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异质性
1
作者 任海伟 李志娟 +7 位作者 刘美琪 蔡早宁 孙一帆 郭晓鹏 范文广 张丙云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5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而丰富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10a窖池窖壁上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而50a窖池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10a窖池窖壁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0a窖池(P<0.05),而50a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10a窖池(P<0.05)。所有窖泥样品共检测到21个真菌门和520个真菌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4个优势真菌门以及曲霉属(Aspergillus)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等多数优势真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窖池窖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镰刀霉属(Fusarium)、Aspergillus、Kazachstania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与水分、腐殖质、K^(+)和Ca^(2+)含量呈正相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与pH值呈正相关。窖泥真菌营养类型主要有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等7种,功能类群包括4个单一功能群和7个混合功能群。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窖龄窖池和空间位置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为明确甘肃金徽酒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冗余分析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光流估计的“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固体废弃物识别方法——以河南省济源示范区为例
2
作者 张鹏强 孙一帆 +2 位作者 常勍豪 刘冰 余岸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估计的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固体废弃物识别方法。首先,从序列数据的角度看待高光谱数据,引入DeepFlow光流估计技术提取光谱维度的亮度变化信息,作为更具判别性的光谱运动特征;然后,将提取的光谱运动特征与原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估计的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固体废弃物识别方法。首先,从序列数据的角度看待高光谱数据,引入DeepFlow光流估计技术提取光谱维度的亮度变化信息,作为更具判别性的光谱运动特征;然后,将提取的光谱运动特征与原始光谱特征相结合后输入至常用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固废识别;最后,进一步提出固废识别后处理方法改善识别效果,并利用“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以河南省济源示范区为研究区展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露天堆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大范围的快速精准识别,初步锁定济源示范区内存在固废遗留和违规堆放行为的11个地域风险点,且识别精度优于传统的光谱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为后期人工现地勘察固废和“清废”行动显著节省了时间和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固废识别 光流估计 光谱运动特征 珠海一号
原文传递
图像级高光谱影像高分辨率特征网络分类方法
3
作者 孙一帆 刘冰 +2 位作者 余旭初 谭熊 余岸竹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4,共15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通常将高光谱影像切分为局部方块作为模型的输入,这不但限制了长距离空-谱信息关联的获取,还带来了大量额外的计算开销。以全局图像作为输入的图像级分类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这些缺陷,然而,现有的基于全...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通常将高光谱影像切分为局部方块作为模型的输入,这不但限制了长距离空-谱信息关联的获取,还带来了大量额外的计算开销。以全局图像作为输入的图像级分类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这些缺陷,然而,现有的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特征串行流动模式的图像级分类方法在信息恢复时的细节损失会导致分类精度低、分类图视觉效果差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RNet的图像级高光谱影像快速分类方法,在全程保持高分辨率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像的多重分辨率特征进行并行计算与交叉融合,从而缓解了传统特征串行流动模式造成的信息损失问题。同时,提出多分辨率特征联合监督和投票分类策略,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分类性能。利用4组开源高光谱影像数据集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先进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取得具有竞争性的分类结果,同时显著减少训练和分类时长,在实际应用时更具时效性。为了保证方法的复现性,笔者将代码开源于https://github.com/sssssyf/fast-image-level-vo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分类 图像级 全卷积神经网络 HRNet
下载PDF
牙源性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一帆 洪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牙周炎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口腔疾病。实现满意的牙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再生,以保留更多天然牙是目前治疗牙周炎的目标。外泌体是一种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级囊泡,经摄取可以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牙源性... 牙周炎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口腔疾病。实现满意的牙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再生,以保留更多天然牙是目前治疗牙周炎的目标。外泌体是一种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级囊泡,经摄取可以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牙源性干细胞独特的组织特异性,使其来源的外泌体在牙周组织再生方面成为热点之一。本文就牙源性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共同性外斜视猫的眼内直肌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观察
5
作者 孙一帆 李晓彤 +1 位作者 张伟 郝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猫内直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共同性外斜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8只雌性猫随机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只。A、B和C组猫分别全天配戴15△棱镜2、4、6个月,对照组猫全...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猫内直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共同性外斜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8只雌性猫随机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只。A、B和C组猫分别全天配戴15△棱镜2、4、6个月,对照组猫全天配戴平光镜6个月。麻醉各组猫后取眼内直肌组织,Masson染色后测算猫眼内直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卫星细胞数,分别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猫眼内直肌BDNF mRNA和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猫的眼内直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小、肌卫星细胞数少(P均<0.05)。A、B、C组及对照组猫的眼内直肌BDN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1±0.05、0.41±0.04、0.10±0.04、1.00±0.10,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5±0.11、0.66±0.05、0.14±0.05、0.97±0.09,与对照组比较,A、B、C组猫的眼内直肌BDN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猫的眼内直肌组织BDNF mRNA及蛋白表达低。BDNF mRNA及蛋白可能在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内直肌
下载PDF
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
6
作者 孙一帆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增加氮卓斯汀滴眼... 目的 研究探讨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增加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视力状况水平、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为71.43%(3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痒、异物、充血、流泪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对照组,眼压(IOT)、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6/42)、9.52%(4/42)(P>0.05)。结论 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结膜炎 氮卓斯汀 临床疗效 视力状况 症状评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的高效化传播
7
作者 孙一帆 徐静 《新闻前哨》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融媒体时代。本文立足媒体融合视角,对当前的新闻传播特征展开了深入思考,并分析了传统媒体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传统媒体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蓝光对豚鼠屈光系统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王宵 栾长霖 +4 位作者 孙一帆 杨诗巧 王凯磊 郝瑞 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期。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测量所有豚鼠屈光度、眼轴长度、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干预4周时对豚鼠行角膜荧光染色以及视网膜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干预前至干预2周时(0-2周变化量),白光LIM组豚鼠向近视漂移(-2.22±1.28)D,眼轴延长(0.40±0.05)mm,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薄,分别变化(-7.42±7.04)μm和(-6.29±4.66)μm;与白光LIM组相比,蓝光LIM组豚鼠向远视漂移(0.48±1.16)D,眼轴长度延长(0.20±0.10)mm(均为P<0.05),视网膜增厚(1.36±7.46)μm,脉络膜增厚(8.05±8.08)μm(均为P<0.05)。在干预2周至干预4周时(2-4周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白光LIM组和蓝光LIM组豚鼠屈光度均向近视发展,分别变化(-4.64±0.50)D和(-2.11±2.02)D(均为P<0.05),白光LIM组豚鼠的眼轴长度延长,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仍变薄,分别变化(0.44±0.06)mm、(-7.35±5.87)μm、(-4.84±2.61)μm;但此时蓝光LIM组豚鼠的脉络膜厚度停止增加并变薄,并且视网膜厚度减少,分别变化(-0.33±5.95)μm、(-4.78±4.96)μm。角膜荧光染色和视网膜HE染色结果表明,长时间蓝光照射可导致角膜和视网膜细胞的损伤。结论蓝光可能通过脉络膜相关机制影响近视的发展,但其抑制效果并不与时间呈单纯的正相关,长期的蓝光照射会损伤角膜和视网膜,从而降低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蓝光 屈光发育 豚鼠
下载PDF
激光冲击+机械喷丸复合强化对铆接件微动疲劳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梦金 付雪松 +4 位作者 盖鹏涛 吴凡 孙一帆 周文龙 陈国清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研究机械喷丸、激光冲击+机械喷丸复合强化2种表面强化技术对铝合金铆接构件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利用微动磨损实验机、疲劳实验机、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等设备,测试表面强化技术对铝合金表面完整性、耐磨性... 研究机械喷丸、激光冲击+机械喷丸复合强化2种表面强化技术对铝合金铆接构件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利用微动磨损实验机、疲劳实验机、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等设备,测试表面强化技术对铝合金表面完整性、耐磨性、疲劳性能和微动损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喷丸、激光冲击+机械复合强化均可提升铆接件微动疲劳性能,机械喷丸提高12倍,复合强化提升5.4倍。表面强化处理改变疲劳裂纹源位置,原始件裂纹萌生于铆接件圆孔30°左右,喷丸强化后裂纹在圆孔接近90°位置萌生。复合强化的残余压应力层深度为1.00 mm,远大于机械喷丸的0.25 mm。总体上,复合强化效果不理想,这是由于激光冲击技术不便于在小尺寸的铆接孔实施,同时强化过程连接孔变形,影响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喷丸强化 2024铝合金 铆接件模拟 微动裂纹萌生 微动磨损
下载PDF
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要素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檀慧玲 孙一帆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及实施–反馈性四要素构成的报告制度要素分析框架。依此框架对国内外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通过制定政策或标准规制报告各环节工作、大力拓宽报告类型并据此设计与组织报告内容、注重引导受众对象对监测报告的理解与认同、重视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应用及其影响力的传播等特点。推动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质量提升和结果应用,需加强针对监测报告的政策规划设计与供给,逐步构建覆盖报告研制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丰富报告类型和持续优化其受众性,结合教育实践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多种应用途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报告制度 制度要素
下载PDF
不同窖龄及位置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海伟 孙一帆 +6 位作者 王希 李彦涛 郭晓鹏 范文广 尉军强 王永刚 张丙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11,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金徽酒不同窖龄及窖池位置的窖泥细菌群落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探寻细菌菌群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对窖泥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进行注释分析。结果表明,14个窖泥样品中,厚壁菌(Firmicutes)是细菌群落的绝对优势菌门,平均...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金徽酒不同窖龄及窖池位置的窖泥细菌群落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探寻细菌菌群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对窖泥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进行注释分析。结果表明,14个窖泥样品中,厚壁菌(Firmicutes)是细菌群落的绝对优势菌门,平均相对丰度达73.39%。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5年和7年窖龄窖泥(84.48%)的第一优势菌属。随着窖龄的增加,优势菌属由单一Lactobacillus占优势演变为己酸菌(Caproiciproducens,4.61%)、拟杆菌(Bacteroides,3.16%)等11个细菌属共存的复杂微生态环境。窖泥细菌菌群多样性与窖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池底窖泥的细菌菌群多样性高于池壁泥。30年和50年窖龄的窖泥细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且细菌菌群之间大多呈正相关关系。同现网络中共出现9个枢纽,各枢纽均与Lactobacillus呈负相关关系。KEGG功能注释图说明影响白酒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功能基因在窖泥主体特征代谢分类上。该研究为解析甘肃金徽酒窖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浓香型白酒
下载PDF
中国人的虾、蟹致敏过敏原组分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一帆 黄建芳 +1 位作者 王彩霞 向军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分析鉴定中国人群的虾、蟹致敏组分,确定主要过敏原及其致敏率,为深入研究食物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46份虾蟹过敏症患者血清,对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和锈斑鲟的蛋白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统计数据得出... 目的:分析鉴定中国人群的虾、蟹致敏组分,确定主要过敏原及其致敏率,为深入研究食物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46份虾蟹过敏症患者血清,对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和锈斑鲟的蛋白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统计数据得出其全部过敏原组分及其致敏率,并确定主要过敏原。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虾与过敏患者血清IgE的反应强于蟹,且虾、蟹间存在很多Mr相同的过敏原;32~38 kD原肌球蛋白(TM)、40 kD精氨酸激酶(AK)、60~80 kD血蓝蛋白(Hc)和21 kD肌质钙结合蛋白(SCP)是虾的主要致敏组分,TM、AK和Hc是虾、蟹共同的主要过敏原,其中TM的致敏率最高;与国外研究结果相比,AK、Hc和SCP的致敏率相对较高,且发现虾中48 kD蛋白组分(未知过敏原)也具有较高致敏率。结论:对中国人群而言,虾的致敏性强于蟹,且虾、蟹的主要致敏组分基本相同;中国人的虾蟹主要致敏组分及其致敏率与国外研究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异;发现一种潜在的新型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过敏原 WESTERN BLOT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过敏原精氨酸激酶的质谱鉴定及其免疫交叉反应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一帆 黄建芳 +2 位作者 向军俭 王彩霞 陈成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质量40 k D过敏原,并分析其在有壳水产食物中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质量40 k D过敏原,并分析其在有壳水产食物中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40 k D过敏原组分;使用软件BLAST、Clustal X2、MEGA 5.0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种间同源性;制备抗凡纳滨对虾过敏原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并与17种常见有壳水生动物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以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凡纳滨对虾40 k D过敏原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AK在虾类(96%~100%)、蟹类(91%~93%)、贝类(49%~52%)、蟑螂(83%)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AK多抗与17种不同虾类、蟹类、贝类的AK均能发生反应。结论:精氨酸激酶在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甚至昆虫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且能引起强免疫交叉反应,是有壳水生动物中的一种泛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过敏原 精氨酸激酶 质谱 序列同源性 免疫交叉反应
下载PDF
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急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一帆 徐庆文 +3 位作者 梅全喜 樊治军 钟希文 高玉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复方土牛膝糖浆30mL(儿童酌减),每日3次,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连服3日为1个疗程;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目的:观察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复方土牛膝糖浆30mL(儿童酌减),每日3次,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连服3日为1个疗程;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连服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每次0.25g(6岁以下儿童服用新达罗冲剂每次0.125g),每日3次,7日为1个疗程;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每次服用金嗓利咽丸6g(儿童酌减),每日3次,3日为1个疗程。治疗后根据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判定治疗结果。结果: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应用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复方土牛膝糖浆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土牛膝糖浆 咽炎 扁桃体炎 疗效
下载PDF
喷丸强化对2024铝合金/钛合金铆接件微动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一帆 胡国杰 +5 位作者 刘梦金 盖鹏涛 周文龙 陈国清 李志强 付雪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1-393,共13页
目的研究机械喷丸强化对2024铝合金铆接件(螺栓为钛合金)微动磨损及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机械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完整性、磨痕表面形貌、磨痕轮廓和磨损体积。结果... 目的研究机械喷丸强化对2024铝合金铆接件(螺栓为钛合金)微动磨损及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机械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完整性、磨痕表面形貌、磨痕轮廓和磨损体积。结果采用机械喷丸强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铆接件的平均疲劳寿命,相较于原始试样,最高提升了约36.3倍。经断口失效分析发现,喷丸强化后试样的疲劳裂纹源位置发生了转移,原始件裂纹源位于铆接孔棱角的表面(板面与孔交界位置),板面喷丸后(只对铆接板表面进行喷丸处理)试样的裂纹源转向铆接孔壁的表面,板面+孔面+石墨润滑喷丸后试样的裂纹源转向铆接孔次表面(强化效果最好)。机械喷丸强化对铝合金微动耐磨性能的影响随着喷丸工艺参数的变化而波动。在线/面微动摩擦测试中,原始样品的磨痕深度为41.5μm;采用0.2A的喷丸强度、200%的覆盖率(记为0.2A-200%)的喷丸参数时,磨痕深度降至34.6μm,耐磨性得到提高;在0.3A的喷丸强度、200%的覆盖率(记为0.3A-200%)的喷丸参数时,磨痕深度升至58.9μm,耐磨性降低。经喷丸强化后铝合金的微动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向脱层磨损转变。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发现,喷丸处理使得样品表层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增多,表层晶粒细化。结论铆接件微动疲劳性能的强化效果得益于喷丸在材料表面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场和加工硬化层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喷丸强化 2024铝合金 铆接件 微动磨损 磨损机制 疲劳性能
下载PDF
自然发酵的葡萄醋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一帆 梁新红 高莹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
为了了解自然发酵葡萄醋中醋酸杆菌的生长特性,采用分离纯化培养、定性试验等方法,从葡萄醋中筛选出优势菌株SP001,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P001被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 为了了解自然发酵葡萄醋中醋酸杆菌的生长特性,采用分离纯化培养、定性试验等方法,从葡萄醋中筛选出优势菌株SP001,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P001被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其最大产酸量为2.31 g/100 m L,酒精转化率为7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分离纯化 生长特性 鉴定
下载PDF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留守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一帆 张梦娟 崔文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探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留守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WHOQRL-BREF),在延边州抽取451名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环境维度外,延边州农村留守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 目的探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留守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WHOQRL-BREF),在延边州抽取451名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环境维度外,延边州农村留守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均低于我国常模(P<0.01)。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抚养孙子女数、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外出子女与家人联系频率(P<0.01)。结论延边州农村留守老人生命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健康管理者应协调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联等部门,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关爱与保护的精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留守老人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基于模拟驾驶实验的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一帆 张敬磊 +3 位作者 王战古 于杰 王晓原 孔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6-251,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提高酒后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的准确性,组织60名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饮酒后进行驾驶模拟实验,获得12个驾驶行为指标的实验数据。采用距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数据进... 为了探究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提高酒后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的准确性,组织60名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饮酒后进行驾驶模拟实验,获得12个驾驶行为指标的实验数据。采用距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驾驶倾向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行为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后,相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速度标准差等9个驾驶行为指标上有相似性;其中,激进型驾驶员的速度均值的相关比例最高为85%。不同驾驶倾向驾驶员在油门踏板深度均值等7个的驾驶行为指标上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基于驾驶行为的酒驾辨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酒后驾驶行为 驾驶倾向性 距离分析 方差分析
下载PDF
因子分析与多层神经网络组合的酒驾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一帆 张敬磊 王丝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为准确辨识驾驶员酒驾行为以及酒驾状态水平,提高酒驾治理效率,通过人因工程试验和驾驶模拟试验,采集并预处理驾驶员在正常、饮酒、醉酒3种驾驶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数据(包括驾驶员的人、车、环境数据);对原始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参... 为准确辨识驾驶员酒驾行为以及酒驾状态水平,提高酒驾治理效率,通过人因工程试验和驾驶模拟试验,采集并预处理驾驶员在正常、饮酒、醉酒3种驾驶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数据(包括驾驶员的人、车、环境数据);对原始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并将其作为多层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训练多层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层神经网络的酒驾行为辨识模型;选取75组测试样本数据输入模型,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模型的训练时间为0.905 s,最优验证均方误差(MSE)为0.034,识别准确率达92.41%,用该模型能较为快速、准确地识别酒后驾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后驾驶 驾驶行为 特征参数 因子分析 多层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抗人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一帆 杨全利 +2 位作者 黄建芳 赵凤芝 向军俭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制备、筛选多株具有商用价值的可配对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人甲胎蛋白(hAFP)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双抗体夹心 ELISA 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经典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筛选分泌抗 hAF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对筛选所得单抗的特性... 目的:制备、筛选多株具有商用价值的可配对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人甲胎蛋白(hAFP)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双抗体夹心 ELISA 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经典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筛选分泌抗 hAF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对筛选所得单抗的特性进行鉴定分析;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筛选最佳配对抗体;初步建立DAS-ELISA 检测方法并检测血样,绘制其标准检测曲线并与进口试剂盒比较。结果共获得12株稳定分泌抗 hAFP 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 Ab 1-Ab 55株单抗的腹水效价均高于600万, Ab 5的效价高达3000万;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 Ab 1-Ab 5均能够特异识别天然 hAFP 分子,但 Ab 5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存在较强交叉反应;抗体配对实验共筛选出5对(Ab 1/HRP-Ab 2、Ab 1/HRP-Ab 4、Ab 3/HRP-Ab 2、Ab 3/HRP-Ab 4和 Ab 4/HRP-Ab 1)能够满足 hAFP 检测要求且无交叉反应的配对抗体,最终确定 Ab 1+ Ab 3/HRP-Ab 2和 Ab 1+Ab 3/HRP-Ab 4为最佳配对组合;利用最佳配对抗体组合建立标准检测曲线,其线性检测范围为5-250 ng/ml,最低检测限2 ng/ml,检测上限400 ng/ml,优于进口试剂盒的线性范围5-200 ng/ml 和最低检测限5 ng/ml;样检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阳性血清检测准确率99.2%(119/120例),阴性血清准确率100%(40/40例)。结论筛选获得的4株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 hAFP 单抗均可应用于 DAS-ELISA 试剂盒的研制,Ab 1和 Ab 3适合作为捕获抗体,Ab 2和 Ab 4适合作检测抗体;自制试剂盒的线性检测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均优于进口试剂盒,表明具有商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类 抗体 单克隆 双抗体夹心 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