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1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比较
2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法检测REV人工感染鸡胚孵化雏鸡的带毒情况,为实施REV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 病毒分离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浩 卢维龙 +6 位作者 石朝海 温世奇 牛启兵 孙万里 王力田 朱占弟 陈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的2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探讨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的2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和术后48 h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1、3、6个月肺动脉压(PAP)变化。结果23例患者治疗均获临床成功。术前和术后48 h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死亡、胸腔积血、心包积液、颅内出血等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术后1、3、6个月PAP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搅拌碎栓联合局部高压溶栓治疗APE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溶栓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万里 张忠明 +1 位作者 徐春杰 郭学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1,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液态金属深过冷凝固研究的新进展,简述了液态金属深过冷技术、凝固过程及凝固行为,介绍了过 冷熔体中的枝晶生长理论以及深过冷技术在偏晶合金研究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深过冷 快速凝固技术 液态金属 凝固行为 偏晶合金 凝固过程 枝晶生长 冷凝 新进展
下载PDF
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万里 陶文沂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20 FPU/g(底物干重)的纤维素酶、底物质量浓度为80 g/L,45℃酶解72 h。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葡萄糖质量浓度... 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20 FPU/g(底物干重)的纤维素酶、底物质量浓度为80 g/L,45℃酶解72 h。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葡萄糖质量浓度24.1 g/L)是未处理秸秆(16.8%,葡萄糖质量浓度6.2 g/L)的2.6倍,而酸碱顺序处理的秸秆(60.6%,葡萄糖质量浓度47.7 g/L)则是未处理秸秆的3.6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移去,秸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秸秆纤维更易受纤维素酶的攻击,并且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越低,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水解 稻草秸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下载PDF
MRI弥散成像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万里 李坤成 +1 位作者 张春明 李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17-718,共2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表观弥散系数 (ADC)和ADC图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 0例脑缺血患者行DWI检查 ,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 15例 ,计算两组脑缺血病灶的ADC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缺血病灶的ADC平均为...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表观弥散系数 (ADC)和ADC图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 0例脑缺血患者行DWI检查 ,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 15例 ,计算两组脑缺血病灶的ADC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缺血病灶的ADC平均为 0 .4 2× 10 -3mm2 /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的局部低信号。非急性脑缺血ADC值平均为 1.4 0× 10 -3mm2 /s,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和ADC图均有显著性差异 (F =4 2 .2 9,P <0 .0 1)。结论 结合病史ADC值能作出脑缺血的定量诊断 ,ADC值和ADC图可区分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现弥散系数 表现弥散系数图 脑缺血 诊断
下载PDF
过冷Cu-Pb偏晶合金的凝固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万里 张忠明 +1 位作者 徐春杰 郭学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6,共4页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实验研究了Cu-34.15%Pb偏晶合金在0~204K的宽过冷度区间的冷却曲线.实验结果表明,Cu-34.15%Pb偏晶合金在较小过冷时只有一次再辉,较大过冷时有两次再辉,偏晶反应中液相L2恒为初生相.根据经典形...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实验研究了Cu-34.15%Pb偏晶合金在0~204K的宽过冷度区间的冷却曲线.实验结果表明,Cu-34.15%Pb偏晶合金在较小过冷时只有一次再辉,较大过冷时有两次再辉,偏晶反应中液相L2恒为初生相.根据经典形核理论和冷却曲线讨论了偏晶合金的两相竞争形核规律,并推断出Cu-Pb合金偏晶反应中液液相变焓△HL的取值范围为5×108~1.8375×109J·m-3.研究发现,△HL的大小对于偏晶反应中的α相和L2相的两相竞争形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精确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过冷 CU-PB偏晶合金 经典形核理论 液液相变焓
下载PDF
稻草秸秆3种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万里 陶文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6-658,674,共4页
底物w(纤维素)和w(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乳酸和其他化学品最为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底物w(纤维素)、w(半纤维素)和糖化得率,该文采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联合过氧乙酸等3种化学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 底物w(纤维素)和w(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乳酸和其他化学品最为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底物w(纤维素)、w(半纤维素)和糖化得率,该文采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联合过氧乙酸等3种化学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用ρ(NaOH)=20 g/L的碱液于85℃与ρ(过氧乙酸)=60 g/L酸液于75℃联合处理秸秆时,秸秆w(纤维素)从41.5%上升到81.5%,w(半纤维素)下降为13.7%,纤维素酶酶解48 h葡萄糖质量浓度达37.7 g/L,木糖质量浓度为12.8 g/L;用ρ(NaOH)=20 g/L碱液于121℃处理秸秆时,秸秆w(纤维素)为66.3%,w(半纤维素)为20.2%,酶解60 h后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3.5 g/L,72 h木糖质量浓度为15.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酶水解 稻草秸秆 纤维素 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茶皂素提取条件的优化及纯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万里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4,共6页
以油茶茶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在茶籽粉和乙醇料液比1∶9(g∶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和提取时间3 h的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得率达14.9%。用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茶皂素粗品,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结... 以油茶茶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在茶籽粉和乙醇料液比1∶9(g∶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和提取时间3 h的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得率达14.9%。用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茶皂素粗品,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树脂静态吸附茶皂素粗提液0.5 h基本饱和,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率为91.1%;动态吸附与解吸时,上样流速8 mL/min较佳,吸附率为66.04%,体积分数8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5.0 mL/min,洗脱体积50 mL时,可使流出液中茶皂素质量浓度在1.25~1.57 g/L之间,茶皂素纯度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茶皂素 提取 纯化 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醋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万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腐烂的水果为材料,通过富集、分离纯化、产酸鉴定、初筛、复筛、菌属鉴定等得到4株产酸较高菌株(8,13,15,16)。对这4株优势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为醋酸杆菌属。并且对上述产酸高菌株进行氧化乙醇能力试验,... 以腐烂的水果为材料,通过富集、分离纯化、产酸鉴定、初筛、复筛、菌属鉴定等得到4株产酸较高菌株(8,13,15,16)。对这4株优势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为醋酸杆菌属。并且对上述产酸高菌株进行氧化乙醇能力试验,得出菌株在酒精含量为7%时产酸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分离纯化 鉴定
下载PDF
MTT检测墓头回对白血病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万里 姚小健 +4 位作者 卯新民 马兰芳 魏虎来 赵怀顺 王艺彬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报道中药墓头回同三例白血病(M_2、CML、CML—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48小时,而后加入MTT培养4小时,进行比色分析。结果表明墓头回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毒作用非常显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不明显,同时证明MTT法是一种... 本文报道中药墓头回同三例白血病(M_2、CML、CML—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48小时,而后加入MTT培养4小时,进行比色分析。结果表明墓头回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毒作用非常显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不明显,同时证明MTT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简单、适用的测定细胞代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白血病 墓头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乙醇提取茶皂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万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茶籽粕为原料,乙醇为萃取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浸提时间4 h、乙醇浓度76%、料液比1∶11 (g/mL)、提取温度81℃。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得率可达21.5%。
关键词 油茶籽 饼粕 茶皂素 乙醇提取
下载PDF
MRI测量人腹部脂肪组织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万里 程亮 +1 位作者 张丽华 申小青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评估MRI测量腹部脂肪组织的价值。方法2例女性肥胖者行腹部磁共振T1WI扫描,应用Photo-shop软件,分别用手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对腹腔脂肪、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进行系列处理。手动分析方法计算15层图像,而快速分析方法测量平脐1... 目的评估MRI测量腹部脂肪组织的价值。方法2例女性肥胖者行腹部磁共振T1WI扫描,应用Photo-shop软件,分别用手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对腹腔脂肪、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进行系列处理。手动分析方法计算15层图像,而快速分析方法测量平脐1层图像。比较两种方法测量腹部脂肪组织的易操作性、速度和适用范围。结果快速分析腹部脂肪方法操作性强,手动分析方法计算1例图像的腹部脂肪约需2-3h,而快速分析法需约8min。手动分析方法适用范围广。结论MRI腹部脂肪扫描可以用来研究正常人体脂肪组织分布规律及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再分布,预计手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各有不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磁共振成像 肥胖症
下载PDF
新型沙棘果醋的保健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万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沙棘含有一百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文章在对沙棘果汁和沙棘果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用沙棘果浆为原料进行酿醋,所得沙棘果醋具有很多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黄铜、多酚、有机酸、活性多肽和氨基酸。以沙棘果酱作对比发现沙棘果醋... 沙棘含有一百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文章在对沙棘果汁和沙棘果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用沙棘果浆为原料进行酿醋,所得沙棘果醋具有很多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黄铜、多酚、有机酸、活性多肽和氨基酸。以沙棘果酱作对比发现沙棘果醋中总黄酮、总多酚和Vc降低而活性多肽和氨基酸升高;乙酸是沙棘果醋的主要成分,含量达到了3.96g/dL,柠檬酸和奎尼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相对沙棘果浆来说有所下降,琥珀酸含量变化不大,乳酸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果醋 成分
下载PDF
阿克坝址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万里 乔翠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07年第3期43-45,72,共4页
详细阐述了阿克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坝址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岸坡稳定性、河床渗漏、覆盖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坝址区处于稳定区内,没有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坝段属中等切割的高山区... 详细阐述了阿克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坝址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岸坡稳定性、河床渗漏、覆盖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坝址区处于稳定区内,没有发现水平或缓倾角的软弱结构面;坝段属中等切割的高山区,外动力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对工程影响不大;基岩属中等—弱透水,坝基、坝肩基岩不存在大的渗漏问题。但坝段覆盖层为砂砾石和砂层,且厚度大,因砂砾石层属强透水带,故应做好防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坝址区 稳定性 渗漏 评价 阿克坝址
下载PDF
钻井液的使用和钻屑的管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万里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3年第1期55-57,62,共3页
澳大利亚矿产和能源部(DME)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性、钻屑处置方式和钻井液的环境性能评估钻井液的使用及其废物排放。环境性能的标准包括基液和整个钻井液的生物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申请人有责任明确活动的环境领域和... 澳大利亚矿产和能源部(DME)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性、钻屑处置方式和钻井液的环境性能评估钻井液的使用及其废物排放。环境性能的标准包括基液和整个钻井液的生物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申请人有责任明确活动的环境领域和可能的环境影响。油基钻井液(OBF)的芳烃含量不超过1%,附在钻屑上的基液干重限值为10%。大钻屑堆可能是海洋低水平烃类渗漏到海洋环境的来源之一,对钻屑堆的移除和处置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环境 环境性能 钻屑堆
下载PDF
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万里 高昆山 官旭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下载PDF
利用餐厨垃圾和废水生产油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万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3,共4页
以餐厨垃圾和废水为原料,利用油脂酵母和藻类联合培养生产油脂,结果表明油脂酵母Y1油脂产量可达16.9 g/L,餐厨垃圾和废水混合液中的COD、N和P分别为1500、37.8和3.2mg/L,此联合培养技术可用于生产油脂并去除餐厨垃圾和废水中的N、P和COD。
关键词 酵母菌 油脂 餐厨垃圾 废水
下载PDF
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值测定对血尿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万里 武丽华 +1 位作者 王海霞 官旭俊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分析其差值与肾小球性血尿的相关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MCV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MCV差值与肾性血...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分析其差值与肾小球性血尿的相关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MCV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MCV差值与肾性血尿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为0.824。结论血、尿MCV的差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较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V 肾小球性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下载PDF
霉菌产油脂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万里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99-101,共3页
利用微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的方法制取微生物油脂,是开发油脂资源一条新途径。霉菌因其油脂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功能性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被广泛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前期获得的7株产油脂较好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 利用微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的方法制取微生物油脂,是开发油脂资源一条新途径。霉菌因其油脂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功能性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被广泛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前期获得的7株产油脂较好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苏丹混合液染色法观察油滴颗粒的大小及密集程度,酸热法测粗油脂含量,获得1株油脂含量达37.4%的菌株,经菌株形态观察分析初步鉴定为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油脂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