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太行山经济林树种识别研究
1
作者 孙一丹 杨晓楠 +5 位作者 张海涛 张爱军 庞立欣 郭艳超 郭雪涛 梁欣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以太行山区经济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构建不同经济林树种高光谱特征数据库,利用CART决策树、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MLC)、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以太行山区经济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构建不同经济林树种高光谱特征数据库,利用CART决策树、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MLC)、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方法,获得高光谱遥感经济林树种最优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杏、柿、樱桃、核桃的反射峰在550 nm、750~950 nm及960 nm附近的水汽吸收带差异明显;(2)简单比值指数(SR)、类胡萝卜素反射指数2(CRI2)、绿波段指数(GRVI)等7种植被指数重要性评分大于0.05,利于经济林树种识别;(3)基于光谱特征波段、植被指数、纹理特征的组合方式通过SVM的分类效果最好,优于MLC和RF算法,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达到95.11%,Kappa系数为0.9158。综上所述,基于特征波段、植被指数、纹理特征3种特征组合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的识别方法,为6种树种识别的最佳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树种识别 无人机 高光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催化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环加成反应合成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
2
作者 孙一丹 李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共19页
发展了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在磷酸催化体系中的[4+2]环加成反应,以高产率和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当向反应体系加入催化量的B(C_(6)F_(5))_(3)时,产物的产率得到保持且发生非对映选择性... 发展了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在磷酸催化体系中的[4+2]环加成反应,以高产率和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当向反应体系加入催化量的B(C_(6)F_(5))_(3)时,产物的产率得到保持且发生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 酮亚胺 [4+2]环加成反应 二氢-1 3-苯并噁嗪化合物 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孙一丹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问题,如何更好更快地节能减排成为人们讨论和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究产业集聚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选取2006—2021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数据,引入STIRPAT模型进行拓展,并加入对空间因素的考...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问题,如何更好更快地节能减排成为人们讨论和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究产业集聚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选取2006—2021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数据,引入STIRPAT模型进行拓展,并加入对空间因素的考虑,建立了产业集聚度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碳排放强度在京津冀城市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2)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对本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N”型,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上升,当地碳排放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3)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周围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其影响方向与对本地的碳排放强度一致。据此提出建议: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邻近区域间的协同治理,既要推动高质量产业集聚,也要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和边际报酬递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效应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下的源创新
4
作者 孙一丹 《中国外资》 202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源创新战略构建对推动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战略中,开展源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近年来,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全球创新活动的研发和投资蓬勃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源创新战略构建对推动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战略中,开展源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近年来,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全球创新活动的研发和投资蓬勃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态度,彰显中国的决心。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在创新进程中遇到了难题,仍停留在复制成功企业经验即所谓的从“1到N”的创新层面。如何进行“从0到1”的源创新仍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型国家 源创新 国际竞争 全球创新 战略构建 中国企业的发展 创新层面
下载PDF
高原区近自然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一丹 龚瀚 +1 位作者 郑宏刚 文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原生态型、工程生态型、生物修复型3种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不同模式适用条件,对高原地区河道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区近自然河道 生态治理模式 原生态型 工程生态型 生物修复型
下载PDF
不同冲洗(气)条件对机用镍钛锉预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一丹 李岩峰 +5 位作者 孙小雪 柴光全 刘坦然 胡品 杨椿浩 施婷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比较4种连续冲洗(气)法条件下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效率。方法:建立机用镍钛锉折断的控力预备模型,使用机用Pro Taper Universal(PTU)F1型锉,记录干钻、干气、水气与水流4种不同冲洗(气)条件下每1支F1预备根管数量和预备1个根管的... 目的:比较4种连续冲洗(气)法条件下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效率。方法:建立机用镍钛锉折断的控力预备模型,使用机用Pro Taper Universal(PTU)F1型锉,记录干钻、干气、水气与水流4种不同冲洗(气)条件下每1支F1预备根管数量和预备1个根管的提拉次数。SPSS 21.0统计分析。结果:每1个F1预备根管数(x珋±s)为:干钻组3.80±2.24;干气组3.77±1.73;水气组5.73±3.00;水流组7.71±2.07。1个F1预备1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x珋±s)分别为:干钻组22.74±8.23;干气组20.43±3.90;水气组14.83±1.90;水流组14.65±2.56。结论:水流连续冲洗法预备根管数量更多且效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机用镍钛锉 冲洗法 模拟根管 器械分离
下载PDF
一类非紧增算子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一丹 赵巧玲 《河南科学》 2006年第4期474-476,共3页
利用锥理论和非对称迭代方法,讨论了不具有连续性和紧性条件的增算子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作为其应用着重讨论了非增算子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并给出了迭代序列收敛于解的误差估计,改进和推广了某些已知结果.
关键词 锥与半序 增算子 非对称迭代 不动点
下载PDF
3D打印磷酸钙改性PLGA乳液复合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一丹 马欲杰 +2 位作者 王婧 魏欣 韩冰 《口腔生物医学》 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3D打印技术结合乳液模板制造不同比例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支架(PT),筛选最佳比例,并评估其修复颌面部大段骨缺损的潜能。方法:PLGA溶于二氯甲烷后制成油包水乳液,按比例加入β-TCP混匀后通过3D... 目的:3D打印技术结合乳液模板制造不同比例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支架(PT),筛选最佳比例,并评估其修复颌面部大段骨缺损的潜能。方法:PLGA溶于二氯甲烷后制成油包水乳液,按比例加入β-TCP混匀后通过3D打印形成支架,按照TCP含量多少记为PT30、PT50、PT70,之后对支架进行结构表征、物理性能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的检测。结果:随着TCP含量的升高,支架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孔径和孔隙率大小不受影响(P>0.05),吸水率有明显的升高(P<0.001),力学性能差异不明显(P>0.05),降解时只有PT30支架重量和pH下降最明显(P<0.05),其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PT30、PT50支架无细胞毒性作用,PT70支架因具有细胞毒性而筛去。而细胞黏附数量随TCP含量增大而增多,PT30支架也被筛去。结论:PT50支架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力学性能,降解速度适合新骨生长,无细胞毒性作用,适合细胞生长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乳液模板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Β-磷酸三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黑龙江赫哲族鱼皮鱼骨艺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一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4年第3期22-23,共2页
赫哲人居住的三江流域,古称为"玄股国",这里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用于纺织,只得用渔猎产品加工成各种生活用品,常用的被褥,一年四季的服装大都是用鱼皮或兽皮缝制的。这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吃鱼肉,衣鱼皮,颇类后来的... 赫哲人居住的三江流域,古称为"玄股国",这里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用于纺织,只得用渔猎产品加工成各种生活用品,常用的被褥,一年四季的服装大都是用鱼皮或兽皮缝制的。这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吃鱼肉,衣鱼皮,颇类后来的赫哲族。《宁古塔纪略》载:"衣郎哈喇今设土城,有官守,与金时五国城相近,略存其形而已。又东北五六百里为呼儿喀,又六百里为黑斤,又六百里为非牙哈,总名乌稽,又名鱼皮,因其衣鱼皮,食鱼肉为生,故名。"可见,鱼文化与赫哲族的生活、历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鱼皮 鱼骨 艺术 工艺
下载PDF
鄂伦春族毛皮艺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一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生活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百年如一日地过着游猎生活,创造了较高的北方狩猎文化,兽皮为衣的服饰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外,民族刺绣、补绣及剪皮等装饰艺术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毛皮服饰的观赏性和... 生活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百年如一日地过着游猎生活,创造了较高的北方狩猎文化,兽皮为衣的服饰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外,民族刺绣、补绣及剪皮等装饰艺术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毛皮服饰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 服饰 装饰艺术 北方民族
下载PDF
鄂伦春桦树皮艺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一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桦皮在游猎民族鄂伦春族的作用很大,用途很广,根据《龙沙纪略·物产》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履,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山谷多桦,人以为箭苛、为鞍版、为刀柄、皮以贴弓、为车盖、为穹庐、为扎哈,缝之如栲... 桦皮在游猎民族鄂伦春族的作用很大,用途很广,根据《龙沙纪略·物产》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履,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山谷多桦,人以为箭苛、为鞍版、为刀柄、皮以贴弓、为车盖、为穹庐、为扎哈,缝之如栲栳,大担水,小盛米面,谓之桦皮斗。"①桦皮工艺是北方狩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形式,是在森林中创造出来的特有的民族美术。他们的作品尽管带有很多原始的韵味,但不乏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皮 游猎 鄂伦春族 艺术
下载PDF
压缩映像原理在求序列极限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一丹 孙永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对压缩映像原理进行探讨,发现压缩映像原理在研究递推形式序列的极限时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因此,利用压缩的数列一定收敛,并且它的极限值是一个压缩映射的不动点,给出利用压缩映像原理求递推形式序列极限的求法.
关键词 压缩映射 不动点 极限
下载PDF
压缩映像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一丹 翟伟利 孙永涛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4期193-193,共1页
本文将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条件改变后,利用压缩映像原理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结论。
关键词 压缩映射 不动点 极限 应用
下载PDF
主成分个数选择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一丹 孙永涛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12,共3页
论述了将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综合评价时,必须要说明主成分分析法输出的结果是否与综合评价的目标一致,因为每一个主成分都有其特定的经济意义,但从综合评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主成分都有评价意义。只有第一主成分才可以用于综合评价。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反对称变换的正交次对角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一丹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7-19,共3页
我们将给出反对称变换都可以正交次对角化,并证明这一结论.
关键词 次对角化 正交次对角化 反对称变换
下载PDF
基于宏观管理下的时间序列模型货币供应量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一丹 唐煜祥 《管理观察》 2014年第22期71-73,共3页
本文选取2000-2004年的12个月的货币供应量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及趋势预测。通过模型的时序图、自相关图及偏自相关图,得到时间数据的显著趋势性,继而采用二阶差分对其进行平稳性处理,从而得到可用ARIMA模... 本文选取2000-2004年的12个月的货币供应量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及趋势预测。通过模型的时序图、自相关图及偏自相关图,得到时间数据的显著趋势性,继而采用二阶差分对其进行平稳性处理,从而得到可用ARIMA模型拟合的平稳性时序。进而依次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白噪声检验和序列预测,得到货币供应量历年的数据值及对应预测值的时序图。结果表明,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对货币供应量的趋势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时间序列 ARIMA模型 白噪声检验 预测
下载PDF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中生物碱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一丹 张兴旭 +3 位作者 古丽君 李秀璋 王萍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8-514,共7页
本研究以Epichloё属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被侵染(E-)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生物碱提取液为材料,测定其对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本研究以Epichloё属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被侵染(E-)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生物碱提取液为材料,测定其对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8种植物病原真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确醉马草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发现,E+醉马草提取液中含有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两种生物碱,其浓度分别为26.178和369.074 mg·kg-1,而E-醉马草提取液中不含这两种生物碱。不同浓度的E+和E-醉马草提取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繁殖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对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要大于E-,其中对腐皮镰孢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大,分别达到63%和57%。生物碱提取液浓度与供试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生真菌的侵染提高了醉马草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共生体中含有生物碱成分,具体的抑菌机制和机理有待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生物碱提取液 菌落直径 孢子萌发
下载PDF
浅谈鄂伦春桦皮雕刻艺术
18
作者 孙一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5年第1期71-71,共1页
桦皮工艺是北方狩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形式,是在森林中创造出来的特有的民族美术。他们的作品尽管带有很多原始韵味,但不乏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桦皮工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划纹法,剔刻法,压花法,补花法,镂花法,墨画法,极绘法... 桦皮工艺是北方狩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形式,是在森林中创造出来的特有的民族美术。他们的作品尽管带有很多原始韵味,但不乏强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桦皮工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划纹法,剔刻法,压花法,补花法,镂花法,墨画法,极绘法等等。鄂伦春雕刻艺术可分浮雕和圆雕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刻艺术 鄂伦春 狩猎民族 艺术形式 民族美术 地域特色 装饰手法 工艺
下载PDF
独特的鄂伦春原始建筑
19
作者 孙一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前鄂伦春人一直处于迁徙游猎的生活状态中,没有固定的住所,其建筑也相对简单。鄂伦春族是黑龙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少数民族,他的生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 鄂伦春 建筑 仙人柱 奥伦 原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木材近红外光谱树种识别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学顺 孙一丹 +1 位作者 黄敏高 黄安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85,89,共5页
利用木材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木材树种的分类识别。以桉木、杨树、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5个树种的296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以处理后的主成分数据作... 利用木材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木材树种的分类识别。以桉木、杨树、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5个树种的296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以处理后的主成分数据作为分类模型的输入变量,分别建立了不同属的桉树和杨树以及同属的落叶松和樟子松的BP神经网络二分类模型;建立了桉木、杨树、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5个树种的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5树种分类模型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属木材,BP神经网络模型树种识别率可达100%,对于同属木材树种识别率也可达85%以上;对所建立的5树种识别模型,BP神经网络树种识别率有所下降,但正确识别率也均可达到75%以上,经过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模型的优化,木材树种平均识别率可分别达到84%和87%以上,表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木材树种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木材树种识别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