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29
1
作者 孙东怀 鹿化煜 +2 位作者 David Rea 孙有斌 吴胜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7-335,共9页
中国黄土的粒度分布由分布峰度较高、分选较好的粗粒组分和分布峰度较低、分选较差的细粒组分叠加组成 ;前者代表了冬季风盛行季节近距离低空搬运的粉尘物质 ,其粒度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所主导的近地面气流的强度 ,它在全样中的含量可能反... 中国黄土的粒度分布由分布峰度较高、分选较好的粗粒组分和分布峰度较低、分选较差的细粒组分叠加组成 ;前者代表了冬季风盛行季节近距离低空搬运的粉尘物质 ,其粒度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所主导的近地面气流的强度 ,它在全样中的含量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粉尘的沉积通量 ;细粒组分可能主要为常态存在的、由高空气流搬运的远源粉尘 ,代表了黄土高原原始粉尘的本底 ,它的粒度特征与北太平洋西风带粉尘基本一致 ,可能指示了主要由西风带控制的高空气流的强度。黄土的粒度分布函数可用代表这两个组分分布的两个WEIBULL函数的和函数表示。用实测粒度分布数据对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可计算出该分布函数的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粒度分布 冬季风 西风带
下载PDF
黄土高原现代天然降尘的组成、通量和磁化率 被引量:31
2
作者 孙东怀 苏瑞侠 +2 位作者 陈发虎 袁宝印 David Rea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黄土高原现代天然降尘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 ,矿物粉尘是天然粉尘的主要组成成分 ,有机质和污染物以夏季粉尘中含量最高。粉尘的磁化率在 80~ 1 50单位之间 ,明显高于冰期黄土 ,指示着间冰期时原始粉尘的磁化率就已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黄土高原现代天然降尘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 ,矿物粉尘是天然粉尘的主要组成成分 ,有机质和污染物以夏季粉尘中含量最高。粉尘的磁化率在 80~ 1 50单位之间 ,明显高于冰期黄土 ,指示着间冰期时原始粉尘的磁化率就已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粉尘沉积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在高原北部较大 ,中部和南部变化较小 ,年累积通量也是北部明显高于基本相当的其它地区。分析粉尘沉积的气候过程认为 ,黄土高原的天然降尘主要表现为常态存在的非尘暴降尘 ,大部分为近距离低空再搬运粉尘 ,其沉积通量与地表的干燥度密切相关 ,部分来自内陆远源沙漠 ,通过高空西风气流转输。冬季风粉尘在大部分黄土高原略高于其它季节粉尘 ,而在西北部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季节性 黄土高原 降尘 组成 磁化率 沉积通量
下载PDF
古环境中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1
3
作者 孙东怀 安芷生 +5 位作者 苏瑞侠 吴锡浩 王苏民 孙千里 David Rea Jan Bloemendal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陆相沉积物一般由多个粒度组分叠加组成,根据粒度分布曲线的特征可确定组分数、分布类型以及设定粒度分布函数,用设定的分布函数对实测粒度数据拟合可计算出函数的各参数,并获得各组分的百分比和分布函数,从而从数字特征上分离各组分。... 陆相沉积物一般由多个粒度组分叠加组成,根据粒度分布曲线的特征可确定组分数、分布类型以及设定粒度分布函数,用设定的分布函数对实测粒度数据拟合可计算出函数的各参数,并获得各组分的百分比和分布函数,从而从数字特征上分离各组分。对流水和风成沉积物研究表明,河流沉积物由细粉砂级悬移组分和中砂至细砂级跃移组分叠加组成;封闭湖的碎屑沉积物主要是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搬运的细粉砂级悬移组分;风成砂由高度分选的近源跃移砂组分与细粒大气背景粉尘叠加组成;黄土由低空近源的悬移粉砂组分与高空运源悬移细粒组分叠加组成;北太平洋粉尘只有高空西风搬运的悬移细粒组分,该组分的粒度在中国沙漠、黄土高原和北太平洋的风成物中表现出一致性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是该系统中高空悬移并分散于大气中的背景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分 分布函数 沉积物 组分面分比 组分分离 细粉砂级悬移组分 近源跃移砂组分
下载PDF
新生代特提斯海演化过程及其内陆干旱化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东怀 王鑫 +5 位作者 李宝锋 陈发虎 王飞 李再军 梁百庆 马志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51,共17页
特提斯海的演化和消亡过程是新生代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对欧亚大陆特别是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决定性影响。简要综述特提斯演化的国际计划,结合我们的研究,对特提斯海演化进展做了梳理。研究发现,特提斯海的演化可简单概... 特提斯海的演化和消亡过程是新生代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对欧亚大陆特别是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决定性影响。简要综述特提斯演化的国际计划,结合我们的研究,对特提斯海演化进展做了梳理。研究发现,特提斯海的演化可简单概括为特提斯海、副特提斯海和特提斯消亡3个演化阶段。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在欧洲和西亚大部分地区,以及亚洲中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形成一个东西与新特提斯洋和大西洋相通的内陆海-特提斯海。大约34Ma以前,特提斯海与大西洋、印度洋和极地海洋相连通,其东部侵入到我国塔里木地区;随着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接近和碰撞,特提斯海从我国塔里木和青藏高原南部退出,约34~32Ma,统一的特提斯海分割成南部的古地中海和北部以中亚为主体的副特提斯海;之后,主要受全球海平面、构造隆升、地表侵蚀和沉积充填等一级作用的控制,副特提斯海在阶段性萎缩的趋势下经历了多次海面升降、面积变化以及海水通道的开关,其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副特提斯、古地中海和印度洋三者通道的开关,渐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4次关闭与重开旋回。特提斯海的演化和消亡,特别是距今约34Ma特提斯海从塔里木地区的退出,约20Ma副特提斯海面积的缩小以及在距今7~8Ma前后特提斯海最后一次与其他大洋通道的关闭和由此导致的海面面积的急剧缩小,可能是导致亚洲内陆逐步干旱和干旱化快速加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新生代 海陆分布
下载PDF
全新世气候适宜期黄土高原及黄土/沙漠过渡区年降水量的初步恢复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东怀 周杰 +1 位作者 吴锡浩 S.C..Porter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9-344,共6页
通过黄土高原及其临区104个地点地表土壤磁化率值与当地的现代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磁化率与降水量的转换函数。在遍布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转换函数,初步恢... 通过黄土高原及其临区104个地点地表土壤磁化率值与当地的现代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磁化率与降水量的转换函数。在遍布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转换函数,初步恢复了全新世气候适宜期,黄土高原及黄土/沙漠过渡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气候要素 磁化率 黄土 沙漠 降水量
下载PDF
晚新生代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地区磁性地层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东怀 陈发虎 +7 位作者 易治宇 朱彦虎 王鑫 张月宝 李再军 王飞 韩飞 张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报道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格山剖面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记录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塔里木海湾消亡、副特提斯海最终退出塔里木盆地发生在4.2 Ma以前;3.4 Ma塔里木盆地首次出现大型流动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形成;2.6 Ma塔里木盆地干... 报道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格山剖面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记录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塔里木海湾消亡、副特提斯海最终退出塔里木盆地发生在4.2 Ma以前;3.4 Ma塔里木盆地首次出现大型流动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形成;2.6 Ma塔里木盆地干旱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沙漠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当今极度干旱的大型沙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陆干旱化 副特提斯海
下载PDF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序列的粒度和沉积速率与中国北方大气环流演变 被引量:64
7
作者 孙东怀 鹿化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62,共12页
文章以风尘沉积的粗粒和细粒组分与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联系为基础,利用黄土高原中部的洛川剖面、西峰剖面和灵台剖面的粒度和沉积速率记录,讨论了晚新生代中国北方季风环流和西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总结了这一时期大气环流演变的基本规律... 文章以风尘沉积的粗粒和细粒组分与季风和西风环流的联系为基础,利用黄土高原中部的洛川剖面、西峰剖面和灵台剖面的粒度和沉积速率记录,讨论了晚新生代中国北方季风环流和西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总结了这一时期大气环流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大气环流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自8—7Ma风尘沉积发育至5Ma左右,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都有减弱的趋势;自5Ma以来,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的强度都在逐步加强;与此同步,季风环流对风尘沉积的贡献增加,而西风环流对风尘的贡献逐渐减小,这一逐渐发展的大气环流趋势与北半球高纬冰盏的逐步发展有关;大气环流的这种趋势变化在8—7Ma,3.4Ma和1.2—0.9Ma这几个时期存在着突变,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中国北方季风环流演化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西风环流结构和强度的重要影响。中国北方大气环流在轨道尺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低空季风环流在冰期加强,在间冰期减弱。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强度和格局可能主要与全球冰量的基本状况和青藏高原原面的性质有关。黄土高原的风尘记录在万年尺度和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上都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区域差异,可能主要与局部地形的大气环流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粒度分布 季风环流 西风环流
下载PDF
黄土粒度分布中的超细粒组分及其成因 被引量:81
8
作者 孙东怀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8-936,共9页
多个剖面的粒度测量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中普遍存在超细粒组分,其平均粒径大致0.4μm,在全样中的含量大致5%-6%。超细粒组分的含量在黄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并且同一地层自西北至东南增加,这些特征都显示超细粒组分的... 多个剖面的粒度测量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中普遍存在超细粒组分,其平均粒径大致0.4μm,在全样中的含量大致5%-6%。超细粒组分的含量在黄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并且同一地层自西北至东南增加,这些特征都显示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强度相关。一般情况下超细粒组分的粒度在黄土中粗,在古土壤中细。黄土高原各季节的现代天然粉尘中同样存在超细粒组分,然而干旱区成壤作用较少的天然降尘中基本不存在超细粒组分。以上特征说明,黄土中的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有关,成壤作用中次生矿物的粒度和含量特征也支持这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粒度 成壤作用
下载PDF
中全新世(5400aBP)亚洲季风气候季节性与年际变率的南海珊瑚氧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东怀 苏瑞侠 +1 位作者 程海 陈小明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8-1090,共13页
对现代珊瑚的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研究业已表明,海南岛东岸现代珊瑚氧同位素组成在冬季主要受表层海温控制,而在夏季则主要受夏季风降水决定的表层海水盐度影响.基于这一联系,本研究在高精度铀系测年基础上对中全新世滨珊瑚40... 对现代珊瑚的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研究业已表明,海南岛东岸现代珊瑚氧同位素组成在冬季主要受表层海温控制,而在夏季则主要受夏季风降水决定的表层海水盐度影响.基于这一联系,本研究在高精度铀系测年基础上对中全新世滨珊瑚40a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5400a前的全新世中期滨珊瑚的δ18O值相对于现代升高了0.613‰(相当于11%),指示着海水δ18O值和盐度相对于现代的升高程度,可能主要与南海和太平洋水体交换强度增加所导致的盐度增大有关;结果同时显示,δ18O值的季节性幅度相对于现代增加了0.535‰(相当于33%),可能主要由冬季海水δ18O值升高引起,这一变化也与中全新世日照相对于现代的季节幅度增加相一致,分析认为日照增加引起的蒸发量增加和太平洋海水交换加强可能是根本原因.重建的冬夏季风代用指标的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冬夏季风的年际变率相对于现代都有所增加;谱分析结果揭示出冬季风年代尺度波动和夏季风约3a周期的存在,这些周期仍位于ENSO对季节变化的周期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全新世 季风 南海
下载PDF
B/M极性转换过程与虚磁极转移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东怀 John Shaw +2 位作者 郑洪波 马醒华 Tim Rolph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利用超导磁力仪对西峰黄土剖面记录的布容/松山(B/M)地磁极性转换过程的高分辨率研究表明,B/M极性转换经历了由负极性到正极性的五次反复倒转;转换过程中地磁场的强度衰减到正常值的约30%,场强的衰减是极性转换的前奏,而地磁场方向完... 利用超导磁力仪对西峰黄土剖面记录的布容/松山(B/M)地磁极性转换过程的高分辨率研究表明,B/M极性转换经历了由负极性到正极性的五次反复倒转;转换过程中地磁场的强度衰减到正常值的约30%,场强的衰减是极性转换的前奏,而地磁场方向完全倒转后的场强恢复,是转换的最后一幕;极性转换所需的时间约2万年,从场强的开始衰减到反向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极性转换的虚地磁极(VGP)转移路径大多连续,并落于一定的径度带内,包括美洲径度带、大西洋径度带和非洲径度带。西峰剖面记录的B/M转换VGP路径并未落入美洲和印度洋这两个高密径度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 地磁 极性转换 虚地磁极
下载PDF
青海苏干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与大气粉尘记录 被引量:30
11
作者 肖舜 陈发虎 +3 位作者 强明瑞 张家武 周爱锋 孙东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3-1164,共12页
位于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具有年纹层的苏干湖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内陆封闭湖泊,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具有多组分峰态分布特征,Weibull函数的拟合结果发现,其粒度分布全部具有4个基本组分:超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1чm上下;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5... 位于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具有年纹层的苏干湖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内陆封闭湖泊,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具有多组分峰态分布特征,Weibull函数的拟合结果发现,其粒度分布全部具有4个基本组分:超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1чm上下;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5~10чm;粗粒组分,众数粒径在50~100чm;砂组分,众数粒径在500чm左右。粒度主峰出现在细粒组分或者粗粒组分。直接来自大气粉尘的冬季湖泊冰面样品及当地尘暴样品的Weibull函数粒度拟合也显现出了相似的分布模式,冰面样品的粒度主峰位于众数粒径在15~20чm的细粒组分,砂组分(众数粒径452.9чm)的出现指示出砂粒在冬半年沿冰面而进入湖泊中心。尘暴降尘样品在尘暴季节(5月份)和非尘暴季节(11月份)的粒度分布普遍具有3个组分,缺少砂组分,强沙尘暴事件样品则由4个组分组成,粒度主峰均位于众数粒径在100~200чm的粗粒组分。结果显示,苏干湖湖泊沉积能够较好记录当地大气粉尘,砂组分与湖泊周边干旱地表经历的近地面强沙尘活动有关,粗粒组分记录了区域性的尘暴事件,细粒组分主要反映流域径流状况,超细粒组分代表干旱区的大气背景粉尘和气溶胶。研究表明,苏干湖内陆湖泊沉积客观记录了区域大气粉尘和尘暴事件,具有重建干旱区大气粉尘变化历史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干湖 干旱区 大气粉尘 粒度分布模式 Weibull函数
下载PDF
中国东南近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性质及其相关关系 被引量:38
12
作者 卢博 李赶先 +2 位作者 孙东怀 黄韶健 张福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获得的数据资料基础上,发现了中国东南近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的平面分布规律,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回归分析以及对声速和沉积物密度的估计,建立了经验公式。结果显示,中国东南近海海底沉积物的基本声学物理特性如下:沉积物类型多样... 在获得的数据资料基础上,发现了中国东南近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参数的平面分布规律,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回归分析以及对声速和沉积物密度的估计,建立了经验公式。结果显示,中国东南近海海底沉积物的基本声学物理特性如下:沉积物类型多样而且复杂,从黏土到砂砾有13个颗粒组分组合;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范围较大;沉积物声学性质相对于附近海域的数据变化范围更大。这些都与海底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沉积条件和沉积作用过程有关。该项研究有助于建立海底地声模型及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近海 海底沉积物 物理性质 声学参数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12.5kaBP以来的孢粉与植被序列 被引量:37
13
作者 刘会平 唐晓春 +1 位作者 孙东怀 王开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在神农架海拔 170 0 m的大九湖盆地 12 .5 ka BP以来晚第四纪中 ,高密度地取得 3个钻孔的孢粉样品 ,建立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孢粉组合序列 ,划分出 15个综合孢粉带 ,代表 15个不同时代类型的古植物群落。根据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 在神农架海拔 170 0 m的大九湖盆地 12 .5 ka BP以来晚第四纪中 ,高密度地取得 3个钻孔的孢粉样品 ,建立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孢粉组合序列 ,划分出 15个综合孢粉带 ,代表 15个不同时代类型的古植物群落。根据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过程 ,本文还讨论了第四纪植被与气候阶段的划分问题 ,认为高分辨率孢粉 -植被序列的建立与研究可以反映多种时间尺度 ,特别是小尺度的环境变化与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植被演替 气候变化 晚第四纪 神农架 湖北
下载PDF
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与晚第三纪的气候事件 被引量:61
14
作者 安芷生 孙东怀 +3 位作者 陈明扬 孙有斌 李立 陈宝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5-446,共12页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有意义的高度,东亚古季风环流基本建立。风尘沉积速率与夏季风强度在长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揭示了它们与青藏高原高度的共同联系,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可能经历了多次隆升和夷平过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是2.6~2.8MaB.P.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建立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古气候 晚第三纪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原邙山黄土及构造与气候耦合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4 位作者 肖华国 薛滨 王苏民 孙东怀 安芷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1,共7页
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中原邙山黄土地层,以厚层S1古土壤(15.7m)和巨厚L1黄土(77.3m)为其特色。对赵下峪剖面S10以上总厚172.1m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1)邙山黄土是一种风成近源砂... 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中原邙山黄土地层,以厚层S1古土壤(15.7m)和巨厚L1黄土(77.3m)为其特色。对赵下峪剖面S10以上总厚172.1m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1)邙山黄土是一种风成近源砂黄土,其源区就在黄河下游冲积扇的扇顶部位;(2)约150kaB.P.(L2上部)开始,风尘沉积速率突然加快,L1LL1层段高达3.45mm/a,其原因是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给源区带来丰富的物质;(3)粒度和磁化率分别指示的冬季风与夏季风变迁存在四种强弱对应关系,与黄土高原的情况不完全一致;(4)邙山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黄土高原侵蚀与华北平原堆积的镜像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耦合作用 古土壤
下载PDF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会平 唐晓春 +2 位作者 潘安定 孙东怀 王开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分析表明 ,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划分出五个特征明显的孢粉带 ,代表五个不同高度带内的主要植物群落。它们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 ,在群落类型和主要成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种属数量、相对比率和分布高度等方面...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分析表明 ,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划分出五个特征明显的孢粉带 ,代表五个不同高度带内的主要植物群落。它们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 ,在群落类型和主要成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种属数量、相对比率和分布高度等方面基本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表土 孢粉分析 植物群落 孢粉植物群 植被
下载PDF
中原邙山黄土地层 被引量:26
17
作者 蒋复初 吴锡浩 +7 位作者 孙东怀 肖华国 王苏民 安芷生 田国强 刘萪 殷伟德 薛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2-18,共7页
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中原黄土地层,以邙山赵下峪剖面为其典型代表。据光释光和热释光测年及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该剖面从邙山塬面至黄河河床出露S0—S10黄土—古土壤序列,总厚度172.1m,B/M界线记录于S8... 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的中原黄土地层,以邙山赵下峪剖面为其典型代表。据光释光和热释光测年及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该剖面从邙山塬面至黄河河床出露S0—S10黄土—古土壤序列,总厚度172.1m,B/M界线记录于S8古土壤层顶部,以厚层晚更新世S1古土壤(15.7m)和巨厚L1黄土(77.3m)为其特色。赵下峪剖面上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明显增大,其中以末次冰期晚冰阶L1LL1黄土的沉积速率最大,高达34.5mm/a。在邙山黄土堆积过程中,倒数第二冰期末(相当于L2顶部),约150kaBP,发生了风尘沉积速率的突变,其原因是此时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给风尘源区带来丰富的物质。同时赵下峪剖面的磁化率曲线所示,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强弱,并不简单地反映夏季风强度,也要受到沉积速率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邙山黄土 晚更新世 磁化率 沉积速率 黄土地层
下载PDF
甘肃灵台上新世晚期红粘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云翔 孙东怀 +1 位作者 安芷生 薛祥煦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发现于甘肃灵台任家沟上第三系红粘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5目7科9种,Nyctereutes sinensis,Chardinomys sp,Gomphotheeriidae, Rhinocerotidae,Hippa... 发现于甘肃灵台任家沟上第三系红粘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5目7科9种,Nyctereutes sinensis,Chardinomys sp,Gomphotheeriidae, Rhinocerotidae,Hipparion houfenense Paracamelus sp., Gazella blacki,  Gazella sp.及Antilospira licenti.化石野外的产出层位距第四系黄土底界约22m,古地磁测定为3.4~3.5Ma,即晚上新世早期(MN16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灵台 上新世 红粘土 哺乳动物 化石
下载PDF
黄土地层中奇异微颗粒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和聆 吴锡浩 +10 位作者 邓寄温 殷伟德 蒋复初 肖华国 安芷生 祝一志 孙东怀 欧阳自远 管云彬 马淑兰 孔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7-66,共10页
通过蓝田段家坡黄土和红粘土剖面与第四纪3次巨大撞击事件年代相应的地层内奇异微颗粒的研究,将其划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并主要据化学成分,将5类奇异微颗粒归纳为撞击、火山和生物等3种成因类型。文中还提出综合成因模式来解释不同... 通过蓝田段家坡黄土和红粘土剖面与第四纪3次巨大撞击事件年代相应的地层内奇异微颗粒的研究,将其划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并主要据化学成分,将5类奇异微颗粒归纳为撞击、火山和生物等3种成因类型。文中还提出综合成因模式来解释不同奇异微颗粒赋存于同一撞击事件时段的地层及它们所显示的因果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撞击事件 微颗粒 第四纪
下载PDF
灵台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频率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9
20
作者 孙有斌 孙东怀 安芷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0-306,共7页
通过对甘肃灵台晚新生代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 ,发现红粘土及黄土 -古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存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两套沉积在成壤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超顺磁性矿物含量 ,对磁... 通过对甘肃灵台晚新生代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 ,发现红粘土及黄土 -古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存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两套沉积在成壤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超顺磁性矿物含量 ,对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增大有重要的贡献。相比磁化率而言 ,受影响因素较少的频率磁化率变化 ,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超顺磁粒级铁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 ,能更真实、敏感地记录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波动。灵台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频率磁化率在 2 .6MaBP前后不同的变率特征 ,揭示了大冰期来临前后黄土高原的冷暖、干湿反差产生了显著变化 ,而与此相关的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灵台剖面 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 频率磁化率 古气候波动 晚新生代 风尘堆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