鼠脑组织Nrf2、CD_(36)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脑组织Hb及NO水平,改善血肿周围微血管血流状态,对脑血肿清除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肿清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头穴透刺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本科护理专业“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建设情况分析
3
作者 李小雪 邹海欧 +2 位作者 孔莹 杨志凝 郭爱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 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建设情况,结合劳动教育相关要求明确后期建设方向。方法 梳理“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建设情况,采用ROST内容挖掘系统对1 032项学生项目选题和177条学生项目总结语句进行文本分析。结果 历经20余... 目的 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建设情况,结合劳动教育相关要求明确后期建设方向。方法 梳理“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建设情况,采用ROST内容挖掘系统对1 032项学生项目选题和177条学生项目总结语句进行文本分析。结果 历经20余年发展,“解决问题,促进健康”课程现已成为必修课,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项目选题的词频分析发现,“知识”出现的总频次(275次)最高;“老年人”出现的频次升至第二位。学生项目总结语句情感分析结果显示,85.88%(152条)为积极情绪,主要涉及项目对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积极影响;11.86%为消极情绪,主要为学生所关注的健康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或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论“解决问题,促进健康”的课程建设在社会性和实践性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有不足。后期需根据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指导纲要进行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护理专业课程劳动教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课程 文本分析 劳动教育
下载PDF
芪归通络方联合针刺改善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及对内质网应激-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围 胡立丹 +4 位作者 孔凡盛 李佩佩 庄晟坚 程一升 孔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讨芪归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内质网应激-自噬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86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针药组,各4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 探讨芪归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内质网应激-自噬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86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针药组,各4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日1次,每6 d休息1 d;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归通络方口服,每剂药取汁300 mL,早晚分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安全性评价,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分及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 SIS)评分,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内质网应激-自噬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NIH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和SI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针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的总显效率(74.42%,32/43)和总有效率(95.35%,4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21/43和81.40%,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ory protein 78,GRP78)、半胱天冬酶-12(Caspase-12)、自噬标志物LC3Ⅱ、自噬基因Beclin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ymphoma factor 2,Bc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针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组研究期间不良反应率为4.65%(2/43),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6.98%,3/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12,P>0.05)。结论 芪归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途径影响脑卒中神经元凋亡与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通络方 针刺 脑卒中 偏瘫 疗效 内质网应激-自噬
原文传递
基于铜死亡和血管新生理论探究血管性痴呆针刺干预机制
5
作者 龚睿 孔莹 +6 位作者 潘立民 谭锦郎 张倩 郑义 马乐 师帅 郭磊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流减少或缺乏而导致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恶化的神经认知障碍。铜死亡是一种新的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铜可以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选择性激活HIF-1α以控制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指从已有血管中发芽...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流减少或缺乏而导致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恶化的神经认知障碍。铜死亡是一种新的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铜可以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选择性激活HIF-1α以控制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指从已有血管中发芽形成新的血管,在神经组织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抑制铜死亡促进血管新生,来恢复神经系统相关功能,可能是今后治疗VD等神经相关疾病的新思路。针刺可通过改善侧支循环、调节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血管新生,目前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VD。本研究以针刺对微量元素铜的影响作为切入点,结合铜死亡和血管新生理论对VD后的相关损伤机制,探究针刺治疗VD的干预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铜死亡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猪肉中4种β-激动剂类药物残留量 被引量:46
6
作者 孔莹 邱月明 +1 位作者 李鹏 沈建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6,70,共5页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它林和非诺特罗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后,用乙酸铵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再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BSTFA+T...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检测猪肉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它林和非诺特罗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后,用乙酸铵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再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BSTFA+TMCS,99+1)衍生化。采用选择离子监控模式(SIM)检测,所选的离子(斜体为定量离子)分别为克伦特罗:86、187、212、262,沙丁胺醇:86、350、369、440,特布它林:86、336、356、357,非诺特罗:236、322、356、412。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检出限为0.5μg/kg,线性范围为0.5~200μg/kg;特布他林和非诺特罗的检出限为5μg/kg,线性范围均为5—200μg/kg;4种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回收率为68%~128%,相对标准偏差为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 特布它林 非诺特罗 固相萃取 猪肉
下载PDF
浅谈至阳穴治疗胸痹 被引量:14
7
作者 孔莹 周猜 +1 位作者 曾白玉 孙秋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58-58,共1页
至阳穴乃督脉的第9个穴位,在第7椎节下间,两膈腧之间,其别名为肺底、金阳。这个穴名被解释为: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至阳穴乃督脉的第9个穴位,在第7椎节下间,两膈腧之间,其别名为肺底、金阳。这个穴名被解释为:背为阳,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督脉为人体诸阳之会,其生理功能主要是统摄一身之阳气和真元,至阳穴为督脉之要穴,有激发全身阳气之功,温化阴寒之效。第7椎节所在的位置有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的兴盛正好是六支,子时阳气即开始生发,于午时达到极致,第七支起到兴衰转承、承接贯通的作用,至阳在此达到了最高点。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而合,万物生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阳穴 胸痹 督脉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IL-6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孔莹 邹伟 +7 位作者 乔胜楠 王珑 迟庆斌 刘鹏 黄亮 郭新年 滕伟 赵佳辉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本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本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脑复康)。分别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6h,2天,7天三个时间点并完成相应治疗,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检测脑组织中IL-6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针刺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能降低IL-6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显示,针刺组与模型组有差异。结论:"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有利于脑出血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通过下调IL-6的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大鼠模型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 IL-6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孔莹 王子微 +1 位作者 王策 刘鹏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茵陈五苓散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针刺治疗,B组采用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C组采用针刺配合茵陈五苓散治疗。观察各...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茵陈五苓散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针刺治疗,B组采用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C组采用针刺配合茵陈五苓散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各项体征(脱发、毛发生长情况)评分、自觉症状(瘙痒、油腻、脱屑)评分及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体征评分及自觉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各项体征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各项自觉症状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血清T、E2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血清T、E2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62.5%,B组为82.5%,C组为87.5%。B组和C组总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茵陈五苓散是一种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脱发 茵陈五苓散 湿热上蒸 睾酮 雌二醇 针药并用
下载PDF
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莹 滕伟 +1 位作者 辛明 邹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腹背部俞募配穴的方法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胃经腧穴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俞募配穴治疗单纯...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腹背部俞募配穴的方法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胃经腧穴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俞募配穴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优于针刺胃经腧穴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 肥胖 针刺治疗 俞募配穴
下载PDF
全球升温1.5℃时北半球多年冻土及雪水当量的响应及其变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孔莹 王澄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本文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17个全球气候模式,确定了1.5℃温升(相对于1861—1880年)的发生时间,预估了全球升温1.5℃时,北半球冻土和积雪的变化,并对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3种排放... 本文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17个全球气候模式,确定了1.5℃温升(相对于1861—1880年)的发生时间,预估了全球升温1.5℃时,北半球冻土和积雪的变化,并对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3种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RCP8.5)分别于2027、2026、2023年达到1.5℃阈值。当全球升温1.5℃,北半球多年冻土南界北移1°~3.5°,冻土退化主要发生在中西伯利亚南部。多年冻土面积在全球升温1.5℃时,在RCP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较1986—2005年分别减少约3.43×10~6 km(221.12%)、3.91×10~6 km(224.10%)和4.15×10~6 km^2(25.55%);北半球超过一半以上的区域雪水当量减少,只在中西伯利亚地区略微增加;北美洲中部、欧洲西部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减少较显著,减少约40%以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在RCP2.6、RCP4.5以及RCP8.5排放情景下分别减少0.15×10~6 km^2(7.28%)、0.18×10~6 km^2(8.74%)和0.17×10~6 km^2(8.25%)。青藏高原冬、春季雪水当量分别减少约14.9%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雪水当量 北半球 全球变暖1.5℃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区Aβ42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莹 李雪岩 +4 位作者 包瑞 刘鹏 尹洪娜 刘洋 谭元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通过针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百会穴,观察海马区Aβ42的表达变化,揭示针刺头部百会穴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是否可以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损害。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针刺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百会穴,观察海马区Aβ42的表达变化,揭示针刺头部百会穴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是否可以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损害。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脑室内注射,取得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的方法,观察相关蛋白的表达。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4周后进行水迷宫检测,连续测试5 d,测试后24 h内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Aβ42的阳性细胞数。结果:(1)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出现时间缩短,其中模型组所用时间最长。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在1、2、3、4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2、3、4、5 d有显著性差异(P〈0.01)。(2)空间探索实验显示:通过分析大鼠游泳的轨迹来统计其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模型组次数最少。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的海马神经元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形态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异常,伴有神经元缺失,针刺组各层细胞排列异常,但优于模型组。(4)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结构及形态正常,Aβ42阳性细胞表达较少,模型组表达高于其他3组。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刺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害症状,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针刺 AΒ42
原文传递
针刺百会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孔莹 高伟 +4 位作者 林春盛 李雪岩 包瑞 梁吉 孔菲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空白组常规喂养,不给予任何干预,假手术组在双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模型组、针刺组以链脲佐菌素(STZ)双侧脑室注射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并确认造模成功。针刺组选取百会穴进行针刺治疗,造模成功后第2天针刺,连续干预28 d。28 d后利用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法(WB)观察脑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以及跨越平台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假手术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中Beclin-11、LC3-Ⅱ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Beclin-11、LC3-Ⅱ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区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针刺百会穴治疗AD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调控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百会穴 针刺 BECLIN-1 LC3-Ⅱ 大鼠
下载PDF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莹 齐高相 +4 位作者 王建辉 高旭 庞家胜 刘曦薇 申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5-988,共4页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高盐高COD、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根据水质不同进行分质收集与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后处理。对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对高盐高COD废水进行...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高盐高COD、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根据水质不同进行分质收集与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后处理。对高浓度难处理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对高盐高COD废水进行"单效蒸发"进行减量化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余废水混合,进入水解酸化、IC反应、接触氧化,进行后续末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分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的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高盐高COD 分质预处理 IC反应 生物接触氧化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25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莹 邹伟 +3 位作者 迟庆滨 王珑 孙晓伟 刘鹏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客观的证实其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对2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21日治疗后,治愈8例,占32.0%;好转14例,占56.0%;无效3例,占12.0%;总有效率达88.0%。结论:针刺...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客观的证实其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对2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21日治疗后,治愈8例,占32.0%;好转14例,占56.0%;无效3例,占12.0%;总有效率达88.0%。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浅刺 面肌痉挛
下载PDF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莹 孔菲 +2 位作者 王子微 梁吉 王策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0期1705-1707,1711,共4页
目的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p38MAPK的表达变化,探讨头针对出血后的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 目的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p38MAPK的表达变化,探讨头针对出血后的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抑制剂组(模型+SP600125);选取自体血注入尾壳核方法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给予针刺治疗,采取针刺方法为百会穴透曲鬓穴。在6 h、3 d、7 d 3个时间点取材,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脑组织内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TUNEL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 <0.01)。Western blotting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两个时间点表达比模型组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在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p38MAPK的表达,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针刺 “百会”透“曲鬓” P38MAPK 大鼠
下载PDF
头穴透刺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STAT3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孔莹 段洪超 +2 位作者 刘洋 王策 谭元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1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针刺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百会透曲鬓穴,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其下游通路蛋白pSTAT3的表达变化及头针对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与SP600125(模型... 目的针刺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百会透曲鬓穴,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其下游通路蛋白pSTAT3的表达变化及头针对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与SP600125(模型+抑制剂组)各24只;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的方法,在头部一针贯穿顶额颞三区。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6 h,1 d,3 d,7 d 4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p-STAT3的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减轻模型动物神经缺损症状,提高评分。p-STAT3在大鼠脑出血后6 h表达开始增多,1 d表达相对最多,3 d达高峰后迅速减少,7 d仍有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灰度值均比模型组降低,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SP60012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降低p-STAT3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百会透曲鬓 P-STAT3
下载PDF
头针结合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莹 徐海鹏 +1 位作者 高伟 李雪岩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A组)、药物组(B组)和头针结合药物治疗组(C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参照《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顶...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A组)、药物组(B组)和头针结合药物治疗组(C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参照《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顶颞前斜线、颞前线、顶中线和顶旁1线,B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采用《耶鲁抽动症程度量表YGTSS》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对比。结果:A、B和C组3组都能降低YGTSS评分,同时,可以使患者血浆中纹状体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数值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YGTSS量表总评分比较:C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总有效率60%,B组75%,C组85%,C组疗效优于A、B两组,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A组副作用最少,B组副作用较多。A组和C组在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仍能保持疗效,B组在随访时疗效降低。结论:头针结合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头针或单纯药物治疗,为临床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氟哌啶醇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下载PDF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gsk3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莹 邢继杰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和gsk3β的影响,研究"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和gsk3β的影响,研究"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针刺组+LY294002)各24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针刺腧穴:百会穴向曲鬓穴方向透刺,在头部贯穿顶区、额区、颞区。造模并治疗后取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对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脑组织中gsk3β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出血对针刺组在术后3天评分达到高峰,随后显著降低。针刺组在1天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缓慢升高,其后出现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3天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7天时评分有差异(P<0.05);gsk3β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表达最多,3天达高峰后减少,7天仍有少量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免疫标记神经元均比模型组增高,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针刺组+LY294002相比无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好转,提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显示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下调gsk3β的蛋白表达,能够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和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大鼠模型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 神经功能 GSK3Β
下载PDF
齐刺电针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暴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孔莹 裴喜玲 +3 位作者 段洪超 韩巍 唐英 孙秋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齐刺电针法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单耳:30耳),A组采用齐刺电针(穴取耳门、听宫、听会)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B组采用穴位注射(翳风透翳明)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 目的:观察齐刺电针法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单耳:30耳),A组采用齐刺电针(穴取耳门、听宫、听会)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B组采用穴位注射(翳风透翳明)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C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的1周、2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对比和观察。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6.7%;B组总有效率70%,C组为56.7%,3组比较P<0.05。治疗后3组纯音听阈测定积分均降低且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14天和随访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BRⅠ波Ⅲ波Ⅴ波疗前与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治疗后与随访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后与随访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暴聋疗效显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刺针法 电针疗法 暴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