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孔镜波 彭剑飞 +5 位作者 钟振东 韩春梅 贾献磊 康国锋 李敬矿 王光耀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063-2064,共2页
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0例手舟骨腰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 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0例手舟骨腰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通过随访7~24(平均14.3)个月,比较两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数据。试验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不论在新鲜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手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的过程中,在对骨折端进行稳固内固定的同时,选用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可以获得与新鲜骨折相近的治疗效果,可减少骨不连、骨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舟骨骨折 HERBERT螺钉 内固定 桡动脉返支蒂骨瓣 植骨
下载PDF
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剑飞 孔镜波 +5 位作者 钟振东 韩春梅 贾献磊 康国锋 李敬矿 王光耀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7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4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4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和试验组(Herbert螺钉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各32例,通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疗效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率,加快了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ert螺钉固定 陈旧性手舟骨骨折 骨瓣植骨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钟振东 孔镜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与切开复位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实验组采用闭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与切开复位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实验组采用闭合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近(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更加明显,适合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钉固定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在腘窝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建彬 郭少琼 +3 位作者 孔镜波 黄碧柳 李炜明 张月娥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腘窝囊肿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某院收治的46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术后随访6个月,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腘窝囊肿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某院收治的46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术后随访6个月,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周后,囊壁皱缩,囊腔大小约为治疗前的1/3~1/2;治疗1个月内,16例囊肿完全消失;治疗2个月内,35例囊肿完全消失;治疗3个月内,所有患者囊肿均消失。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在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超声 经皮穿刺硬化治疗术
下载PDF
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镜波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6期76-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共44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方清热除痹汤,患处外敷消炎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尼美舒利,...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共44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方清热除痹汤,患处外敷消炎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尼美舒利,患处外敷消炎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明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自拟清热除痹汤、局部外敷消炎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关节炎急性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 自拟方
下载PDF
VSD引流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孔镜波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报道运用VSD引流技术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合并感染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体会。先运用VSD引流术处理创面,待创面感染控制后,运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合并感染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 报道运用VSD引流技术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合并感染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体会。先运用VSD引流术处理创面,待创面感染控制后,运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合并感染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0例,其中足外踝并足跟外侧8例、足跟部6例、踝前部及足背部4例、内踝及小腿下段内侧2例。切取皮瓣取大12x8cm2,最小5x3cm2,绿脓杆菌感染7例、大肠埃希菌感染5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术后皮瓣无肿胀、瘀暗等现象,创面经皮瓣修复后一期愈合16例,延期愈合4例,随访9个月至2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足踝部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愈合后再次渗液破溃,未见迟发的瘘道形成。运用VSD引流术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合并细菌感染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创面愈合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感染 VSD引流
下载PDF
血管吻合方式对动脉化皮瓣成活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孔镜波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0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方式对动脉化皮瓣成活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皮瓣成活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A组放大镜下血管吻合;B组显微镜下血管吻合;C组血管吻合器实施血管吻合。记录3组患者皮瓣长度、缺血再灌注时间、血管吻合时间、坏死率,进...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方式对动脉化皮瓣成活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皮瓣成活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A组放大镜下血管吻合;B组显微镜下血管吻合;C组血管吻合器实施血管吻合。记录3组患者皮瓣长度、缺血再灌注时间、血管吻合时间、坏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皮瓣长度、皮瓣宽度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所需时间、总血管吻合时间、动脉血管吻合时间及静脉血管吻合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及B组;C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100.00%,显著高于A组77.27%、B组81.82%(P<0.05);A组、B组上述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血管口径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从而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治疗前后可适当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式促进机体恢复,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方式 动脉化皮瓣 成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孔镜波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3504-3506,共3页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而研究组4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而研究组4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则为75.00%(30/4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足部 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游离修复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应用于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
9
作者 彭剑飞 孔镜波 +5 位作者 钟振东 韩春梅 贾献磊 康国锋 李敬矿 王光耀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瓣...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及术后患肢功能。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eb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操作简易,术后坏死率低,皮瓣面积大,供血良好,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可作为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坏死率 患肢功能
原文传递
植骨空心钉内固定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中间体背伸不稳定合并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潮锋 石宇雄 +2 位作者 王光耀 孔镜波 刘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4期-,共4页
目的报道自体骨移植、埋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并桡骨茎突部分切除治疗合并背伸中间体不稳定的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收治合并中间体背伸不稳定(DISI)的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21例。取得知情同意... 目的报道自体骨移植、埋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并桡骨茎突部分切除治疗合并背伸中间体不稳定的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收治合并中间体背伸不稳定(DISI)的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21例。取得知情同意后,术中予清理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端后,以桡骨远端自体骨植入新鲜骨面,复位腕骨序列,以埋头加压空心钉固定,将部分桡骨茎突切除。术后随访观察局部愈合时间及功能、腕骨序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有17例男性和3例女性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0.2周。20例患者全部骨折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3周。术前桡骨月骨夹角平均25.63°,改善为4.64°。术后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05分,患侧上肢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7.05分。结论桡骨远端自体骨移植、埋头加压空心钉、桡骨茎突部分切除治疗合并背侧中间体不稳定的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不愈合 背伸中间体不稳定 植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